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戚子的故事
6762900000006

第6章 梦破九月

1974年夏,“双抢”工作刚结束。

上午9点,戚主任办公室里在开短会,参加会议的是六个生产队的小队长。

戚善根拿出笔记本,传达了昨天公社会议精神:“? ?这次推荐工农兵大学生,我们大队轮到一个名额,回乡青年、下放青年都可以。成分必须要好,是贫农或雇农的子女。政治思想表现一定要好,积极要求进步,文化程度要高中毕业,劳动时间至少两年。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推荐好这个名额,我不搞一言堂,充分发扬民主,先听听大家的意见。”

说完,他发给每位小队长一张小白纸,要求他们各自在纸上写出推荐人的姓名。

不到两分钟,六人都写好了名字,把纸捏成小团,丢入空粉笔盒中。

戚主任拿起盒子轻轻摇了一下,当面唱票,六人推荐的名字都是戚子。这是在他预料之中的事,所以他今天更要做得光明正大些。

戚子家东门口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弄堂,靠近河边的东西两边各有两块比较光滑的黄色长条石,每块可坐三人。夏天用河水冲干净后,小孩子抢着躺在石上乘凉,很舒服。

今天队里不劳动,戚子穿着白衬衫、灰裤子和白色塑料凉鞋,坐在小靠背竹椅上。她把网绳系在条石上,左手拿着一块长4寸、宽不到2寸的光滑小竹片(用来固定网眼大小)。右手拿着梭子,飞快地往左肩方向上下来回摆动,编织蚕网。

“戚子,来大队一趟。”

村上的高音喇叭里又在叫她的名字了,戚子放下手中的活,赶快向大队走去。

一到大队,戚善根在办公室里,老远就用手在招呼她。一进门,黑色的脸上满是笑容:“阿子,好运来了、好运来了。”边说,边递给她一张纸。

戚子拿过一看,是一张工农兵大学生推荐表。她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迅速回过神来,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却兴奋得说不出话。

戚善根向她讲了刚才开会、推荐的情况后,当场叫她填好表格,并叮嘱:“阿子啊,你一直来表现都勿错,这段时间表现要更加积极,千万不要在关键时刻出问题。出了问题我可救不了你。”

“谢谢戚叔。你放心好了,我不会丢自己的脸,也不会丢你的脸,一定要为我们大队里的贫下中农争口气。”

她填好了表回去了。一路上,她心里乐开了花,满脸喜悦。

“戚子要上大学了!”

一传十,十传百,喜讯迅速传开,当天吃晚饭前,几乎整个大队里的人都知道了,大家为戚子高兴。

当晚,戚子失眠了,想这想那,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总觉得有话要说,有情要吐。她干脆开灯,披衣坐了起来,一看时钟,已是第二天的1点45分。

她起床,拿来一本用过的练习簿,写起诗来。3点多一点,写出八句诗,定好了题目:枟革命路上向前跑枠。又从抽屉里拿出日记本,用仿宋体把诗抄在上面:

东风劲吹红旗飘,夏天炎热消息好。

贫农女儿上大学,戚家兜里有骄傲。

戚子今天真自豪,心潮澎湃决心表。

坚决响应党号召,革命路上向前跑。

戚子抄好后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感到满意,微微一笑,合拢日记本。这时心里平静多了,人也累了,她倒在床上,一会儿就睡着了。

一转眼,到了8月22日。根据公社要求,10月1日,太湖公社要召开庆祝大会,每个大队至少要上台表演一个节目,并鼓励大家创作新节目。

戚子得知这个消息后,为了感谢贫下中农和戚叔对自己的关怀,主动去找戚叔,向他表示要创作一个节目,为大队争光,为戚叔争光,为自己争光,在上大学之前,向大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当戚叔问她编个什么节目时,她故意卖关子:“三天后告诉你。”

戚子爱好文学,事前已有打算,想结合形势,编个“三句半”节目,当天晚上就开始动笔。

第二天,戚叔传话过来,说时间紧、任务重,叫她白天不要去队里劳动了,在家安心编节目。戚子写了改,改了写,反复折腾起来。经过三天三夜的静心、刻苦创作,终于编好了节目。

8月25日,戚子提前吃好早饭来到戚善根家,他儿子戚红卫告诉她,到“桥口”(注:河岸边洗东西的地方,用长方形石条搭成阶梯,从河岸延伸到水里)去洗脸了。不一会儿,戚善根拿着洗脸的东西回来了。

“戚叔,任务完成了。”随即把两张纸递了过去。戚善根笑了笑,拿过纸认真看了起来:

枟批林批孔树新风枠

甲:敲锣打鼓走上台,

乙:我们四人要开批判会,

丙:批林批孔批“四旧”,

丁:树立新风!

甲:林彪是个反革命,

乙:反对毛主席、反对共产党,

丙:叛逃出国摔死在外蒙古,

丁:遗臭万年!

甲:孔老二不是个好东西,

乙:扇阴风、点鬼火,

丙:满口仁义道德装圣人,

丁:欺骗人民!

甲:旧思想、旧文化,

乙:旧风俗、旧习惯,

丙:统统都是大毒草,

丁:坚决铲除!

甲:东风吹,战鼓擂,

乙:移风移俗立新风,

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丁:形势大好!

