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鄱阳湖
6799500000012

第12章 鄱阳湖文化(2)

孔子曰:“吾欲与汝平却天下,汝意下如何?”小儿答:“天下不可平也。或有高山,或有江湖,或有王侯,或有奴婢,平却高山,鸟兽无倚,填却江湖,鱼鳖无归,除却王侯,民多是非,绝却奴婢,君子使谁?天下荡荡,岂可平乎?”

孔子曰:“汝知天下,何火无烟?何水无鱼?何山无石?何树无枝?何人无妇?何女无夫?何牛无犊?何马无驹?何雄无雌?何雌无雄?何为君子?何为小人?何为不足?何为有余?何城无市?何人无字?”

小儿答:“萤火无烟。井水无鱼。土山无石。枯树无枝。仙人无妇。玉女无夫。土牛无犊。木马无驹。孤雄无雌。孤雌无雄。贤为君子。愚为小人。冬日不足。夏日有余。皇城无市。小人无字。”

孔子问曰:“汝知天地之纲纪,阴阳之终始,何为左?何为右?何为表?何为里?何为父?何为母?何为夫?何为妇?风从何来?雨从何至?云从何出?雾从何起?天地相去几千万里?”小儿答曰:“九九还归八十一,是天地之纲纪,八九七十二,是阴阳之终始。天为父,地为母,日为夫,月为妇,东为左,西为右,外为表,内为里,风从苍梧。雨从郊市,云从山出,雾从地起。天地相去,有千千万万余里。东西南北,皆有寄目。”孔子问曰:“汝言父母是亲,夫妇是亲?”小儿答曰:“父母是亲,夫妇不亲。”孔子曰:“夫妇生则同食,死则同穴,何得不亲?”小儿答曰:“人生无妇,如车无轮。无轮再造,必得其新。贤家之女,必配贵夫。十间之室,须得栋梁。三窗六牖,不如一户之光;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父母这思奚可失也。”孔子叹曰:“贤哉,贤哉。”

小儿问孔子曰:“适来问橐,橐一一答之。橐今欲求教夫子一言,明以诲橐,幸请勿弃。”孔子曰:“请言之。”小儿曰:“鹅鸭何以能浮?鸿雁何以能鸣?松柏何以冬青?”孔子答曰:“鹅鸭能浮,皆因足方;鸿雁能鸣,皆因颈长;松柏冬青,皆因心坚。”小儿答曰:“不然,鱼鳖能浮,岂皆足方?蛤蟆能鸣,皆因颈长?绿竹冬青,岂因心坚?”孔子无言。小儿又问曰:“天上星星有几颗?”孔子答:“适来问地,何必谈天?”小儿曰:“地下碌碌有几屋?”孔子曰:“且论眼前之事。何必谈天说地。”小儿曰:“若论眼前之事,眉毛有几根?”孔子笑儿不答,顾谓众弟子曰:“天生万物,唯人最灵,概论人者可分八等:上四等圣、贤、才、智;下四等知、识、愚、顽。后生可畏,焉能求者之不如今也。”又叹曰:“休欺少年聪明子,广有英才智过人,谈论世间无限事,分明古圣现其身。”于是登车而去。所以孔子鄱湖游学传教只到豫章而返。

二、道教文化

(一)道教在鄱阳湖地区的产生

道教的神仙体系十分庞杂,既包含有人们杜撰出来的“天神”,也有来自民间传说中的“神仙”,还包括将道教历史人物经过神化加工而得的“仙人”,从大休上说,可将道教的神仙系统分为三清四御,天神地仙,民俗神灵及琼台女仙这四类。中国道教的发民阶段和鄱阳湖区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从东汉、东晋到唐朝,属早期道教净明派的产生、成型与发展时期。这时期的道教,以外在的神仙界为最高理想,诸如外丹烧炼、斋蘸符箓以及各种方术,多半与神灵的存在有关。晚期的道教从宋金开始延续到明清。其神仙色彩大为淡化,心性色彩颇为突出,而占主要地位的内丹修炼,也与心性密切相关。

古代彭蠡水边(即海昏、蒲塘场、左蠡、浔阳一带),今天的鄱阳湖永修、德安、都昌、九江一带,道教的产生、成型整体相同,只是时间先后有些差距。彭蠡边的道教从三国时期“神烈真人”吴猛开始。

