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鄱阳湖
6799500000035

第35章 沿湖县、市概况(15)

科学规划,开发东湖,建设城北,改造老城。加大市场运作力度,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居住空间,亲水空间,休闲空间。拓宽多种商贸市场,逐步建成“水陆交通便捷,集居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山水自然资源,开发旅游功能齐全的生态水域”鄱阳县湿地公园即中国湖城。

鄱阳县的湿地公园,就是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上饶市西部,饶河、漳河的交汇口,它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湿地公园总面积为36285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351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6.8%,为世界六大湿地之一,是亚洲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多,湿地景观美丽、资源丰富。该湿地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天鹅趆冬地。是中国湖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交通

鄱阳县地处“昌九景”金三角腹地,是环鄱阳湖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正在建设的中心城市。东部开放,西部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承接中转作用,周边10余县、人口千万以上,市场广阔,充满生机。史载鄱阳有“舟车四达,百货归墟”之美誉。县城距景德镇,九江机场,南昌昌北机场分别为半小时、1小时、2小时车程,一小时经济圈已基本形成。境内乐安河、西河、津河,昌江经鄱阳湖直通长江,鄱阳港是江西省重要港口,江西六大港口之一,千吨货轮直达长江。“两高一铁”建成后,鄱阳将跨入江浙沪4小时经济圈。在开发鄱阳湖,建设鄱阳湖的动力下,该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5.历代名人

⑴汉朝长沙王吴芮,东晋太尉陶侃为历代名人称赞。陶母训子,开教育先河,其教育方法惠及后人。唐“大历十大才子”吉中孚饮誉江南。羁金十五年的“苏武第二”洪皓,坚贞不渝,尽忠报国。洪迈著《容斋随笔》,传世之作,被开国领袖毛泽东携带身边40多年。南宋词人姜燮,开音乐先河。南宋节烈丞相江万里在芝山止水池以身殉国,他的品德和精神一直流传至今。历代名人书法家颜真卿在鄱阳留下了书法墨宝,范仲淹在鄱阳留下千古佳话。鄱阳赣剧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美、秀、娇、甜”唱遍鄱阳湖畔,大江南北,曾多次受到国家表彰,并获中华新剧目奖。近代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学者石屏学有所成,声名远播。

⑵武状元张鸿褚。清道光年间,鄱阳县田坂街,武举张鸿褚,在道光二十一年进京武科,通过多次筛选,最后前3名已定局,但头名武状元要在万岁面前施展奇能,否则难于服众,头名难定。主考官向皇上起奏:皇上,依下官之见,御花园内有一只猛虎,关在铁笼内,虎重约两百多斤,凶猛异常,如果那位举子空手降服此虎,即为头名状元,万岁龙颜大悦,连说此计甚妙,当下令力士将铁笼抬至演武场上,主考官问:哪位举子先上,当时张鸿褚思衬着,此虎关在铁笼内近半年,野性略收,如经人捉弄后,定然凶性大发,难于收捉,于是向前奏道:万岁爷在上,先让学生一试,万岁准奏,张鸿褚拉开架式,鼓足力气将铁笼打开,此虎懒洋洋望着张鸿褚,慢慢走出铁笼,说时迟那时快,张鸿褚一手抓住虎头棕毛,一手抓住后腿,大喝一声:起来!此虎来不及挣扎,已被张鸿褚举在空中,连转几个圈,万岁和众官齐声喝彩。随即将猛虎丢进铁笼。几下功夫将老虎弄晕了,同时也被张鸿褚强有劲的铁手爪痛了。进笼后,虎威大发,虎啸狂鸣。第二、第三者准备上前擒捉皆未得手,而且被虎抓破了衣服,无法近前。虽然有人识得此中奥妙,但主考官奏请万岁批准,先擒得猛虎者为武状元,所以无人不敢不服。当场万岁下旨,亲点张鸿褚为道光二十一年武状元。

6.鄱阳湖畔瓦屑坝

瓦屑今属莲湖乡,离当年饶洲府约20华里(今鄱阳镇),处鄱江三角洲,距鄱阳湖的汊湖大莲子湖10多里,周边湖泊密布,水路畅通。据地理学家的研究,宋朝年间,鄱阳县已逼近鄱阳湖,鄱阳湖南部在元代时期正经历一个水域拓展期,到清代中期才逐渐因泥沙淤积而有所缩小。由此看来,当年的瓦屑坝是一个濒临鄱阳湖、近鄱江的聚落水运码头。瓦屑坝的“坝”应该是鄱阳湖边一条拦水坝。真正是护岸拦水的作用之坝,移民聚落以坝为依托,以坝名为记忆。时过境迁,由于岁月沧桑,沦海桑田的演变,使鄱阳湖远离瓦屑坝,“瓦屑坝”之名渐被人们淡忘,逐渐改称为“瓦屑”,也不是偶然的。史记当年,饶州府属各县的外迁人口沿昌江、乐安河及其众多的支流顺流而下,走出饶州府在鄱阳湖边的瓦屑坝集中,然后登舟北上。到达湖口后,多数人就近在安庆府属各县定居,少数人溯长江而上,迁入湖广,或顺长江而下,迁往安徽及其他省份。约计迁入安庆府的20多万饶州移民多数是从瓦屑坝出发的。加上迁往湖广、安徽的移民,二三十年间从瓦屑坝输出的饶州人至少有30万之多。

