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鄱阳湖
6799500000022

第22章 沿湖县、市概况(2)

⑵余文献,字可徽,九江市大才子。白鹿洞《江西进士榜》上有名,曾参与编写嘉靖《九江府志》《庐山纪事》,为九江修城,修儒学,修濂溪墓祠作记,著有《九厓集》。为人正直,拒绝权臣严嵩的拉拢,《德化县志?名宦》有记载。但他的身世经历披露甚少,同治年修《德化县志》时没有余文献的任何记载,2009年12月出版的120位九江籍历代名人,唯独没有余文献的记载。

去年九江余氏续修宗谱,发现余墓在开发区七里湖街道九龙村向圹余家坝旁的山坡上,上世纪90年代被盗,挖有3个盗洞。余氏后人将盗洞进行清理,发现完整的墓碑和残损墓志铭,还有余公少许遗骨、棺木。其中墓碑规格135cm×78cm×4cm,碑上楷书为大学士内阁首徐阶,文曰:“故亚中大夫浙江布政史司参政九厓余公墓,大学士华亭徐阶题,嘉靖四十二年葵亥十二月庚申日。”第二块墓碑为64厘米见方,铭文为篆字刻题“明放亚中大夫浙江布政司参政余公墓志铭”,志底由浔阳罗隽刻的小楷体字墓志铭文,可惜铭文破碎,缺失较多,虽经拼凑内容仍不详,根据余氏家谱的记载相核对,基本上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余公墓志铭文彰显于世。(资料来源于《九江纵横》)

(二)九江县

1.九江县概况

九江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紧邻鄱阳湖,东依庐山,南邻星子、德安,西接瑞昌,北与湖北黄梅、安徽宿松隔江相望,中插九江市区,使县境分成东西两部。全境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57公里,总面积87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占81.5%。有耕地16063公顷。

九江县历史悠久,在夏、商、周时期属荆州,“九江”之名始于秦,开始设九江郡,最早建县是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称“柴桑”,三国后(220年)先后称“浔阳”、“九江”、“汝南”、“彭蠡”、“湓城”、“楚城”、“德化”,1914年避福建德化县同名故改为九江县。1959年市县合并,1961年市县再度分开,1968年县人民政府从九江市区迁沙河街。九江县现属九江市辖县,全县辖7个镇、5个乡、3个农业渔场、1个经济开发区、104个村委会、居委会15个。全县总人口34.64万人,其中商品户口6.5万人,县城沙河街镇和沙河经济开发区人口4.8万人。人口密度为397人/平方公里,在全市十县(市)中排列第一位。汉族人口占全县人口98.5%,少数民族有:回、苗、壮、朝鲜、蒙古、侗、瑶、满、白、土家等10个民族,人口368人。

九江县是江湖平原与低山丘陵相结合的地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南和西南为低山高丘,中部丘陵较多,东北和西北部沿江滨湖一带地势平坦,有赤湖、官湖、江州、新洲等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洲地。境内主要山脉有庐山、岷山、株岭山、长山等。最高点是庐山延伸到都昌县境内的大步尖山,海拔664米,最低点是新洲垦殖场场部坝脚,古今名楼浔阳楼烟水亭白居易草堂

海拔15米。九江县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平均年日照1892小时,气温15.5度至17度,降雨量1420.4毫米,降雨日142天左右,无霜期约266天。

2.九江县资源

九江县自然资源丰富。森林树种繁多,全县木本植物91科、251属、573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有银杏、水杉、金钱松、杜仲、大桂、南酸枣、白玉兰、喜树、楠木、鹅掌楸、豹皮樟等12种。森林植被主要以常绿与落叶混交林,森林覆盖率为36%,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岷山林场、岷山乡和6个山区林业村,活立木总量约98万立方米。

水产资源。盛产鲭、草、鲢、鳙、鲤、鳜、鲫、鳊,尤以庐山石鱼、中华鲟、鲥鱼在市场上颇负盛名。

珍稀野生动物。金钱豹、穿山甲、小灵猫等14种。禽类有天鹅、雉鸡、野鸭、大雁等共20多种。

矿产资源有金矿、银、铜、铁、煤、硫、磷、锌、钼、花岗岩、锳、石灰石等20多种,其中铜储量达183万多吨,硫铁4153万吨,滑石约2000万吨,锌150多万吨,石灰石15亿吨之多。县城腹地城门矿山,属有色金属综合性矿床,不仅是江西省五大铜矿之一,也是全国18个大型铜矿山和9个特大富稀散矿床之一。

3.古迹

九江县名胜古迹引人入胜,自然风光秀丽诱人,狮子洞、涌泉洞、大溶洞,洞内天然钟乳石,岩溶结晶体五光十色、千态百姿;新县城沙河街是江西一等文明卫生城,城区街道宽阔齐整,高楼林立,绿萌如盖,古亭花卉,庭院花径遍布县城,滚水坝、沙河坝使县城显得格外壮丽,沙河水色清澈,明清如镜,令人赏心悦目。沙河新街恰似一颗灿烂的明珠,照耀着通往庐山旅游胜地的大道上。九江县地理位置是江西的北大门,近江、湖之利、构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九江县境的黄金水道48公里,水道上达汉、渝、下抵宁沪,内通五河,外轮直通港澳、日本和东南亚。京九与武汉铁路在县城南端庐山站交汇,大型列车编组站建在北郊。105国道和南九高等级汽车专用公路纵贯南北、九瑞、双瑞干道横跨东西,境内公路总长629公里。

