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后天有多远?通货危机、石油泡沫和气候变化
6758900000023

第23章 石油的峰值

2010年2月,美国联合部队司令部(US Joint Forces Command)发布了其年度报告———《联合作战环境2010》(Joint Operating Environment 2010)。这份报告第二章的能源部分专门论述了“石油峰值”问题,并总结了未来能源短缺的形势:“2012年,石油产能过剩局面将结束,石油将供不应求;2015年,石油产量将出现下降,能源缺口将增加,油价将重新站回100美元以上;2030年,石油需求将达每天1。18亿桶,而发现新石油资源不容乐观,供给可能仅为每天1亿桶,缺口将达每天1800万桶。”

这份报告认为,“石油峰值”将给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带来重大影响。经济上,石油供需失衡将带来“新的大萧条”(New Great Depression)。政治上,经济减速可能带来其他问题的放大,使一些脆弱国家崩溃。军事上,国家之间的能源争夺可能引发军事冲突,如果能源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各国将有必要对能源开采设施进行军事保护。报告还特意指出,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和汽车需求的增长将导致其石油需求的大幅增长。中国在非洲保障能源供应的行为将会引起国际冲突。总之,“石油峰值”不仅是石油供给不足的问题,还是全方位的产能缺失,包括钻井平台、采掘工程师、下游精炼产能等。“石油峰值”不是短期的麻烦而是长期的问题:“即使我们从现在开始专注于产能修复,也需要10年时间来填补需求预期。”美国军方的报告专门讨论“石油峰值”问题十分少见,这不能不引起广泛关注。

尽管地质学界、经济学界都对石油资源的枯竭有很大争议,但石油生产峰值理论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5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哈伯特预言,美国的石油产量将在1966—1971年达到顶峰。事实证明了哈伯特预言的正确性。这一情形称为“哈伯特顶点”。但哈伯特关于全球石油产量将在1995—2000年达到顶点的预言并没有实现。表2 1所示的是1920—2007年美国原油产量。

1998年,爱尔兰地质学家坎贝尔等在其论文《廉价石油的终结》(T he End o f Cheap Oil)中就得出了廉价石油时代终结的结论。① 其后10年,国际油价的走势印证了坎贝尔的结论,石油峰值论再次风靡世界,据说光研究石油峰值问题的网站就有几百个 ① 。中国的科学家翁文波院士、童晓光院士等也都对石油峰值做了深入的探索。中国石油大学冯连勇教授还指导着一个“中国能源峰值研究小组”持续地研究这一问题。新千年以来,许多机构开始接受了哈伯特顶点的到来,只是在达到顶峰的时间上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在油价高涨的背景下,一些原来反对石油峰值论的学者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一轮油价上涨的“始作俑者”恰恰是石油峰值的到来,石油峰值的到来至少要比预期提前了10年。

IEA 在《世界能源展望 2007》中则公开担忧因为油田产量加速递减而造成的供需缺口将严重影响石油供应。② 按照IEA 的数据,从全球范围来看,根据目前对新增总产能的估测,如果目前在产油田的实测加权年均递减率在3。7%左右,那么到2012年,参考情景中的全球石油供应能力和需求将持平。以此相同的递减率计算,2012—2015年需要增加1 250万桶/日的总产能来满足 420万桶/日的需求增长,并补上现有油田约840万桶/日的递减量。总的来说,2006—2015年将需要增加3 750万桶/日的总产能,包括需要用于补上自然递减的部分。但实际上递减率最终可能略高一些。如果实测的平均递减率仅提高 0。5%,那么产能增长的累计缺口到2015年将达到260万桶/日,这足以吞噬全球当前约 300 万桶/日(目前为600万桶/日左右)的富余石油产能中的一大部分。

IEA 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在2008年12月13日召开的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会议上指出,即使假设以2008年为基点往后25年当中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为零,还是需要增加每天4 500 万桶的产量,这样才能应对油田产量的递减,这相当于4个沙特阿拉伯目前的产量。后来,他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考虑到现有油田产能下降以及原油需求的增加,将要求石油供应市场在从2008年之后的未来22年中新开发6 400万桶的原油日产能力,并且这一新增产能的近半数需在未来8年内实现。

因油田产量递减和需求增加而留下的供需缺口如何弥补?目前,世界原油日产量约为8 100万桶。按照比罗尔的数据,我们可以推算,从2008—2030年,原油日产量需要达到1。45亿桶才能弥补油田产量递减和需求增加的缺口。新增原油产量占目前产量的接近80%,占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27%左右。此外,对石油行业下游部门投资不足也会给石油价格带来上涨压力。为了使新增原油供应能够弥补现有油田产量自然下降导致的供需缺口,2030 年之前,全球需要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项目上平均每年斥资约3 500亿美元(累计8。4万亿美元)开发新的油气项目。但2000—2007年,这方面的投资总共才3 900亿美元。

实际上,无论理论上的这一峰值是否存在以及会在什么时间出现,重要的是市场当中许多人相信峰值的存在,并由此引起对石油生产能力的担忧和预期。只要担忧和预期存在,石油供应就会笼罩在短缺和耗尽的阴云中,价格当中的“风险溢价”就会越积越多。而一些经济学家否认石油峰值,他们认为,石油的枯竭会推高油价,导致需求自然减少,而使人们改用其他燃料。剩下的石油因为开采成本太高而无人开发,自然也就不会用完。所以,没有所谓的“石油峰值”。但是,这只是以人们能够开发新的技术或新的燃料来替代石油为前提。问题在于,人们未必能够及时地发现新的技术或以新的燃料来替代。而石油价格上涨也会带动其他燃料价格上涨,替代燃料未必经济,也未必清洁。退一步说,即便出现一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种状况,也恰恰形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石油生产峰值,而这一生产峰值的到来是以需求峰值的到来为前提的。

实际上,石油峰值不仅是产量峰值。笔者认为,石油峰值还存在消费峰值和排放峰值。由于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各国在碳排放问题上都面临“总量控制”问题,而碳排放强度是存在极限的,因此,一国石油消费量也就存在“天花板”———峰值。笔者预计,消费峰值和排放峰值越来越重要。石油峰值论影响深远,它不但会改变世界能源结构的版图,甚至可能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