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卢梦求职记
6767200000014

第14章 珍惜同窗情谊

珍惜同窗情谊这一天是周末,卢梦和李晓红两人正在逛街购买回家的年货。她们的大学同学小毕给李晓红打来电话问:“春节你是否回家?”

“家是一定要回的,更何况在传统的节日。我母亲那一辈人可以说是传统观念的最后守望者,他们慢慢老了,看一眼少一眼,让他们多一些温存多好!”李晓红回答。

“可能我们处境不同,我已经好几年不回家了,我是家里的老大,回去的话一大堆事,烦死了,弟弟妹妹们正上学,我要给他们每人压岁钱,父母亲体弱多病,也要给他们生活费,家乡的同学朋友以为我在外地混得很好,向我借钱的不少,而且回家一趟路费等也得花一笔,我哪有多少储蓄?不回去嘛,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这么过了年。”小毕是来自广西的一个男孩,现在出版社搞平面设计,比李晓红小一岁。上大学那会儿,小毕一直在追求李晓红,但李晓红对他没有兴趣,仅仅视他为一位好同学。

“那你平时不往家寄钱吗?”李晓红问道。

“唉!省吃俭用,寄还是寄了一点。”小毕的一个老乡一个月前因为盗版一套国外的图书被抓起来,并罚了十几万元钱。对于这一点,小毕说:“像我这种老实安守本分的人,虽然没钱但也不会有这种遭遇,唉,看来要出人头地、腰缠万贯,还真的要有些冒险精神啊!我是不行了。”

毕业后,李晓红和小毕没有见过面,但小毕偶尔还是会打电话给李晓红聊聊天。关于事业关于理想,是李晓红和小毕每次聊天的内容。如果不是因为同窗情谊,李晓红不会搭理他的,但毕竟是同学一场,而且年龄又比自己小。

“你啊,别想太多了,就踏踏实实地工作吧。”李晓红以姐姐的口吻劝说道。

“春节前,我们见个面吧?”小毕恳求的语气。

“春节前,恐怕不行,时间太紧张了!”李晓红想了想说道,“春节后吧。正好那时候我过生日,你负责叫上其他在北京的同学吧,我请大家吃个饭。”

“好!一定照办!”

“那就先这样吧。我正忙着呢。”

“哦,那你忙吧。春节后见!”

两人挂掉了电话。卢梦问道:“晓红姐,你真的打算生日请客呀?”

“嗯。半年多没见了,我也挺想大家的。花点儿钱算不了什么,关键是这种同窗情谊很难得,以后估计不会再有了!”

“明白了。”卢梦点点头应道。本来请客是件普通的事情,但是对于一向节俭的李晓红来说,绝对不同寻常,特别是邀请的对象不是一个两个,而有可能超过十个。

这一天逛街,卢梦买了不少东西,除了父母亲,她还给自己的姑姑和表妹分别买了礼物。这是她自离家之后第一次为家人买的新年礼物!想到这一点,她心里又歉疚又兴奋。相比之下,李晓红的收获则多得多,要知道她的家人和亲戚也比卢梦的多得多。以前上学的时候她也给家人带过东西,那都是从平时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现在自己挣钱了,所以出手也大方了一些。大半天下来,两人欢欢喜喜满载而归。

两天之后,她们都各自回家了,李晓红选择的是火车,卢梦则是搭乘飞机。上学的时候卢梦也基本上都是选择飞机,按她的话说就是火车上方便面味道太难闻,宁可多花钱也不愿受那个罪!李晓红其实也有类似感受,但她为了省钱可以勉强接受。