县城以南20公里的庐山机场,可降落波音737等大型客机,开动国内客,货运航线,还有纵横连贯的公路网,已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汽车、邮电通讯设施覆盖网、各种程控、移动电话等均进入国际互联网。县城建设日新月异,休闲广场公园,花园小区,商贸中心,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改革开放后繁荣昌盛的景象。

有狮子岩,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座落在九岭山之中,最高的山峰是红岩岗,站在红岩岗上可以看到狮子岩的全景。它的高度大致为1840米左右,无论站在什么不同的角度看它绝不会“横看是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很像一头前腿跪地,后腿撑着,撅着屁股,爬在地上不愿再跪的活狮子。若想看清狮子岩最壮观的景象,应该是雨后初晴、万里无云的时候,站在红岩岗上,云彩有时在它的背上飘过,这时它好像腾云驾雾,猛烈的山风此起彼伏跳跃奔驰,这些景观全是山风推动云雾飘游,给人的感觉造成的幻景。

顺着石狮的背脊约摸再走450米左右,便是它的头部,站在它的头部中间位置往两边看,又有两座对称而且又往上翘的小山,扁扁薄薄的,活像凝神静听的双耳。正中往下又像凸起的一条脊梁,很像一条又高又宽的大鼻梁。再下去约50米,有左右平衡相称的两个圆的洞穴。难得的是两个洞穴中间有一块乌黑色很像眼珠似的岩石。而且两个眼洞里各有一汪泉水,往深深的山崖下流淌,活像一只极度悲伤的狮子,无比悲哀。

相传狮子岩是一只狮子变的,原本坐在红岩峰上,早看太阳,晚观月,这事被宋徽宗的地仙知道了,他坐船游经鄱阳湖,觉得这里气势磅礴,是一穴龙显地,可出天子,可惜湖无关栏,如果能设法弄来一只天生的雄狮把守湖口关,此地的确可出真命天子,于是地仙爬到红岩岗上望到了这只日观太阳、夜观月亮的狮子,他便举起手中的神鞭要将这狮子赶下红岩岗,但这狮子不服地仙驱赶,东奔西跳最后来到这个山坳里,趴着不动,任凭地仙用神鞭抽打,它便前脚跪着,后腿撑着,撅着屁股张开大口哀嚎,两眼泪水长流一动不动,地仙无奈,画了一道定身符,从此这只活蹦乱跳的狮子就这么定形千百年。

建国后,60年代,国家地质队勘测到狮子岩整个山体蕴藏着珍贵的钨矿,从那时起无数支采矿队伍从各个方位开动钻机,这只当年被地仙定形的雄狮已变成浑身是宝的珍贵狮子。有诗赞曰:

恼恨地仙打神鞭,压迫雄狮跪千年。乾坤斗转今胜昔,红岩摇身钨金显。

4.历代名人

⑴九江乃名人荟萃之地,名人多,自然名人留下的遗址也多。陶渊明当年挂印辞官,隐居庐山躬耕之余,写下了《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许多著名诗文,使他成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沿着马回岭岳母祠前面的小道拾级而上,可望见陶渊明墓,墓坐北向南,墓地纵约8米,宽约4米,墓高1.6米以上,圆拱顶,砖石结构,整块墓地63级砖块回环而上,幽静中显得有点冷清,墓碑三门式,墓顶审架形,墓碑高横撰“清风亮节”四个字,碑文上刻有《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文雅别致。墓地四周,有不少野菊花和松柳,这是后人因陶公生前“榆树萌后檐,桃李罗堂前”和“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意境而种植的。

⑵岳母姚太夫人,天下闻名,岳母刺字家喻户晓,岳母的贤德流芳百世。岳飞的母亲逝世后,宋高宗赐葬以此。

岳母墓始建于宋绍兴六年,历代战祸不断,几毁几建,现在的墓地是建国后重建的,墓地背靠庐山,松竹映翠,僻静幽深,环境优美。正中青石碑刻“宋忠武穆王岳母姚太夫人之墓”,墓前建有一座岳母祠,岳母品貌端庄,祠宇壮观。墓地简朴大方,端庄肃穆。圆形墓前的碑石上,刻载着姚太夫人生平及其教育岳飞的实际和岳飞抗金被害的史实。岳母祖籍河南汤阴,随儿岳飞驻军江州。(今九江县境内)

⑶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河南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126场战役,未尝一败,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后遭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致死。其词《满江红》成了千古绝唱。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与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1133年,宋高宗命岳飞北伐金兵,接到命令,岳飞不禁激情涌动,灵感并发,写就了那首千古绝唱的《满江红》。1133年农历9月,正值秋季,鄱阳湖一带秋雨连绵,故在诗词中有“潇潇雨歇”之景句。