甲:抓革命,促生产,

乙:阶级斗争永不忘,

丙: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

丁:永远向前!

戚善根看完了,惊讶地睁大眼睛问:“阿子,这是你写的?”

“不是我写的,你说是谁写的?”

“好,好,写得好!”戚善根突然亮开大嗓门,翘起大母指,连连夸奖,把戚子吓了一跳。

“吃好粥,我就到大队里去叫人开会,讨论这件事。阿子你也去参加。”

当天上午,各生产队的小队长都到会。大家没有意见,说节目结合形势,编得好,社员们容易表演。会上,确定了表演节目的四名人员,要求小队长回去做好落实工作,还指定戚子为排练节目做好辅导。

戚子欣然接受任务,并当面保证:一定要为东方红大队去争光荣,在上大学之前,坚决完成排练任务,不让大家失望。

一切准备就序,8月28日开始,戚子与其他四名青年在大队的礼堂里每天排练一小时。戚子先一一帮助他们纠正字的读音以及说话的语速、停顿、声调高低,而后帮助设计简单的动作,还进行了表情示范等。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排练,戚善根决定在9月2日下午,大约利用半个小时,在大队的礼堂里进行一次小试演,叫附近有空的群众也来观看,帮助提提意见。

“咚咚呛!”“咚咚呛!”下午4点钟开始试演。

戚善根、戚子等十二三人在台下观看。刚试演了一遍,突然,有人叫戚善根去办公室接电话。

听完电话,他把听筒使劲地往话机上一压,黑脸上顿时露出了气愤的表情,坐在靠背椅上吐出三口粗气。接着,点燃一支烟,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儿。

他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礼堂,宣布排练结束,把戚子叫到办公室。

“戚叔,遇到什么事啦,您好像不高兴。”

他一反平时的大嗓门,轻轻地、慢慢地说:“刚才,公社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说他的女儿今年也被推荐上大学,但前天被上面一个领导的亲戚调包了,他感到非常气愤。还说他女儿还不知道,问我怎样去告诉他的女儿,可以减少一些痛苦。”

“真有这样的事?”戚子以怀疑的口气反问。

“真的。阿子,这件事要是摊到你头上,你会怎样想。”

“我肯定会大哭一场。”

“那哭好后怎么办?”

“还没有想好。”

“做人啊,不可能都是顺风顺水,总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革命者就要有大无畏的精神,要向小铁梅学习坚强。时间不早了,回去吧。”

戚子边走边想,感到奇怪:“这件事与我根本没有关系,戚叔为什么要把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呢?”

吃过晚饭,处理好日常家务,戚子正要出门去。

戚善根迎面向她家走来,叫住了她:“阿子,我有事正要告诉你。”

“有什么事啊,快点说,我已经约好人要到隔壁大队去看电影。”

“回家再听我说。”戚善根想,他下午已经做了点思想工作,估计戚子反应会小一些。

戚善根一进门就在饭桌边坐了下来。戚大毛泡了一杯茶,双手捧到善根面前,他手背上的青筋像小蚯蚓一样爬在上面。

戚善根慢慢地喝了几口,终于讲出了真相,说这个被调包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戚子。

戚子先是惊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接着,无声地流出了两滴泪水,又流出两滴泪水,好看的脸上出现了两道晶亮的泪痕。“哇!”戚子终于忍不住了,放声大哭起来,冲进房里。

家是避风的港湾,现在的戚子有哭的权利和自由,她可以毫无顾忌地发泄不满,用泪水冲刷心中的悲愤。

戚善根拍拍大毛的肩膀:“大哭一通,比闷在肚里好。等一下你去看看,劝劝。”

戚大毛点点头“嗯”了一声,送他出门。

戚子坐在下面有横档的高脚木凳上,伏在长桌上大哭了一会儿,天黑了,人也累了,停止了哭声。但眼泡皮已经明显红肿,额头上还有一些十分凌乱的头发。

她仰面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了好一会儿,一骨碌起床,迅速拉开抽屉,拿出日记本,用力写下了陈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更直”诗句,以此鼓励自己。

月亮慢慢穿过云层,银辉洒在戚子家的小院里、窗台上。

戚大毛双手捧着水盆,里面放着毛巾,来到房前,轻轻地敲门:“阿子,洗个温水脸吧。”

戚子打开房门,接过脸盆,洗了脸,感到舒服了好多。

“阿子啊,臂膊弄勿过大腿,官大一级压煞人,世道从来就有不公平。我们已经倒霉了,你再伤心想勿通,就要影响身体,亏要吃大了? ?”

“阿爸,我想通了。”

“想通了就好,早点睡。”戚大毛放心地走了出去。

戚子想忘掉不痛快的事,早点睡,但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我受的打击还少吗?老天为什么老是与我作对? ?

一大早,戚子来到太湖岸边,太湖雾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她用右手在地里挖起一块硬邦邦的泥巴,使劲地扔向太湖,马上被大雾吞没了,毫不见影,也听不到半点声音。她连续做着重复的动作,刚扔出第四块? ?

“? ?”

突然,出工的哨声响起,戚子被惊醒了,发现自己在做梦。

她赶快下床,穿衣洗脸,从锅里拿了两个馒头,急冲冲奔向田野,与社员们一起去劳动了。

§§第三章 代课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