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世界
6767300000015

第15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尽管儒道两家“天人合一”的内涵不同,对道的理解各异,但其“由人及天”和“由天及人”的两种文化体系,都主张把握中正之道,处理好人生,治理好社会。

相传为孔子编著的儒家经典之一《尚书》大禹漠记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说人有私心是很危险的,道心是很微妙的,人们只有精诚专一,把握中正之道才能处理好人生,治理好社会。子思所著《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相对于两端而言的中,由于它脱离了两端的范围,不属于两端的任何一端,便由之自成一种相对于两端而存在的质。

道家坚守中道的哲学思想,是以宇宙生成变化的根本规律建设人文的意义,在于昭示出一种辩证平衡的法则。老子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中”。(《老子》通行第5章)是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不停地变化转换。人们怎样才能把握住它们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握对立统一的中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虽然也都承认事物的二维状态,儒道两家所提倡的中道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认为事物的两极皆从属于道,都不拒斥多样化、多极化的有效性。适应多元值逻辑系统发展需要。尤其道家“由天及人”的文化体系,生成性思维的哲学体系,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相处,与马克思生活世界观所提倡的自由的、自觉的、劳动联合体的自然人化,人自然化具有一致性。老子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确立了道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成为哲学范畴,具有更深刻的涵义。老子论道之道,再也不是原本意义的恒道,分为可道、恒道与非恒道三层涵义。恒道的物质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通行本第21章》)与非恒道的精神性,“道法自然”(《老子》通行本第25章)的统一,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恒道的普遍存在与非恒道是事物的哲学道理,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是道理的集成。老子以道为命题的哲学体系,就是论说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各种道理的学说。恒道决定非恒道,道理来源于恒道,道理的真伪是否与恒道一致为准则。可道是指人们的认知和论说,是恒道与非恒道的外延。恒道与非恒道的统一,是老子论道的内涵。

老子以道为命题哲学体系立论的基础是“天人合一”。老子所说的天是宇宙自然之天,天之道是宇宙自然规律之道。老子所说的人,同源于道,同构于物,同归于根,同合于一。以人之道,合天之道。天与人同归于道,达到人生理想境界。是古之善为道者至高无上的准则。天之自然规律之道,相应相求,相互依存,主宰万物“利而不害”。(《老子》通行本第81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通行本第77章)“抚育万物,生之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同上第51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为天下贵”。(同上第56章)是说挫损消磨千差万别的浮操锋芒,化解由生理感官的感受与经验所产生的片面有限性所引起纷繁矛盾对立。协调一切事物隐蔽的瞬间千变万化。综合消除一切事物的片面局限,挫损浮躁锋芒,协调隐蔽的变化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概括天道的自然本性为“和”,此“和”并非一团和气不言斗争之和,是中和达道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的玄同。以天之道,合人之道,是“和”的相合,即为“和合”,是老子哲学思维的精髓。战国时期已经有学者把老子哲学的精髓复合为“和合”。“保合大和乃贞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易、乾卦篆辞》)阴与阳的和合,主观与客观的和合,意识与物质的和合,是达到完美形态的重要条件。

综观中国和世界哲学史,从古代哲学,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都可以发现自始至终都凝结着对“一”的追求。近代哲学寻求世界的统一性,科学的统一性,文化的统一性,以致于人类活动的统一性,始终不倦地进行着对“一”的追寻。以“一”为价值实体和价值本质,以“一”的思辩方法为理论前提。任何“一分为二”,“合二而一”,“天人合一”,都是对“一”的表述形式,都要还原为本根的“一”,实现统一性。但是二元值逻辑系统与多元值逻辑系统,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老子》书中所说的“一”是“道”的代称词,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达到完美形态的表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为天下正”。(同上第39章)老子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和者睦也,中和生新之意;谐者相合也,协调化解冲突之意。

和谐生力,和谐生新,和谐生美,和谐兴旺。和谐是一种胸怀广阔容达,和谐可以融合超越创新,共同发展前进,是人类的最高境界。和合生成性思维方式并非中西传统哲学的合二而一的思维模式,并不止于某一领域,且不放弃理想的目标的追求,而是融合超越创新,永葆智慧活力的众玄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