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6783700000047

第47章 清代前期汉族风俗文化(4)

清代汉族社会文体娱乐风俗的丰富性和广泛性远远超过了明代。在节日娱乐方面,元旦至元宵之间各地有“走会”、“社火”、“闹灯”等活动,据清代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的记述,就有霸王鞭、十不闲、踏谣娘、打盏儿、八角鼓、打花鼓、太平鼓、莲花落、大头和尚、跳钟馗、秋千架、影戏、反腰、竖蜻蜓、角抵、扎高脚、台阁、舞中幡、舞索、刀山、飞刀、舞叉、射鼓、射天球、弄丸、舞冰盘、坛技、扇技、蹬梯、拔不倒、旱船、吞剑、吞火、飞钱、走马灯、狮子滚绣球、龙舟跨鼓、杠箱、杠子、双石、秧歌、五虎棍等,其品目之多,是前代所未见的。(图129)在日常娱乐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日趋丰富,并体现出群众性、自娱性和世俗性的特点。如广东一带,每年正月,要饰儿童为彩女,每12人一队,手持花篮,篮中点燃一宝灯,罩以绛纱,用粗绳为大圈,缘之踏歌,唱十二月采茶事情,叫采茶歌。除此以外,有的农家逢有喜庆辄招盲妹弹唱小曲,而小曲往往具有时尚性,成为流行歌曲。无论是采茶歌,抑或小曲,都是一种群众性的自娱形式。再如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兼具锻炼身体、自娱和表演等多种功能,角抵、走冰鞋、射鼓、射天球、踢毽子、蹋鞠等清代较为盛行的体育活动,都是群众性的自娱活动。尤其是在京师及许多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队伍较宏大的市镇,清时更出现了专业性的文体娱乐场所和职业化的文艺演出组织,娱乐业开始兴盛起来。如京师的戏园子、天桥,前者是专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有专业性的社会戏班演出;后者则是“百戏”杂陈的去处,许多表演者都是职业的“卖艺人”。

3.传统为主的礼仪风俗

清代汉族社会十分重视人口生产,有观音送子、麒麟送子等俗信,并称妇女受孕为“有喜”。(图130)并定了许多孕妇行止的规矩和禁忌,如忌吃葡萄,免生葡萄胎;忌食鸡肉或狗肉,据说这两种肉能使胎儿化掉,或说狗肉不洁,吃了要难产,等等。同时,民间俗信孕妇吃啥像啥,如提倡、鼓励孕妇多吃桂圆,使出生的孩子眼睛又圆又大;多食黑芝麻,能使胎儿将来的头发又黑又亮,等等。

孕妇产期将至,娘家于当月朔日将婴儿襁褓、彩衣、花生、红枣、栗子、桂圆、彩蛋等装在彩盆中,覆以剪纸,送至女家,以讨早生贵子之彩。送礼者还要带笙一具,吹着进门,表示催生。

婴儿降生,产妇主家要举行为新生儿祝福、为孕妇驱邪的仪式。江南地区,主家要携喜蛋、酒菜到外婆家报喜。安徽《叶集镇志》曰:“富者生儿育女则大送红蛋报喜,以示多子多福。”外婆家得知喜讯,要回送双倍喜蛋、衣裙。主家要将这些喜蛋分送给邻里亲友,男单女双。邻里亲友则以火腿、白鲎、核桃、桂圆、红糖、索面之类回赠,称为“汤盆儿”。婴儿出生3日后,要举行三朝礼,为婴儿举行“洗三”仪式。婴儿满月要请亲友吃满月酒,叫做“做满月”。亲友则要送鞋帽、糕团、饰物、金银等贺礼。满月这天要给婴儿剃头。在北方,小孩满月剃头时,若是男婴,则要将婴孩脑袋后边的一撮头发留住,叫做“百岁毛”。若是女婴,则满月时要用胭脂涂唇。《直隶通州志》曰:女孩满月“以脂涂唇,曰毋多言”。

婴儿出生后,家人担心他有不测,则将孩子在神或僧道前寄名为弟子(但不剃发出家),以求长命。此俗明代已有之,清时更为流行。届时僧道为小儿取名,并将道髻、道衣以及刻着“金玉满堂”或“长命百岁”的银项圈,或锁形饰物,或符篆赐给小儿,小儿则呼僧道为“寄爷”。

