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6783700000032

第32章 五代宋无汉族风俗文化(2)

再次,许多娱乐习俗已走出传统的节俗娱乐模式,而趋向商业化运作。当时城市居民除了在节俗中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如元宵的点灯、清明的踏青、端午的龙舟竞渡、重阳的登高等外,平时不定期的商娱活动也极其繁荣。在两宋都城汴京和杭州还建立了称为瓦肆的专门娱乐场所,里面集中了大量的杂剧、百戏、说书、杂技和武术等商业性表演,“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娱乐业极其火爆。

最后,攀比豪奢的城市习气日益浓厚。奢侈的风气在古代的城市,尤其是在都城中都曾出现,在豪富与贵族间往往形成斗富竞奢的风气,宋代城市习俗的发展也不例外。史载:当时都城中,富贵之家“辇毂之下,奔竞侈糜,有未革者,居室服用以壮丽相夸,珠玑金玉以奇巧相胜,不独遗近,比比纷纷,日益滋盛”[14]。他们衣要鲜丽,质要高档,即使“闾阎之卑,娼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15]。凡有饰物流行,立即风靡全城乃至全国,以至统治者多次下禁令,禁止各类高档豪奢的饰品在民间通行。

正是这些在城市中趋于形成或定型的风俗事象,不仅对城市居民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流风所及,也对宋代的整个城乡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而发生变化,如生育,南宋时期江南一些城乡的贫困人家,不重生男重生女,因女儿可以“教以艺业,用备士大夫捋拾娱侍”,以换取金钱;婚姻则不再注重门第,而看重钱财,买卖婚姻风气大开,等等。

3.宗教化俗

两宋时期,社会为佛教的深入传播大开了方便之门,加上佛教为求自身的发展,不断地中国化、简易化和世俗化,以致佛教的影响渗透到整个中国社会。当时除众多的僧侣外,出现了许多不出家受戒的佛门弟子,如《五灯会元》中收录的着名文人士大夫就有杨亿、李遵勖、夏竦、赵汴、苏轼、苏辙、黄庭坚等。至于虽未皈依佛门,却精通佛学的人士更不计其数。这样,就使汉族文化在发展中糅合了诸多佛教因素,促使宋代在很多方面的习俗产生了更新和变异。如民间流行的各种信仰中,传统神谱出现了较大的变动,不少佛教神被“中国化”后纳入了民间神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熔佛、道和传统信仰于一炉的大杂烩式的民间诸神体系。同时,外来的佛教因素在宋代民间信仰习俗的方方面面也得到了反映。像庙神崇拜中,一种“功德坟寺”在宋代有了新的发展。功德坟寺是由个人或家族舍住宅、捐资财所修建的私人寺庙,主要功能是为寺产主及其家族看守坟茔地,并作为斋供祭祀其祖先的场所,它作为传统家庙的补充,起着维系和增强家族凝聚力的作用,同时也符合尽孝的传统伦理,因此,国家不仅不制止,还加以赞许和鼓励。宋代人生礼仪与信仰民俗关系甚为密切,呈现出一种由生到死的社会生活过程和由死到生的信仰生活过程,这两种过程的循环受佛教“轮回”、“转世”说的影响至深。产俗中的求神送子、记生辰习俗;婚俗中的问卜、冥婚习俗皆为宗教影响下形成的习俗。特别是丧葬习俗,除道教因素影响兴盛卜兆宅葬日、看风水等外。宋代民间在治丧过程中普遍增加了请僧人念经,大作法事等习俗内容。据王楳《燕翼诒谋录》载:“丧家命僧道诵经,设斋作醮作佛事,曰:资冥福也。”出葬用僧道威仪前行,虽政府禁止,但“今犯此禁者所皆是也”。可见,这已成为一股风气。火葬在宋代兴起,也明显受佛教的影响。《容斋随笔·续笔》卷十三:“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元廷对火葬的态度比较强硬,但有元一世,火葬习俗在汉族社会不但没有受禁,反而随佛教的进一步盛行,火葬习俗愈演愈炽。

宋代的节日习俗,受佛教因素熏染也较为集中。元宵灯节,汴京城中所扎的大型彩灯中有骑着狮子、白象的文殊、普贤像。四月初八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届时各寺院都举行浴佛斋会,宋代民间也积极参预了这一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并成为固定的节日。宋代的七夕节俗中增加了制作“磨喝乐”这一内容,磨喝乐原是佛教中的一位神灵,宋人汲取了这一神名,制成一种土偶泥人形象,用于祭祀牛郎星和织女星。当时汴京街市上,多有磨喝乐出售。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亦称“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至宋代,已演变成糅合了佛道及民间信仰多种因素的以祭礼祖先、追荐亡灵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于此日成道,故每逢此日寺院要作佛会,并送门徒“腊八粥”。佛教这一惯例在宋代也成了民间的习俗,届时,民间“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16]。

