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6788000000076

第76章 越王勾践迁都琅琊考古调查综述(2)

《诸城县志》云:“(琅琊)城西北于家老岭多古墓,相传为越王冢。”据《吴越春秋》载:越王勾践徙都琅琊时,“使人如木客山取允常之丧,欲徙琅琊,三穿允常之墓。墓中生螵风,飞砂石以射人,人莫能人。勾践曰:吾前君其不徙乎?遂置而去”。而《越绝书》载越国在琅琊建都,历八主,存在240年,故世传其在琅琊有王墓群。但《诸城县志》随后又极力否定前说,认为:“夫越王都琅琊,其说已妄,徙葬事更何足信?”

我们调查中在胶南县、日照地区、莒县境内均未发现吴、越国文化的任何遗物。

三、越都琅琊的时间界定

越国以琅琊为都的时间,《越绝书》《吴越春秋》均未有明确记载,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索隐》引《纪年》云:“翳三十三年迁于吴,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粤杀诸咎。”翳三十三年当为公元前379年,即越在此之前还是以琅琊为都,从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践以琅琊建都,又经过了鹿郢、不寿、朱句、翳四位国君,公元前379年还都于吴,前后计九十年。

越国势力在楚国的打击下,逐渐衰落,楚国势力在这一地区有了很大发展。公元前445年楚灭杞(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公元前431年楚又灭莒。后又复国。以后越国虽然也曾灭滕(今山东省滕州市西南)、灭郯、亡缯,但已远不是齐国的对手了。《战国策·齐策五》记苏秦对齐闵王说:“昔者莱、莒好谋,陈、蔡好诈,莒恃越而灭,蔡恃晋而亡。”原来莒国是投靠越国而维持残局的,后来由于楚的力量在那一带超过越国,越国靠不住了,莒国就被楚国灭亡。在这种形势下,越国不能不把国都自公元前379年从琅琊迁到吴(原吴国故都,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吴越春秋》以为:自勾践迁都琅琊,经兴夷、翁、不扬、无疆、玉、尊、亲,“勾践至于亲,其历八主,皆称霸,积年二百二十四年。亲众皆失,而去琅琊,徙于吴矣”;“强卒子玉,玉卒子尊,尊卒子亲,亲失琅琊,为楚所灭”。《越绝书·吴地传》记载:“越王勾践徙琅琊,凡240年。楚考烈王并越于琅琊,后四十年秦并楚。”《越绝书·吴地传》又说:“(楚)威王灭无强。无强子之侯,窃自立为君长。之侯子尊(时)失君长。尊子亲,失众,楚伐之,走南山。亲以上至勾践凡八君,都琅琊二二四岁。无强以上霸,称王。之侯以下微弱,称君长。”《越绝书》的两处记载:一说240年,一说224年两说当误。《竹书纪年》记载:“翳三十三年(公元前379年)迁于吴”可信。《史记·春申君传》载: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徙封于吴。这时越都吴已130多年。在此以前越都已南迁会稽,吴又为楚所得。

现当代学者对越都琅琊的时间意见也不一致。蒙文通先生认为:至楚顷襄王时,越犹北有琅琊,西有吴地。顷襄王十五年,楚与秦、三晋、燕共伐齐,楚东北扩地至泗上、淮北、故得于考烈王时并越琅琊。他相信越都琅琊224年的说法,即公元前249年,当楚考烈王十四年越失琅琊,这与《越绝书·记吴地传》记:“楚考烈王并越于琅琊”之说相符。

钱穆先生主张翳三十三年(公元前379年)迁于吴,但琅琊仍为越所有。钱穆指出:《越绝书》、《吴越春秋》皆谓越都琅琊224年,实为124年之误。《水经注·浙江水注》云:“越王无强为楚所伐,去琅琊。”则越都琅琊实至无强时始离去。自勾践徙琅琊下推124年则适值楚围徐州后一年,而世次亦适得八代,勾践一,鹿郢二,不寿三,朱句四,王翳五,余无之六,无颛七,无颛之后则八也。大抵越人王翳徙吴,而淮泗地犹未全失,其后或居吴,或居琅琊,南北不厥都。自无强去琅琊,淮泗之地,始不为越有。