婴儿长到周岁时,家人又要举行周啐之礼。其中流行最普遍的礼俗是“抓周”,以卜定婴儿未来前途职业。此俗最晚出现于南北朝时期,至清时仍有延续,且没有太大的变化。

自唐宋以降,表示男子成年的冠礼渐废。到了清代,部分文人痛感“少长之节废,而俗不知让”,实由源自冠礼之废,故提倡恢复冠礼。如直隶束鹿县“男子十五至二十届冠期,卜吉,束发加冠,即古三加遗意”[25];四川犍为县士大夫家间有行冠礼者,“届期,延里中有齿德者为宾,娴礼乐者为赞。冠毕,赠以字,如《家礼》”[26],但流行不广。直隶则多有“送号”、“贺号”之俗,即男子20岁而字,邻里族党将所有及冠者的年龄、名字书于红纸,榜示通衢,亲友具酒食相贺,可知其为冠礼之遗风。至于女子的笄礼,此时已多附于婚礼,只于女子出嫁临行前“上头”、“开脸”,以示成年。

清代民间比较重视寿诞礼仪。民间对不同年龄段的寿诞仪式有不同的称法,40岁以前叫“过生日”,过了50岁则叫“祝寿”。过生日往往要设家宴,亲属多有礼品相赠,如《红楼梦》写宝玉生日,王子腾送的礼是“一套衣服,一对鞋袜,一百个寿桃,一百束上用银丝挂面”。清代汉族祝寿要设寿堂、摆寿烛、挂寿幛,张灯结彩,拜寿礼毕,中人以上之家往往大开宴席,款待来客。宴席中少不了“长寿面”;富贵人家寿筵后还要请戏班子唱戏。

清代汉族社会基本遵循一夫一妻的婚姻之制,但也有一夫多妻的现象存在。婚姻的缔结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之间不得私下爱慕,自行配合。

婚礼程序则基本遵循传统“六礼”,但也有所更张、增减,而趋向更加繁复热闹。清代缔婚首先是“说媒”,由媒人到男女双方家中提亲。然后是“通草帖”,女方初步同意,通过媒人用粗纸将生辰八字写给男方,即为“通草帖”,男方也通过媒人以草帖回复女方。再是“合婚”,又称“合八字”。男方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送之问卜,得吉,则通知女方。接着要“换帖”,又称“过年庚帖”、“过细帖”,即男女双方择吉日交换定帖,换帖后,则要相亲,相中了,男方便赠女方金钗,叫做“放小定”,相不中,送彩缎两匹,叫做“压惊”。然后是“下定”,即定婚。一经定婚,双方即不得反悔,否则便为赖婚,可上诉官府。从定婚到结婚,日期有长有短,其间由媒人往来传话,年节互赠礼品,叫“追节”。

男方择定迎娶日期,写在龙风帖上送往女方,叫做“送日子”。女方收下写有迎娶日期的“知帖”,即表示同意。于是男方要准备“送彩礼”,又叫“送聘”、“行礼”,男方将女方索要的聘金、首饰衣物、鹅酒筵席送往女家。也有在“送日子”之前举行的。再是“过嫁妆”,又称“送嫁妆”、“铺房”,多在娶亲前一日,女方雇挑夫向男方发送妆奁。最后是“娶亲”。新郎身着长袍马褂、头戴礼帽、披红插花,率迎亲队伍到女家迎新娘。迎亲队伍到女家门口,鸣放炮竹,叫做“催门炮”,给门人仆人“开门封”,催请新娘上妆登轿。为新娘梳妆打扮后,着凤冠霞帔,盖上盖头,由兄弟或舅父抱着上轿,并由女方两名男傧监押起轿。

新娘到了男家,轿身向喜神方向落地;新娘怀抱瓷瓶、铜镜等镇邪器物,踩着事先铺好的红毡或米袋子,在伴娘的搀扶和导引下,跨马鞍、跳火盆,缓缓而行;两侧有男方二人向新娘头上抛撒五谷杂粮;行至中堂,举行拜堂仪式。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后夫妻对拜。新郎用结有“同心结”的“牵巾”将新娘牵进洞房,坐在喜帐之下,新郎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男女傧相“撤帐”;新娘新郎喝交杯酒,叫“合卺”。喝完交杯酒,新娘出洞房设宴待客。(图131)

然后是“回门”。新婚夫妇先行家礼,叩拜祖宗、父母、亲戚。完后新娘乘花轿回娘家,并在天黑前赶回。

清代汉族社会的婚制,又有童养婚、娃娃婚、入赘婚和纳妾等婚姻形式。当时,官宦富绅家庭男子纳妾现象比较普遍。如浙江山阴王氏,在有两次以上婚姻的26人中,有侧室的为6人;桂林张氏的13人中,有侧室者5人[27]。至于离婚则决定权在男方,称曰“出妻”、“休妻”、“绝婚”等,离婚理由仍沿袭传统的“七出”做法。

