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6787900000009

第9章 记忆:历史的武义与开放的武义(4)

凌晨四点,这儿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喇叭声,吆喝声,搬货声,声声入耳,买者与卖者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喜笑颜开,多笔生意在这个时刻、这个场合顺利成交。这儿就是武义县有名的星光蔬菜市场,位于武阳路南侧,与武义汽车站相邻,交通方便,处于城区发展的中心地段。如此繁华的星光蔬菜市场,你会把它跟一个村联系到一起吗?一般不会。然而这正是笔者想说的,星光蔬菜市场是星光村村民筹建起来的,它是星光村人的菜市,也是武义人民的菜市。

星光蔬菜市场的建立是星光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星光村走上了一条“以工补农,以商补农”的致富之路,发展成为武义县闻名的亿元村和首富村。如今的星光村与武义城区融为一体,没有人分得清哪里是城,哪里是村,村民的小洋楼一栋胜过一栋,老年人不再担心养老问题,小轿车一年年在增多,村民遇到难题或纠纷有村里的协会帮助解决,等等。星光村人的福气让很多人有种不愿当市民愿当星光村村民的感慨。今日星光灿烂无不体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星光村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星光村人以自己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在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带领下,积极发展集体和民营经济,筹集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星光村的投资环境,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为县里创建文明城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星光村地处县城繁华地段,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星光村属武义县城所在地壶山街道管辖,位于县城的繁华地段,历来为全县和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星光村虽分为新村区和老村区,但仅隔解放街北端不足半里的距离,而新村区东起朝阳路西侧,西至解放街东侧,且解放街和武阳路又是新兴的全县商业中心,星光村则居于商铺林立的商业中心区域。从农田位置来看,星光村的水田大部分位于县后畈的上畈和下畈,这里地势平坦,是县城的交通中心,接近商业区;村里处于县后畈的土地已被国家征用,用于发展交通、商业和服务业,逐渐被开辟成为省级武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文化教育方面来看,县城办学最早的近思堂、壶峰书院、壶山小学堂直至现代的壶山小学,抗日时期的县师范讲习所、绍兴香山中学武义分部(后改办成明招中学)、城西小学,还有民众教育馆、解放后办的县文化馆等单位曾设在本村区。繁华的小商品市场、全县规模最大的蔬菜、水果市场,以及县城交通枢纽武义汽车站等均设在本村区。星光村还是老革命根据地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这些先天性的区位优势为星光村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为星光村的腾飞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星光村开始从缓慢发展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时期。1993年以前,星光村经济发展还相对缓慢,贫穷落后的面貌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仅104万元,人均收入才924元;到了1993年,新的村领导班子成立,全村干部群众在新领导的带领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根据本村的区位优势,集中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兴办乡镇企业和发展个体民营企业,星光村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3年以来,村里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14000平方米的星光停车场,又建起了4300平方米的北岭大厦和武北大厦,还盖起了10幢设施配套齐全的厂房,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并贯彻实施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外地人才、资金来村经商办厂。至1996年年底,全村已办起联办、村办、户办企业70多家,同年又投资400多万元在武阳路口繁华地段兴建了14000平方米的蔬菜、水果市场,共有摊位600个。星光村由企业和市场牵头,带动了全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一年跃上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大变化。2005年,村级收入达到104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达5800元,为1992年的6.3倍,位居全县555个行政村之首。

星光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自1993年以来,村里投资50多万元为村民办公益事业,安装自来水,修建水泥路,改装广播电视线路,搞好环境卫生,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96年村里又拿出51万元,补贴213户村民安装上程控电话,占全村总户数的80%,成为全县第一个电话村。从1997年开始,村里向60岁以上老人按月发放养老金,当年老人的养老金和慰问金年均可获3000元,到2005年,村里的老人年均养老金和慰问金已达10000元以上。近些年,星光村年总收入已突破1000万元,这些钱主要用于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活,每个村民每年可分到7000元的生活补助。此外,村里的计划生育和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也搞得比较好,曾几次被评为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和县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春风拂过熟溪岸,武阳花开遍地红。”星光人面对大好形势,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不骄不躁,继续意气风发地向前迈进,迎接星光灿烂的明天!

三、“先行官”的故事

武义曾经广为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没有路成了武义人贫穷和落后的根源。回顾武义的历史,交通闭塞,风物秦余。抗战时期,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武义铁路从有到到无。解放前,仅有一条12公里通往金华的公路与外界沟通,道路长年失修,路容凋蔽,且在白洋渡还需用渡船连接,其余均为人行古道。改革开放以前,县里仅有两条通往外界的沙石路,“晴天一过尘满天,雨天一过一身泥”,高山上的村子只有一条陡峭狭窄的山路通行,村子几乎处于封闭状态,辛劳一世的山里人,留下的只是贫穷和落后。

交通滞后给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制约,给人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是人民致富的绊脚石。当改革春风吹进武川大地时,武义人就已经意识到“若要富,先修路”的道理,把交通道路建设作为先行行业来抓,让交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带动人民致富。

今日武义人,可在“家门口”直接乘火车到达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汉口等全国大中城市;金丽温高速公路穿城而过,驱车到杭州不用两个小时,到上海不过4个小时,快捷便利的交通大大缩减了武义与周边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康庄工程的建设,让高山蔬菜走出高山,科技知识走进高山。公路建设架起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桥梁,使武义人真正尝到了甜头。南部山区丰富的山货运出了山门,走进了市场;“车轮经济”让山区农民鼓起了钱袋子,2004年新宅镇大莱等10个村种植的2万多亩高山四季豆,平均每亩收入达3000元,“公路效应”使四季豆每亩增收850元。干线公路修建的强劲势头,更带动了武义山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武义观光旅游者从往年的数万人次增至2005年的近60万人次,2006年上半年已达54万人。路修畅了,更多的武义人走出去学经验,学技术;更多的外乡人走进来办工厂,办企业,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已引进外来企业600多家。