4.理学制俗

宋元,在思想意识领域内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即程朱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程朱理学把儒家的纲常与佛教的禁欲主义相糅合,是封建地主阶级加强思想专制的表现。在程朱理学的支配下,封建的“三纲五常”被视为不可触犯的“天理”,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势必对宋元风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理学家严格要求人们努力去践履“父慈子孝”的封建伦理,把“孝”道当做封建伦理首先的一个重要标准,大加宣扬,而“事死为生,事亡如存”又被作为履行孝道的主要内容之一,因而。妥善安葬亲人遗体,改进葬墓方法,使尸体长期保存不腐,在宋、元丧葬制度中受到了特别的重视。朱熹在总结二程提出的深葬防水:松脂涂棺椁、石灰封墓葬的防腐措施,司马光关于墓室结构讲求实用的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全面地提出一套关于棺椁制作、墓葬的构筑等的墓葬方式,遂成为封建社会后期流传和影响极为深广的一部丧葬礼仪制度。南宋时期,朱熹所倡导的墓葬的首要目的要放在保护棺椁、墓葬上,提倡和普及新型的墓葬结构——“灰隔”的使用等,在南方地区已十分流行。元代,在南方汉民族地区也仍继承南宋的旧制。

但是,理学形成于南宋一代,并未确立为当时统治思想,况且宋代统治者对理学又曾严加禁止,《宋史·道学传序》中说:“道学盛于宋,宋弗究于用,甚至有历禁焉。”所以理学对宋代社会实际生活影响并不太大,而且一个理论从提出到形成社会影响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故如何看待理学对宋代风俗的影响要作客观的分析。如程颐所提倡的“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贞节观念,朱熹极为推崇,在他们的倡导下,孀妇为尼的事件连续出现,“贞妇”、“烈女”不断增多,但对宋人尚未在观念和行动上产生深刻影响,立刻扭转宋代妇女再嫁的习俗,连朱熹自己都承认,他的观点和做法,百姓看来“诚为迂阔”[17]。不过,随着统治阶级对理学的提倡推崇,这些迂腐的思想也逐渐在社会上渗透,并对习俗开始产生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三、五代宋元汉族风俗文化的主要特点

1.逾礼

南宋楼钥曾说:“国家元气,全在风俗。风俗之本,全系纪纲。”[18]故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礼制,想用“贵贱不相逾”的制度化生活方式规范社会,使“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令民循礼蹈规,各安其位,以确保统治。“受到礼制束缚的宋朝初期”,“都城中的社会风尚基本是拘谨、俭约、守成的,呈现出恪守礼制、安分守己、繁文缛礼的精神面貌和单调呆板的生活方式”[19]。基本上做到“贵贱之别,望而知之”。《续资治通鉴长编》一百载:“方是时,百姓亦各安其生,不为巧伪放侈。故上下给足,库府羡溢。”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利逐末”思潮的激荡,物质生活的更新,统治机构的日趋腐败,恣意享受风气大开,禁令失控,金钱凌驾于纲常名教之上,遂使“政宽法慢,用度渐奢,风俗渐薄”[20],越礼逾制被视为当然。如服饰,宋初尚且有突破有关礼制的规定,到宋中后期,士庶更是不受政府法规束缚。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时曾说:“京师士庶,迩来渐事奢侈,衣服器玩,多镶金以饰,虽累加条约,终未禁止。”[21]妇女们更大胆违抗传统的服式和官府的规定,时有创新,以至“衣服无章,上下混淆”[22]。宅第园圃、服食器用“惟意所致,无复分限”[23]。政府规定庶民之家不得乘轿,而“今京城内暖轿,非命官至富民、娼优、下贱,遂以为常”[24]。都城男女,婚嫁不顾门第、等级的悬殊,以聘财、嫁奁作取舍,以至“宗室女当嫁,皆富家大姓以货取,不复事铨择”[25]。“明立要约,有同鬻卖”[26]。政府视为与礼俗相悖的火葬广为流行,等等。越礼现象不仅富家巨室如此,在平民百姓中也十分普遍。冒利犯禁,奢侈违命,突破贵贱堤防,无视官府规定,使两宋社会风尚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2.创新

既然五代宋元汉族社会的风俗文化具有一种对传统礼制的叛逆特质,那么,它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则必定有一定的创新秉性。所以,此时的汉族风俗文化又有创新的特点。

