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坚守中道的哲学思想,以宇宙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建设人文的意义,在于昭示出一种辩证平衡法则。老子认为过与不及是循环运动的两极,唯有坚守中道可以壮而不老,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中国60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中之为中,与左右之为左右一样,正因为它独立于左右之外,并非附属于左右之下,而是高踞于左右之上。坚守对立统一的“中道”是制订正确路线的基础。
中国传统哲学的儒道两家对当时社会持有相同的反对立场和不同的治理态度。但是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和运用各异,孔子和老子都主张运用自家之道去挽救当时无道的天下。
相传为孔子编著的儒家经典之一《尚书·大禹漠》记载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说,人有私心是很危险的,道心是很微妙的,人们只有精诚专一,把握中正之道,才能处理好人生,治理好社会。子思所著《中庸》阐述儒家对道的理解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又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老子说:“多闻教穷,不若守中。”(张松茹《老子说解》第5章)是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有无相生,正反相倚,都有两个方面不停地变化转换着,人们怎样才能把握住他们呢?往往认识了这一面,忽视了另一面,听的道理再多,也只能在某一点上有些体会,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握对立统一的中道,遵守自然法则,防止违背自然客观规律的片面妄为,就能认识无穷的世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从哲学的层面上审视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阐述儒家思想的《中庸》记载:“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把对立的两端与中间的三段式视为处在一条平行直线上。有的学者据此以大量的客观事实论证事物是三分维度,以人为例如鲁莽与怯懦之间,由适度自信所形成的新质是勇敢,自负与自馁之间的适度新质是坚强。并以事成于三无处不在的事例论证事物是一分为三的。
道家哲学思想认为对立的两极与中间并不是平列在一条直线上,中间高踞于两极的顶端,构成三角形的中间称为太极或中道。道非阴非阳,但能生阴生阳。阴阳两仪对立统一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张松茹《老子说解》第42章齐鲁出版社第279页),而高踞于两极顶端的太极或中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同上第25章第165页)是绝对的。对立两极的统一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由于它逐渐脱离了两极质的范围所形成的新质,已不属于两极任何一极的质,中间自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新质。如怯懦与鲁莽对立统一于勇敢、自负与自馁对立统一于坚强。所以《易传》说:“太极生两仪。”即道与阴阳构成的三角形,赋予事物的三分仍属于二维形态,并不能说事物即一分为三。据此显示出相对两极之间的中道与中间的差异。
而儒道两家对于事物的认识可以肯定的两极与中间都处于相对的关系,两极与中间的质,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的。儒家从现实的社会出发建人伦,明教化,由人及天的文化体系和道家法天地,明自然,反对文明异化,使人文建设和社会机制不违背天道自然规律,由天及人的文化体系互补互融,构成中国传统文明资源,积淀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血脉里,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态产生着深厚的影响。
老子五千言中的大量言论,充满着坚守中道,避免走向反面的辩证平衡思想。“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同上第四章第35页)“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同上第9章,第65页)“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侧得,多则惑。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同上第22章第149页)老子坚信“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同上第40章第263页),坚守对立统一的中道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这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