瓦屑坝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这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当年的移民,多数没有文化,没有资产,更无人记载下来,当他们历尽艰苦在他乡定居后,后代只记得是从瓦屑坝迁移过来的。江西瓦屑坝,已是安庆地区及周边其它地区饶州移民后裔一致认同的根。

安庆多姓氏的族谱记载着本族来自江西瓦屑坝,无人知道瓦屑坝究竟在江西的哪个地方?带着这个历史疑团,2000年3月1日《安庆日报》有一篇《瓦屑坝——安庆人的根》一文,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教授撰文,文章指出元代江西饶州路约相当于今日之波阳、余干、万年、乐平、德兴、景德镇、都昌、浮梁等县市,属江浙行省。鄱阳县就是波阳县,那里有一个叫瓦燮土令的地方,当年那地方是各地迁徙的移民临时搭建的瓦棚,和因战乱逃难从四面八方集来的难民,他们也在当年的土令坝的空地上搭建瓦棚和简易瓦屋,临时避难。他们当中的族人派专人前往其他地方打探,如果有更好的定居地,马上迁移,有的在瓦屑坝住了两年、三年或几个月的,临时瓦棚和瓦屋倒了又搭、搭了又倒,历经多年,土令坝逐渐因瓦屑的增加、瓦砾、增厚,慢慢地土令坝更名成“瓦屑坝”。同年5月10日署名共水的作者也在该报发表了实地考察文章——《走进瓦屑坝》。文章说:当地叫“瓦屑坝”。并附了一张妇女在坝底拾瓦砾的照片,还有几个人合抱的老樟树照片,他分析说该地可能就是当年人们离开这个码头的地方。由于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多年,战乱灾害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废,明初朝廷鼓励向江淮及其人口稀少的地区移民。葛教授对安庆各县36姓氏宗谱的统计,迁自瓦屑坝的移民有18姓,占总数的50%,又据“宿松县志”,记载全县256个姓氏,除去迁入时间不详者213个氏族外,内有182姓族人是元末明初迁来的,这其中有143姓族人来自瓦屑坝,占迁移总数的88%。当时安庆府人口总数约42万,按推算有28万为江西移民,20万来自饶州,其中10万来自瓦屑坝,这都是保守的估记数。元朝末期因战乱人烟稀少,数十年都未恢复元气。

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8月,彭莹玉,邹普胜,徐寿辉等在湖北靳州、黄州一带起义,陈友谅杀死徐寿辉后称帝,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彻底消灭陈友谅后才恢复安宁。

在十几年间,报复、仇杀、掠夺等遭受的浩劫,使安庆府留下的人口少得可怜,大片土地荒废。明初朝廷鼓励向江淮和其他人口稀少地区移民,开垦的土地和私有财产进行合法登记,并在一定期限内享受赋税优惠。因此,饶州路的大量无地移民,纷纷北迁,还有其它地方的移民往安庆就近定居。

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桐城人。他说:“吾桐城与潜山同郡接壤,相距百里许。先祖自鄱阳瓦屑坝徙于桐,始祖为贵四公,潜亦同时同地并来鄱阳,始祖为贵七公,徙于潜之青山焉。”康熙《潜山县志》卷十四清初宿松人朱书也说:吾安庆,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也。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多半徙自江西九江、南昌、南康、吉安等地。这就是瓦屑坝集散地自古至今移民概况。

(二)万年县

1.地理概况

位于江西东北部,乐安江下游,鄱阳湖东南岸环湖丘陵,东与弋阳交界,西与余干毗邻,南与鹰潭市接壤,北与鄱阳、乐平相连。该县国土总面积1140.76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

全县辖六个镇:陈营镇、石镇镇、青云镇、梓埠镇、大源镇、裴梅镇,六个乡:湖云乡、齐埠镇、汪家乡、上坊乡、苏桥乡、珠田乡。共有11个居委会,133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陈营镇。

该县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怀玉山蜿蜒境东,西北部为滨湖平原,乐安河沿北部边境西流,有万年河、珠溪等支流。年均气温17.7℃,年降水量1766毫米。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金属矿物有金、银等16种,金银矿品位为江西之最。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石、花岗石等19种,其中石灰石、白云石储藏量分别在5亿吨和30亿吨以上。全国粮食丰产县,全省珍珠、生猪外贸出口县,特产贡米、生猪、珍珠。

