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鄱阳湖
6799500000019

第19章 鄱阳湖文化(9)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嗜茶,常以茶入诗,在他存世的两千多首诗词中,主题涉及茶事的诗有40多首。白居易在庐山种过茶,他在庐山北香炉峰写的《庐山草堂记》,在草堂边开辟茶园,引泉浇灌茶树的“飞泉植茗”的记载。白居易一天到晚茶不离口,在他的诗作中既写到早茶、午茶,更有饭后茶。他还精通茶道,识得茶味,是个古代鉴别茶叶的行家。他在《谢李元郎中寄新蜀茶》一诗中,诗人颇为得意地自号“别茶”人。白居易在江州写的长篇诗《琵琶行》也有茶事文化,诗中“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商人,便是茶叶商,诗内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他的咏茶诗,为今天专家学者研究茶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黄庭坚的《煎茶赋》对煮茶的过程、品茶的审味、佐茶的宜忌,以及饮茶的效能,作了具体的描述。黄庭坚一开始就写煎茶时汤水发出的声音像松涛轻动,茶叶在水中翻滚形态像白云行空。“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皓皓乎如天空之行白云。”接着笔锋一转:“宾主欲眠而同味,水茗相投而不浑。苦口利病,解涤昏,未常一日不放箸。而策茗宛之勋者也。余尝为嗣真沦茗,因其涤烦破睡之功,为之甲乙。”

黄庭坚是第一个赞成在茶叶中助于香料的品茗人。他主张完全可以去掉他物加一点点盐,去掉桔皮而用姜片。“不夺茗味,而佐以草石之良。”所谓“草石之良”,他具体举出的是:“胡桃、松实、庵摩、鸭脚、勃贺、靡芜、水苏、甘菊。”胡桃即核桃,去壳用仁,松实即松子,去壳用皮,有清香之气,庵摩即罗汉果,清人又称香奈,诸物为果中极品,今南方人用以煮茶,鸭脚即银杏果,勃贺即薄荷,蘼芜是一种香草,水苏是苏桂,甘菊味甘可入药。这8种东西,皆系植物的果、叶、子、蕊或清凉辛辣,或甘甜馨香,择一、二种适量用之,既可提神,又利于细嚼。

黄庭坚的《煎茶赋》写道:“味江之罗山,严道之蒙顶。黔阳之都濡高株,沪洲之纳溪梅岭,夷陵之压砖,临邛之火井。不得已而去于三,则六者亦可酌兔褐之瓯,沦鱼眼之鼎者也。于是有胡桃、松实、庵摩、鸭脚、勃贺、蘼芜、水苏、甘菊。既加嗅味,亦厚宾客。前四后四,各用其一。”“浑而烹之”均为煮茶。这一传统的饮茶法绵延不绝,“习俗”不已。在宋代人们对煮茶、煎茶、烹茶,三者之间往往混用,连鄱阳湖畔的文学家黄庭坚也不例外。从鄱湖“茶圣”黄庭坚的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不与社会抗争的诗人形象。黄庭坚的诗很少涉及社会政治问题,也较少对蒙受不公正现象发出直接的抗争。为了逃避现实,他不得不韬光养晦。但他的内心却是不平静的,因此他的诗赋晦涩深渊难懂,典故很多。在他的《煎茶赋》中同样有所反映,通过梦说明他缺少“人生自由”,他没有“追求自然”的自由?他只是通过这些典故和对自然的向往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惆怅。从这方面说明品茶不但可提神、健身,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二)

黄庭坚的书法很负盛名,“宋四家”之一的他,在书法作品中也留给我们珍贵的宋代茶事信息。《煎茶赋》是他给我们书写的遗迹,也是他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财富,其精典曰:“茶香怡情,书香益智。”

明代太平兴国时,庐山茶以其“香、馨、味厚、色翠、汤清”闻名,被列为向皇上进贡的名茶。名朝诗人周必大游庐山时,非常赞赏庐山茶,其诗曰:“淡薄林三九,甘香庐山茶。”明代《山疏》载:庐山居静者……届端阳始采茶,庐山得天独厚,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质肥沃,庐山茶园大多都在云雾山中,茶树生长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茶园里,终年处在云雾缭绕之中,不施化肥,不用农药,无任何污染,非常适应茶叶生长,纯为天然绿色食品,茶质优良,产量颇高,采摘讲究的人,柴火烘焙,品质纯厚,汤色清澈,入口苦中带甘,清香持久,相传明代就是庐山茶取名“庐山云雾茶”得名之始。

在古代,对于文人墨客来说,品茶和读书是一样的风雅。书室之内点一柱檀香,熬一壶浓茶,柔和的香味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室外树木花草,新鲜空气从窗而入,户内炉火灼灼,香烟袅袅,茶味浓浓。二者相应之境界既古典又儒雅,也很温情。

