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6788000000057

第57章 18世纪朝鲜学者朴趾源的“利用厚生”主张(1)

赵兴元

朴趾源是18世纪朝鲜的着名学者、思想家。朴趾源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着述和深邃的思想。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还是“利用厚生”主张。

朴趾源提出“利用厚生”主张,源自对中国社会观察后的思考。来到中国之前,朴趾源等朝鲜知识分子一直以为,清统治下的中国一定是个愚蛮落后的国度,但踏上中国领土后,他们发现其想法错了。他们所看到的景象是:“阎闾皆高起五棵,苫草覆盖,而屋脊穹崇,门户整齐,街术平直,两沿若引绳,然墙垣皆砖筑,乘车及载车,纵横道中”;“左右市廛连互辉耀,皆雕窗绮户,画栋朱栏,碧榜金扁。所居物,皆内地奇货。边门僻奥之地,乃有精鉴雅识也”;“不意中国之若是其盛也”。中国的繁盛,使朴趾源意识到:中朝两国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朴认为形成差距原因之一就是中国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技术。这个差距使朴趾源想到了要向中国学习,以达到“厚生”的目的。可见,朴趾源的“利用厚生”主张是与向中国学习相伴而行的。

朴趾源曾三次较直接地谈到了“利用厚生”。其一,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月二十七日,朴趾源随朝鲜使团进入栅门,来到一家酒铺,“周视铺置,皆整筯端方,无一事苟且弥缝之法,无一物委顿杂乱之形。虽牛栏豚栅,莫不疏直有度,柴堆粪庤亦皆精丽如画”。看到此番景象,朴趾源不禁感叹道:“嗟乎!如此然后始可谓之利用矣。利用然后可以厚生。厚生然后正其德矣。不能利其用,而能厚其生,鲜矣。”这里,朴趾源由中国社会的生活秩序想到了对资源的利用,又由对资源的利用想到了民众的生活和伦理道德建设。其二,《热河日记》完稿后,朴趾源在给该书自序时写道:“城郭宫室,耕牧陶冶,一切利用厚生之道皆在其中。”在这里,朴将利用的范围界定为包括房屋建筑、农牧业、制陶业、冶炼业等一切与人类生活相关的行业。其三,朴趾源在为《洪范羽翼》作序时说:“何则?利用然后可以厚生;厚生然后德可以正矣。今夫水,蓄池以前,值岁旱干,溉田以车,通漕以闸,则水不可胜用矣。今子有其水,而不知用焉,是犹无水也。今夫火,四时异候,刚柔殊功,陶冶耕耨,各适其宜,则火不可胜用矣。今子有其火,而不知用焉,是犹无火也。至于我国百里之邑三百有六十,高山峻岭十居七八,名虽百里,其实平畴不过三十里。民之所以贫也?彼崒然而高大者四面而度之可得数倍之地。金银铜铁往往而出。若采矿有法,鼓炼有数,则可以富甲于天下矣。至于本也,亦然。宫室棺椁车舆耒耜各异其材,虞衡以时,养其条肄,则足用于国中矣。”在这里,朴趾源强调了利用的有效性,进而指出了利用的范围。而利用的范围涉及了冶金业、农业、建筑业、车舆及农具制造业等。

从朴趾源三次论述看,其“利用厚生”的涵义大致可概括为:有效地利用资源与技术,使民众的物质生活相对丰实。

朴趾源提出的有效利用的内容包含了三个层面:

一、自然资源

包括表层的和潜在的自然资源。表层的如土地、水、森林等资源;潜在的如金、银、铜、铁、煤等矿物资源。

(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农业是封建社会的本业。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而对土地的利用在封建生产方式中是个头等大事。在土地利用方面,此时的朝鲜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其耕地皆“广亩漫种,苗生无行列之法”。而中国的耕地则是“皆作细垄,黍稷粟豆挟垄而生”。中国对粪肥的利用也是朝鲜此时所没有的。在中国,“粪溷,至秽之物也,为其粪田也,则惜之如金”。朴趾源“尝经过燕蓟之间,每见居民腰悬一篮,手持铁搭,佝偻于来牛去马之后,而拾其所遗,可谓勤苦之甚。到处粪堆方圆棱隅,整整如亭”。对比之下,朴趾源发现了朝鲜粮食产量长期低产的原因所在。

回国后,朴趾源向国王上奏,提出了关于农业耕作的具体方法:第一,“大凡秋间收成之后,须趁冬月以前,便将户下所有田段一例犁翻。”第二,“耕田之后,春间,须是拣选肥好田段,多用粪壤拌和种子,种出秧苗。其选粪壤亦须秋冬无事之时预先划去土面草根晒曝烧灰,旋用大粪拌和。”第三,“秧苗既长,便须及时趁早栽插。”第四,“禾苗既长,秆草亦生,须(是)[释]放干田水,(子)[仔]细认辨,逐旋拔出,踏在泥里以培禾根。”第五,“山原陆地,可种粟麦麻豆去处,亦须趁时竭力耕种,务尽地力。”第六,“陂塘之利农事之本,尤当协力兴修。如有怠惰不趁时工作之人,仰众列状申县乞行惩戒。”这些方法中,许多都是借鉴了中国耕作技术而提出来的。这些方法具体体现了其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主张。