该县交通:皖赣铁路、景鹰高速公路、206国道、昌万公路途径县境。乐安河航道经鄱阳湖,通九江、南昌、景德镇等地。

2.历史沿革

万年县于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设县。该县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远古文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定居劳作、繁衍生息。经中美农业联合考古队多次挖掘和采样研究,境内大源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遗址之一,把世界水稻耕作起源由7000年向前推移到12000年前—14000年前。曾庆红同志主编的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一书,并由江泽民同志亲自作序,该书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这一考古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万年县地理位置优越,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县城距华东铁路枢纽鹰潭市仅56公里,离瓷都景德镇76公里,与南昌市120公里,沪瑞高速拉近了万年与长三角的时间距离,随着景鹰高速的动工和建成,进一步提升该县对外交通枢纽。万年资源丰富,有许多特色物产。森林覆盖率达59%以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使勤劳智慧的万年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

3.万年香贡米

相传在鄱阳湖畔,当年大禹治水时,他带领臣民在彭蠡泽治理洪灾,休息时在大源仙人洞山顶上,搭棚稍息,当地百姓为了支援治水的禹王,自己勤俭节食,给治水的禹王送饭,当大禹和众人吃到万年的米饭时,发现这里的稻米与其他地方的不相同,米粒白里透明,米质香甜可口,实乃盘中美餐,人类最佳食粮,万年香米。

此后,洪水退却,大片肥田,农民耕种,每年生产的万年香米远销周边县、市,而且,因米质香甜可口的原因,价格也比其他地方的大米高出一倍。这万年香米的栽种地方就两个:一是大源神仙洞一带,二是吊桶环一带种植的稻米才香甜可口,其味极佳。

元末至正二十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军队驻扎在康山和大源神仙洞山上。古人云:人马未动,粮食先行,当时朱元璋在鄱阳湖的康山和大源神仙洞山上驻扎了20万人马,并运了大量军粮储于山上。朱元璋与陈友谅激战了2年多,后因人多粮少,军粮运输受阻,无法满足军需,朱元璋为了坚持最后的决战胜利,他下令军中每天3餐改两顿,而且,自己带头每天吃两个馒头,这一举动感动了官兵,鼓舞了士气,同时,被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到村里向村民说:朱元璋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将军,能平乱救百姓,一定是真命天子治世来了,军粮如此之缺,他自己每天吃两个馒头,身先士率带兵打仗,这样的首领少有,我们应该把各家保命的万年香米拿出来支援朱元璋,这些年陈友谅在鄱阳湖为寇,害苦了百姓。于是,周边村子的百姓,主动将保命的万年香米拿出来送到朱元璋营中,朱元璋及众将大为感动,由于,百姓的支持,官兵士气高昂,在短短一个半月内,20万军队,消灭了陈友谅60万水军,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明王朝,3年后,朱元璋将国事政务处理后,一天他突然想起在鄱阳湖边,万年、余干地界上,因军中缺粮、军心不稳的关键时刻,万年县的百姓拿出自己保命的万年香米来支援大明军队,致使大明军队一鼓作气打败了陈家军,消灭了陈友谅,所以下旨免去该县税赋3年,并派朝廷官员前往万年,以平常稻米市价翻3倍收购到皇宫,定为皇粮,同时把万年香米,赐封为“万年香贡米”,责令地方官员拨款兴修水利,扩大农业生产,每年拿万年香米纳税者,一担当三担,上交官府,抵税纳粮,鄱阳湖畔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鄱湖万年香,朱军救急粮,打败陈家军,消灭陈友谅,统一全中国,人民享安康,拥护朱皇帝,大明万年长。由此,万年香贡米誉满天下,流传至今。

(三)余干县

1.地理概况

余干县,位于江西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处在南昌、景德镇、鹰潭三角区中心。属鄱阳湖平原区,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体面积的27%,武夷山余脉盘亘南部,信江由东南入境。

全县国土面积23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1.6万亩,水域面积为96.5万亩,山林79.1万亩,草洲21.8万亩。全县地貌以低丘和滨湖平原为主,基本构成“四水三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全县辖27个乡镇,372个村委会,总人口94万,其中农业人口71.6万,余干县政府驻玉亭镇。

历史沿革,汉置余汗县,南宋改为余干县,据《通典》:“越之西界,所谓干越,越之余也.”据《旧唐书?地理志》:“古所谓汗约,隋朝去水。”王先谦曰:“汗干字通。”余干似指古越人之一部,一说“越人谓盐曰余”。

余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是环鄱阳湖公路圈的“咽喉”地段。周边有南昌、景德镇两个机场,有浙赣、皖赣、鹰潭、京九四条铁路,还有上海至瑞丽,北京至福州,济南至广州(在建)三条高速,县境有206、320、昌万公路等国、省道穿境而过。全县已基本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水路、陆路出境通道,与县、乡公路配套健全的立体交通网络。县城至南昌、景德镇、鹰潭等周边城市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经南昌乘航班去北京、上海、厦门、广州等大城市2小时之内均可抵达。

由于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优惠,山青、水秀、人力资源充足,原材料价格低廉,投资回报快、见效高。尤其是随着软环境建设的进一步到位,全县上下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空前浓厚,投资创业的客商纷至沓来,工业园区已成为客商投资发展的“乐园”。投资者双利双赢,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