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6787900000015

第15章 协调:人与自然平衡的武义(4)

王宅镇郭浦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投资299.56万元,通过1997、1998二年的建设,建成的水利工程项目有:浇筑“U”型灌溉渠道10.3公里,块石干彻排水渠19.2公里,建设桥、涵、闸、渡槽等渠系建筑物126座(处)。农业工程项目有:建设机耕路15公里,平整土地1100亩,搬迁土墩(堆)12处,建成长65米,宽20.5米,每块面积为2亩的标准农田。农业机械项目有:购入联合收割机、农田耕作机、运输机械、植保机、抛秧机、烘干机等机械41台(套)。农田防护项目:主要机耕道路旁栽植防护林6000株。农业科技工程项目有:引进两系杂交早稻香两优68等品种4个,开展以旱地育秧、抛秧为主要内容的轻型栽培技术研究4项,完成农业科技新技术培训1200人次。基本达到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农田标准化;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了布局区域化;全面推广新技术,实现了农艺规范化;农民文化知识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显着增加。1999年粮食年亩产达1013公斤,比改造前亩增加360公斤。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7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1998年2月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除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武义还先后开展了农业综合开发、粮食自给工程、商品粮基地建设、土地整理等农田整治项目建设。目前武义除了高山上的农田外,平原上的农田基本上都已进行整治。全县经过整理的土地面积达24万亩,建成了17万亩“田成方、渠成网、路相连、灌得进、排得出”有利于现代化作业的标准农田。

通过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条件、交通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农业作业也方便了很多,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特别是这两年,机械收割发展很快,节省了劳力。以前都是人工收割的,现在机收面积占到所有面积的30~40%;耕作方面,以前也是以传统的牛耕为主,现在除了山区,牛耕的已经退居次要地位,80%以上农田面积实现了机耕。

在购买大型农具上,省政府和县政府都给予补助。从2004年开始,农民购买大中型农机具的补贴其购机款的三分之一。这两年,全县一共有100多台联合收割机。一台收割机的作业能力,大概是200~300亩(早稻和晚稻两季),100台就是2~3万亩。在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上,效果非常明显,加快了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进程。

农田整治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由于建设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连、灌得进、排得出”的现代农田,武义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水稻的生产和管理走上了现代化作业道路,促使武义的杂交稻更快步入了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行列。

二、茶叶:有机茶铸就的特色农业产业

在田野调查中,7月24日,笔者与新宅镇少妃大莱片周振华副片长、吴桂清师妹一同前往武义大圆塘有机茶园考察。半途中,不远处满山郁郁葱葱的茶园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赶快拿起相机把这片绿色定格下来。谁知,有人说,好景还在后头呢!果然,再走一段路,站在他们认为是最佳拍照的位置,只见眼前一个盆地似的茶园,盆地的中央是个布满茶叶的小岛,围绕在小岛四周的是清澈的湖水,湖水外围又是一个环形的茶叶带。层次分明,而又美伦美奂。整个茶园仿佛人的一只眼睛,正满怀期待地注视着我们这些来访者,似乎要对我们诉说什么。置身于碧波荡漾的绿海之中,不仅令人遐想联翩,流连忘返。这不是仙境,胜似仙境。难怪有作者感慨道:“春天的风雨阳光都给人一种懒洋洋的感觉,叫人恹恹昏昏。惟有中国有机茶之乡——家乡武义那满山滴翠的茶园,那杯家乡武义特有的兰香盈盈的春茶使我相思牵挂。”

武义茶叶带给人们的不只是美的享受,还有高品质的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饮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注重优质、卫生和安全。而有机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生长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属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的有机饮料。有机茶正是顺应了时代潮流,紧跟消费者需求的步伐,率先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武义从1995年开始开发有机茶以来,成绩斐然,2001年获得了“中国有机茶之乡”的荣誉称号,形成了享誉国内外的农业特色产业。

1.有机茶业成绩斐然

武义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民国时期,武义的茶叶就已经小有名气,民国21年(1932年)省农产品展览会上,武义鸿源协的茶叶获乙等奖。相对来说,有机茶的开发历史只有短短十多年而已。然而,在这并不太长的发展历史中,武义有机茶已经取得非凡的业绩。