平时工作之余,生活闲暇,静静地坐在书房,桌上放一本好书,手里端着热茶的紫砂壶,一边品茶,一边看书,一天的疲劳顿释,此时虽谈不上飘飘若仙,也可说上非常惬意,一般的文人,或对茶文化有所研究的人,品茶是一门艺术,是有一定讲究的。古人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味,三人得趣’。”或于绿竹窗前,或于柳荫树下,慢慢饮用,耳听窗外莺歌燕舞,眼观大道车水马龙,不亦乐乎。独自一人在书房饮茶,看书也甚觉有神,有味、有趣,静静地细看茶叶在水中缓缓地舒展,情不自禁地想起“春风取花去,留我品香茗。”默默地看书思情,不知不觉地“六神随书去,数朝诗思清”,更能激发灵感,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穗歌欲成。往往在这灵感大发之时,诗人诗兴大发,挥笔而就。文人笔绘山河篇篇绣,口诛笔伐锦玉章。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习惯;凡在读书看报时,总要沏一壶好茶,放在一旁,饮茶时总要找一本好书或一张报纸来翻看。没有茶相伴,懒得看书文,没有书相随,品茶没滋味。手捧书报静静休闲品茶,是一种心静如水的感觉和隽永宁静的心境,真令人神醉情驰,尤其读到书中的精彩处,轻轻地呷一口茶,留在口中回旋,书韵茶香交融,时间仿佛凝固在这一刻间,一切悲欢哀乐、甜酸苦辣、荣辱得失一概灰飞烟灭,沉迷于极乐之中,这种习惯是好是坏,让众人评说,但它既然成了习惯,也只得顺应自然。

(三)

闲来茶作酒,兴至书作花。饮茶和赏花堪称人间一大乐事,以茶当酒,平添几分优雅,以书作景,更觉风光无限。品茶读书,相佐相融,其境清静,其味雅淡,其乐无穷。

由于品茶是笔者的至爱,所以茶具中最受欢迎的壶和大多数嗜茶的人一样,所摩挲的茶壶应该是紫砂壶,30多年前在购买时特意挑选了一番,壶的造型古朴精巧,得心应手,容量450克,壶盖上卧着一只小巧玲珑的狮子,壶的圆肚上篆刻着郑板桥的草书“难得糊涂”四个字,特别是板桥的青竹图案,标志着品行端庄、耿直,使这把紫砂壶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平时正襟端坐品茶,捧在手中凝视把玩也别有一番风味。当他人盯着我的紫砂壶露出羡慕的眼光时,我有点情不自禁地悠然自得,此时,不由想起原人事部长程连昌对饮茶的赞誉:“饮茶养生,健康百年。”

常年茶水浸润,已使我这把紫砂壶遍体茶味,日久年长,有时即使不加茶叶,仅用那沸腾的水,照样能冲出满口的茶香来。紫砂壶看似没有生命,其实经过长期的泡养和精心的呵护,它也含情,以温润有神来回报主人,这是人与壶一种感情互动的表现。日久生情,乐在其中。常言道:“茶靠泡、壶靠养,平时养的虽然是紫砂壶,其实是在养自己,也就是:修心养性。”紫砂壶端庄大肚,人若学紫砂壶之大度,遇事豁达,心胸宽广,壶德亦人德,人若学紫砂壶之广阔,必定智达高远,处事光明磊落。

九、鄱阳湖畔话收藏

(一)紫沙壶

壶的种类很多,古代有金、银、铜、铁、锡制成的壶,现代生活中壶可分为两大类(1)紫砂壶、(2)陶瓷壶,造型各异,其中紫砂壶有饮虹壶、百纳壶、横雪壶、春胜壶、曼生壶。

紫砂壶内的曼生壶却是有一定历史文化的壶。曼生壶源于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浙江钱塘人。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卒于道光二年(1849年),嘉庆六年拔贡,后任溧阳县令。曼生是一位在书画、金石、文学上有相当影响的人物,他的篆刻被后人尊为“西汵八家”之一,他在溧阳为官期间结识了宜兴的制壶名手杨彭年、杨宝年、杨风年兄妹,对紫砂壶产生浓厚兴趣,并召集郭频伽、江听香、高爽泉、查梅史等一批书画名家,共同设计创制茗壶造型十八式,每式都撰拟题铭。分别书写,由杨氏兄妹、邵二泉烧制,曼生壶上题名书刻,这种新型紫砂壶的诞生,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故称“曼生壶”。它流传至今,仍被世人所喜爱。紫砂壶珍品“曼生十八学士壶”是清代著名金石篆刻家,书画家陈曼生设计,制壶高手杨彭年合作创制的代表作品,被紫沙界奉为经典珍品。

(二)陶瓷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