⑷蔡若虹,我国近当代著名书画家,九江人。1996年,九江市书画院即将成立,院长想书画院能请蔡若虹先生题字就好了,但他没有蔡老先生的联系方式,无法找到他,院长只有自己到北京,找到中国美术家协会。通过协会,并说明他是江西九江人,是蔡若虹先生的老乡,现在要成立九江书画院,想请老先生题个字。这样院长在北京见到蔡老先生,并说明来意,一见面蔡老很高兴,并把带去的庐山云雾茶送给蔡老,蔡老说他身体不太好,写不了毛笔字,用硬笔写可以吗。蔡老已是80多岁的人了,但他还是用硬笔把字写好了,最后走的时候蔡若虹先生说,这是家乡的东西我还是收下,但下次就不要拿了,说完还拖着病体把院长送出了家门。这段交往,让九江书画院院长记忆犹新,他说,这反映了蔡若虹先生平易、谦虚的一面,同时更反映他对家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三)庐山与名人文化

1.位置及概况

庐山又称“匡庐”,古代别称“黎山”。世界顶级名山,长约吴楼别墅25公里,宽约10公里,风景区总面积380多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大江、大山、大湖浑然一体,雄奇险秀。位于九江市南,东濒鄱阳湖,北依长江。中国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庐山常住、流动人口约3万余人。

庐山为地垒式断块山,地处江湖之间,水汽郁结,降水丰富,云多雾浓涧遍瀑布,植物异常茂盛。优越的自然条件,天工造物形成的风景奇观,具有雄、奇、险、秀的山体特色。绝壁、云海、瀑布为三绝。天池、天桥、仙人洞、造型各异的别墅、三叠泉、花径、龙首崖、含鄱口、观音桥、玉洲潭、秀峰等均为著名景点。历吕洞宾谈判台旧址太一村仙人洞来文人墨客慕名而来,陶渊明、李白、杜埔、岳飞、闻天祥、徐霞客、苏轼等都曾来此,留下了不少千古绝篇。建国后开辟登山公路;开国领袖毛泽东诗曰:“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此后山上兴建疗养院、休养所,成为中外闻名的游览区和避暑胜地。站在山颠之上可俯瞰鄱阳湖,纵览长江,壮美景色尽收眼底。庐山美景一年四季皆可旅游,从山下到山上均有汽车直达牯岭。(资料来源于“庐山文化研究丛书”)

2.旧牯岭

牯岭又名“牯岭镇”,是庐山山顶极有名望的一条街市。从文化的质态和形态来看,庐山应分为古代庐山和现代庐山,两者文化质态和形态是有区别的。古代庐山与现代庐山的区别,是由19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后,庐山被西方文化所浸染。历史可从1895年12月30日九江道台与英国驻九江领事签订《牯牛岭十二条》英人李德立正式取得庐山牯岭开发权,在这以前的庐山为“古代庐山”,在这以后为“现代庐山”。

庐山的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内涵宗教文化,主体是道教、佛教、儒教文化以陶渊明、宗教理学、隐逸文化、浔阳四隐和三隐为代表,书院文化(白鹿洞书院、濂溪书院为代表,山水审美文化,历史山水诗文、书画、石刻、园林为代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寺庙以宫观、亭阁、塔楼为主体),这类古文化从质态来讲属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文化名山中,有泰山因帝王尊崇而神威,少林嵩山因武林推崇而神勇,普陀、五台、九华、峨嵋、武当、龙虎、青城、齐云等山因佛光道影的映照而神圣。庐山兼佛、儒、道之盛名,又更多地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而俊秀。各地文化名山的特色虽各有千秋,但总体上庐山与中国其他文化名山是相同的。

3.新牯岭

自从英国人在庐山取得牯岭开发权后,庐山文化的质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此古代庐山进入现代庐山,在文化质态上与其他文化名山有着显著区别。

牯岭在现在城市理念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为一座公园式山林城市。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了他的现代城市理念,英人李德立为首将这样的理念用于指导牯岭开发。开发建设自始至终按规划进行,充分利用自然生态,风景资源,依山就势构建小型别墅,较为开阔地建筑小型别墅群。按照自然的岩石、溪水、森林、小道为组景,布设自然式公园,形成以林赛公园为中心的山林城市。

牯岭的城市建筑以山间别墅为主体,采用欧美民间建筑风格,体量小,沿着长冲河两岸分布,按照山形、错落有致。依照不尽相同的空间,构建别墅,每幢别墅都有自然式庭院,翠竹掩映,花木扶疏。每幢别墅都是别具一格的小型花园一样。1917年已建成形式自由、风格多样的别墅约638幢,1928年至1931年间有居民1060人。分属19个国家,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多种文化、多种肤色人群共处的“世界村”。

自从许多西方人到庐山建别墅,使当地的居民与富人之间拉开了很大距离,贫富悬殊,出现了“坐轿人安抬轿劳”的现象,“竹枝词”充分反映了这一客观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