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6787900000012

第12章 协调:人与自然平衡的武义(1)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一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千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总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博弈。什么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平衡状态,人就会有好日子过;什么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不平衡状态,人就永无宁日,不是天灾横行,就是瘟疫流行。

人类为了生存,为了生存得更好,总是要追求发展,这种追求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而新农村建设,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之后,中国农民为了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文化表达。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新农村建设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平衡,就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才能得到协调发展,武义新农村建设从生态家园、特色农业、工业园区、温泉旅游和城乡统筹五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了经验,构成了武义模式人与自然协调建设的基本元素。

(第五章)生态家园:武义模式元素之一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平衡是关键。但是人与自然的平衡是一场艰难的博弈,当代生态的恶化不断地威胁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有时人们不得不提出发展还是不发展的问题。武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家园的经验,却给人们展示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同样可以得到良性的发展,生态家园成了武义模式的一个重要元素。

一、记忆与掠影:从“高山放野火”到“碧水绕青山”

武义1300多年的建制史,可以说是一部人口与环境互动的历史,也是一部武义生态变迁的历史。这部历史呈现的画面深刻而耐人寻味,也启迪了今日武义人在寻求自身发展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智慧。

据《武义县志》记载,宋以前武义的人口已经无可考察,武义和宣平的旧志里面只记载了武义从宋以来、宣平从清以来的人口变动情况。宋时武义人丁为两三万左右,历经了元、明、一直到清朝初期,武义(清朝开始,武义人口和宣平丁口加在一起)的丁口都未有突破过七万。及至清康熙、雍正年间,由于采取了“轻徭赋与民休息”、“招集流民奖励垦殖”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政策,大大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此后,武义、宣平两县人口激增,从雍正九年(1731年)到宣统二年(1910年)年,武义的人口数从15308丁口迅速达到155329人。短短179年间,人口数量增加了数倍之多。

人口的急骤膨胀,导致平原人满为患,大量人口涌进山区,刀耕火种,吃山用山,时日一久,导致原始森林植被破坏殆尽,武义的历史上第一次遭遇了生态失衡。关于武义此段时期生态的情况,包括《宣平县志》在内的相关史志以及民间的口述都有所涉及。康乾时期,伴随人口积聚增长而进入浙江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和番薯,因其“不烦灌溉,不忧旱涝,不计土之肥绕”而“山民多种以济粮食”。然而,“陡绝高崖,皆可栽种”的结果却是严重的。《宣平县志》记载了大面积栽种玉米之后武义生态破坏的情况:“山中种此,即土松石出,每逢大雨,山石随势下坍,溪涧填寓,宣(平)自嘉庆五年大水,溪潭患沙石堆积,水不能蓄,即是之故,然山种苞芦十年必败,并不可栽竹木,利尽而害随至矣。”

民间口述对于武义这段历史的生态失衡状况也有描述:

……南宋北方人迁武多在平原丘陵,涌进深山区的正是康末乾初,且多数是“福建祖”,来武的目的就是“种山”,先是判山卖柴烧炭,尔后买山,种玉米、番薯、靛青,山种“败”了,种杉树、毛竹,卖树造土纸。再不行的种松树,茶籽,还不行抛荒长狼衣(蕨)茅草,深山冷坞无所不至……现在到山区走一走,一眼就可以看出它们的经历,连牛头山都烧炭、垦植的踪迹随处可见,真正原生态的植被就可能剩石门西侧那一小片……

随后,从民国开始到解放前这段时间里面,武义的农业生产机具、技术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还是属于传统的刀耕火种;解放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虽然在引进推广改良农具和现代农业机械上有所努力,但是粮食的生产并没有得到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武义的人口却依然在急骤增加。1957年武义和宣平两县人口合计为212586人,到1986年为31.05万人。人地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高山放野火,丘陵不毛地”的景象依旧存在。

人口增长带来粮食的压力,导致民国以来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都存在着和清代以来相似的情况:

从民国时期开始就是这样的,山区农民就是种玉米,番薯。一直延续到一座山的树全都砍掉,然后柴火都堆在那里晒干,晒干后拿来烧,烧了以后,那土地都烧松了。我们那边都这样的,一块块山的砍。我们一片地方三五年里面一直种玉米、大豆之类的,那种了四、五年以后给荒芜掉了,然后自生自灭,然后草长起来,树、毛竹长起来,那这个地方没得种了,又另外到一个地方另开一块,交替的,我们那个山区里几乎每一座山都是开过的,我们山区基本都是这样。

