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民族发展史
6788400000005

第5章 主源——炎黄和东夷(1)

(第一节主源之一——炎黄)

一、神话传说与历史的事实

自古以来在汉民族中就流传着关于炎帝和黄帝的传说。炎帝“人身牛首”,既是太阳神,又是农业之神。黄帝则长着四张脸,是以雷神崛而为中央天帝。因此,历代不少史学家认为炎帝和黄帝并无人格的存在,其传说不是真实历史的反映,只是神话的想像而已。把神话传说与历史真实完全对立了起来。

其实并不然。

从理论上来说,神话传说,神话传说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艺术,在本质上与其他艺术一样,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是产生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是怎样产生的呢?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原始人在最初脱离动物界进入历史的时候,“他们还是半动物性、野蛮的,在自然力量面前还无能为力,还意识不到他们自己的力量,所以他们象动物一样贫乏,而且在生产上也未必比动物高明。”马克思更直截了当地说:“人物虽然是神话中的人物,但这一点并不重要,因为传说确切地反映了氏族制度”。因此炎帝和黄帝虽然“反映在荒诞的神话形式中”,但却透露了汉民族远祖原始氏族制度的信息,表现了神话传说与历史真实性的统一。此其一。

其二,从先秦典籍看,虽然《诗》、《书》没有记载炎帝和黄帝,但是不仅喜以远古历史作论据的诸子明言黄帝的着作有《老子》、《管子》、《庄子》、《古书》、《尸子》、《韩非子》、《列子》、《孙子》、《吕氏春秋》等,即司马迁所说:“百家言黄帝”。而且诸如《左传》、《国语》、《战国策》、《逸周书》、《世本》、《竹书纪年》、《周礼》、《礼记》、《大戴礼》、《易系辞》和《山海经》等重要史籍也无不普遍地辑录了炎帝黄帝的事迹。《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即晋文公“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的记载。《国语·周语》记载:周灵王二十二年太子晋云:“夫亡者岂无宠?皆黄、炎之后也。”2000年前以治史谨严着的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不仅掌握了先秦典籍中关于炎帝和黄帝的史料,而且实地调查了黄帝的遗迹,核对了史书上的材料,初步剔除了关于炎帝和黄帝传说中的神话外衣,还历史的真面目,编写了《五帝本纪》,肯定了炎帝和黄帝传说的历史真实性。

其三,从祭祖风俗上看,民俗学史告诉我们,祖先崇拜及对祖先的祭祀都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而且对祖先的祭祀是按照世系的先后进行的。春秋之世的郯子就声称:少氏“吾祖也,我知之”。可见盛行过祖先崇拜的汉民族先民,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把自己祖先的系谱从原始社会记述到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国语·鲁语上》明确地记载说:“有虞氏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传世的齐威王所铸战国铜器《陈候因敦》铭文也载:“高祖黄帝,迩嗣桓文,朝问诸候,兮扬厥德。”都表示了对黄帝作为远祖的确认。《左传》成公十三年曾说:“国之大事,在祀为戎。”因此,把黄帝作为祖宗顶礼膜拜的汉民族的先人是绝对不会否定炎帝和黄帝的真实性的。

其四,从考古材料上看,据有关专家研究,在年代上,距今约5000年的黄帝,与经碳——14测定的仰韶文化的下限一致;在地望上,炎帝和黄帝的主要活动范围多在豫西、关中和晋南地区,而仰韶人的体质与现代中原人的体质一样;在仰韶文化出土物上,仰韶文化后期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遗址出土的精美的磨制石刀、石斧、石臼、磨盘、磨棒、石锄、石镰、石铲,以及粟的标本,馒头牲畜的圈栏遗迹,马、牛、羊、鸡、犬、猪的骨骼,长方形的炉灶等等,与史书上记载的“黄帝之时,以玉为兵”,黄帝“木为杵掘为臼”,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黄帝“伐木构材,筑仆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灶,黄帝所置”等关于黄帝造物的故事又大体相符,可见黄帝传说所透露出来的原始社会的信息,就是考古学上仰韶文化后期的社会概貌。