整个假期,卢梦除去了一趟姑姑家之外,几乎没有出过门,一直陪伴在父母亲和祖父身边。这一年,她发现祖父的腿脚没有以前灵便了,父母亲也都似乎苍老了一些,父亲不仅瘦削了很多,而且鬓角的白发也多了不少。无意中她发现父亲的病历本,原来半年多前,父亲查出患了糖尿病,但经过药物治疗和自身的饮食控制,血糖比较稳定,病情基本上停留在最初阶段。而这些,父母亲一直对卢梦隐瞒着。卢梦没有责怪他们,因为父母亲并不想让身在远方的女儿担心。假期几天,卢梦总是不停地帮助父母亲收拾屋子以及买菜什么的,这让她的父母亲感到很意外也很欣慰,他们感叹道,女儿长大了懂事了!的确是这样的,之前几个春节都是寒假期间,卢梦几乎天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睡觉、看书、上网聊天,与父母聚在一起也只是在吃饭的时间。所以这次的变化,她的父母亲料想一定是女儿在外遇到了什么事情,但无论他们怎么旁敲侧击,卢梦始终闭口不谈。既然这样,他们也就不再过问了。卢母在临行前对女儿叮嘱道:“梦儿,出门在外一定要与人为善,吃点亏没有关系的,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卢父也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孩子,这个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爸爸妈妈就是你的天和地,累了、倦了,就回来吧,我们随时拥抱你!”

带着这份温暖和温馨,卢梦含着泪背上了行囊再次离开父母亲的怀抱。在父母亲面前,她从来没有掉过眼泪,也一直没有掉眼泪的情感驱动,但这次离家,当她进了机场检票口,回身向父母亲挥手的时候,泪流不止。

回到北京的当天,李晓红也同日到达了。两人相互赠送给对方自己家乡的特产,并都留了一份,打算给王超。这个朋友,她们两人都很惦念。关于她工作的问题,李晓红还在年前特意打电话给程鹏,程鹏答应李晓红说,年后请王超来公司见个面聊一聊,如果确实合适,一定录用王超,并在薪资上多一点照顾。

这个假期,李晓红忙个不停,除了去亲戚家串门,她还分别和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同学建立了联系。她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她说:

“真没想到啊,我的这些老同学当中,还真有出人头地的。”

“是吗?我的那些同学基本上都失去联系了,尤其是小学和初中的。高中的也只有一个,还是出国留学的,一直说见面,也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你知道吗?我有个小学女同学,现在已经是省委里的一个副处长了,她还只是卫校中专毕业的呢。真没想到啊!以前她在班里默默无闻,经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学习成绩也一般,但是人长得挺水灵的。年龄还比我小两岁,真是自叹不如啊!”

“哦,你见到她了吗?”

“见了呀。变化真大,简直是判若两人!她现在可会打扮了,一身名牌,还开着小车来接我。我问是不是单位的,她说是自己买的。”

“是吗?那她怎么那么有钱呢?”

“我当时也纳闷呢。后来我有点儿明白了!”

“是怎样的?”

“人家中专毕业没多久,就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个地级市的市长,虽然这个市长是二婚,而且年龄比她足足大了二十岁,但是人家不介意啊。结婚不到半年就给人家生了一对龙凤胎。她的工作也经市长丈夫的关系,从医院调到了市委。后来,那个市长升官了,调到了省委,她也跟着进了省委。你说人家够有眼光的吧!”

“嗯,也可能是运气好吧。”

“真是没想到啊。嫁个达官贵人,少奋斗了十年。”

“晓红姐,你羡慕这种人吗?”

“呃,怎么讲呢,没有想太多,只是很感慨!”

“说实话,我不羡慕这种人。你觉得他们之间有爱情吗?”

“不好说。有时候在金钱和权势面前,爱情显得微不足道。”

“没有爱情的婚姻,我觉得难以想象。”

“但我有时也在想,如果只有爱情没有面包,这种爱情可以维持多久?”