也有学者认为越王翳迁吴是可信的,应相信《竹书纪年》的这一记载。但是越都迁吴后仍占有琅琊,它仍是越在北方的重要海港。

越王翳迁吴以前,越国在今山东地区势力仍很强大。《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索隐》引《竹书纪年》记载:朱句三十四年(公元前415年)灭滕(滕以后又复国,故又有齐来滕、宋灭滕之说。孟子时,滕文公仍有政绩)。朱句三十五年(公元前414年)灭郯,以郯子鸪归。《战国策·魏策》记载:“缯恃齐以悍(扞)越,齐和子乱而越人亡缯。”越亡缯之年当在王翳八年(公元前404年)。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之说越王……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越迁吴以后,在今山东地区仍占有许多领土,因而直到无强时,国力仍很强盛,仍然有势力进攻齐国,只是因齐国派使臣陈说利害,越国才进攻楚国。就是楚威王杀无强以后,越国仍是强国,仍常常给楚国制造麻烦,与楚国发生战争。《战国策·楚策》记载:五国伐秦,杜赫谓昭阳曰:“魏折而入于秦,子何以救之?东有越累,北无晋而交未定于齐秦,是孤楚也。”此系楚怀王十一年的事,这时越国仍是楚国东边的冤家对头。《史记·秦本纪》记载:“武王立,韩、魏、齐、楚、越皆宾从。”秦武王时,越与秦仍有使者交往。可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所说的楚威王灭越,此后越“朝服于楚”是不对的。越王勾践以后的世系,古籍记载非常混乱。“勾践卒,子王鼯与立,王鼯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强立。王无强时,楚咸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祖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

越王翳三十三年(公元前379年)越迁都于吴。越失琅琊。这样,越都琅琊前后只有九十年。

《吴越春秋》、《越绝书》所说的越都琅琊的时间为224年或240年,显然是不可能的。若是自公元前468年勾践迁都算起,传到224年或240年,即是公元前244年或228年,也即是楚考烈王十九年或楚幽王十年,齐王建二十一年或三十七年。这时,越国在今山东和苏北的领土,早已被楚国和齐国占领。这一年是楚春申君封吴后的四年或二十年,也是楚灭鲁的十二年或二十八年。齐国于宣王时(公元前319年至公元前301年在位)齐国已经占有琅琊。《战国策·齐策》载:“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曰:齐南有泰山,东有琅琊,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公元前220年,秦灭齐以后,才能设立琅琊郡。《汉书·地理志》云:“琅琊郡,秦置。”《水经注·潍水注》云:“琅琊,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以为郡。”由此可知,琅琊城在秦灭齐以前实际已为齐所控制、据有,而齐当得之于楚,楚又得之于越者。盖楚在灭越据有琅琊后不久,秦将白起便攻克楚之郢都,楚之国力急剧衰落,对与都城腹地孤远悬隔的琅琊便随之失去了控制力,齐便乘乱据而有之了。

四、迁都琅琊历史疑问症结所在

以上所说的争议焦点,均把越王句践迁都琅琊的地点放在了山东青岛地区胶南市的琅琊台所致。而没有考虑到此琅琊台是秦始皇所建,并不是越国时的琅琊都城。

通过我们这次历经两万多里的考古调查采集的实物及查阅有关文献发现,当时越王句践迁都琅琊的地点应该是今江苏连云港市锦屏山九龙口。(见连云港市全图)

九龙口古城址,当地人称尾矿坝,考古界称其为九龙口遗址,位于海州区朐阳镇园林村九龙口(原城内有一村庄,现已拆迁),商至战国遗存,台地面积15万平方米,1957年曾出土一套战国编钟、商代陶器、铜镞和战国陶片。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发现,这处遗址是一处周长约十余华里的古代城址。其城三面环山,其东北角之山峰,为朐山顶峰,其北城墙即以此山脊为自然城体,自东而西,长约一千多米,西接锦屏山之侧峰转而由北向南,南端与人工城墙相接,东面临当时的大海。面海一面筑有半月形城墙,根据我们实测,这段人工城墙长约1400余米,古城墙现残高尚有十余米。西南与山脊相接,呈半月形转而与东北朐山山脊相连,其城门当在朐山山脊由北向南的东墙段与人工城墙相会处。朐山山脊的北面便是孔望山古城的南城墙。九龙口古城中已被锦屏山左的磷矿废矿砂所填平,形成方圆十余里、深约20余米的积沙。今露出城中部的当时一高台地尚存,面积约300米×500米左右。在此台地上地表,采集到大量越国陶片残器,均为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印纹硬陶。

2006年4月,我们在遗址上也采集到四十余件印纹硬陶片,经有关专家坚定,均为春秋中期偏晚到战国初期的陶器,不见中晚期的纹饰,与文献记载越国迁都琅琊的文献记载时间相符(见九龙口古城位置图、陶片拓片)。

而此时吴国已被越国所灭,吴地尽归越国管辖,其地的遗物当属越国无疑。城内出土的编钟,当为越王所用乐器。而在此城方圆数十里内,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尚有同属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并有越国文化的印纹硬陶片的二涧遗址、孔望山古城、土船顶遗址等居地遗址。还在连云港的云台山、花果山等山上发现有1000余座春秋——战国的大石盖墓(土墩石室墓),当地人称“藏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