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与迁移
6758800000026

第26章 永恒主义知识观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形成于 20世纪30年代,和要素主义一样,矛头直指当时的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钦斯、艾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永恒主义实际上是19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复活。永恒主义者鼓吹“共同人性”的存在,训练理智的重要,强调教育应该集中于理性的养成和完善,而养成和完善的手段则来自于蕴含“永恒真理”的古典学科。永恒主义认为,尽管现实世界存在明显的混乱,但真实世界并非杂乱无章的,它具有稳定、严谨的结构,它本身的发展是有秩序和规律的。这种观点与进步主义的观点相反。进步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变化的,不仅物质世界在变化,而且精神世界也是同样变化的。

罗伯特 · 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1899—1977)是美国的教育家,40岁时就任芝加哥大学的校长,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之一。他对30年代由于进步主义的影响和人们对实用主义的曲解而造成的教育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我对教育制度所从事的一切无用、幼稚和不相干的活动感到惋惜。? ? 同样我反对充塞美国很多名牌大学概览表的那些名目繁多的无聊课程,如美容学、捕鱼和踢踏舞,这些课程除了帮助学生无所用心地消磨四年时光以外毫无目的。”②赫钦斯认为,科学方法不是唯一求知途径,如果人类除了用实验室实证来取得知识而没有其他途径的话,那就谈不上人的改善和社会的改造了。他主张用自由教育的方法,用古典名著来张扬人的理性,发展人的智力。因为20世纪30年代时实用主义思想的主导,赫钦斯的思想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永恒主义认为,知识是存在于不变的、绝对的和普遍的真理中,教育应该力图使学生去适应真理性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的理解力才能得到发展。而那种认为学生应适应各种真实情境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没能使学生认识世界的实质,即共性的真理性知识。因此,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真理性知识,而不是适应现实世界。

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是:①因为人性是不变的,所以教育的本质也是不变的;②因为人的显著特点是有理性的,教育就应集中发展他的理性能力;③教育应该培养的唯一一种适应力是适应普遍不变的真理;④教育不是生活的复本,而是生活的准备;⑤应该教给儿童一定的基础科目,这些科目将使他们知道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永久性;⑥教育应该使学生学习天文、哲学、历史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名著,以体现其永久性。① 因此,永恒主义强调首先发展学生“理智能力”的通才教育,认为教育作为一种工具,应当重视对于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理论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应在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应当排除单纯性的职业训练。当然,永恒主义并不反对或抛弃职业教育,而是强调职业教育应该建立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之上。目前一些大学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分专业而只是到了三年级开始才细分学生的专业也是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一个多世纪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要素主义、永恒主义与实用主义、进步主义的对抗,使人们对知识的本质和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但是,对于知识的认识也从来不可能停留于某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