“嗯。但我觉得没有爱情只有面包,这种生活也很乏味的吧。”

“是啊,最好是既有爱情也要有面包。”

“嗯,我也这么觉得……”

“不过话又说回来,多和这些老同学联系没有坏处,没准哪天需要人家帮你忙。”

“嗯,你说得对!这一点我要跟你学习。”

“这一点,我也是从大师哥程鹏那里学来的。”

两人相视而笑,然后结束了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谈天说地。

春节假后的第一个周末是李晓红的生日。程鹏本来想单独请李晓红吃饭,但李晓红执意要与自己的同学一起过生日。无奈之下,程鹏只好让手下人悄悄地订了一家特色餐吧,并推荐李晓红去,理由是朋友开的,去的话可以打折。李晓红没有怀疑,她通知了小毕及其他同学。

AFT餐厅,李晓红早有耳闻,一直没有机会去。据说它最有特色的是吃完饭可以站在桌子上跳舞。这一天,一共来了十个人,大家几乎同时到达。令卢梦没有想到的是,小伟也来了,他正好到北京出差。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人,这半年来,卢梦忙于生活的变迁,一直没怎么想起他。如果不是那个收集阳光的小罐罐,卢梦可能一时会想不起他来。怎么会这样呢?卢梦甚至骂自己没良心!好歹同窗四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伟都在不同程度上帮她解决过问题。

AFT餐厅布置装修与众不同,到处弥散着伊斯兰教的气息。服务员们都穿戴新疆维吾尔的民族服饰,菜谱上的各种名称也充满了西域风情,饮料中有叫“丝绸之路”的,卢梦要了一杯名为“楼兰之梦”的鸡尾酒。他们这一桌所有饭菜都是程鹏事先点好的了,每一道都很好吃。小毕和卢梦分别坐在李晓红的两边。

“晓红,生日快乐!”小毕首先起身举杯祝贺李晓红,他今天给她买了一盒蛋糕。

“谢谢小毕的蛋糕,等饭后再吃吧。”李晓红对自己的生日庆祝仪式不是特别讲究。况且这次聚会也是借生日之名把大学同学聚到一起。庆生只是一个幌子!

“晓红姐,祝你生日快乐!”卢梦从随身带的皮包内取出一个包装很精美的礼物,递给李晓红,“晓红姐,希望你能喜欢。”

李晓红打开包装,是几本关于广告方面的畅销书,她开心地说:“谢谢啊,这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东西!还是卢梦了解我呀。”

“其实早该送你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书店。”显然,卢梦记得元旦前,李晓红无意中提到的买书的事情。

“不早不晚正合适。”李晓红笑着安慰道。

“祝我们班长生日快乐。”小伟举着杯走到李晓红跟前,并带上了自己的礼物,他说,“这个礼物是一个相册,全部都是我自己手工做的。里面已经放满了照片,都是大学四年中拍下的。春节假期,我重新整理了一下。其中有一些照片可能你都不一定有。那是你们上课的时候,我偷拍的。”

“你好坏!偷拍这事,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李晓红问卢梦:“你知道吗?”

“嗯,我倒是知道。小伟让我保密,说是毕业以后再找机会送给大家。”卢梦回答。

“好啊,敢情是你俩密谋来着。”李晓红迫不及待地打开看,她笑了,“哈哈,那时候大家挺傻的!真不错,太珍贵了,谢谢小伟!”

“是啊,上学的时候可能不会有这种感觉,但毕业了,大家分别了,就不一样了!”

“什么时候,也送我一个呀?”小毕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道。

“放心吧,每个人都会有的,等你们生日时一一送上。”说这话时,小伟看了一眼卢梦。

接着,其他同学也纷纷向李晓红表示祝贺,并送上了特意准备的礼物。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他们的话题都围绕着以前上学的点点滴滴。

等大家也吃得差不多时,不远处的舞台上,演员们陆续出场了,节目也一样具有民族特色。其中穿插了几项观众参与的游戏,结束后每个参与者都会得到一顶漂亮的缀满各色珠子的小帽子。卢梦很喜欢,她对小伟说:“我很想要那小帽子,你能不能为我去争取一个?”