近10年来,武义交通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武义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也是武义交通建设大会战的历程——铁路从无到有,公路从“三桥一路”四自工程到“三年三线”工程,从低等级公路建设和养护到参与高等级公路建设,从干线畅通工程建设到县乡村道路建设,从康庄工程的全面铺开到县道路面硬化的全面完成,武义县交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建设高潮。1995-2005年,全县建成铁路项目1个,计24.96公里;投入公路交通建设资金22.33亿元,建成高速公路25925公里、干线公路12项,计121.205公里和一大批县乡公路与乡村康庄工程项目。到2005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可达1135公里,等级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72公里,交通“两纵六横”公路网基本形成,武义“大交通”从规划成为现实。

兴建铁路是武义人梦寐以求的夙愿。1992年12月28日,随着清塘隧道一声炮响,拉开了金温铁路武义段建设的序幕。金温铁路武义境内全长24.96公里,设武义、履坦二站,贯穿白洋街道和履坦、泉溪、桐琴3个乡镇34个行政村。经过铁路建设者们两年的艰苦奋斗,1994年12月27日顺利完成武义境内路轨铺设任务。1998年6月11日,金温铁路全线开通运行,结束了武义没有铁路的历史,圆了武义几代人的铁路梦。

金丽温高速公路武义段开工建设是武义公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武义段主线全长25925公里,连接线9.8公里,途经白洋街道和履坦、泉溪、桐琴3个乡镇28个行政村,工程总投资7.9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全长13.1公里,总投资4.05亿元,于2001年12月18日竣工通车,实现了武义高等级公路零的突破;二期改建工程全长12.8公里,总投资3.85亿元,于2002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标志着武义公路建设由普通型向高等级发展的一次飞跃。金丽温高速公路的建成,对武义打开山门,改善区位优势,缩短武义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时间、空间距离,优化投资环境,实现武义经济腾飞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乡村康庄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03年,浙江省交通厅提出了实施康庄工程,武义县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在全县范围掀起乡村康庄工程建设高潮。2003年和2004年共完成县乡公路、乡村康庄工程建设50595公里,其中路基提升202.47公里,路面硬化303.48公里。2005年,康庄工程建设131个项目,共计411.6公里,总投资11864万元;县道砂石路面硬化工程21个项目,共计220.84公里,总投资9507万元;改造危桥10座;实现全县县道硬化率100%。乡村康庄工程是一项为农民服务的工程,它打开了农民致富的大门,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增强了农民的生态意识,解放了农民的思想,结束了“修一条路,毁一片林”的历史。

干线工程的实施,极大地缩短县内外联系的时空距离。2001-2005年,武义县大力建干线公路,一大批交通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并且有一部分正在实施建设当中。如330国道武义段改建工程,43省道(永武线)武义段改建工程,44省道(上松线)武义段二期、三期改建工程,武丽线改建工程,两个金丽温高速公路连接工程,44省道西门岭入城口、43省道双路亭入城口改造工程等已经建成;金华十八里至武义公路改建工程武义段,44省道上松线向北延伸武义至义乌公路武义段新建工程等正在建设当中;绿色通道工程已完成绿化里程228.1公里;建成客运西站和新宅准四级客运站,全县建成106个停靠站点并投入使用。以上这些干线工程的建设,加快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拉动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工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在上松线、永武线、高速公路武义连接线两旁相继建成了浙江省武义县经济开发区及桐琴、茭道等10个工业功能区。

武义交通建设紧扣“完善功能配套,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县城为中心,形成东北地区15分钟交通圈,全县1小时交通圈”的思路,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带动了武义经济跨越式发展。

四、众人拾柴的故事

武川大地,山清水秀;明招文化,源远流长。在壶山之麓,熟溪之畔屹立着一所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花园式学校——武义一中。创建于1938年的武义一中已走过68年的征程,经历了解放前后两期历史风云和教育事业曲折发展的风风雨雨,八迁校址,十三易名,已发展成为省级重点高级中学,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在武义一中十三易名的过程中,1946年创办的“武义县私立明招初级中学”承载着深厚的明招文化。宋朝名儒吕祖谦和朱熹曾讲学于武义明招寺,而吕祖谦及其先人的墓葬也都在明招山,为纪念、继承和发扬先哲的治学精神,特定校名为“武义县私立明招初级中学”。而在武义一中八迁校址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1997年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里,武义县委、县政府郑重地作出了迁建武义一中的决策,从而给武义一中带来了新的生机。

迁建前的武义一中,作为县里唯一的省重点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先天不足,已满足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全校24个班级,1300多名师生员工,校园总面积仅有26亩,且分两个校区,远隔两处,给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校园已无余地进行扩建,许多图书因无图书馆而束之高阁,学生的集会因无礼堂而于室外举行,就餐则因没有餐厅而把寝室当饭厅。此外,狭窄的校园还被40多家农户所包围,鸡犬之音不绝于耳,车辆轰鸣声震教坛,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在“教育优先”的当代,政府作出了迁建一中的决定。然而迁建工作可是一项十分重大的工程,当时县里经济基础差,财政相当拮据,资金问题很现实地摆在了大家面前。

正当政府领导在为迁建资金问题苦恼之时,迁建一中的消息悄然传开,立刻牵动了全县33万人民的心,大家都清醒地认识到,“再穷不能穷教育”、“人民教育人民办”,武义经济要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学校,而高中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迁建决定化作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单位竞相赞助,群众踊跃捐款,人人尽绵薄之力,个个献赤诚之爱。在迁建捐助活动中,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还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