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6787900000046

第46章 藏富:富民与强县(6)

近十年来,武义县投入教育资金6.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4.47%;近年完成扩建、改建、新建学校37所,新增校舍面积28577万平方米,不仅42000多名中小学生有了好学堂,而且还吸纳了37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与此同时,2005年,为进一步解决教师基本待遇保障问题,想方设法安排资金增加投入。一是将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同城待遇100%列入财政预算,这一项就比上年增加支出619万元;另外山区教师一个月有50元额外的补贴,鼓励优秀教师到山区工作,提高山区教师素质。二是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的住房公积金按工资总额的8%列入预算,年支出总额为252.26万元;三是增加对增收节支奖补助比例,该项支出将比上年增加154万元;四是将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金列入县财政预算,计增加支出7.93万元。以上共计年增加支出1033.19万元。在教育布局调整方面,努力构建“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办学格局。目前小学已从1989年的481所调整为38所,校均学生数达到537人;初中从1989的41所调整为8所,校均学生数达到1750人。教育布局的调整,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大大提高了教育投资的效益。

(4)医疗与社会保障方面

一是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和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促进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开展。2005年县财政按农民人均5元/年的标准安排140万元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同时建立了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二是县财政安排27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合作医疗,安排214万元资金用于4186人的低保,安排336万元资金用于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另外还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优先安排资金确保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具体扶持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武义县从2004年5月1日起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当年5月至次年4月为一个参保年度。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40元,省、县财政补助20元,个人自筹20元。对参保农民按不同标准报销药费,最高支付限额2万元。2004年度参保2533万人、2005年度参保2574万人。县财政资金2004年度安排400万元,2005年度安排270万元对此扶持。

其次,从2005年开始,按农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设立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用于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县财政2005年已对此安排资金140万元。

第三,从2005年起建立医疗救助政策,农村救助对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自筹部分由医疗救助资金列支,救助对象个人负担医疗费仍较大的,给予一定标准的补助。救助最高额不超过1.5万元。县财政2005年已安排资金100万元。

第四,武义投入1800多万建立了5所敬老院。从2004年起,全县有564名集中供养对象在敬老院安度晚年,集中供养率达100%。同时每年有25000多人次得到各种救助,县财政每年拨付民政救济、救助、低保资金1200多万元。

第五,从2004年起设立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资金,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农村后备劳动培训等培训工作。为了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武义县财政加大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安排的农民培训资金从2004年的150万元提高到2005年300万元。2005年全县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4833名,其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2300名,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6012名,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6178名,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393名;转移农村劳动力7957名。

第六,从2003年起建立促进再就业专项资金,实施再就业扶持政策,对再就业对象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在税务优惠、再就业培训、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方面给予扶持。县2003年安排财政资金250万元,2005年增加到500万元。

(5)对欠发达乡镇的扶持

全县共有18个乡镇(街道),其中10个乡镇的财政是零负担,即所有政府开支全部是县财政负担的。有10个乡镇是欠发达的乡镇,其中8个是浙江省确定的261个欠发达乡镇中的一部分。它们是柳城、桃溪、新宅三个镇和三港、大溪口、西联、坦洪、大田五个乡。另外还有两个比较贫穷的乡,一个是白姆,另一个是俞源。县财政针对这些欠发达乡镇在几个方面给予资金补助。

在教育方面,这10个乡镇从今年开始全部是县财政负担。比如教师的工资和公用经费。但是也包括了他们学校的收费。学校有杂费、有择校费、借读费等收入。现在执行的是综合预算。就是说所有的资金全部综合在一起来安排的。投资预算内是1.39亿元,另外还有6000万资金。

在乡镇财政体制方面,这8个省定的欠发达乡(镇)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全部由县财政负担。人员经费包括乡镇干部的工资、津贴,公用经费包括车辆、办公用品、差旅费等这些开支。人员经费是按县里规定的,统一包下来,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公用经费人均一年6000元。比县里的机关干部高1500元。

还对每个欠发达乡镇实行困难补助,每个乡镇基数是10万元一年。如果哪个乡镇在1991年合并乡镇时是与别的乡镇合并而成的,每并入一个乡补助5万元。比如柳城镇,是把新塘、竹客和大原三个乡合并进来所形成的一个镇。如此一来,柳城的基数是10万,再加三个乡是十15万元,一共是25万元。而且柳城是少数民族镇,再加5万元,一共就是30万元的困难补助。另外还有超收分成。核算某个乡镇的收入基数,如果该乡镇超过这个基数后,超过百分之二十分成给它。比如说它的税收任务是100万元,如果它完成了120万,那么多出来的20万等于百分之二十,就给它4万元的超收分成。因为通过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不能向老百姓收钱,县财政就支付给这些乡镇运转经费,保证每个乡镇的正常运转不成问题,不需要向农民收钱。

同时,对所有乡镇干部实施奖励机制,即三保一挂制。三保指保证财政收支平衡,保证当年不新增债务,保证完成收入任务。这三保完成了,就与奖励挂钩,即人均奖励3000元,不完成的话要扣这些奖金,只要有一项不完成就没有奖励。这样起到调动领导干部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总的来说,武义县将省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173万元全部安排用于当年乡镇各项事业支出的同时,积极筹措安排配套资金。2005年县级财政安排落实配套资金2262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支出1052万元,农村计划生育支出140万元,农村民政优抚支出780万元,农村民兵训练支出50万元,农村道路支出240万元。

武义“强县”的最大标志就是给农民减轻负担,让农民富裕起来。从上述几个财政支援项目来看,如今的武义农民确实享受到了“强县”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如财政局李国旗局长概括的那样,“从农民的角度看,现在农民看病可以报销了,从今年秋季开始读书不用交钱了,种田不用交税了。”这三句话反映了农民的心声。长期以来,农民的三大负担就是医疗、教育和农业税。解决了这三大问题,武义这个“强县”就不是徒有虚名的了。

富民与富县都是衡量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它们之间可以有先后次序的不同,但绝不能厚此薄彼,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不富民就无法实现小康目标,群众手中没有钱,就无法发挥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作用;而不富县就无法做到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也就谈不上积蓄发展后劲,政府的手中没有资金,政府职能的发挥也积就无从谈起。富县是强县的基础,一个县只有富裕起来了,才能称其为“强县”。因此,富民与强县的关系也与此相似,在处理富民与强县的关系时,也要坚持“两者都要抓”的原则,不能厚此薄彼。武义县的新农村建设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样板,它真正达到了富民与强县两者平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