在1960年、1961年最困难的时候,当时中央为了解决全国农民吃粮困难的问题提出了“瓜菜代”的口号,就是用瓜、菜来代替粮食。那么,我们山区很多人就把那个原来长毛竹的地方,长树的地方,有柴火的地方都砍掉,种萝卜啊,种菜啊,种玉米、豆之类的。这个对于山区的生态的破坏是比较严重的,平原地带也有一点。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以后,慢慢地,粮食有了剩余,就不需要去种玉米了。我觉得那个时候山区农民开荒种玉米的情况也慢慢减少了。

问题还不仅仅在于单纯的人口对于环境压力的问题。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各类带有时代特色的“运动”也对武义生态失衡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1958年的大办钢铁的时候,武义的林业生态再次遭遇了一次大的毁坏:

1958年******年代,全国人民大办钢铁,我们武义人民一是洗铁沙,二是伐木烧炭。要炼钢,我们武义没有煤,就到山上砍木烧炭,用木炭来炼钢,不光是武义这样,全省都一样,山区只要有森林的地方都被砍掉烧炭,成片成片的砍伐,不到半年的时间,把整个武义能够烧的、成林的树林几乎都砍掉。那时我正上小学一二年级,亲身经历了以上的情况。

接着****的十年中,全国农业学大寨,开山造田,又大面积毁坏林木:

****期间,那个时候比较乱,没有人管理。然后又学大寨,上山开梯田,山上都有梯田。那个时候就是叫“开山造田”。“开山造田”加重了山区和半山区的林木毁坏情况,许多地方的山区和半山区都光秃秃的,没有什么树。

然而,在武义人的心中,“丘陵不毛地”景象的最近的记忆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人们为了柴火,上山拔扒松针,砍树枝,一座山的树木可以在一个人的经验中由近及远地被慢慢消耗光。

而今,时空转换,当笔今天踏上武义这块土地上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却已经不再是“高山放野火,丘陵不毛地”的旧景,而是“碧水绕青山,茶果香四飘”令人惊喜的新象。

从北到南,一路上群山延绵秀美,绿水清澈悠悠,一切都明媚而旖旎,有田园风光,有精品山水,令人觉得仿佛是置身画屏当中。在视野中上升和铺展开来的丘陵都被绿色的林木所覆盖,几乎没有一丝停顿和衰败的迹象。延绵的绿色浓郁而厚重,有好几个瞬间,笔者都感觉整个武义仿佛就是一个绿色构筑的世界。

我们不禁奇怪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这一切是如何变化的?武义的生态是怎么从一个失衡状态重新回到了平衡?为什么能在进入工业化的情况下,却保持和建设了如此美丽的生态家园?

二、生态家园:武义生态系统图

生态的转向常常是有规律可寻的。武义生态从原来相对的原生态,逐步转向恶化,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的无序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技术进步,也没有办法进行制度上的安排。换一句话说,在没有相应的技术、制度上的跟进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只能带来对原生态破坏性的利用和开发。但是,进一步从历史的发展上来看,单纯工业化带来技术的跟进和提高,而缺乏有关人与自然关系上合理的制度安排,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来得严重。

因此,对于武义而言,一方面要面对如何修复在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下造成的生态破坏情况;另一方面却要避免在现代新的工业化条件下,走其他地方所经历过的“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

但是,这个过程的开始,并非有一个清晰的线条,而是像许多小溪,渐渐汇聚,慢慢变成河流,尔后才出现统一的、系统的安排。但是,为了行文上方便,笔者在这里只能分块来写,对于从小溪汇聚成河流的过程,便不能给予重墨了。

1.生态林业:造林立根基

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煤、电、液化气等使用以及水稻产量的提高,柴木开始退出被作为生活燃料的历史,而玉米和番薯也不再被作为主粮种植。修复和建设被破坏的林业生态的时机已经到来。

