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6788100000008

第8章 清代后期汉族风俗(8)

此时,杭州的轿夫已有专门的管理组织,叫轿埠。杭州有72个大轿埠,每埠都有当官值班。至于小轿埠就更多,遍及全市。轿夫一律按地区划分各轿埠管辖。杭州的轿夫大都行世袭制。轿夫落埠必须要给一笔落埠钱,落埠后,要在埠内所设的竹筒里放进写有自己姓名的竹签,才算是轿埠的轿夫。若有人前来叫轿,那么以抽签方式决定出轿者。抽中者的签要放置一边,以便筒内的竹签都有机会抽中。出轿所得酬金,轿埠要抽走一成。若轿夫将酬金虚报减少,一旦查出则会被罚唱堂会一夜,并为轿埠的所有轿夫各做一双草鞋。

在舟楫交通方面,广东省河渡船,名目不一,除紫洞艇之外,有河头船,专为载客远行者。又有低舱艇、沙艇等,则专为渡送行人之用,而沙艇尤为轻便。在江宁、苏州、无锡、嘉兴等地,还出现了专门供民间游客游览饮宴的灯船。《清稗类钞》载:每到晚上,灯船内外都要张灯,列炬如昼。夏令时节为盛,客于中流,藉以避暑。春秋佳日,游客于上肆筵设度,且饮且行,丝竹清音,山水真趣,颇值玩味。在四川川江上则有名目繁多的“江船”。传统航行在川江的船只,除小划子不包括在内,据重庆海关1891年统计有47种之多,这些种类繁多的船只,形成各种专业性队伍,它们根据各自特长,有专业定向,或载百货,或装大米,或运川盐,或运木材。而且,船名十分古怪:如叫“南板麻雀尾”、“鹅儿子”、“乌江子”等,并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会组织船帮。当时巴蜀一带有“楚帮”、“奉节帮”、“云万帮”、“忠县帮”、“重庆帮”、“涪陵帮”、“湖南帮”、“荆州帮”等八十多个以乡土为纽带、自然结成的封建组织船帮。各船帮内对运输价格,装运货种,约定俗成,互不干涉。

在西南山区,有专事运货的马帮。清季,云南马帮已形成滇南、滇东、滇西三条马帮运输干线。一个马帮,少的有10余匹马,多的有百余匹马;驮运最近路程为百余里,最远路程达千里之远。每个马帮都有自己的领头,被称为“锅头”;有头马,其项挂铜铃,辔头装饰着红绫,驮架上还插着马帮的旗号。大的马帮还自备武器以防匪抢劫。马帮有自己的行话和禁忌戒律。“开稍”意为“休息”,是马帮行话之一。一般于中午开稍,选择的地点也多为有水草的开阔地。晚间若无大马店投宿,亦要“开稍”过夜,“开稍”前必须将马驮子卸下围成圆圈,马匹放在圈内,圈外四周燃篝火,赶马人轮流值夜。

清代汉族民间出外,尚有许多的讲究和禁忌,如讲究“老不上北,少不上南”,“老不入川,少不游广”,“老勿走新疆,少勿走苏杭”;讲究选择好良辰吉日,出门时要先敬路神、天神、日月之神,祈求旅途平安;旅途中,忌财帛外露,忌夜晚赶路,忌遇上殡葬队伍,如此等等。

2.西式交通工具引进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清代后期的交通风俗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西方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的引进,不但弥补了传统行止工具的不足和局限,而且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

