书城励志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6882900000045

第45章 纵论篇(8)

曾宪梓先是做了10年广东省政协委员,其中3年委员,7年常委,这10年间每次开会,从开幕到闭幕,曾宪梓从没有请过一次假。刚开始很紧张,参政议政对曾宪梓来说根本不会,一讲话手心就不停地出汗,后来慢慢学会了。1992年曾宪梓进入人大,分别是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后来就做了常委。

曾宪梓是香港惟一的全国人大常委。

曾宪梓经常检讨自己:“我能力不大,但愿意真诚无私努力工作;我不懂参政议政,但愿意学习,学了,就去实践。我要真真正正地做一个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党人。”

党的“十六大”刚刚开幕,作为新世纪的首次党代会,曾宪梓说:开幕那天我们组织了100多人在酒店观看,看了很激动。十六大是承前启后的,总结过去,展望将来,构建中国继续发展的蓝图。尤其是三个代表的思想,将指导中国向何方去,中国香港向何方去。香港也需要大力宣传十六大。

江总书记报告中,台湾问题的论述给曾宪梓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曾宪梓说,江总书记谈到,要以最大的诚意解决台湾问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虽然不排除动用武力的可能,但江总书记说得清清楚楚,对付的不是台湾人民,而是心怀不轨的台独分子。

曾宪梓始终坚持一生抱负要回报祖国,到死方休。

曾宪梓说:“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但必须在有生之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这一点,我一辈子都不会变。”

曾宪梓在对中大学生的讲话中,一直在强调“爱国”和“报国”。

曾宪梓说:“过去100多年,中国一直贫穷落后,因为弱,人家一打,香港就割出去了,上海就有了那么多的租界。落后就要挨打,我感受很深。所以,青年学生一定要记住,没有国家的强大,你永远只能是二等公民,甚至是狗!”

“现在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比,的确还有差距。但你要想想人家已经发展了200多年,我们却只有20年,速度之快堪称奇迹。所以。要认识中国,要对中国有信心,要记住我是中国人,我要奉献。这是青年学生的责任。”

现在有些人爱国的热情似乎比不上对财富的热情。不少人在谈到“曾宪梓”时,会敬佩曾宪梓的创业传奇,但也有人对曾宪梓的捐赠行为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迂腐”或者“过时”。

对此,曾宪梓说:“钱,没有不行,多了怎么用,又是个问题。我在香港的捐赠相对较少,因为香港富人多,而大陆更需要。(有些激动)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理解他们,但我很理解自己,我是怎么出生的,怎么发展的。我不是很有钱,但够用了。青年人应该知道,要干大事,先学做人,永远不要只是为了赚钱而奋斗。”

曾宪梓在对中大学生的讲话中,一再提到青年人要有理想,要有梦想,曾宪梓的梦想是什么呢?

曾宪梓的梦想是“终生回报祖国、到死方休”。这是曾宪梓年轻时的梦想,也是曾宪梓一生的抱负。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但必须在有生之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这一点,曾宪梓一辈子都不会变。曾宪梓说:“回报祖国,捐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我终生的事业。”

(4)人应有自己的坐标轴——斯托夫人的人生态度

大地有地图,海洋有海图,在纵向坐标轴及横向坐标轴中,可以找出自己的位置,决定准确的方向。那么人生之旅又如何呢?

斯托夫人写出刻画农奴制悲惨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在她四十岁的时候。但创作这部小说的出发点,据说是她二十一岁的时候。

那是她从东部迁到与南部搭界的辛辛那提来时的事。当时她实际看到了买卖奴隶的可怕景况,这个体验成了她写作的动机。在她看来,奴隶法是难以置信的、令人吃惊的和可悲的。如能把这个罪行和不幸沉入大海,那么我会愿意和它一同沉入海底。

正像她说的这句话所表示的那样,这个冲击是太大了。

但是,在那以后,她由于家务和抚育幼儿,一直没有工夫去写作。但是,即使当她给自己的幼儿喂乳的时候,只要一想到:肯定又会有多少可爱的孩子从做奴隶的母亲身边被夺走,她就坐卧不宁。

“一想到我国的人们在对待奴隶问题上的残酷和非正义,我的心就痛苦得几乎破碎。”从这样深刻的思想出发,她终于在四十岁时拿起了笔。这样,她给反对奴隶制的美国舆论点燃了熊熊烈火。作品引起了极大反响,甚至被认为是造成后来决定美国社会结构的南北战争的起因。据说第十六任总统林肯也接见了斯托夫人,并说过这样的话:“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

的确,斯托夫人在社会上只是一个藐小的存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但是,她的人道主义的勇敢信念,构成了那次壮烈的历史大变动的原动力。这可以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

当一个人的真挚的一念,捕捉到成为时代底流的“心,的时候.该发挥出多么大的力量!