汉族的丧葬自古以来讲究“入土为安”,盛行土葬。但在宋代火葬却形成高潮,成为民众一种最为盛行也最为普通的葬法。宋代的火葬风俗是在吸收了西北少数民族的习俗和佛教信仰之后,成为士庶并行的习俗的。宋代的火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焚尸后另行收敛加以安葬,这一点,目前考古发现的许多宋代火葬墓是其明证,它有陶罐、木匣、陶棺等形制。另一种是焚尸后抛其骨灰,即“焚而置之水中”[27]。《宋史·礼志》载曰:“河东(今山西一带)地狭人众,虽至亲之丧,悉皆焚弃。”而当时的吴县(今苏州)“合城愚民,悉为所诱,亲死肉未寒,即举而付之烈焰,杈棒碎拆,以燔以炙,余骸不化,收举而投之深渊”[28]。为了适应合城人民悉用火葬的习俗,地方则于城郊建立焚化院、化人亭之类的专门火化场所。可见,宋代的火葬习俗,对汉族传统丧葬风俗而言,无疑是一种创新。

汉族社会,男女缔婚向来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以家长为子女婚姻的最终决定者。但到了宋代,则婚姻当事人也有幸参与缔婚过程,出现了破天荒的“相亲”习俗。北宋时的汴京,此俗叫相媳妇。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若相媳妇,即男家亲人或公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钗子插冠中,谓之插钗子”,若不成则以彩缎作为压惊之物。到南宋时的临安,习俗大致相同,但已被称为相亲。其俗由“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男以酒四杯,女则添备双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如新人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二匹,谓之压惊,则婚事不谐矣”[29]。这种相亲虽然不是由当事人双方参与,以自己意愿决定终身命运,而是由未来的公婆相媳妇,但却开创了婚姻当事人参与缔婚的先例,对于后来相亲由男女双方当事人参预习俗的形成,无疑具有开先河的意义。

宋代实行的交杯酒习俗,虽演化于旧时的合卺制,但已变异为新习俗,颇具创新的意义。因此,从民间到士宦都极其盛行,并得到统治者的首肯,成为礼俗中缔结婚姻必不可少的象征。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夫妻在所谓结发的“合髻”礼之后,“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讫”。《梦粱录》也说,撒帐之后,“命妓女执双杯,以红绿同心结绾盏底,行交卺礼毕,以盏一仰一覆,安于床下,取大吉利意”。虽然杭州与开封两地的习俗稍有差异,但其形态则是一致的。这种在婚礼上喝交杯酒的习俗,直到现代婚礼上,仍然盛行不衰,说明它的影响非常深远。

至于在商业习俗方面,宋代集市贸易的发展和城市商业组织行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给后代的商业经济注入了一种新的兴奋剂,使传统的经商发展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商业文化。

3.侈纵

宋代朝廷以禅让的方式取得政权,而非汉唐那样从马上取天下,因此宋代统治者缺乏汉唐朝廷的励精图治精神,而是贪图安逸,纵情享受。北宋建国伊始,宋太祖就对臣下说:“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以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据《随手杂录》记载:“太祖无事时,常召潘美辈禁中议政。或与之纵饮。”受此影响,宋代社会始终弥漫着一股去朴从艳、好新慕异的奢侈风气。至北宋末年,统治集团更为荒淫无度。《鸡肋编》卷下说宋徽宗宫廷宫女多达万人仍不满足,还常去东京名妓李师师家荒淫享乐;甚至惟恐臣下不荒淫,“劝以声妓自娱”,赐银责限买妾[30]。南宋朝廷则偏安一隅,统治阶级成员更是腐败之极,满足于守着残山剩水,纸醉金迷,宴安度日。纵观二宋朝廷,奢靡侈汰之风贯穿北南始终,为以前各代所未有。由于统治阶级荒淫奢侈,上行下效,奢靡之风席卷全国,人们竞相奢侈,逐渐习以为常。

在宋代社会,“宗戚贵臣之家,第宅园圃,服食器用,往往穷天下之珍怪,极一时之鲜明。惟意所致无复分限,以豪华相尚,以俭陋相訾。愈厌而好新,月异而岁殊”[31]。北宋汴京“辇毂之下,奔竞侈糜,有未革者,居室服用,以壮丽相夸,珠玑金玉,以奇巧相胜,不独贵近,比比纷纷,日益滋甚”[32]。南宋临安,“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值得一提的是,两宋不仅汴京“都人侈纵”,临安以“风俗轻靡”而闻名于世,而且奢靡风气传遍全国。如川陕四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尚奢靡”[33];两浙路,“俗奢靡,而无积聚”[34];吴中(今扬州),“人哆奢少俭,竞节物好游遨”[35]。据《图书集成·职方典·风俗》和《湖北通志·舆地志·风俗》记载,湖南的华容,江西的彭泽,湖北的汉阳、蕲州、松滋、蒲圻、黄安、安陆、襄阳、竹山、竹溪、江陵等地都出现了其俗“渐习奢华”的情况。

4.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