(二)对水资源的利用

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人类的生活如饮用、清洁、洗涤等需要水,农田浇灌也需要水。朴趾源在中国期间很注意观察中国的用水情况,并有多次记录。一踏进辽东,朴趾源就记录了当地的饮水井:“有井砖甃,又磨治全石为覆盖。穿其两傍,劣容汲器,所以防人堕溺。且鄣尘土。又水性本阴,故使蔽阳养活水也。井盖上设辘轳,下垂双绠,结柳为卷。其形如瓢而深。一上一下,终日汲,不劳人力。水桶皆铁,箍以细钉,紧约绝胜于绾竹为经。岁久则朽断,且桶身干曝,则竹箍自然宽脱,所以铁箍为得也。”朴对此甚感新奇,认为这是中国人利用水资源的一个范例。当时朝鲜一般地方是没有这种井制的,“惟平壤有此法”。朴趾源还注意到,中国人“汲水皆肩担而行,谓之扁担。其法,削一条木如臂膊大,其长一丈,两头悬桶,去地尺余。水塞率不溢。”平壤虽有此井,但平壤人“不肩担而背负之”。扁担担水和用背负水,哪个更科学呢?朴趾源认为,背负“甚妨于窄路隘巷,其担法,又此为得之”,认为中国人用扁担担水的方式很值得朝鲜学习。

朝鲜北部多山,干旱之时,“咫尺虽有衮衮之流,地势暂高,则立视其枯涸而末如之何”。为了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朴趾源在中国期间,很注意观察中国的农田浇灌。他“于燕、沈之路,谛观治水田之具。”回国后,向国王提出了:“灌溉之用,莫如水车”的建议。他观察到的中国水车的构造是:“四轮车上置一座大木槽,槽中置大铜器,铜器中置两座铜筒。铜筒中间立乙颈水铳,水铳为两股,通于左右两筒。两筒有短脚而底有暗户,以铜叶为扉,令随水开阖。两筒之口有铜盘为盖,圆(经)[径]紧适筒口。盘之正中串铁柱,架木以压盘,亦以举盘,盘之出入升降,随木架焉。乃灌水铜盆中。数人互踏木架,则筒口铜盘一陷一涌。大约纳水之妙在于铜盘。铜盘涌齐筒口,则筒底暗户倏翕自开,以吸外水。铜盘陷入筒里,则筒底暗户弸盎自阖,于是筒里之水膨胀无所归,乃自铳脚走入乙颈,忿薄上冲而喷之,直射为十余仞,横噗可三四十步。”使用此种水车,即可以将水由低处引向高岗,充分利用水源。后来朝鲜依照朴趾源提供的样式仿做了此种水车,解决了其农田灌溉问题。关于用水之事,朴趾源后来总结说:“夫水,蓄池以前,值岁旱干,溉田以车,通漕以闸,则水不可胜用矣。今子有其水,而不知用焉,是犹无水也。”意即自然资源在于利用,“利用然后可以厚生”。

此外,水还可以作为动力,用于脱榖。朴趾源说:在中国之三河县,其曾“见临水鼓冶缫茧磨麦,莫不激水转轮。今若仿而行之,则奚独利于农家磨榖脱榖,可以移用于水利矣”。

(三)对作为能源的木材的利用

在古代,木材既是建筑材料、制作器皿的材料,也是能源。来到中国前,朴趾源一直耿耿于怀于陶户对松木的消耗。朝鲜之窑“直一卧灶,非窑也。初无造窑之砖,故支木而泥筑,薪以大松,烧坚其窑。其烧坚之费,先已多矣。窑长而不能高,故火不炎上。火不炎上,故火气无力。火气无力,故必爇松取猛 松取猛,故火候不齐。火候不齐,故瓦之近火者常患苦窳,远火者又恨不熟。不论燔瓷烧瓮,凡为陶之家,窑皆如此。其爇松之法又同。松膏烈胜他薪也。松一剪则非再孽之树。而一遇陶户,四山童濯,百年养之,一朝尽之。而国中之良材日尽。”朴趾源一直认为此烧窑之法应当改变。来到中国后,中国的窑制使其受到极大启发。“今观此窑,砖筑灰封,初无烧坚之费,任意高大,形如覆钟,顶为池,容水数升。旁穿烟门四五,火能炎上也。置砖其中,相支为火道,大约奇妙在积”。朴趾源想到,如果像中国这样制窑,朝鲜的松木就会大量节省。回国后,朴趾源也向国王提出了此方面建议。

对于矿物资源的利用,由于朴趾源接触不多,所以没有深入论及。

二、手工技术

此时,中国的手工技术已开始落后于西欧,但相对于封闭的朝鲜还是领先的。朴趾源认为,利用中国的手工技术,是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他曾说:“上古圣人作为耒耜,教民稼穑。创物之初,未必能便尽便巧,故后人为之损益润色焉。我国之农器与中国之农器,其同异得失,未知果何如也。安知今日中国之所用器便利更有倍胜于此者乎?故如欲利其器械,则莫如学中国。”

在中国手工技术方面,朴趾源首先看重的是车。清代中国之车,载人者“日太平车,轮高及肘,三十辐共一毂,枣木团成,铁片铁钉围遍轮身。上为圆屋,可容三人。屋以青布,或绫缎,或羽缎。为帐,或垂缃帘,用银钮开闭,左右傅玻璃为窗。屋前设横板,以坐御者。屋后亦坐从者,驾一驴而行”;“载物日大车,轮高稍巽于太平车。辐为廿字形,载准八百斤,驾两马。八百斤以外,量物加马。载上以箪为屋,如船篷”;“御者号称看车的,高坐载上,手执一条长鞭,系两绦,长可二丈。挥绦打中不用力者,中耳中胁,手惯妙中。鞭打之响,震动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