吴猛(255年至351年),曰吴舍人,字世云,有道术。祖籍濮阳,迁入豫章建宁,三国时在东吴任西安令(即现今的武宁、修水、海昏、蒲塘场、左蠡等地为辖区),任职时年方16岁,少年出仕。吴猛从小文武兼修,神力过人。从幼年开始他信奉道教,并专心侍道。他在西安任职期间,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吴猛在东吴是最后一任西安令。吴国灭亡后,他云游名山大川,遍寻道德高深者为师,从三清山、三百山、龙虎山、武当山、矶山、庐山、苏山、旧山等地方云游。

吴猛是个孝子,夏天不远游,夏天豫章家乡蚊子多,起初他用扇子替母亲打蚊子,还是驱之不尽。只有想个最好的办法,每至夏夜,将室内蚊子用扇子驱赶,再将门户关闭,然后便用道术将屋内未尽蚊子全吸引到自己身体上,使老母无蚊子叮咬之苦。母亲每次看到儿子被蚊虫叮咬的伤痕,甚为爱怜。久而久之,邻人互相传颂,此后吴猛孝道之名和道术之灵逐渐远传千里。

西晋灭亡后,东晋王朝建立,当时朝政混乱,权臣迭出,仕途充满风险,同时也产生机遇。以孝道兼神术闻名的吴猛,当时尚在中年,常有报国之心。次年海昏上僚(即今德安)发现一条大蛇,危害生灵还经常拦断道路吞吸行人,当地百姓闻蛇色变,人心惶惶。官民无法捕捉,只有逃离远方。吴猛闻知此事,便带领弟子前往除蛇害。巨蟒见吴猛便逃入洞穴,隐藏不出,吴猛就用神术敕豫章社公追蛇,蛇被逼出洞穴,头高数丈与吴猛斗法,吴猛沿背而上,用利剑插入巨蟒七寸,众弟子齐上将其斫杀之。吴猛说:“此蛇是蜀精,祸害一方百姓。”

吴猛用神术诛杀海昏蛇精,被当时坐镇豫章的“汉安侯”王敦得知,便要重用吴猛,于是将他招到幕下,在东晋仕官,封为散骑常侍。

吴猛在王敦驾下任散骑常侍期间,忠于职守,极力为汉安侯分担政务,经常陪同王敦去周边县城游访,体察民情。一日至豫章县(今南昌县)东乡吕里山中,当地百姓告知曰山中有石笥,历代无人能开,王敦好奇,便与吴猛同往。石笥的石牒上多有古字,地方仕人及弟子无人识得,吴猛亦不言。弟子数十人合力举盖,盖重如山,纹丝不动,吴猛运力借助神术将石笥提起,面不改色,王敦及众弟子大骇。

在道教理论中,修炼法术的道士可以使各方神灵。《全唐文》卷814有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左慈呼召于神兵,鞭苔群盗。许逊指挥于力士,剪荡狂妖。所以阴骘兆人,弥伦万里。”许逊与吴猛为一派道士,所以吴猛同样可“指挥力士”打开石笥。这个古代石笥上记载古文,估计与当朝政治有关,王敦在旁赞叹不已。

吴猛用道法神术,斩蛇除害,力举石笥,远近闻名,加上他待母之孝道更是受世人尊崇,因此每天登门求道拜师者不下千人,影响太大,汉安侯王敦感到是一种威胁,想方设法除掉吴猛。吴猛得知王敦心疑,不怀好意,即同道友许逊借助道术走了。《十二真君传》说“吴猛、许逊弟子太多不宜久留豫章,恐生祸乱,怕受连累”。因此,要除掉二人。

吴猛同许逊结伴同行,云游到彭蠡泽边,许逊在大矶山隐居修道。吴猛在游历庐山途中遇苏耽,二道友同至左蠡(今都昌县左里镇境内)旧山广福庵建立道场,广收弟子。后因苏耽去苏山另开道场。离开旧山,惟有吴猛留在旧山广福庵继续广招弟子,大开丹炉,并上山采药炼丹为民治病,并拓置道教场所,搭草棚晾晒草药,建药房放置加工成药,开丹炉、炼丹制丸。在理论方面他搜集整理道教经典,建立和完善道教斋蘸仪式,一时间,道教之兴,遍及江南。

