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6788200000034

第34章 清代前期汉族风俗(7)

小帽,是清代十分流行的一种便帽,俗称“瓜皮帽”,是明代六合一统帽的延续。帽胎是用黑缎、纱、红夹里、马尾、藤丝竹片编织而成,有软硬两种。形制又分为平顶和尖顶两种,顶端设一结子,其质地有用丝帛结的,亦有用珊瑚水晶或玻璃料珠为结的。结子的大小随时尚及主人的审美情趣而定。至清代晚期,富者小帽正中常缀有四方形白玉或珠宝饰物,以示炫耀。

在清初,汉族民间男子不论贫富、贵贱皆喜戴小帽,但至清代中期以后多为地主、士大夫等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在燕居、会友、外出时使用,而一般百姓庶民,则只在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的仪式上偶尔使用。

毡帽始于明代,它原为北方劳动者戴用的帽式,清时,已流行于普遍庶民之中,其形制为圆形,自两鬓向后加长,为的是冷时可以护住双耳,暖时可以向上折起;在帽正面当中设有一折起似舌状毡头,以便遮挡阳光。稍有身份的士大夫家居时也戴此帽。但帽的制作工艺讲究,毡帽的所有边缘均用丝绸类织品包裹,颜色多为黑色。

风帽又称风兜、观音兜,有夹、棉、皮式,为民间老人蔽风御寒之用。狗头帽为孩童所戴,帽顶两旁左右开孔且装上两只毛皮狗或兔耳朵,用花边缘帽筒。

江浙人有系腰巾之俗,《清稗类钞·服饰》曰:江浙人服饰,“腰巾至长,既结束犹着地也,色以湖或白为多。”苏州,“男儿着条红围领,女儿倒要包网巾,贫儿打扮富儿形。”而河南汴开封男女衣服,喜用青蓝两色土布;孩童则红衣为多,甚至上下通红,名曰十二红。陕西汉中风俗则尚白,民间男女皆以白布裹头,或用黄绢,加白帕其上,谓之“诸葛武侯带孝”。

清代汉族士庶有挂戴佩物之俗,《清稗类钞·服饰》“一身佩二十余物”条曰:“某尚书丰仪约美,妆饰亦趋时,每出,一腰带必缀以槟榔荷包、镜、扇、四喜、平金诸袋……”《红楼梦》写到宝玉的佩物有“荷包”、“香袋”和“扇套”等,如第八回曰:“(宝玉)因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荷包解了下来”;第十八回曰:“(黛玉)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见者气拿过来就铰”;第六十四回曰:“袭人道:我见你带的扇套,还是那年东府里蓉大奶奶的事情上作的。”此外还有玉佩、项圈、寄名锁、护身符等,如第三回写道:“(宝玉)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红楼梦》第——七回还写到贾琏佩槟榔荷包:“(贾琏)连忙把腰里拴槟榔荷包的小绢子拉下来操眼。”如此等等,可知佩戴饰物是清时汉族男子中普遍流行的风俗。

4.妇女服饰因旧制

清代一般妇女服饰,受时代风尚影响与统治者思想的制约颇深,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服饰文化特色。清初,汉族妇女,大多数还是沿用明代后期的服装模式,如衫、袄、背心、裤和裙等。但随着人民生活的安定,满、汉族之间的民族交融日益加深,遂出现了满汉妇女服饰互有仿效的趋势,形成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互融局面,城市汉族妇女更是以穿着旗袍为时尚。

旗袍本为满族旗人妇女所穿服,故称为“旗袍”。其形制与官服的袍式差不多,圆领、右衽。领子初时较低,后逐渐加高,到清末时已高约二寸;领口、袍襟用扣襟相结,袖口、襟裾多用不同的颜色织物缘边。缘边宽大是清代妇女服饰的特征之一。初时,旗袍的袍身大多比较宽松、肥大,后逐渐收小,最终出现了清末民初的紧身旗袍,颇受民间广大妇女的欢迎。

袄、衫:清代妇女的袄和衫,既承袭了明代晚期妇女袄衫宽袖、大襟、衣长过膝的特点,又吸收了满族妇女好在衣缘上镶边的特色。其形制多为圆领、右衽、开襟,具体服式有大襟、对襟及琵琶襟等等。袄、衫的穿着习惯也与明代相似,常被当作外衣穿,并将下裙遮住一半;有的还在外面另罩一件背心。

清代的背心,其前身就是明代的比甲。一般穿服于袄衫之外,其形制为圆领、无袖,有斜襟式、对襟式和琵琶襟式。领、袖、襟及衣缘处,常镶有不同的花边,图案以花草、虫、鸟为多。