20世纪90年代初,县政府提出了发展绿色农业的建议,对全县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重要来源的茶叶生产,制订了“抓好名优茶,开发有机茶,带动无公害茶”的茶叶生产工作思路,作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提出了建设“茶叶生产大县”、“名优茶生产先进县”、“有机茶生产强县”的目标。经过政府支持,企业和农民的努力,武义有机茶日益发展壮大,享誉海内外。“规模化基地生产,企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是武义县茶叶生产的一大特色。目前全县有茶园11.2万亩,茶叶生产规模企业25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其中有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县有7万余亩茶园以龙头企业与茶农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2005年茶叶产量7100吨,产值2.2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300吨,产值1.84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居金华市首位。有机茶颁证面积2.1万亩,产量850吨,产值6000万元,有机茶颁证面积占浙江省20%,为全国十分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武义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是在产量、产值上有大的进步,武义有机茶还获得了许多荣誉:

武义有机茶获奖一览表

时间(年)大事:成就、荣誉

1995成功开发了“金山翠剑”有机茶(全国第2家),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等地。

1996武义有机茶打入了欧盟、日本、美国等国际市场。

2000武义县被浙江省列为“有机茶工作建设”试点县。

2001最早开展了国际互联网“中国有机茶”域名注册和网上有机茶贸易。

2001全县10多家企业已获得有机茶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认证。获得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到7716亩,颁证茶园面积居全省、全国首位。

2001/4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官员在考察后对武义的有机茶开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1/5武义县被授予“中国有机茶之乡”称号。

2003武义县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

2004武义县被评为浙江省茶叶加工厂改造先进县。

2005武义县被评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浙江省十大旅游名茶和茶文化休闲观光基地。

资料来源:武义有机茶发展大事记

武义茶叶产业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一个主要原因是武义创新性地选择了以开发有机茶为突破口,推动名优茶发展、无公害茶普及的茶叶产业发展思路,广泛吸引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发展有机茶产业,积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使之成为有机茶发展的主体。通过发展有机茶,创建“中国有机茶之乡”,提高了茶叶生产的质量安全水平和武义茶叶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了外地企业纷纷来武义投资开发茶产业。2000年以来先后引进了浙江骆驼公司、浙江新洲制茶有限公司、杭州合众集团、北京更香公司、浙江茶叶进出口公司、金华雅绿公司、金华萌露公司等外地企业来投资茶叶产业,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10500亩,新增投资5000万元。同时本地企业也迅速发展壮大,本地企业以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实现生产基地向外延伸。武义县嘉盛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在贵州省开发茶叶生产基地5000余亩;浙江武义金山茶业公司在金华婺城区承包茶园3000余亩。2004年还成立了浙江省有机茶创新服务中心——武义县中茗科技有限公司,提高了有机茶产业的科技水平。目前武义县已有16家茶叶加工企业获得有机茶生产加工销售的认证,有机茶年加工能力达1800余吨。形成了“品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探索出“规模化基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运作”的茶业产业化建设新模式。

在市场开拓方面,武义县在生产过程中就多次邀请国内外客商、记者、认证机构、科研机构来实地参观、考察,宣传产品,拓展销路。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种政府部门、专业学会等举办的农交会、展销会、博览会,在北京、上海,以及山东、河北、大连等地的大中城市建立专卖店、销售点,并积极进行网上交易。功夫不负有心人,高品质的产品,再加上对产品的积极推广宣传,武义的有机茶迈上了新的台阶。

为了解武义有机茶“品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我们可以从武义更香茶叶有限公司的发展中一窥究竟。

武义更香茶业有限公司利用当地高海拔、无污染、纯自然的地理优势,建起有机茶园50多个,总面积达8000多亩。为使有机茶源源不断地销往外地,该公司先后在北京、山西、浙江等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窗口”,开办连锁店46家及3家茶艺馆,结果每年仅茶叶一项就创产值9000多万元。该公司在武义建造的基地被评为“中国特产之乡优秀建设基地”,而在北京等销售的有机茶则荣获“全国三绿工程放心品牌”的殊荣。