许多商埠与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在清末出现的火车、汽车、电车、摩托车、腕车(人力车)、脚踏车(自行车)、西式马车等均属引进的交通工具。中国最早的铁路是英国人杜兰德于1865年农历七月建于京师永宁门外的平地,长有里许,试运行时,火车迅疾如飞,世人诧为妖物。而后遂有了松沪铁路,当时运行的火车分慢车、快车与特别快车三种。汽车初创于天津,时先试于租界土路,初乘者为驻天津英领事与地方官员。试行一周,便捷而精美,故“华人咸鼓掌称善,或锡(应为赐)其名曰得用焉。”摩托车,俗称汽车,又称之机器车,日本人谓之自动车,京师、天津、上海都有引进并投入使用。电车就是以电力行驶的车。上海的电车系西人所经营,华人虽也投资,而实权却被西人掌握,创设于1908年。腕车,即为人力车,有两轮和两个车柄,一个坐箱,有幕可以舒张,以御风雨,一人以手腕挽之,使车向前行进。创始于日本,故又称“东洋车”,而输入中国后,在商埠市镇颇为风靡盛行,然尤以上海为多。脚踏车,即自行车,男子所用者与妇女所用者,式样有区别。西式马车,就是俗谓的马车,与北方的骡车偶驾以马者大异,为西人所创,中国引进并仿效它。形制有多种。有曰船式者,制如舟;有曰轿式者,制如轿舆;有曰皮篷者,上有篷,可张可弛。其轮或四或二,四轮则二大二小,二轮者轮甚大而车甚高,译言曰享斯姆。驾车的马,普通为一,两马者极少。驾御必有二人。《清稗类钞》一书对中国人乘坐马车心态有详尽的描述,说上海人乘坐马车,周游繁盛处谓之兜圈子。初到上海的人或青年男女都好乘坐马车,招摇过市,藉以自炫,曰出风头。1900年以后,官吏达官贵戚也以乘坐西式马车为时髦,社会风气又为之一变.可见,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输入中国后,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西方近代交通工具传来中国后,部分地取代了传统代步工具。

西式马车: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代表英皇乔治第三赠送乾隆帝两辆极为华丽的四轮双马车,这是西式马车传来中国之始。但这两辆车清帝从不乘坐,一直陈列圆明园。19世纪中叶,这种车在香港、上海、广州等地风行,而北京于20世纪初年才比较常见。当时有《时尚竹枝词》咏马车道:“宽衣珠圈色色新,招摇过市彼何人?比肩比翼循西例,马走双头车四轮。”北洋政府时代国会议员每月有500元车马费津贴,造成北京西式马车的黄金时代。

人力车:又称东洋车。

第一辆东洋车输入香港是在1869年左右,上海的首辆人力车于1874年由法商米拉从日本输入。人力车“短小轻盈制自灵,人人都喜便中“乘”,在人力众多、消费水准不同的中国很快得到推广,并流行了大半人世纪。后来脚踏车(自行车)传来,倍受国人青睐,有人赞道:“车则钢丝如雪,轮则机括维灵,一升一降,不疾不徐,如鹘之飞,如鹰之,瞬息万里,操纵在两足之间,而东洋车不能方斯迅疾,马车亦无此轻扬,由其驾驭之熟,而练习之深也。”《点石斋画报》六集之八,《赛脚踏车》。

汽车:第一批两辆汽车输入中国是在1901年,车主系旅沪匈牙利人李恩时,租界工部局捐务处不知将其归入何种车辆,只得暂列为马车之一从轻征税。1908年一位旅美华侨从美国购回一辆汽车,原拟运回广州,但因广州尚未开辟马路,只好给了在香港经商的儿子,这是香港有私家汽车之始,当时无须领牌照,也无交通规则需要遵守。同治壬申(1872年)年七月二十五日:“天津有一西人前往英国置大轮车一乘,意欲以其车来往天津京师两处。夫行轮车、开铁路之议久矣,今此车乃能于中国官道驶行,无须铁路,且甚便捷,不亦愈出愈巧哉。闻该轮车已到津,不日便将试行,如无窒碍,即当多置数车以便行旅云云。初轮船之入中国也,有心人已不胜望洋之感,今则平平王道又复有载驱者任情疾驶于其间,竟无须六辔在手而瞬息之顷已数百里焉。是诚海外之巨观,中朝所仅见者矣。”

电车:最早的电车出现在香港,1905年7月通车营业。1906年比利时商人在天津铺设有轨电车。两年后,上海始有有轨电车,1914年才出现无轨电车。

此外,轮船、火车等大型近代交通工具,为长途旅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一首《竹枝词》赞道:“报单新到火轮船,昼夜能行路几千。多少官商来往便,快如飞鸟过云天。”李静山:《增补都门杂咏》,《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北京古籍出版社会1982年版,第99页。