吴猛在旧山40余年,成为东晋早期一代道教宗师,其弟子数千。他们以道教文化传人,以道教之精神服人。吴猛与鄱阳湖有缘,在左蠡旧山广福庵得道成仙,道号“古颜仙”,在旧山96岁仙逝。弟子为了纪念他,在当地为他树碑立传。宋政和二年徽宗封吴猛为“神烈真人”。《神仙传》与千宝的《搜神记》有详细记载。元朝郭居正将吴猛列入“二十四孝”。《中华大统谱》《吴氏世谱》中列吴猛为天下吴姓十二宗之一的“祯”字派始祖。吴猛的后裔分8批进入都昌定居、寻根问祖,后又分迁至浔阳、鄱阳各地繁衍生息至今。

(二)道教的深入

南朝时期是一个儒家、玄学、佛家、道教互相明争暗斗的时代,都希望自己的宗教学派能赢得统治者的尊崇。儒家的正统地位、玄风的弥漫盛行,佛家的如日中天,使道家一时处于困难而尴尬的境地,改造则兴,不改造则亡。道教发源于民间下层,均为五斗米而折腰,它没有很好的官方基础,也没有文化理论支撑,在与其他宗教学派比较中,明显处于下风。北朝道士寇谦,南朝天师道也顺天应时,开始了改造。变革、改造的重任便落到了庐山道士陆修静身上。

陆修静是一个虔诚、坚定的道士。他于东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出生在浙江吴兴一个望族家庭,是东吴丞相陆凯的后人。他天生异相,目有重瞳,掌有篆字,背有斗文,隐喻他是出身于道教,中兴道学文化的人。他少时喜欢研读经典文籍,穷究天象经纬,有很高的文化功底;青年时期,弃官从道,抛妻弃子,走上漫漫求道之路。

陆修静与李白一样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踏遍大江之南,登临云梦山、衡山、安徽潜山、广东罗浮山、四川巫山、峨眉山等名山圣水。这些名山都是道教兴盛的地方。他拜访了很多道教高人,吸取了丰富的道教文化,为他后来改造天师道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陆修静擅医懂药,他以卖药治病的方式宣传道教,效果明显,在当时名声很大。元嘉末年(约453年),他在建康传教,宋文帝闻讯,命左仆射徐湛廷请入宫中讲道,有意挽留宫中。他志不在此,百般推辞,继续云游,传经布道,扩大道教影响。他对自己通过销药传道的成功经验,牢记于心,所以,他在庐山简寂观隐居修道时,挖掘了洗药池,制作了捣药臼,继续体验传道的回味。陆修静是一个有心计、有知识、有智慧、有理想的人,他觉得游学了这么多年,见多识广,结交了权贵和社会不同阶层的多方人物,重要的是积累了道学知识,应该是歇脚静心从事系统的道教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时候了。

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陆修静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庐山南麓金鸡峰下。此地山清水秀,风景幽静离建康较近,水陆交通方便,随时可以了解朝廷信息和彭蠡湖周边宗教动态。庐山佛教名声很大,容易引起朝廷和民间的关注,特别是孝武帝刘骏曾做过江州刺史,对彭蠡庐山有割舍不断的情怀。再说,庐山地理环境清幽,山水清秀,是一个适合研习道教文化,修身养性炼丹的好地方。还有一层原因:当时庐山已成为中国南方佛教中心和译经基地,如果能在庐山争取一席之地,与佛教分庭抗礼,自然会在这场较量中抢得生机,赢得声誉。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和决定,虽是铤而走险,也可为险中求胜。

天师道与佛教在理论上存在差距,从传播和扩张的理论基础上不难看出。陆修静看准时机,从薄弱环节入手,开始道教理论经籍的整理与宣传。陆修静在庐山简寂观住了7年。这是他入道以来待的时间最长、取得丰硕理论成果、中兴道教声誉起步的地方。他清心寡欲,一心潜修道家经典,研究道学文化。“遗文余记,盈藤委,摘玄家之奥妙,畅秘诀之幽玄”,获得渊博的道学,写下了大量的道家理论文章,为整理经籍、创立仪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明帝在泰始三年(467年)虔诚修书,并派江州刺史王景宗上门敦请,在建康为他购置了一座很有气派的道观——崇虚馆。该馆是宋明帝腾出的斋舍改建的,离皇宫不远,明帝可方便问道。为道士专门修建宫观还未见先例。