领衣,《清稗类钞·服饰》曰:“衣之护颈者曰领,又有所谓领衣者,杭人谓之曰牛舌头。盖礼服例无领,别于袍之上加以硬领,下结以布或绸缎,有钮绾之,意谓领而衣也。领衣之外,则外褂。行装则着于袍之内,皆取其便也。”领衣的质料和颜色,同书中曰:“春秋以浅湖色缎,夏以纱,冬以绒或皮;有丧者则以黑布”。《红楼梦》第二十四写鸳鸯曰:“穿着水红绫子为祆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汗巾儿……脖子上戴着花领子”。“花领子”即指绣花的领衣。

清代妇女的裙子,除朝裙外,清政府未作另行定制。所以裙子的式样和种类十分繁杂。清初,在江南一带,妇女崇尚由“百褶裙”演化而来的“褶式”裙服,并且按其不同做工,分为“马面裙”、“月华裙”、“弹墨裙”等。到了康乾时期,又有“凤尾裙”的出现和流行。而咸丰、同治时,又重新时兴百褶裙,尤其以经过改进的“鱼鳞式百褶裙”最受欢迎。

清时汉族妇女还有服膝裤之俗,膝裤,《清稗类钞·服饰》曰,“古时男子所用,后则妇女用之,在胫足之间,覆于鞋面。”《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写香菱的装束是着“小衣儿,膝裤”。李渔《闲情偶寄》别录余杯《妇人鞋袜辨》曰:“袜,一名膝裤。”妇女缠足之风在清代广大汉族地区依旧盛行,《清稗类钞·服饰》“行缠”条云:“行缠,以帛或布裁为条,妇女缠足所用,束迫使之类也,亦谓之裹脚。”所以弓鞋亦依然存在。这时的弓鞋,在基本上保持了前代的风格的基础上,技艺上又有提高。不少富贵家族妇女的弓鞋,除了用各种彩线绣上各式美丽的图案外,还在鞋面上缀饰一些珠玉类的饰物。弓鞋有些高贵者,还在鞋的夹层之中,夹有麝香等一些名贵动植物的香料。而一般平民女子,则只在鞋上绣饰一些图案,以表达广大妇女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年龄稍长或家境差一些的妇女,则穿用素面布料弓鞋。由于缠足,所以又有妇女穿睡鞋睡觉的习俗。《清稗类钞·服饰》云:“睡鞋,缠足妇女所着以就寝者,盖非北则行缠必弛。”《红楼梦》第七十四写晴雯道:“那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袜、红小衣、红睡鞋。”

广东潮州,地处岭南,气候炎热潮湿,故民间妇女多赤足拖鞋;西南边陲的云南昆明,妇女皆裹足,衣袍套,外出时多以锦帕盖头。

汉族妇女的头饰,受“剃发易服”律制的影响较小。清初,苏州地区的妇女发髻,多以明末遗留下来的高髻为尚,主要有:牡丹头髻、荷花头髻、钵盂头髻等,形成于明代的假髻习俗,清代汉族妇女都有沿用,扬州地区的妇女假髻种类,据记载,有望月髻、蝴蝶髻、花篮髻、折项髻、罗汉鬏、双飞燕、倒枕松、八面观音等。至清代中期,苏州地区民间又流行另外一种高髻,称之为“元宝头”。髻形是叠发高盘,翘起前后两股,中间插饰各种簪钗。同时还有牛角纂、扬州桂花头等。嘉庆、咸丰年间流行一种拖在后面的长髻,叫“苏州罢”。

清时妇女头饰以鲜花为主。岭南妇女将鲜花穿于彩丝,绕在髻间;北方妇女喜欢在鬓边插一两朵鲜花;苏州还有制做象生花,烧料制做仿真花的,一时成为妇女所尚。清末又有尚珠花、茉莉针,以金翠宝玉、珊瑚等制做,插带时排列于发髻之上端或成半环形。清代妇女发髻上的饰物多为簪,以金银、翡翠、宝玉制成,有的簪端还垂以凤凰形的金银翡翠物,曰“步摇”。

清代汉族女子结婚时,仍沿袭明代之制,有戴凤冠、着霞披的习俗,《清稗类钞·服饰》“凤冠”条曰:凤冠,“至国朝,汉族尚沿用之。无论品官士庶,其子弟结婚时,新妇必用凤冠霞披。”

