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是当睾丸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者,或鞘膜闭合仅有积液时称为鞘膜积液,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单侧阴囊内肿块逐渐增大,不红不热,无痛感,皮肤光滑,肿块较大者,则有阴囊下坠感,过大时甚至影响行走,并使阴茎陷入皮肤之内,以致排尿及性交发生困难,本病相当于中医学“水疝”等范围,多见儿童、青少年患者,发于婴幼儿者多因先天禀赋薄弱,发于成年人者或因肝经湿热留恋不解、下注阴囊而成,或由脾肾阳虚、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而发;亦有因外伤血淤阻络,水液不行,停积为患。
加味四苓汤
【组成】 猪苓、茯苓、泽泻各10克,肉桂5克,荔枝核15克,橘核、川楝子各10克,吴萸、茴香各5克,萆15克,海藻1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疏肝理气,温阳利水。
【用途】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寒滞肝脉,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水湿下注阴囊而成者。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蓄薏苡仁煎
【组成】 蓄草、生薏苡仁各3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利湿,行水消肿。
【用途】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脾虚湿热型。症见阴囊肿胀,甚者囊大如斗,皮色光亮,触之不痛或稍有疼痛,舌质正常、苔微黄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透光试验阳性。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加味苓桂术甘汤
【组成】 茯苓12克,桂枝、白术各9克,甘草6克,桃仁、红花、昆布、海藻、荔枝核、川楝子各1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温化蠲饮,活血通络。
【用途】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阳虚寒湿内停型,症见阴囊肿大,形寒肢冷,舌苔白滑,脉弦滑。透光试验阳性。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金钮头汤
【组成】 金钮头、赤小豆、土茯苓各25克,荔枝核8克。
【制法】 将上药洗净,加清水2碗煎至1碗多,滤去渣,加入新鲜鸡肉60~150克炖汤服。以乌鸡肉为最佳。
【功效】 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用途】 适用于儿童鞘膜积液,苔脉如常。
【用法】 每3天服1次,连续3次为一个疗程。
水疝汤
【组成】 萆、茯苓、泽泻、石斛、车前子各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利水除湿。
【用途】 适用于鞘膜积液,症见阴囊肿大如水晶,小腹按之有水声,苔脉如常。
【用法】 口服,每日1剂。每晚睡前服。每次服药后用大葱1把,煎汤浸洗患处。
茴香橘核汤
【组成】 小茴香15克,川楝子、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橘核、荔枝核各12克,牵牛子、肉桂、昆布、海藻各10克,地肤子15克,百部13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温经散结,行气逐液。
【用途】 适用于鞘膜积液,属寒气凝滞肝脉,积聚阴囊。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加减马鞭草汤
【组成】 马鞭草、萆、薏苡仁、刘寄奴各15克,穿山甲(先煎)6克,小茴香、苍术各6克,川牛膝、赤芍、茯苓、神曲各10克,麦芽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驱虫通络。
【用途】 适用于鞘膜积液,属虫积阻结型。症见有丝虫病感染史,或有下肢象皮肿,阴囊肿大,积液呈米泔水样,面唇部有虫斑,舌淡体胖,苔白稍腻,脉沉滑。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加味真武汤
【组成】 附片(先煎20分钟)、鸡血藤各30克,白术、茯苓、桂枝、赤芍各12克,生姜3片,乌药、槟榔各15克,荔枝核、橘核各18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温阳散寒,除湿利水。
【用途】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阳虚水湿内停型。症见睾丸肿胀疼痛,小便自清,形寒肢冷,舌质淡、微紫暗,苔薄白而润、根部白腻,脉弦滑。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健脾化痰汤
【组成】 党参、白术、泽泻、谷芽、麦芽、制半夏各9克,陈皮4.5克,炙甘草3克,牡蛎(先煎)30克,逍遥丸(包煎)9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健脾化痰,疏肝理气。
【用途】 适用于小儿先天性睾丸鞘膜积液。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张氏水疝方
【组成】 桃仁、地龙各5克,红花、白通草、赤芍各1.5克,益母草6克,麻黄1克,川牛膝、荆芥穗、生甘草各3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活血利水。
【用途】 适用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症见阴囊皮肤颜色正常,肿物表面光滑,触之有波动感,透光试验阳性。舌质如常,苔薄白。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黄芪荔枝核汤
【组成】 生黄芪45克,荔枝核、乌药、橘核、茯苓各25克,小茴香、黄柏、苦参、滑石各15克,红花、莪术、王不留行各9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补虚通络,利水消肿。