总之,炎帝和黄帝的传说虽然都披上了神话的外衣,但是其内核却是真实的。

二、炎黄帝部落联盟的建立

炎帝和黄帝是如何诞生的?这个问题神话的迷雾特别浓厚,由于古代人对原始社会的茫然无知,传说里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要弄清华夏民族的根源所在,必须先搞清这个问题。

关于炎帝的诞生,《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曰:“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我们剔除混杂在其中的关于神农诞生的传说,以及三平二满和典氏为炎帝之父子误,可知炎帝母曰任姒,有氏女,感生炎帝,人身牛首。即炎帝是牛氏族的男子与蛇氏族的女子任姒婚配所生;炎帝以牛为图腾。

关于黄帝的诞生,《国语·晋语四》曰:“昔不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在此,我们剔除糅合在其中的关于炎帝诞生的传说,可知黄帝的生父是少典氏,生母是有氏。少典氏即是以熊炎图腾的有熊氏,即是熊氏族的男子与蛇氏族的女子任姒婚配所生;黄帝以熊为图腾。

这样看来,炎帝生父是牛氏,生母是有氏;黄帝生父是熊氏,生母是氏,故《绎史》卷五引《新书》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按原始社会的婚配制度,也就是说有氏这个氏族的女子可以与牛氏和熊氏两个氏族的男子通婚。这种既按父系方面计算世系,又按母系方面计算世系的现象,正说明炎黄时代是母权制衰亡,父权制度确立的转化阶段。

炎帝氏族从母氏族中分离出来后,在陕西的渭水流域发展起来,此即《竹书纪年》所说:炎帝“育于姜水,故姜姓。”姜水是渭水的一条支流,其源出岐山,流经武功,折而向南注入渭水。从古至今,渭河两岸,八百里秦川,是陕西最丰腴的地方。在这个优良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炎帝氏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后来,由于种种现在无法具体查清的原因,炎帝部落的一部分人离开了渭水流域向东迁徒到中原地区,在黄河南岸发展起来,并与早已游徒到中原的黄帝部落结成了部落联盟。

黄帝氏族从母氏族中分离出来后,也有一部分逐渐从渭水流域东迁到中原地区,久居河南,在黄河两岸的中原地区逐渐强大起来,在向东、南、西、北四方扩展中发展成为黄帝部落。对此,《史记·五帝本纪》有一段很重要的记载: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云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余;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据《括地志》、《新唐书·地理志》载,丸山在今山东临朐县,岱宗即泰山,西山均在山东省境内;空桐在原州平高县即今甘肃原县;鸡头山在陇西,两地均在今甘肃境内;湘山在岳州巴陵县即今湖南省岳阳县;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即今河北省怀来县。黄帝部落活动范围如此广大,表现了其势力的强大。

所以,炎帝部落初与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之后,炎帝部落很快与黄帝部落发生了矛盾,各有各的“仁道”,又各行各的“仁道”。“炎帝欲侵陵诸侯”,争夺部落联盟站得住的权位。可是“诸侯咸归轩辕”,被黄帝争取云了。《吕氏春秋·荡兵篇》载:“兵所自来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即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部落的矛盾犹水之不相容,在战场上,炎帝用火攻,而黄帝则“帅熊罴狼豹虎为前躯,鹰鸢为旗帜”,向炎帝部落作了几次猛烈的进攻,“三战,然后得其志”,炎帝最后一败涂地黄帝部落取得了决定胜利,声威大震,“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从而巩固了自己在部落联盟中的地位。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汉民族常常自称为“炎黄世胄”?就是因为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曾结成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而称雄于中原。又为什么常常自号为“黄帝子孙”?就是因为炎黄阪泉决战之后,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雄居部落联盟之首。追本穷源,“炎黄世胄”和“黄帝子孙”之称的根由盖出于此。

三、炎黄与华夏民族的族源关系

以黄帝为首的炎黄部落联盟与华夏民族究竟有什么渊源关系?

