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6788200000036

第36章 清代前期汉族风俗(9)

江南私家园林在清初康乾时代多集中在交通发达、经济繁盛的扬州地区,乾隆以后苏州转盛,时至清末,苏州已有风格各异的园林一百七十多处,基本上都是私家花园,既讲究清静雅洁,亦不失雍容华贵。松江府所拥有的私家花园,嘉庆时府志用了两卷篇幅加以记载,其中的赐金园,曾吸引康熙帝两次巡幸,可以想见它的精致与气派。嘉庆《松江府志》。太仓陆氏起造的忆园,包含台、斋各一个,楼二幢,亭三座,馆、庐、舫、山房各一所,轩二间,草堂一处,有山有池,有读书处,起居室,极其富丽堂皇。《太仓县志》。武进的青山庄、江宁的随园、五松园等,也都名闻遐迩,其建筑之考究,靡费之浩繁,规制之逾格,都是少见的。此外,无锡、松江、南京、杭州等地的私家园林亦不少。扬州瘦西湖沿岸的二十四景(实际一景即为一园),扬州城内的小盘谷、片石山房、何园、个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无锡的寄畅园等都是着名的园林。江南气候温和、湿润,

水网密布,花木生长良好等都对园林的艺术格调产生影响。江南宅园建筑轻盈空透,翼角高翘,又使用了大量花窗、月洞,空间层次变化多样。再辅以青藤、篁竹、芭蕉、葡萄等,做到四季常青,繁花翠叶季季不同。这种优越的植物条件,也造成许多植物标题的景观。江南叠山用石喜用太湖石与黄石两大类,或聚垒,或散置,都能做到气势联贯,可仿出峰峦、丘壑、洞窟、峭岩、曲岸、石矶诸多形态。并且太、湖石以其透、漏、瘦的独特的形体还可作为独峰欣赏。建筑色彩崇尚淡雅,粉墙青瓦,赭色木构,有水墨渲染的清新格调。江南园林呈现的艺术特色是婉约、柔媚、通透的风貌。

岭南园林以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为代表作,此外福建、台湾的一引宅园亦具岭南风格。因气候炎热,岭南园林建筑需考虑自然通风,其通透开敞程度更胜于江南宅园。同时受西方规整式园林的影响,水体与装修多为几何形式。建筑密度高。叠山多用皴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即所谓的“塑石”技法,故山体可塑性强,姿态丰富,体型呈向空间发展。同时受地方工艺技术影响,在园林中应用塑壁及细木雕工较多。故岭南园林风格以幽奥、丰富、装饰性强的风格见称,但略显雍塞与繁琐。

4.宅居俗信因袭传统

清代汉族社会的宅居风俗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根据等级制度,朝廷对不同等级官民宅居的室基、门基、台阶的高度,油漆彩绘,门钉数量等做了规定。一般官员门柱禁涂朱色,庶民禁用琉璃、彩绘、朱红门及梁上贴金等。

北京四合院里的居住习俗严格遵守尊卑有序、内外有别之制,在住房分配上其“坐北朝南”的“正房”为长辈居住的地方,正房(北屋)的东西“耳房”是未婚女子们的闺房,东西两排“厢房”为家中儿子、媳妇们的房间,外院为佣人居住。苏州住宅里的上房女厅,为女眷生活处,外人及执役男子严禁入内。

此外,在居处还有一些禁忌习俗,如已婚女子回娘家住宿不得与丈夫同房,犯忌则以为其娘家家道将衰落;房屋的门槛为神所凭依,故忌在上面坐、踏或站立,尤忌用刀砍,有犯者则以为会招致灾异等等。在营造宅居时,清时汉族社会还流行一种习俗,即奠基、上梁时不仅要择良辰吉日,而且还要善待工匠,如果怠慢了工匠,则会被他们暗中报复,施以魇镇术。对此,清代的笔记小说多有记载。《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纪晓岚曾记载了一则亲自听到的木匠施魇镇术的故事:他的曾伯祖是长期患失眠心悸而死掉的,后来他那一房辈辈都有一个男丁患同样的病,家里人都觉得奇怪,可是找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有一年他家整修房屋,工匠师傅东看看,西望望,都觉得这房子有点问题。于是分头寻找,终于在一根柱子上发现一个外面嵌镶了一方木头的小洞,洞里放着一个泥做的灯盏,灯盏的底面画着符咒。他们把那个灯盏取出打碎。从此,他家再也没有长期失眠心悸而死的人了。