【用途】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症见阴囊肿胀,坠胀明显,活动不便。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水疝汤
【组成】 小茴香、炒二丑、橘核、肉桂各3克,生榔片、乌药、车前子、牛膝、当归、泽泻、赤芍各5克,猪茯苓各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散寒行气,利湿消肿。
【用途】 适用于阴囊鞘膜积液,属寒湿内结型。症见阴囊肿胀,坠胀明显,或下腹部不适,活动不便,阴茎隐缩,或阴部寒冷,腰部发冷,舌淡苔白,脉沉滑。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茯苓泽泻白术汤
【组成】 猪苓、茯苓、泽泻各3克,白术4克,肉桂1.5克,葱白3克,茴香(盐炒)1.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除湿。
【用途】 适用于小儿睾丸精索鞘膜积液。症见阴囊肿大,时有肿胀,无压痛,不红不热,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用法】 口服,每日1剂。或上药研细末,开水调服。
茯苓泽泻双核汤
【组成】 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车前子(包煎)、小茴香、陈皮、青皮、槟榔、木香、乌药各10克,荔枝核、橘核各3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温阳利水,理气消肿。
【用途】 适用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属阳虚水湿内停型。症见睾丸肿胀,形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滑。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方
【组成】 沙参、橘红、橘皮、橘核、茯苓各10克,猪苓、青皮、小茴香各5克,川楝子7.5克,车前子15克,木香2.5克,黄柏5克,佛手10克,黄芪5克,防风2.5克,升麻5克。
【制法】 治疗初期用前11味药。水煎取药汁。待积液部分吸收后,可酌减猪苓、车前子用量,增加黄柏、防风、佛手、黄芪。
【功效】 补益中气,理气化湿。
【用途】 适用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属气虚湿滞型。症见阴囊肿大,时隐时现,面色萎黄,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无力。
【用法】 口服,每日1剂。以上为3岁患儿用量,可依年龄增减。
五倍子枯矾洗方
【组成】 五倍子10克,枯矾10克。
【制法】 用以上2味加水500克煎煮30分钟,待温备用。
【功效】 散寒燥湿,收敛消肿。
【用途】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症见单侧阴囊内出现肿块,逐渐增大,肿块大小不一,小者无不适,大者则有阴囊下坠感,过大时甚至影响行动,并使阴茎陷入皮肤内,可使排尿及性交发生困难。
【用法】 将阴囊放入药液内浸洗,并用消毒纱布湿敷患处,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二仁二子膏
【组成】 炒桃仁30克,杏仁30克,川楝子60克,蓖麻子120克,麝香1.5克。
【制法】 将以上前4味共捣如泥,加入麝香拌匀,分5次平摊于布上,备用。
【功效】 破血去淤,清热止痛。
【用途】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
【用法】 睡前贴敷于患部,次日早晨去药泥。
苏叶枯矾洗方
【组成】 苏叶15克,五倍子10克,蝉蜕15克,枯矾10克。
【制法】 用以上4味用消毒纱布好,加水1500克煎煮10分钟,取药汁倒入盆内,备用。
【功效】 散寒燥湿,收敛消肿。
【用途】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精索睾丸鞘膜积液,
【用法】 先熏后洗患处,待药液凉至微温将阴囊放入药液内浸泡,每日2次,每次10分钟。3天用药1剂,连用3剂为一个疗程。
水疝洗方
【组成】 枯矾15克,五倍子15克,肉桂9克,冰片2克。
【制法】 把以上前3味加水1000克,小火煎煮30分钟,取汁加入冰片,备用。
【功效】 散寒燥湿,收敛消肿。
【用途】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
【用法】 待药液温度不烫皮肤时将阴囊放入药液内浸洗,将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轻者可同时配服五苓散,重者内服禹公散。
茴香大枣饼
【组成】 大茴香7粒、小茴香7粒,大枣7个,蜂蜜适量。
【制法】 取以上前3味共研细末,用蜂蜜调成药饼,备用。
【功效】 散寒理气止痛。
【用途】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
【用法】 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另可将小茴香炒热,趁热熨睾丸20分钟,每日1次。
肉桂枯矾洗方
【组成】 肉桂6克,煅龙骨15克,五倍子15克,枯矾15克。
【制法】 取以上4味捣碎,加水约700克,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功效】 散寒燥湿,收敛消肿。
【用途】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寒湿内结者。
【用法】 待药液温度不烫皮肤时将阴囊放入药液内浸洗,将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30分钟,每2日1剂,连用8剂。
银花车前子洗方
【组成】 金银花40克,紫苏叶15克,蝉蜕40克,车前子10克。
【制法】 将以上4味加水煎煮,备用。
【功效】 散寒燥湿,收敛消肿。
【用途】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
【用法】 先熏后洗患处,待药液微温时将阴囊放入药液内浸泡,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2天用药1剂。
落得打骨碎补葱洗方
【组成】 落得打9克,红花9克,生半夏9克,骨碎补9克,甘草6克,葱须15克,食醋50克。
【制法】 用以上前6味加水1000克煎煮,去渣加入食醋,备用。
【功效】 活血化淤,收敛消肿。
【用途】 适用于阴囊血肿。
【用法】 先熏后洗患处,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