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底捞内部讲话:关键时,张勇说了什么
6798400000060

第60章 用制度,而不是热情保障好服务

企业必须建立流程和制度。

好的服务不是仅仅依赖随意发挥的亲情和热情,必定有好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机制。一套制度好不好,关键是看你是扼杀了创造性,还是激励了创造性。

我们有一个务实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非常严格。

这个中间,务实的绩效考核是关键,你一定要准确评价出哪一个店做得好,哪个店做得不好,不能被蒙蔽。

建立流程和制度,是一个企业必需的;而设计一个完善的流程和规范的制度,相对来讲其实蛮容易的,因为你不是自己创造一些规则,你是站在工业社会发展几百年历史的基础上。

——张勇谈制度

【背景分析】

不管在什么行业,采购工作都被看作是一个肥缺,因为难以监控和管理,许多采购员从中获得不少油水,管理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海底捞的所有店面的食物和原料都是统一购置的,岂不是有更大的油水?

杨滨是海底捞的采购部总管,他和张勇在上学的时候就是铁哥们儿,张勇把海底捞最重要的工作交给了他。杨滨来之后,海底捞每年能省下十几万的采购费。

杨滨管理着20多个采购员,但他从来没有担心过这些人会吃回扣。杨滨对采购员的充分信任并不是盲目的,一方面这些人都是从海底捞基层选上来,长时间慢慢培养起来的,另一方面这些人的金钱欲望没那么大,而且他们的工资基本和店长相当,但最重要的,是他认为海底捞已经具备了科学完善的采购流程和监管机制。

在张勇看来,在完善的机制的基础上放手让员工去干才是一种信任,否则就是一种放纵。人人都知道海底捞的服务员有免单或者打折的权力,这种权力不只是某个人说了算那么简单,而是有明确的制度规定的。

张勇首先规定了权力使用的前提,在出现质量事故,或者顾客提出合理的要求时,为了保证顾客满意度时可以使用这种权力。出现质量问题时,服务员可以根据情况给予打折或者免单,当在免单的情况顾客还要求索赔时,领班可以酌情处理,索赔金额可在消费额的两倍以内;每个服务员有200元的支配权,用来给店内外顾客提供需要的帮助,使用权力的当天要填写报销单找大堂经理报销。

权力一旦使用,就有可能用得不好或者不合理,这种情况下,领导可以给予员工指导,但不能惩罚,但在确认员工是恶意为之的情况下,可以开除。

同采购制度和授权制度一样,海底捞的考核等各项工作都有明文规定的制度,这不是张勇或者某位高管的一句话可以改变的。在海底捞,制度不是摆设,不是今天设定明天就换的形式,而是时时处处都具备话语权的一种管理方式。

这样,员工不用担心被哪个领导管,只要自己做的事情符合制度规定就可以,让制度说话,公司的责任和权益就会非常明确。

【拓展透析】

在海底捞,人管人的情况很少,人的标准总是带着很多的主观性,用制度来管理就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用制度说话,也能够避免朝令夕改的情况,说过的话可能下次重新说就有了变化,但是白纸黑字的制度是不能改变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时,制度化也成为企业管理者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

联想集团掌门人柳传志有一句名言:爬喜马拉雅山,可以从南坡爬,也可以从北坡爬。联想一旦决定从北坡爬,大家就不要再争了,哪怕北坡看似更远、更陡、更危险。

他的意思是:企业要制度化管理,而且制度不是用来讨论的,而是用来执行的。也就是说,企业若想顺畅发展,就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所有人均系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管理者要明确一点,制度之于公司就像规矩之于方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制度一旦制定下来就必须严格遵守,否则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危及企业的生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制度一旦制定,任何人都要严格执行,没有例外。

1946年,松下公司面临极大困境。为了渡过难关,松下幸之助定下严格的考勤制度,要求全体员工不迟到,不请假。

然而,不久,松下本人迟到了10分钟。本来,松下上下班都是由公司的汽车接送的,当天,他早早赶往车站等车,可是左等右等,却不见车来。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他只好乘上电车,刚上电车,就看到公司的车到达,便又从电车下来换乘汽车。但由于耽误了时间,到达时整整迟到了10分钟!原来是司机班的主管督促不力,司机又睡过了头,所以晚接了松下10分钟。

按照制度规定,迟到是要受批评、处罚的,松下认为必须严厉处理此事。

首先,以不忠于职守的理由,给司机以减薪的处分。接着,其直接主管、间接主管,也因监督不力受到处分,为此共处理了8个人。

其次,松下认为对此事负最后责任的,还是作为最高领导的社长——他自己,于是他对自己实行了最重的处罚,退还了全月的薪金。

仅仅迟到了10分钟,就处理了这么多人,连自己也不饶过,此事深刻地教育了松下公司的全体员工,在日本企业界也引起了很大震动。

企业管理中,必须做到有制度可依,同时做到有制度必依。制度制定出来不是给人看,而是让人遵守的。一旦制定,组织中的任何成员,都必须受到这个制度的约束,这样才能发挥制度的作用。

言传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若想让员工遵守制度,前提是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为员工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领导的力量,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动作体现出来的,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尤为重要。

制度不仅仅让员工的行为有了底线规范,更让管理变得简单、公正。因此,管理者要做好制度的建立者,更要做好制度的守护者与执行者,才能确保制度的执行对企业经营起到持续的正面作用。

管理者在制定及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遵守3个原则:

1.要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连续性。朝令夕改会使制度失去效力,流于形式,因此一个好的企业制度要保证不因企业管理者的改变而改变,不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的亲疏而改变。

2.制度要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修订和完善。制度不可能一成不变,一劳永逸,而必须与时俱进。

3.所有制度必须依据人的本性,便于执行。企业的制度要尽可能少,制度越少,员工重视的程度就越高。制度要简单易懂,每一条款都要有解释,以免造成误解,要尽可能吸收员工参与制度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