武义茶叶经销商采取连锁经营、网点经营等方法,将一批批武义有机茶源源不断地输往北京。1998年在北京宣武区开设的“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是武义第一个吃有机茶“螃蟹”的商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更香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叶基地面积迅速发展到4000多亩,年加工能力达到200多吨,在北京马连道等设立了武义有机茶专卖连锁店30多家,产品供不应求,已跻身北京茶叶企业的三甲之列。同时,武义人还努力开拓国外市场,产品远销日本、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今年已出口有机茶235吨,占全国有机茶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2001年5月,全国首届“觉农杯”农产品竞拍会上,“更香有机茶”竞拍出了2.7万元/100克的天价。2005年7月4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以《出身讲究的有机茶》为题报道了北京更香茶叶公司的有机茶。

在《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中,主持人向观众介绍了对更香有机茶的调查情况:

更香茶叶公司有机茶园位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生态环境良好,基于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机茶园的茶叶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肥料和农药,同时引用茶园铺草、养鸡、养羊等生物方法防治害虫,从而确保茶树鲜叶富含营养且无污染。

在更香公司茶叶加工厂里,看上去似乎传统原始的工作方式却有非常现代、科学的内涵,每一批的茶叶都有专门的来源记录单和加工跟踪卡,实施“身份证”式的管理方法,如若消费者购买的茶叶存在质量问题,可以追溯到具体的哪一块茶园,哪一天采摘,哪一批加工。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证了有机茶的高品质。

据悉,质检部门曾经对北京市场上的有机茶进行过抽查,抽查的合格率在50%左右。检测出来的不合格产品都是没有经过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假冒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明文规定,产品如果要打上“有机”两个字,必须获得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

节目播出后,极大地提高了更香有机茶的知名度,给更香有机茶带来无限商机。如今,更香茶叶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超过了1个亿,其轰动效应从普通消费群体扩展到上层领导,北京市两任市委书记贾庆林、刘淇先后视察该企业。更香有机茶正是本着以质量取胜的原则,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通过发展有机茶,大大促进了武义茶叶产业化的进程:

(1)提升了传统茶叶产业,形成了新的优势特色产业。原来武义县以大宗茶生产为主,经济效益十分低下,茶叶生产经常大起大落。通过实施有机茶工程,茶叶经济效益明显得到提高。带动了全县茶叶产值从1999年的8500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2.28亿元。

(2)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由于交通条件、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武义县山区的部分茶园处于荒芜、半荒芜状态,经济效益十分低下。通过有机茶开发项目的实施,上万亩的荒芜半荒芜茶园得恢复发展,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2003年仅有机茶生产一项就带动1万多户农户增收,人均增收300多元。金山茶业有限公司承包的台山300余亩茶园,在开发有机茶前总产值仅8万元钱,亩产值不到300元,该茶园开发有机茶之后,现亩产值达到2600多元,总产值达80多万元,效益增加10倍。公司每年付给当地农民的劳务费就达30余万元。

(3)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一般的茶叶由于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质量无保证。而有机茶生产均采取标准化生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水、土、气经过严格检测,对投入品实行严格控制,对生产、加工、包装、运销实行全程质量卫生监控。而且农户通过一定方式与开发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根据生产标准从事农产品生产,产品卖给企业后,再由企业按有机茶生产标准进行加工、包装、储运,严格把关,产品质量比一家一户更易于管理,从而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强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打通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越过国内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的绿色门槛,有效化解以往茶叶的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4)发展有机茶使武义的茶叶生产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于有机茶生产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生产的基础,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和农药,对病虫害控制采取无公害综合治理,生产过程较少污染环境,不破坏山区原有生态自然条件,而且对产量也有一定的限制,避免了破坏性开发和过度开发,做到了开发与保护并举,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使武义的茶叶生产与生态保护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武义县探索出的以开发有机茶带动茶业产业化的新模式,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韩国前副总理等众多外国领导人和外商前来武义县考察。

2.品牌整合香了武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