此外,清代汉族女子还有头戴“兜勒”的风俗,《清稗类钞·服饰》曰:“今苏人称妇女之冠亦曰兜勒”,《红楼梦》第六回写王熙凤曰:“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攒勒珠子……”攒珠勒子系一种珠冠。

二、饮食风俗

清代汉族社会的饮食风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有所创新和发展,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清代汉族社会官民士庶的生活内容。

清代汉族社会地方饮食风俗的丰富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日常饮食和年节食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创新和发展;二是名点与名小吃,风味食品、风味菜与宴席不但种类繁多,形成了制作工艺独到、独具风味的地方菜系;三是清代后期,沿海地区城市在饮食方面逐渐受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西餐受到上层人士的青睐,体现出时代性特色。

1.日常饮食因传统

清代汉族社会庶民的饮食习俗与前代基本一样:种什么,吃什么;产什么,吃什么。冬季天短,每日两餐,夏季每日三餐,农闲食稀农忙食干。南方主要食稻米,北方主要食黍麦。有菜季节食菜,无菜季节食咸菜、咸辣椒面;青黄不接时吃野菜、榆钱、槐花、香椿;灾荒饥谨时食谷糠、草根、观音土、甚至或人人相食。清代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是,番薯、玉米等外国传入的高产作物已在全国普遍推广,加入了主食行列。番薯、玉米等属粗粮,在“救饥”、“济世”解决清代人口暴涨带来粮荒问题的同时,也降低了清人的生活水平。清代老百姓虽然也不乏煎饼(米面)、红薯饼(高粱面)、贴饼子(玉米面)、凉皮(玉米面)、轧(荞麦面)、榆钱糕等粗粮细作的花样,但主要是求糊口存活,长年累月饮食单调粗粝,吃不起好的,只在节令及婚丧嫁娶之时,方可依俗打打牙祭。

2年节饮食日趋丰富

清代汉族社会的年节饮食文化习俗是颇为丰富的,不仅内容多姿多彩,而且呈现出诸多的地方和时代特征。

农历正月元旦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拜年活动时有喝春酒、年节酒以及吃饺子(北方)的习俗。如辽宁昌图府民间食水饺,曰“元宝汤”;黑龙江绥化县民间,互相请席,名曰“吃年茶”;宝清县民元旦食水饺,所谓之“揣元宝”;在山西大同县民间有元旦外戚友朋相交贺,必须待以茶酒的习尚;在左云县民间,元旦乡党亲友往来,定以宴饮相招,甚至弥月不止。立春日时,民间普遍“咬春”。如在陕西榆林府民间,立春日设春盘,食春饼,蔬用萝卜,谓之“咬春”;黑龙江讷河县民间有食“五辛盘”的食尚,即将葱、蒜、椒、姜、芥茉拌而食之。山西直隶绛州立春日,啖菜菔数片,名曰“咬春”。元宵节时,南北方有盛吃元宵的食尚,如四川巴县民间元宵节作粉团相遣,曰“饷元宵”;绵州民间十五日入夜时,用米作粉团,曰“元宵”,祀后合家食之。

农历二月二日龙头节,北方与南方民间有吃太阳糕、油煎糕点、掌腰糕和冻狗肉的习俗。如在河南汲县民间,龙头节有煎食上元节所制的米粉糕的习尚;江苏吴中则将隔年糕油煎食之,谓之撑腰糕。徐士宏《吴中竹枝词》云:“片切年糕作豆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此外,还有许多时令菜蔬陆续上市,供民人食用。

农历三月寒食节与清明节时,江苏吴中市上卖青团、熟藕,为居家清明祀先之品;儿童对鹊巢支灶,敲火煮饭,名曰野火米饭。江西兴安县地区民间以粉米作果,谓之果的“寒食”之风。四川新津县民间清明节期间,有作清明糕相馈送者。甘肃静宁县民间清明节拜扫先墓后,有“礼毕共相享馂余”的习尚。

农历四月八日浴佛节,北方有禁屠宰、撒豆结缘、蒸枣糕祭关帝的习尚;南方则有以乌米糕(即阿弥饭)相馈送的饮食食风。

农历五月端午节时,南北民间均有争饮雄黄酒、菖蒲酒,吃粽及设宴庆贺的食风。吴中地区,民间各家宴会庆赏。端阳药市酒肆,各以其所有雄黄、芷术、酒糟等品馈遗主顾。百工亦各缀所业,群入酒肆哄饮,名曰白赏节。

农历八月中秋节时,民间普遍有吃月饼和各种瓜果,设家宴赏月、拜月等风尚。如在四川綦江县民间,中秋有设瓜饼、酒食赏月的食尚;新都县民间“俗以月饼相馈遗”;筠连县民间则以果饼相遗,置酒赏月。在东北开原县民间,有陈月饼、设瓜果聚饮的习俗。