清时中国风水信仰遍及民间。风水理论与活动皆以“气”为中心,在理论总上讲究乘气、聚气、顺气、界气,在建筑实践上则表现为相地、外部空间的组织及内部空间每一位置的择吉等。

在汉族民间,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建筑新宅时都特别注重门的处理,究其缘由,乃是因其关系到人的吉凶祸福,所以投注了更多的风水观念。《相宅经纂》明确指出:“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宅之受气于门,犹人受气于口也,故大门名曰气口,而便门则名穿宫”。正因为此,人们在建筑新宅时,对门的设置考虑最多,按风水测定的各种规则也最多。

风水将住宅内众多的门分为大门、中门、总门、便门、房门。大门为合宅的主要入口,坐北朝南的“坎宅”民居,风水认为三吉方为离(南)、巽(东南)、震(东),而以东南方为最吉,故一般此坐向的住宅多将大门开在东南方,俗称“青龙门”。民间风水认为,从大门到便门,各门不能位于同一直线,否则就会因气太盛而漏掉,影响房主的运气。民间恪守此信,使住宅之门出现了白幽、多屏墙、门不相对的封闭式等特点,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门”之艺术和影壁艺术。

四、交通习俗

1.文职乘轿、武职策马

清代前期汉族官民人等出行主要有陆路、水路;交通工具有骡、马、驴及车、船、轿。直接以骡、马、驴作为交通工具的,主要是农村、山区半山区的老百姓以及武官、兵士;城镇、经济发达地区、水网交织地及文官,多以车、船、轿为主要交通工具。车有辇、马车、驴车、骡车、大鞍车、小鞍车、敞车、冰车(又叫冰床)等。轿有舆、明轿、暖轿、官轿、平轿、花轿、素轿以及滑竿等。船有海船、航船、埠船、香船、游船、便船、篷船厂、方舟、竹舟、木排等。清代对官民士庶的出行工具制定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汉官三品以上,轿顶用银,盖帷用皂,在京4人抬,出京8人抬;督抚、钦差8人抬;司道以下,教职以上4人抬;四品以下文职,轿顶用锡,2人抬。武职均乘马,年过70岁不能乘马者,需请旨特批方可乘轿。五品以上命妇可以乘车。一品夫人车为黑色辕轮,皂盖,青缘,绿檐,皂纬。一品夫人以下命妇乘车颜色各依等级有所不同。《清史稿·舆服一》。三品以上大员可乘坐“大鞍车”(又称轿车,带棚畜力车),其他官员有乘驴车、骡车的,马车一般为太监乘坐。

官员出行,前呼后拥几十人,州县官前导有“肃静”、“回避”版,衔牌,金锣,伞,扇,旗;后有书吏、家丁。鸣锣七下。示以“军民人等齐闪开”。道府官又有护勇、顶马,鸣锣九下,示以“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督抚仪仗长达半里,鸣锣十一下、十三下,闻声即可知其品级。乾隆以前,京师官员,大多乘肩舆,即坐轿子上朝。乾隆以后,始易轿为车。道光初,京官有的坐轿,有的则坐车。官员乘坐的轿子,有车轿、八轿、显轿之别。显轿可露坐,又称明舆。乘坐显轿的官员,多为各省乡试入闱时之主考、监临、监试、提调;郡邑迎春时之知府、同知、通判、知县、教官、县丞、典史等。乘舆官员“必朝衣朝冠,端拱而坐”。清代前期品种较高的官员可乘八轿。八轿,又称为八抬大轿,因有舆夫八名而得名。此轿轿夫前后左右各二,轿四周围以绿呢。据有关史籍记述,清代前期京官无人坐八轿,外官中的督抚、学政,可于大典时乘坐;将军、提督亦只是偶有乘之者。此外,凡命妇因其夫、其子被朝廷封典者,则可乘坐此轿。一般官员多乘四轿。四轿,有舆夫四,轿的前后夫役各二。这种轿舆,规格较前者为差。乘座者多为京官中用舆之人及外省官员中藩台、臬台以下官员,亦有命妇受封典时乘用。轿四周用蓝呢装饰,以为标志。至于低级官员,凡外出长途行旅者,则另乘“眠轿”,将应用各物置于轿中,且可“偃卧以憩”。这种肩舆,较普通舆深且广敞。