这时候,台上有一学跳新疆舞的观众参与节目中缺一个人,主持人左右走动,问:“有谁愿意参加。”小伟转头看了卢梦一眼,略作思索后径自跑上了台。他的舞蹈动作显得有些笨拙、费劲,但他还是努力完成了。主持人把帽子戴到了他头上,一回到座位上,他就把它摘下递给了卢梦。卢梦终于得到了这个可爱的小帽子,她一会儿把它戴在头上,一会儿又摘下,然后放于指间不断地转着。她的一举一动尽收小伟的眼底,他看她笑得那么欢畅,眉宇间也露出欣慰的神采——这种细腻的情愫在卢梦的心底融化了。

节目最后,疯狂高亢的音乐奏起,每个餐桌上的残羹剩饭以及餐具都被服务员收走了。食客们纷纷登上椅子、桌子,尽情地扭动身体,卢梦也渐渐放开自己跟着节奏跳起来。在这一时刻所有人都忘了拘束、羞涩,投入惊涛骇浪的音乐海洋。

当音乐结束,李晓红喊服务员来买单,服务员告诉她,已经有人在订座的时候就帮她结过账了。李晓红马上想到了是谁,没错,正是程鹏。程鹏虽然是好意的,但此时,在众同学面前,李晓红觉得有些尴尬。卢梦上前解围道:

“我们有个大师哥,正好欠晓红姐一顿饭,所以今天他请了。”

“他怎么不一起来呢?”小伟问道。

“哦,他很忙,正好没空。”卢梦看了一眼李晓红,向小伟解释道。

“晓红,他是你男朋友吗?”小毕收起了笑容。

“不是,不是,就是一个好心的大师哥。”卢梦再次替李晓红解释道。

“哦。”小毕将信将疑。

“好了,我们现在去找个安静的咖啡馆叙叙旧吧,我请大家。”

除了其中两位同学有事要走外,其他人都跟李晓红去了玫瑰苑咖啡馆。两个多小时的侃侃而谈,毕业后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这些人当中,除了小伟和小毕在事业单位工作之外,其他人都在各个企业做设计。

聊天中,小毕提到一个叫陈笛的同学,他是老师和同学公认学习最优秀的,毕业后去了一家电视台的广告部,月薪蛮高的,可谁也没想到如今他已经成为了囚徒。据说是因为利用看管电视制作设备职务之便,盗窃了价值二十多万元的摄影器材。大家听后都直呼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曾经那么老实,弹得一手好吉他,甚至还有些内向的男孩,干出这么惊人的事。据大家对他的了解,都觉得他绝不是仅仅为了物质上的利益,一定受了什么重大的精神打击,才促使他失去理智走上犯罪的道路。小毕的解释是,陈笛肯定是为了女朋友。毕业之前,他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个女孩,据说长得很漂亮,很会花钱。

此外,小伟还回忆起一件事情。他们学校附近有一片农地,夜里小伟常常带着那些调皮的男生去那边偷萝卜。那种叫“心里美”的萝卜,小伟和同学一次去能收获十多根,然后分给大家拌凉菜吃。尽管这不是很光彩的事,尽管他们都提心吊胆,但充满了刺激,也着实为大学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其实,小伟的家庭背景很好,父母亲都在政府部门工作,属于高干家庭,经常有人给他们家送这送那,托他的父母办事,可他就偏偏做些与自己家庭出身相悖的事情。他自己的解释就是寻开心。

从咖啡馆出来,大家互相道别,最后只剩下李晓红、卢梦和小伟的时候,小伟想请卢梦去他下榻的酒店坐一坐,但卢梦婉言谢绝了。后来,回到住处,李晓红建议卢梦发一条短信给小伟。短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小伟,我们虽然曾有过美好的回忆,但那些都已成为过去式。让我们往前看吧!你是我的好同学、好朋友,我会珍惜这份难得的同窗情谊,直到永远、永远……

大约半小时之后,小伟也回复道:谢谢,友谊地久天长!我永远是你大学时代的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