清代丧葬礼制基本沿袭明代,没有多大的变化,其基本程序是:出终、复、沐浴、袭奠、饭含、小殓、大殓、成服、朝夕奠、朔望奠、吊奠赙、择址、祭后土、发引、在途及墓下棺、祠后土、题木主、反哭、虞祭、卒哭、拊、小祥、大祥、覃等。

清代的丧葬,其殓衣的袭数,饭含用品,铭旌、明器、棺椁的尺寸大小、用材规格,抬柩的人数,仪仗的规模,乃至坟墓的大小高低等等,朝廷都据死者的贵贱等级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不得僭越。

清代汉族民间丧葬礼俗程序已十分繁缛,包括候夜、送终、落地、报丧、戴孝、落材、封材、立孝堂、做道场、做七、出殡、安葬、题主等等。各地区虽有差异,但大体内容基本一致。其中主要的程序有:

送终,死者弥留之时,全家大小均需集床前,为之送终。死者一断气,全家大小立刻嚎啕大哭,为死者更衣。设衾讲究三铺三盖、九铺九盖、铺金盖银(铺黄盖白);将两枚铜钱放人死者两手心,一枚铜钱放入死者口中,叫“含口钱”。换好衣服后立刻将死者从床上移至在堂左侧的门板上,叫做“落地”;焚烧死者换下来的衣服、睡过的席垫,称“烧包”。并点随身灯,请山人批书,写殃榜,徐珂《清稗类钞》曰:“盖为将来尸柩出乘时之证书也。”随即书写“报丧帖”,派人到亲友家报丧。同时为死者画遗像,并择墓地和葬日。然后是小殓。民间小殓要开光明和抿目,为死人神像点眼睛,为死者合拢眼睛;接着要挑纸钱,纸钱张数按着死人的岁数,再加上两张,叫做天一张、地一张。在死者死后的第三天,行“接三”仪式,烧掉所挑出的纸钱。然后大殓。

亲友闻讯要前去吊丧。民间吊丧的祭品及奠仪厚薄,则随人而定。一般要送挽联、香烛、纸钱等。到了出殡之日,将要起动棺材时,要先由主丧孝子在灵柩前摔碎瓦盆一只,叫做“摔丧”,也称“摔盆”。瓦盆一摔,扛夫们迅速起灵,摔盆者扛起引魂幡或牵引灵车而走,叫“驾灵”。送葬队伍上路,有仪仗、鼓吹开道。孝子披麻戴孝,持哭丧棒扶棺号泣而行,亲友着白色孝服跟随在后,浩浩荡荡,迤逦而行。另有亲友在途中设祭席,灵柩经过时,行“路祭”。灵柩抬到墓地,丧家祭奠致哀。富家更诵经、放焰口,同时焚烧明器,而后下葬。丧主向抬棺人撒“解索钱”,抬棺人解开绳索,将棺材放人墓穴内。亲友围棺绕三圈,每人在棺盖上撒一把土,叫做“盘棺”。

送葬归,又要题主,最后完成“灵牌”书写仪式。葬后三日,丧主全家需到坟上添土、祭奠,称“暖墓”。以后是七七追荐。七七追荐后,死者的灵牌送人宗祠,丧葬仪式始告一段落。

五、清代前期汉族风俗文化的基本构架(下)

1.日趋丰繁的岁时风俗

清代的岁时节日风俗,无论是一年中节会的数量,还是每个节日的习俗内容,都比以前更为丰富繁盛,且更增加了许多趋吉求福和娱人自娱的活动内容。比如过年,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要放爆仗,顾禄《清嘉录》曰:“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谓之开门爆仗。”然后,百官仍沿袭旧俗,入朝向皇帝朝贺;民间则亲友互相拜年。此日,又有招财神习俗。此俗流行于汉族各地,只是各地表现形式不同。皖南、苏北、淮北尤盛行“挂门钱”,姚兴泉《龙眠杂忆·时令类》曰:“桐城好,元旦贺新年,大族中堂悬福字,小家单扇贴春联,处处挂门钱。”江苏苏州则是“天明未起,戒促唤。男子出门,必迎喜神方位而行。女簪松、虎、彩胜。男子必曳新衣洁履。相见则举百果相授受,各道吉利语,谓之开口果子”[28]。并有拜喜神之俗,其实为拜祖宗图像,《清嘉录》曰:“比户悬挂祖先画偈,具香烛、茶果、粉丸、糍糕。肃衣冠,率妻孥以次拜。或三日、五日、十日,上元夜始祭而收者。至戚相贺,或有展拜尊新遗偈者,谓之拜喜神。”此时仍有许多禁忌,江南地区,《清嘉录》曰:“俗忌扫地、乞火、汲水并针剪,又禁倾秽、瀽粪,讳啜粥及汤茶淘饭。”北方“元旦至初五日不以生米为炊,谓之忌破五”[29]。祭祖依然是南北通行的习俗。《津门纪略》曰:天津“元旦昧爽,长幼皆盛衣冠,设供品敬神祭祖先”。《帝京岁时纪胜》曰:北京“士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清嘉录》曰:苏州“携糖、茶、果盒展墓,谓之上年坟”。元旦饮食,南方要吃年糕,北方要吃饺子。如浙江杭州是“吃莲子及糖年糕”,天津是“长幼依次拜年,同食角子”[30]。