功夫不负有心人,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对早期道教教义和科仪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三张”指“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儿子张衡、孙子张鲁,“二葛”则是道教金丹创始人葛玄及侄孙葛洪。陆修静将“五斗米道”和“金丹派”融合一起,制订了“九等斋十二法”的斋蘸体系,进一步完善斋戒仪范。他先后撰写了道书30余种,仅道教仪范就达100余卷,对斋法要义和施行斋法的具体仪式作了详细的述说,道教仪规,斋蘸仪式的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为后世沿为定制。

宋太始七年(471年),明帝身感不适,龙体欠安,陆修静亲自率道士建三元露斋,立坛,黄泥涂额,拔发系栏,反手自缚,口中衔碧,覆卧于地,两脚叉开三尺,叩头忏谢。一次斋事要做36天,非常艰苦,没有执著的信念和顽强毅力是不能完成的。从中获得心怡情悦,去惑除疑。在陆修静看来,斋蘸是道教修炼必不可缺的重要功课,是立法之根本,寻真之门户。

陆修静广泛搜罗道教经籍,终于在太始七年(471年)完成了《三洞经书目录》。道家经书、药方、符图等总共1228卷,其中1090卷已盛行于世,138卷犹在天宫。三洞经书分为洞真、洞玄、洞神三部。三部各以《上清经》《灵宝经》《三皇经》为中心,形成了完备的道教体系,并将三洞真经分为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章表等12类,并为《道藏》的编纂效仿。“宋简寂先生陆修静分三洞之源,立四辅之目,述科定制,渐见端绪。”

陆修静用毕生精神、顽强毅力,最终完成了改造天师道的任务。自此,南天师道大行其道,纵横江南彭蠡,为王者尊奉,“道教之兴,于斯为盛”。陆修静更是名满天下,“道冠中都,化流东国”,确定了道教一代宗师的地位,道教开始走上士族化道路,成为以奉持三洞经典科戒为特征的官方认可的新道教。诸多道教奉他为祖师之一。

为了巩固和发展道教成果,陆修静在庐山的7年里,一直致力于道教场所拓建,他是一个审美情趣和道教情怀很高的人。他的居所处在庐山金鸡山峰下,四面环山,侧临两瀑,前瞻彭蠡,江水如带,背负匡庐,青山绿水,在这个风景绝佳、山水幽静的地方,构建了一座构筑精巧、结构严整、规模宏大的江南名馆——太虚馆。新道教的建立非陆修静一人之功,协助和发扬光大新道教的得力助手还有他的弟子孙游岳、李果之以及再传弟子陶弘景,他们在道教经典的整理、教义的发展、斋仪的完善及道馆制度的建立等方面也是很有贡献的。

陶弘景家族是个奉道世家,最终完成了改造旧天师道,创立官方化的正统道教的历史。“上清派”是道教的主要派别,名声大,影响深远,陶弘景却被道教尊为“山中宰相”。

陆修静苦心经营的庐山太虚馆,吸引众多道家弟子慕名而来,不仅使道馆制度的兴起,而且馆中还建有一座最大的道教经库——道藏阁。

太虚馆是江南名馆,道藏阁是馆中标志性建筑,为当朝统治者重视,宋孝帝和宋明帝应陆修静之请,先后颁赐了道家经书、药方、符图1200卷,以龙箧储之,相当贵重精美。道藏阁使天下道书集于一阁,成为最大最完备的道教经库。由于陆修静理论功底深厚,丰富的道教学识传播甚广、中兴道教如鱼得水、大受欢迎。他刚到建康,宋明帝便在华林园延贤馆召见,躬身问道,陆修静的“标阐玄门,敷释流统”,细致入微,清晰明了,令明帝豁然开朗,心悦诚服。宋文帝母亲王太后放下母后架子,执门徒之礼求道。他讲经说法,不分昼夜,孜孜诱劝,无倦于时的忘我境界,使道法洞门大开,道学义旨流传,道教影响达到空前高潮。《灵宝经》是道教的重要经典,陆修静整理,编撰了《灵宝经》目一书,并制订了传授的仪轨规范,对《灵宝经》进行了具体阐发和教授施行。该经中大量吸引了劝善度人、轮回业报的佛教思想,来充实道教理论之不足,使朝野普通民众更容易接受和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