清代前期官员乘坐的车,则有大鞍车、方车、官车等。大鞍车,车的尺寸较大,骡背之鞍隆起。车顶作弓背式,无檐;车外帏用蓝呢,下围红拖呢。两旁及后面各有一窗,冬用玻璃,夏用纱。夏令时节则车厢两旁施旁帐,而缀以飞檐。前面则有遮阳大帐,以竹杆两根,施朱漆,插在两辕稍后的铁槽内。其轮毂,自奉恩镇国公以上均为朱色,余则为紫色。车轮周围镶以铁瓦。其引马、跟马皆有定制,一引二跟,为习见者。车厢外褥下,有长方小车凳,主人上车时,另一车夫抽板凳出,以手按之,可踏以凳车。官车,系寻常仕官外出处理公务乘坐的车。清时官员的府第、住宅大门外一般不设阶沿石,而以青石凿横纹,宽度与门齐,两旁镶平面边石一条,积累斜坡而上。进门拐向前院处,亦用此种斜坡石道,以供官车出入。女眷乘车出入,都在二门(垂花门)外上下车。或有亲友的女眷来,车到大门外,车夫将驾辕骡卸下,带鞍牵至一旁。由本家打杂、小使双挽车辕,至二门将车落平。车内的女眷,仍盘腿端坐不动,候跟随的仆妇、使女在门外下小鞍车后,进门近前,先由打杂将车帘掀起,女眷始徐徐下车,由仆妇、使女搀扶入内。其出门上车之规矩也相同,不过只是由打杂将车帘放下,两旁驾挽而出,再由车夫牵骡入辕启行而已。小鞍车,外用蓝布帏子,下无拖泥,车轮油本色。车的尺寸较小,普通车之进深为3尺6寸,行车灵便,车夫得跨辕,凡司员入署及商民人等皆可用。

清代官员凡行水路,则弃轿乘船。官船分为座船与差船两种。凡官署所蓄之船,为本官所乘者,呼为座船。不载客,不运货,并用黄布为旗,悬挂船桅之上,上书本官的官衔。其官员和船役的接待由沿途官府负责。差船,亦属官署所有,但它专备本官的差遣所用,也不载客,不运货,但船旗上要标明为官署的差船,以示区别。朝廷规定,运河道上以及船过河闸时,先让官船,次及商民货船。

2.民间行旅南舟北马

清代前期,民间出行多用舟楫或肩舆,南方“使船”,北方“使马”,相沿成俗。

江南多水路,船运历史悠久,也十分发达,不仅有海船、航船、货船、香船、游船,还有鲜船、搭便船、竹排等等。在湖州地区,农家有大船、小船两种。大船用以迎亲的叫“花船”,用以载丝往返于沪杭的叫“丝船”,收租的叫“账船”。小船打鱼的称“渔船”,专载鸬鹚捕鱼的称“木鸭船”,放黄鸭的称“黄鸭船”,放丝网、鱼钩的称“脚划船”,以乞食为主的称“敲梆船”,等等。

绍兴地区有一种埠船,为中型船,可坐三十余人。它因有停靠的埠头,有约定的时间,所以叫做“埠船”。由某个村庄专开的,该村庄的埠头叫“本埠”,路过的埠头叫“客埠”。

杭州西湖的游船,至清季,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除达官贵人乘坐的各种画舫外,还出现了两种船型:“竹舟”和“方舟”。“竹舟”以巨竹为筏,筏上结篷屋,外有朱栏,以青幔为幛,屋内木板地,船中可设席宴饮,青幔可随时撤掉以眺远景。“方舟”由几节活动的方型船体组成,用时由人肩背至湖中,以中节坐客,再加上前后两节为首尾,客多时可加节,用绳连成小舟,用布帆,有人划桨。方舟两边还设有两小舟,一放茶具、酒果,一置笔砚、书笺。清末,西湖游船向简朴转化,大型画舫也不多见,时尚一种叫“划子”的小游船,这种游船可随时租借,每船可载7~8人。另外还有一种大些的叫“篷船”,有门窗,可蔽风雨,船旁还载有小舟,可烹食物,这种船亦可租用,但价格较昂贵,多为豪门富贾使用。