在人生遭遇到的事件中的某一场面,有时会像用照相纸洗印出来的一张照片一样,鲜明地刻印在胸中,超越时间的流逝,决定人生旅途的方向。当人们沿着某一信念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的时候,通过与世俗价值观的对抗以及与种种考验的搏斗,就会加深原初的体验,升华成为从深层推动自己的“原动力”。在介于历.史变动之间的人的行动的轨迹上,那经常构成原动力的“信念之核”,就会闪烁出光芒。

那种为世上的评价或名声等等飘浮不定的价值观所左右的人生。总会有一天衍变为索然寡味的空虚的结局。而那种尽管经受着人生狂涛的播弄,但却始终凝视着自己的坐标轴——那宛如在苍穹中始终不动的北极星一样的坐标轴,径直按自己所信的道路前进的人生,肯定会获得真正满足和充实的荣冠。

一个平凡的妇女,以她的年轻时锐敏的感受,在她的生命上打上牢固的烙印,在日常生活体验的积淀中,又是开掘又是磨练起来的自己的坐标轴的稳妥性——在这里边存在着斯托夫人改变时代潮流的强韧行动的源泉。

如果这样看是不错的话,那么,在青春时期将什么刻印在生命上?应以什么为人生的坐标轴?——难道不是她的生活道路已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了吗?

一个具有人生坐标轴的人是强者。遇到什么情况也不会迷惑,也不会失败。不具备坐标轴的人,当他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时就会变得软弱,是十分靠不住的。

现代是容易为浮华所动的时代。而且任何人都有颗憧憬华丽世界的心。但是缺少坐标轴,就好像奔向漫长的人生幸福之路时没有指南针一样。这种坐标轴,在真挚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的道路当中,是会被发现的,是会被深深刻印在心底的。

(5)人生建立在自身的内在价值和高尚的精神之上——笛卡儿的人生态度

法国的着名哲学家、科学家笛卡儿认为,人生是建立在我们自身的内在的价值、即非常高尚的精神之上的。一个具有“高迈之心”的人,总是立足于牢固不变的决心,一定要实现自己认为最善的一切,在任何情况下也决不抛弃这种意志。同时作为它的特性,决不为“欲望”、“执着”或者“羡慕”、“憎恨”、“恐惧”、“恼怒”等感情所动。

另一方面,笛卡儿认为,所谓“高傲之心”,是将自己内在的价值除外的,由于受“才能”、“美”、“财富”、“名誉”等等的支配,擅自鸣高的一种卑鄙的感情。陷入“高傲之心”的人,总是拼命贬低其他的所有的人。他变成自己欲望的奴隶,不断受着“憎恨”、“羡慕”、“执着”、“恼怒”所驱使。

这真不愧是敏锐地洞察了人的名言。他,正像黑格尔称之为“思想的英雄”那样,在17世纪上半期的西方世界里,将过去的哲学方向,彻底地加以再评估,展示了近代的“理性”的曙光。这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他把探索“理性”的主体的人本身,作为他毕生从事的目标。不难想象,他的这种探索,和他本人向人的完成所进行的挑战是密不可分的。

这样说来,笛卡儿所指出的对具有高傲之心的人的特性,也是人谁都经常容易陷入的人生之路。那些从自己信念后退、出现转向的人,也似乎是出于这种倾向。而那些或者是由于懦怯,或者是出于利禄、名誉、体面的考虑,使自己的信念产生动摇的懦弱的生活态度,是不可能出现胜利的荣冠,不可能得到作为人的真正满足感的。

从这种意义说,所谓“高迈之心”,也可以说就是为贯彻信念而生活的“心”。一个在高尚的理想下按照自己信念生活的人,当然不会为欲求、执着、憎恨等等低层次的感情所支配。同时,一个具有信念的人,有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非难或遭到种种言行的陷害。但他决不会因这种干扰而举止失措,相反,他会把这些苦难、逆境作为深化自己的动力,他深知这才是做人的“王道”的道理。

为信念而活的人生——这在现代,也许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一味小心翼翼地对待周围或世俗的评价,为社会表层的价值观所左右,这种生活态度难道不是太无味了吗?自己对自己的人生应该如何评价,应该怎样引为自豪呢?即使被置于孤高的状态之中,作为一个赤裸裸的人,究竟能坚强地生活到何等程度呢?“当个人孤立的时候,强者才是真正的勇者”——这是席勒说过的话。我相信,只有对自己的信念是真诚的、是忠实的人生,才是幸福的,这里边才具有衡量有价值的人生的最终尺度。

同时,笛卡儿作为《情念论》的结论,他还这样说过:

“人生一切善恶,皆根据情念而定。”同时他还强调智慧的力量。也就是说,借助于智慧的力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念。