众所周知,民族是一种历史范畴,同时又是一个社会实体。民族的形成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的解体,在国家产生的历史条件下以地缘关系的建立为标志的,因此我们追溯一个民族的起源,就必须了解和查清该民族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的渊源关系。

绪论中已提及,华夏民族是夏民族、商民族、周民族、楚民族、越民族等在春秋时溶合而形成的,这就是说夏、商、周楚、越等民族都是华夏民族的族源。再向上追溯,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夏民族是炎黄部落联盟中黄帝部落的后裔。

《国语·鲁语上》说:“夏后氏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这就是说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血缘关系。那么,这条史料是否可信呢?《大载礼记·帝系》说:“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世本》也说:“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高密,是为禹也。”古本《竹书纪年》亦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根据古代“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的祭祀原则,我们只要把握住不明社会发展史的古代家常常误把氏族部落系谱当作家谱的情况,在运用上述资料时就能剥去古代史家们强加给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之间的帝王家谱式的外壳,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关系谱所反映的一个民族的族源关系。因此,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说:“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实际不上说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

事实上,在原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殖,时间的推移,黄帝部落本身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步分化出新的氏族和部落。《史记·五帝本纪》即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这些所谓新的族姓实际上应是从黄帝部落中分化出来的一些新氏族,夏后氏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正如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所说:“象这样的姓氏变更并不打乱该氏族所依据的亲属关系”。所以,夏氏族虽然其姓氏、名称与黄帝部落不同,但他们一直确认黄帝是自己最早的祖先。因此,不仅上引《国语·鲁语上》说:“夏后氏亦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礼记·祭法》中也说:“夏后氏亦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祭”是一种专为玉者祭礼始祖而特设的祀典“”祭黄帝,足见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悠久深远的族源关系。正是“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社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近十亿汉民族(包括华侨和华人在内)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黄帝子孙”都感到骄傲和自豪!所以,汉民族世代尊黄帝鼻祖,把一切文物制度的创立都归功于黄帝,称之为“人文初祖”。至今位在陕西中部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民族始源的象征。

夏民族与炎黄部落联盟中的黄帝部落有着族源关系,周民族则与留居在渭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有着族源关系。

前已述及,《国语·晋语四》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水在何地?《水经注·渭水条》说:“岐水又东,纪姜氏城南,为姜水。”《世本》曰:“炎帝姜姓。”《帝王世纪》亦曰:“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于姜水,是其地也。”可见姜水是渭水的一条水支流,其地理位置在陕西西部偏南,炎帝部落最初就生长在这里。而姬水所在之地,虽难以明确,但据徐旭生考证大约在陕西的北部,炎黄两个部落的发祥地相距并不远。后来虽然这两个部落的大部分人先后徒到了河南中原地区,但仍有部分成员留居原地。

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不断分化的情况下,留居在陕西的炎帝、黄帝部落也经历了历史的坎坷,而成为周民族的主要族源。关于周民族的女祖,《祖·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亦即《史记·周本纪》所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炎帝就是一个姜姓部落,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是姜姓的炎帝部落。关于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所生的弃,《史记·周本纪》说:“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黄帝就是一个姬姓部落,这又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黄帝部落。所以我们可以说留居陕西的炎、黄部落就是周民族的族源。

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的大动荡、大分化、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中,生息在中原大地上的炎黄部落中的一支——夏后氏部落,在的机遇中,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率先跨进了文明的大门,在夏王朝国家诞生的历史凯歌中,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而炎黄部落联盟的另一支即周部落,由于种种历史的、自然的、地理的、社会的原因,在渭水流域的原始社会的摇篮中比夏部落多生活了一千多年,姗姗迟到文明的大门口。但是,周部落一旦跨进了文明的大门口,一跃而为春秋时形成的华夏民族的核心力量。这些我将在下一编里详细论述。但是,仅此足见炎黄部落联盟是华夏民族的基础。汉民族又总是骄傲地、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世胄”,其源盖出于此。

汉民族的源在何方?炎黄部落联盟就是汉民族的主源之一。汉民族的根在何处?炎黄部落联盟就是汉民族的主根之一。

(第二节主源之二——东夷)

一、东夷的含义、组成及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