此外,南方还有沿海渔民专供捕捞之用的网船;有长江及运河上专供航运的江苏“无锡快”;更有以船为家的“疍船”。江宁(南京)、苏州、无锡、嘉兴一带则有专供游者在江上游览饮宴之用的“灯船”。

北方舟楫又是另一种类型。如渡黄河多用平底船。这种船平底,用巨木制作,一船可坐五六十人;甘肃黄河中,更有用牛羊皮船及板船作渡船者。其中,板船颇似江浙的大划船,它是甘肃至天津一带海口贸易与交通的重要工具。清代,民间陆上的行旅工具,多为肩舆车轿。其中,北方民间多为骡轿、小车,及骑驴、骑马等。骡轿,形如箱,用二长杠架于前后二骡之背,杠上再置轿,轿甚宽大,既可坐卧又可载行。此外,北方民间亦有肩舆,形制却与南方不同,仅有南轿之上半,乘者两足下垂,以一木板托起。坐椅两旁,贯以两木杠,木杠两端系一皮条,舆夫肩此皮条,两人相向而行。车辆方面,则盛行羊角车(独轮小车)、敞车、冰车(拖床、冰排子)等,由人力或畜力牵引,均可载物载人。

独轮车也叫小车,靠人推,轮子是木制的,是小贩用来运水、运货的车,通常为一人推,若推得过于吃力,则由另一人在前面用绳套拉之。

南方民间陆路多乘座肩舆,但形制式样各异。在湖南长沙一带,民间多乘用“响轿”,此轿形制普通,但轿行时常格格然有声,故而得名;广东民间则乘“飞轿”,此肩舆大而华、快而稳,轿夫有三人或四人之别,举步极速;广西民间则有“八卦轿”,轿夫有男亦有女,如坐客为男,二女轿夫肩舆则似坎卦,坐客为女,前女后男肩舆,则似震卦,故此类推而得名;云南民间,盛行三丁拐轿,此轿竹片编成,轿夫前二后一,以利行于山岭小道。四川山区道路,则通行滑竿。

五、器用风俗

清代前期,汉族社会官民士庶的日常器用基本继承明代的传统,器物的品种、功用等无甚变化,只是器物的造型、风格方面有所变动(图71)。

清代前期的照明器用主要的是油灯。油灯出现在古代,用植物油或动物油作燃料。人们把油放在瓦杯及罐中,用细绳作芯,点燃之,即制成油灯。讲究一些的则在罐外加一个玻璃罩。灯的用料有瓷、铜、铁、木,也有金玉宝石,各具千秋。据徐珂的《清稗类钞》记载,清代民间流行的油灯有“云母灯”、“料丝灯”、“西瓜灯”、“书灯”等。此外还有蜡烛,也是使用较广的照明器物。点火器用则是火石,以及类似近代火柴的“火寸”。“夜中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批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呼引光奴。今有货者,易名火寸。”《清稗类钞》第12册,第6041页。火寸虽与火柴相似,但仅能引火而不能生火,使用极不方便。

砚是研墨和调色的工具,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多数的砚以特种石头为材料,着名的砚材有端石、歙石英钟。端石产于广东高要县端溪,温润发墨,花纹美观。歙石产于安微婺源县龙尾山,硬度在端石以上。端砚、歙砚均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中,尤为清代文人所青睐,视为“文房四宝”中的上乘佳品。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它的产生比笔、墨要晚。在清代,我国传统造纸业有进一步发展。除了誉满天下的宣纸外,各种笺纸的制作也达到较高水平,如描金银图案粉蜡笺、描金云龙考蜡笺、五彩描绘砑光蜡笺、印花图绘染色花笺等。

六、娱乐风俗

清代汉族社会民间的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官民士庶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岁时节日与迎神赛会时,民间就要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娱乐活动,其形式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曲艺、戏剧、体育等;日常劳动之余、公务之暇,则有围棋、象棋、麻将、蹴鞠等文体休闲活动。清代汉族社会文体娱乐风俗的丰富性和广泛性远远超过了明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