另外,与人们日常交通密切相关的马路,在西俗影响下也有改进。“马路”之名大概源于马车行驶的道路之意。1862年,上海出现了第一条西式马路——静安寺路,不久又建了四条自东至西的通江马路(即今北京东路、汉口路、福州路和广东路)。南市在1896年筑成外马路,后又筑了里马路。天津租界马路始建于1961年,华界马路始建于1883年,至1900年出现环城马路。汉口马路始修于1905年。关于道路命名,中国传统的道路通名有街、巷等,新式马路则称“路”、“大道”、“马路”等。专名从前多以地方特征命名,而上海租界为使路名规范化,“取中华省会大镇之名”为路名,一般东西向道路用中国各大城市的名称,南北向道路则用各省的名称,于是出现了北京路、福州路、江西路、山东路等路名。后来此法推广各城市,汉口至今仍有南京路、上海路、天津路、台北路等地名。至于马路上的照明,初为煤气灯,后为电灯。马路的材料由沙石铺路渐渐改用水泥铺路,道路宽敞平坦,无雨天泥淖之患,行人车马来往称便,使中国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五、器用风俗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西式器物逐渐进入我国,汉族社会的器用风俗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煤油灯、煤气灯和电灯的出现

首先是新式煤油灯的出现,使汉族社会的照明器具有了很大改善。新式煤油灯和旧式油灯的不同除了表现在构造、形状上外,主要的区别是所用燃料不同。新式煤油灯以“洋油”,即用工业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煤油为燃料。在19世纪50、60年代,外国商人便在上海等通商口岸推销煤油,有的广告宣传奖励销售,买1公斤煤油奖励1盏油灯。煤油灯的优越性,再加上商家的奖励销售,使煤油灯成为畅销货,不少居民“至少要用煤油作室内照明之用”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2册,第1094页。上海租界当局还修了地下管道,接通煤气,用于照明之用。人们把这种灯称为“煤气灯”,或“地火”。吴贵芳主编:《上海风物志》,第52页。煤气灯不仅用于住户,而且被安装在新修的马路及桥梁上,为城市夜色增添了新的景观。“初设仅有路灯,后于行栈、铺面、茶酒戏馆以及住屋,俱用煤气灯。火树银花,光同白昼,上海遂成不夜之城”。《竹枝词》赞道:“不用兰膏只用灯,自来灯火满街明。晚从黄歇浦边望,万点光中不夜城。”顾柄权:《上海风俗古迹考》,第273、274页。随着煤油灯的流行,洋蜡、火柴也被引进,形成取代土蜡、火寸之势。

当煤气灯尚未在中国城乡普及的时候,另一种新的照明器具——电灯,亦被引进,很快被国人所接受。上海是最先使用电灯的城市。光绪八年(1882年),西人立德在上海“首在租界创设电灯”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上册,第125页。并设厂于乍浦路,成立上海电光公司。90年代后,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了电气处,加快了电灯使用的推广。光绪十九年(1893年),上海安装白热电灯6325盏,次年达到9091盏。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上册,第312页。继上海之后,北京、天津也相继出现了电灯。北京使用电灯照明,初用于皇宫禁苑,次及于外国使馆,再及于普通居民。20世纪初,一些中小城市也有了电灯照明,然而广大农村仍处于落后状态,不仅无电灯,而且连新式煤油灯也不多见。

2钟表流行于都市

明末时,西方钟表始输入中国,被称之为“自鸣钟”。由于数量稀少,国人对其计时价值仍无认识,只把它列入“乐器”一类。晚清时期,西方钟表进口日渐增多,挂钟、座钟、怀表、手表等陆续出现,在中国一些较开化的地区,成为日渐重要的计时工具。上海的法国租界工部局大楼及城南董家渡天主堂安装的大型自鸣钟,“四面置钟盘一,报时报刻,远近咸闻。”葛元煦等着:《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第16页钟表成为一些商店必备的商品。在上海,“西人所开洋货行以亨达利为最着名,专售时辰寒暑风雨各式钟表、箫鼓丝弦、八音琴、鸟音匣、显微镜、救命肚带及一切耍货,名目甚繁。”葛元煦等着:《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第28页。