农历九月重阳节,民间有饮茱萸、菊花酒,吃重阳糕的习尚。如吴中民人重阳日,食米粉五色糕,名重阳糕;陕西榆林府民间,有“荐糕糜”、登高饮酒的食风;河南汲县民间有食面枣糕、羊肉的风俗。

农历十一月冬至节,北方民间吃馄钝,南方有吃以糖、肉、菜、果、豇豆沙、罗卜丝为馅的冬至团,并相馈贻,各家更迭宴饮节酒的习尚。十二月“腊八节”民间普遍有吃腊八粥、年糕的食风。如四川《隆昌县志》说,“腊月八日,煮糯米、五色豆及枣栗等物为糜,亦有合鸡、猪、鱼、肉者食之,曰腊八粥”。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时,南方民间有吃“口数粥”,北方民间有吃酒食、饴糖的风俗。除夕饮食,北方要吃“荤素细馅水饺儿”,并配以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南方要吃“暖锅”,并以猪大肠、鱼圆、肉圆、鲞头、春饼等祀先,以讨“常常团圆、春有想头”之彩。

3.民间小吃花样百出

小吃是正餐以外的零食。清代汉族民间管吃小吃叫“点心”或“打小尖”。清代汉族社会的小吃、名点非常丰富,有许多名点与名小吃流传至今,仍在国内外烹有盛誉。如西北的羊肉泡馍、牛肉面,山东的煎饼、锅贴,奉天(辽宁)的老边饺子,京师(北京)的烤鸭、涮羊肉、豆腐脑、豌豆糕、冰醣葫芦、抻面,宁波的汤圆,广东的龙虎斗,广西的烤乳猪,山西的刀削面,长治“和合兴”的“上党酥饼”,四川的榨菜、灯影牛肉、担担面、回锅肉,川式糕点中的糖皮点心“龙凤饼”,江苏的过桥面,云南的汽锅鸡、过桥米线,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等等,均为风味独特、加工精细,名闻全国的小吃与风味食品。

清代北京串胡同叫卖的小吃品种很多,最普遍的有硬面饽饽、棋子馒头、帘子棍、豆包、芸豆卷、烫面饺、黄粉饺、藤罗饼、烧饼、麻花、糖稣火烧、咸酥火烧、苯切糕、水切糕、盆切糕、甑儿糕、扒糕、栗子糕、太阳糕、炸糕、江米年糕、驴打滚、艾窝窝、灌肠、豌豆黄、韭菜边、一窝丝、凉炒面等。带汤汁的有馄钝、茶汤、杂碎汤、卤煮火烧、素丸子汤、炒肝、煮小肠、老豆腐、炸豆腐、豆腐脑、豆浆、豆汁、面茶、杏仁茶、粳米粥、元宵、干碗酪、醪糟、杂烩菜、羊霜肠、爆肚、猪血等。荤味熟食有白水羊头、爆羊肉、烧羊肉、炖羊肉、熟羊肉、熟牛肉、干牛头肉、烂驴肉、苏造肉、薰鱼、腌鱼、锅包鱼、炸面筋、炸虾、炸鱼、咸鸭蛋、茶鸡蛋等。小食品有:山楂糕、糖葫芦、吹糖人、爆米花、铁蚕豆、糖炒栗子、拉花生、酸枣面、糖梨膏、果子干等。小菜有臭豆腐、酱豆腐、腌白蒜、卤虾小菜、蒜黄菜辣菜等。

清代汉族还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的特色小吃,从而丰富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常见的如奶酪,又称醍酬,本是北方少数民族传统食物,清时成为京味特色小吃。用牛奶加白糖煮开、过滤、加江米酒,文火加热发酵,置碗中成半凝固状而成。萨其马,本为满族食品,“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甜腻可食,后来也成了汉族民众所喜食。北京饽饽,即北京糕点,原为清宫祭品,有细馅饽饽、寿意饽饽、片儿饽饽、大八件、小八件、自来红、自来白等。

4.市肆筵宴成社交常式

宴饮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在汉族社会中时兴而讲究。而随着清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社会交际也逐渐频繁起来,作为传统交际手段的宴饮也日趋增多,并呈铺张、豪奢的发展趋势。

旧时,礼客之宴一般是在家里备办,到了清代,“上馆子”者日增,市面上的酒楼饭庄逐渐成了人们宴饮社交的主要场所。

三、居住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