不只如此,“智慧”甚至还具有一种力量,它能将人从情念产生的种种邪恶,拉回到相反的“喜悦”方面来。在这里,一贯主张“所谓哲学就是研究智慧”的笛卡儿,可以说这是他付出毕生精力所达到一个总结吧。

笛卡儿一贯主张发掘自己内在的“价值”,探索如何去发现丰饶的“智慧”力量。这样的笛卡儿,他的目光始终凝视着内心的世界。我想,他所追求的智慧之力,才是现代社会的要害所在。

此外,还有许多优秀历史人物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借鉴。

当伽利略在宗教裁判法庭上,裁判者要求他撤回他的学说时,他回答了一句名言:“不过,地球正在运行啊。”

年轻时代的尼采在(反时代的考察)一文中抨击了这种时代的恶劣气流。他说:“钝重的习惯、卑小的、低劣的事物,充塞着世界所有角落,作为沉闷的地上空气,笼罩着一切伟大的事物,阻碍、妨害着伟大事物朝着不死之路前进的道路,嘲弄它、窒息它、使它喘不过气来。”(《尼采全集》第四卷,小仓志祥译,理想社版)

当我回顾历史性的伟大事业时,经常使我感到的是,总是那种以苦难为自身的动力,坚毅地在人生道路上活下去的、人的强韧的生命力。

此外,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态度。朱自清先生写出了(荷塘月色)、(背影)等清新淡雅的着名文章,他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铁骨铮铮,一身正气。

(第二节)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一、角色转变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从高中到大学,无论从生活方式、学习方法,到人际交往都会有全新的感受。正因为如此,在英文中,大学新生一词叫“Freshman”,这个词蕴含着新鲜的意思。代表了步入大学后,将会出现许多新的体验、新的希望、新的追求。新生也只有积极地了解环境、适应环境,才能在新的环境中,重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新的发展机会。

大学新生刚刚由高中到大学,通常面临的问题有:

1.生活的适应

告别了原先已熟悉了的一切,远离父母,要独立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个性间的相互包容,看似平凡小事,却时时都在对每个大学生进行着待人处世、品德修养的检验。

2.学习的适应

大学里,班级观念淡化,没有固定教室,一二百人一起听课,上课常常像打游击战;老师可能要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书目,学生也有了比高中相对宽松、自由支配的时间。

大学教师的讲课不像高中教师那样深入浅出,常常是提纲挈领式教学或引导学生自学。在学习目的、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教学方法上都有许多不同。

3.情感需求变化的适应

目前在大多数中学校园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尚属空白,一些正常的男女同学异性交往得不到引导,甚至遭到指责;而大学里,相对宽松的异性交往空间,使得原本被压抑的性心理得到释放。由于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更主要的是缺乏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以及性伦理、性法制、异性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得部分大学生面对异性的求爱、自己对异性的爱慕以及失恋、性骚扰行为等不知所措。

二、积极调整自己,尽快适应人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社会的要求高、家长的期望高、个人的成才欲望强烈。又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处于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加强心理的调节非常必要。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心理品质的整合。

入学时,大家的能力相差不了多少,但是到了大学毕业,却惊奇地发现:彼此能力的差距可能已不是几步之遥。对大学生来说,这种差距绝不是智力上的差异造成的。奥秘在哪里?大量的研究表明。差异主要是在非智力因素上,即智力以外的情绪情感因素、意志品质、道德责任感、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兴趣爱好、性格等。

面对大学新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大学新生从新的视角去认识,去体会,去学习。

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不仅有学业方面的,还应有个人修养、体育锻炼、兴趣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对原来的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要做适当调整,使自已有更好的心境投入新的学习生活。

在人的一生当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他们当中,有以艰辛的创业经历、辉煌的事业成就、孜孜以求的人生态度;有在赢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也深深感染和激励了社会积极向上、富有时代精神的人生态度。有以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畅晓的表达方式来体现的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有以善为本、胸怀大度、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有把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周围的环境相互亲和,和谐进步、生存发展当作一种人生理念的人生态度;有牛顿、萧伯纳、孙中山和爱因斯坦等仁人智士都有的那种朴素、安全、纯净、韧性的人生态度。人生在世,柔美情笃,温婉细腻,人间的至真、至诚、至爱、至情,使人情牵魂萦,宛如温馨的山风轻轻向你吹来,烦烦躁躁的心境被荡涤得那般澄明与安宁i“风格是人”,是人生态度的外化,这种态度反映到人格上,便有了人格的异同。面对人生,有人对人生的欢愉、愁苦、艰辛、死亡持豁达豪放的态度,有人则以缠绵婉转的态度表现出千姿百态的人生。因此。多少的情和爱、苦和乐、成功与失败,都会变得有种“宁静致远”的诗意效果,这就使得自己的人生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里,我们应当避开一切纷繁浮杂的世态,平心静气地写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