3缝纫机进入上海

在19世纪60~70年代,外国人把缝纫机带入上海。葛元煦对最早传入中国的缝纫机作过如下描述:“器仅尺许,可置几案上。上有铜盘街针一,下置铁轮,以足蹴木板,轮自转旋。将布帛置其上,针能引线上下穿过。细针密缕,顷刻告成,可抵女红十人。”葛元煦等着:《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第29页。此后美国商人向中国输入了一批缝纫机,缝纫机进入了汉族社会人们的生活。

4文化器用的西化

文化器用包括“文房四宝”(笔、墨、砚、纸)及书籍等物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晚清时仍有重大影响,上述文化器用在鸦片战争以后并没有立即被新式的文具所取代,而是出现了新旧文化用品同时存在、竞长争高的状况。

长期以来,毛笔一直是中国主要的书写工具。自明清以降,“湖笔”(产于浙江湖州)制作技艺进一步提高,成为笔中名牌。清代的制笔业更加兴旺,以湖州为中心,向四方扩散。初时硬毫笔盛行,到嘉道以后,以羊毫为原料的软毫笔东山再起,逐渐取代了硬毫笔,成为通行的书写工具。

墨,清代仍以微墨最为流行。有人记载:“微墨,安徽徽州府所产。古人制墨,率用松烟,汉取诸扶风,晋取诸葛亮庐山,唐则易册、上党。自李超徙歙,张谷徙黟,皆世其业,于是始有微墨,以至于今。”徐珂:《清稗类钞》第12册,第6017页

墨盒在晚清时期始流行。初时,文人参加科举考试现用现磨,这不仅费时且不易磨好。于是有人发明使用墨盒,即用铜盒子,盒盖里面嵌块石片,可以刮笔。盒中置丝棉,注入磨好的墨汁,带入考场,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据记载,墨盒最早出现在道光年间,到了同治、光绪后才盛大行起来。《清稗类钞》曰:“墨盒自昔推京都琉璃厂松竹斋所制为极品。同、光间,有名寅生者,不详其姓,以善镌墨盒名于世,书画皆极精妙。寅生殁,坊镌墨盒多冒其名。”徐珂:《清稗类钞》第12册,第6017页据邓云乡先生考证,所名“寅生”者,即陈寅生,长于雕刻,能在盒盖上刻芝麻粒大小的小楷,曾在二三寸见方的盒盖上刻下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一篇。

然而,在晚清,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西洋式的文具,如铅笔、钢笔、墨水、西式纸张等在中国开始流行。清末时,美国脱华门、犀飞利、派克等牌号的金笔相继在国中出现,但由于价格昂贵,使用者多为洋行买办、官僚及富商等。后来,学堂兴起,开设外文及数、理、化等课程,钢笔、铅笔遂流行于学堂学生中间。宣统年间,“有仿西法制墨水以供书写者”徐珂:《清稗类钞》第12册,第6018页。可见墨水不仅已被汉族社会使用,而且已经开始生产。

“文房四宝”中变化最大的是纸张。西方近代造纸法在清末被引进中国。光绪八年(1882年),曹子等人在上海创办机器造纸局,是为中国第一家商办造纸厂。至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的商办造纸厂共达23家,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第375页。除商办者外,清政府也创办了一些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造纸厂。湖广总督陈夔龙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武昌设立白沙洲造纸厂,与外商合作购进国外先进造纸设备,采用新式技术生产的纸张,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讲,都非旧式造纸业所可比。无怪有人慨叹:“近数年风气渐,南来所见,以西洋笺为伙,过此以往,恐无复人用国中纸墨者。”黄濬:《花随人圣盦摭忆》,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2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