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霍桑实验及由此引发的思考,梅约首次把管理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摆到了管理工作的首位,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也正因如此,梅约被誉为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与“人际关系理论”相应的管理观念包括:
第一,管理者除了应该注意工作目标的完成外,还应该注意工人从事某项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并设法给予满足。
第二,管理人员不但要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且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第三,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第四,管理人员的职能应有所改变,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一方面,要倾听职工的意见和了解职工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向上级呼吁、反映职工的呼声。
二、西方管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还是与现代化大生产密切相联系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企业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劳动组织和合理安排也提到科学研究的日程。这时出现了科学管理的学院,其代表人物是泰勒。泰勒着重研究了工人操作合理化的问题,但他把人看成是经济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参战各国都力图利用心理学原则来改进管理,提高生产,为战争服务。例如,制定人员选拔和训练的方法,研究最有效的组织形式,调整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关系等。
“一战”后,工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人在生产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等。以社会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专家进行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思想。他们认为,单靠物质刺激不能保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的社会条件与工作效率有更密切的关系。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强调研究人-机关系,同时也提出了解决人—人关系、人—组织关系的问题。“二战”后,许多学者总结了战时的经验,考虑到有必要建立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综合科学,认为可以把人与社会、人与生产中的诸因素统一加以考虑。于是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次讨论会上,便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其后,美国福特基金会给予了经济上的支持;在许多大学中开展了有关行为科学的研究,并出版了《行为科学》杂志。
西方管理心理学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其主要标志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因此常用美国管理心理学概况来代替其发展历史。美国早期的管理心理学,围绕职工的士气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等传统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局限于工业企业的组织管理。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梅尔把工业心理学分为人事心理学、人类工程学和工业社会心理学3个方面,这种划分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其中的工业社会心理学实际上就是管理心理学。1961年,弗鲁姆和梅尔撰写的《工业社会心理学》指出,工业社会心理学应根据两个基本模型,即个体与社会系统这两个分析单元来研究管理中的社会心理问题。20世纪60年代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力劳动在社会劳动结构中所占比重的迅速增加,管理心理学也发生了如下几方面显著变化。
(一)研究机构不断扩大,专业研究人员迅速增加
据美国心理学会统计,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学会的会员在1960年为734人,而1991年增加到2481人,目前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专业人员在3000人以上。据统计,这些人员大约有36%在大学和研究部门工作,有57%在工业、商业、政府、军队和咨询部门从事实际工作,还有一些人在其他部门工作。到1989年,美国有88所大学培养管理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其中有46所授予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博士学位、42所在大学商学院授予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另有26所大学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这些研究机构至今比较稳定。
(二)研究课题日益广泛、深入
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在不断深化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其研究课题包括:劳动力的变化、组织特征、组织文化和组织气氛,培训体制、劳动团体及其效率、工作激励理论与实践、新工作场地技术的挑战、组织中的权力和领导、用模拟方法开发管理才能、管理中的妇女与少数民族问题、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现场压力的管理措施、员工的适应和良好状态项目规划、行为的组织背景和群体背景、绩效评定中的认知过程、雇佣与吸引力、绩效标准、培训需要分析、培训设计的认知模型、训练迁移的促进、开发的经验与辅导等。此外,新的研究领域也正在不断开辟。例如,总体系统的布局、工会的社会化、失业人员的过渡组织、多样化的管理,以及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信息沟通系统、组织研究中的多水平影响、职业经历中的晚期生活转变和全面质量管理等问题。
(三)研究方法更为科学
过去的研究往往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现在则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过去研究工作主要采取实验室实验方法,现在则逐步向现场研究、行为研究、参与观察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转变。从统计方法论来看,近些年来也有很大发展。除传统的统计技术外,又开发出一些较新的技术,如结构均衡模型、项目反应理论、元分析、事件历史分析以及其他研究变革的方法。
(四)研究方向逐渐趋于综合化
过去研究人员主要是心理学家,现在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等都参加到研究队伍中来,使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成为跨学科性质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目前,尽管许多人认为组织行为学就是管理心理学,但至少在研究方向上,组织行为学比以往的管理心理更加综合化。
四、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例如,春秋末年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武强调领导与下属之间意愿协调一致的重要性,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心理学原则。
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思想充分反映在关于人性的争论上。荀子认为“今主人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性情也”(《荀子·性恶》)。孟子则认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已经受到管理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中国的有关古籍也成了一些国家培养管理人员的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