初二日,北方要敬财神,《津门纪略》曰:天津“初二日敬财神”;《清稗类钞》曰:“京师广宁门外财神庙……每岁正月初二日倾城往祀。”南方俗谓初五日为五路财神日,要烧纸敬神,名曰烧五纸。自初五日起,城乡各店齐开业,俗称“破五”。初七日谓人日,古时的登高之俗,此时已不传。民间以此日阴晴占一年之疾疫,以晴为佳;天津妇女,此日不事针线,谓之“针七”。初九日,为天诞日,南方有“斋天”之俗,《昆新合志》曰:“初九日为天诞,清真观道侣架阁于庭,设醮祀玉帝,俗名斋天。”北方要禁杀生,《帝京岁时纪胜》曰:“初九日为天诞,禁屠宰。”

正月十五元宵节,上灯之俗在清时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元宵夜上灯之俗,其隆重与繁盛,遍及全国。张灯时间多达五至八夜。如北京,康熙《宛平县志》曰:“始正月八日,至十三日而盛,十七而罢。”江南苏州,《清嘉录》曰:“(自)十三夜悬点灶灯于厨下,凡五夜,自十八夜止。”而以十五夜为最盛,《宛平县志》记北京元宵夜之盛况曰:“向夕灯悬,远近游观,不下万人。施放烟火,鼓吹弦索,走桥,击唱秧鼓,妆耍大面具,舞龙灯诸戏,亦趁喧杂,蚁聚蜂屯,纷沓尤甚。灯之类,流珠、料丝、画纱、五色明角、麦秸、通草、百花、鸟兽、虫鱼、水墨及走马鳌山等,巧变殆尽。”(图132)元宵节的节俗食品有元宵,又叫汤圆、圆子,《清嘉录》曰:“上元,市人簸米粉为丸,曰圆子。为居民祀神、享先节物。”又有走桥却病之俗,《帝京岁时纪胜》曰:北京“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炎咎。前一人持香辟人,曰走百病。凡有桥处,三五相率以过,谓之度厄,俗传曰走桥”。《清嘉录》曰:江南“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压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元宵接紫姑以卜一岁丰歉之俗,古已有之,清时仍得以沿袭。《清嘉录》曰:“望夕,迎紫姑,俗称接坑三姑娘,问终岁之休咎。”

元宵节前后,“灯市”兴盛。康熙《宛平县志》曰:北京“灯市,始自正月八日,至十三日为盛,十七而罢,市规也”。《清嘉录》曰:江南苏州“货郎出售各色花灯,精奇百出……至十八日始歇,谓之灯市…。

清代前期,每逢立春仍有出土牛、鞭春等习俗。《帝京岁时纪胜》曰:北京“立春日……以彩绘按图经制芒神土牛,舁以彩亭,道以仪仗鼓吹”。此日饮食,则也与迎春有关,同书又曰:“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

此时的正月节日,北京又有十九日的燕九节,该节元时形成,迨至清代,仍兴盛不衰。《骨董琐记》曰:“京师正月十九日游白云观,曰燕九节。”北方又以二十五日为填仓节,《帝京岁时纪胜》曰:北京“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名曰填仓”。

二丹初二唐代为中和节,明以后增加了撒灰引龙之举,俗称“龙抬头”,清代前期,北方有吃麦饼、豆芽的习俗,《津门纪略》曰:“俗以是日食麦饼,煎豆粉,并食绿豆芽,曰龙须菜。”江南则以“二日为土地神诞,村农亦家户壶浆以祝神,俗称田公田婆;是日,以隔年糕油煎食之,谓之撑腰糕”。二月的节日又有十二日的花朝节,《帝京岁时纪胜》曰:“十二日传为花王诞日,曰花朝。幽人韵士,赋诗唱和,春早时赏牡丹。”十九日,传说为观音菩萨生日,南北各地寺院,“僧持建会,诵经斋醮,人家亦有食素奉经者”[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