武义从1985年开始进行改善生态发展的工作,20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把致力建设生态县、打造绿色武义作为全县国土绿化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不断提升武义整体绿化水平。根据县林业局目前正在编撰中的新县志林业志部分的统计数据,从1986年开始,武义全县全面建设杉木速丰林基地,进行乡村林场大规模造林;1992年开始荒山消灭战;1993年提出的“树立大林业观念,调整林种结构,发展名、特、优经济林”;1995年-1998年实施的“森林资源发展与保护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造林,“四个一百万亩”工程建设;2002年开始围绕“生态立县”这一主线,突出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两大体系建设、林业分类经营,实施“武义县防护林工程国债项目”、“阔叶林发展工程”、“生物防火带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以及“笋竹两用林、花卉苗木产业带建设”“兴林富民工程”“村庄绿化工程”等,到2005年底止全县共造林161.65万亩,义务植树1940.09万株,使武义的绿化不但从量上得到了重大发展,而且在质上发生了重大飞跃,取得了重大突破。县林业用地面积1757万亩,林木总蓄积202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由1985年59.8%上升到2005年的70.8%,城区公共绿地面积4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8.7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7%,绿地率增加到258%。2006年4月,武义县人民政府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这是武义县有史以来第一次获此殊荣。

在上述的统计数据中,值得一提的是与下山脱贫相联系的退耕还林工程。这个工程是全县国土绿化工作的重点和林地的增长点,也是具有武义特色的绿化生态建设的经验。

在《寻求跨越》一书中,对于武义下山脱贫所能带来的生态效益有透彻的分析:

下山脱贫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对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贫困山区农民的生存方式大多靠山吃山,砍伐林木是其主要经济来源。而大多数山区山高坡陡土薄,育林十分困难,自然恢复更为缓慢,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越穷越砍,越砍越穷的恶性循环。同时,贫困山区村集体为了筹集改善交通条件,寻找致富门路,也往往把砍伐林木作为筹集资金的唯一途径,其结果“修了一条路,荒了一片山,穷了一个村”。高山、深山农民搬迁下山后,就从源头杜绝了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行为的发生,对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武义县通过近10年的下山脱贫,高山深山人口大幅度减少,有效地缓解了山区贫困人口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保护了山区植被;高山群众下山迁移后,积极通过退耕还林,引导群众回原址发展经济林,兴建起“绿色银行”……

总之,县委、县政府结合武义退耕还林的实际,一方面抓好下山迁移村原址退耕还林,另一方面着力实施本县范围内44省道两侧的退耕还林,现累计完成下山迁移村原址退耕还林8000亩,完成本县范围内44省道两侧的退耕还林4500余亩。这在武义乃至全国都是富有创新意义的举措。

尽管生态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但是林木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来讲是最为基础的子系统,没有一定量的林木覆盖率,生态家园的建设就无从谈起。因为林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木材、食品、工业原料、饮料等天然绿色产品,还承担了维护国土安全的重要使命,是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生态屏障,同时为人们提供休闲、度假、游憩等场所,使人们回归自然、与绿色为伴,提高生命质量。而今,武义到处郁郁葱葱的面貌,武义林业是起了最基础的作用。

由此可见,生态林业是武义生态家园浓绿的一抹,只有如此高的林木覆盖率以及如此丰富多样的林木品种,才能为武义整体生态家园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生态农业:绿色倡健康

诚如笔者上面所提到的,生态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对于生态内涵的理解也不是固定不变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义的水稻生产从常规水稻转向杂交水稻,稻谷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满足了本县人口的粮食需要,大大地减少人们对于山林生态的破坏,有利于武义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林业生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如此已经不能满足“生态”内涵的要求了。在农业发展中,讲绿色,讲有机,讲健康,发展“生态农业”,成为武义农业发展的新的追求,也是如今武义生态家园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和低输入、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产系统,此系统能在长时间内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生长力。过去,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往往过分依赖农药,结果常导致一些中毒、污染等不良的后果。因此,传统的这种生产方式往往很难适应在目前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不利于整体的生态保护。在各国政府都加大对农药残留的检测监管力度的情况下,寻求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态方式,生态农业是武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也是建设武义生态家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20世纪90年代的农业股份制改革开始,特别是1997年开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到2000年开始的区域特色农业的规划,武义在农业发展上逐步向生态农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