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康熙:喋血1721
6754800000011

第11章 装疯险脱身

乌云蔽日,小人遮天。王珍利用其控管的府衙权柄,翻手作云,覆手为雨,以卑鄙下流的手段强行将李心嫣胁进府中,冠名为“三姨太”。

当王珍嘴里嗒舔着唾沫,乐滋滋地正欲拥着李心嫣进入新房时,李心嫣突然两眼放直,两腿踉跄,手舞足蹈地在院中跑着圈子,乱踢乱打起来,口里还似唱似念地嗔道:“这是牛圈!你们是一群牛魔王,有公的,有母的,都跑到这里害人来了?休想!你们知道本小姐是何许人也?快说!快说!不说我就要拴住你们的牛鼻子!本小姐是南海观音菩萨座下的莲花尊者,是来收拾牛魔的,走,走!都跟我回去!来驾云哪,哦,牛魔要上西天咯,哈,好玩,好玩!”李心嫣一会癫狂,一会木讷,一会哭骂,一会笑唱,吓得王珍的两位姨太和一班佣人齐往屋内躲。

王珍也是异常惊骇,忙藏在一树后惶然地看着李心嫣,大叫道:“疯了!疯了!王友!王友!”

王友听唤,即从柱后探头出来,应道:“老爷,小的在。三姨太显是疯了,怎么办?”

“怎么办,捆起来!看是真疯还是假疯。”王珍叫道。

王友听王珍发话了,遂挑了几个有力气的女佣一股脑上去,先按住了李心嫣,然后将李心嫣的双手捆上。李心嫣的双手被捆后仍在颠三倒四地漫骂着。

恼得古氏是一边吩咐佣人收捡被打坏的东西,一边臭骂着王珍:“你这老不要脸的!你整天钻花间,溜柳巷,你以为老娘不知道?我是顾及你这知府的破面子。这下好了,想终日睡嫩肉,结果花尽心思,弄回来一个疯女,搞得这府中是乌烟瘴气,鸡犬不宁。你说人家是假疯,那你就是疯了!你把人家的老爹无端地关进了大牢折腾半死又放走,好人都要被你逼疯。你会遭天打五雷轰的!来人!将这个疯女带到我的隔壁厢房看管好,以防她四处乱跑,损伤家财。”古氏骂罢,便领着四个女佣将李心嫣带至了自己卧房隔壁的厢房。

说来也奇怪,李心嫣进入厢房后就不哭不闹、安静如常了。

此时二姨太凑了过来,见状对古氏说道:“奇怪!这不是好端端的一个人吗?显是被那死鬼刺激所致。此女见不得那死鬼,好,跟着我们,我们把她看管好。”两位上房女人见王珍不择手段地弄回个美人竟是疯女,都不由怒中生喜。怒的是王珍已然对她们失去了兴趣,尽管她们都还不到三十岁。喜的是疯女不足以与她们争风争宠,她们仍是这府中的一渊二蛟。

王珍被古氏骂得是大眼瞪小眼,无言可答。又见古氏将李心嫣带进了“母虎穴”侧,很是恼怒,只得憋屈顿足,不敢发作。

王珍不死心,忙派王友前去李家询问,李家只说是李心嫣被这次令尊之事所惊吓和刺激,在家就有些精神失常,需要静养一段时间方能好转。撩得王珍是既欲火焚烧又沮丧无奈,只好强抑淫意,任由古氏暂去摆弄,心里想:这迟早还是自己嘴边的肉。

再说前面王珍由李子然给他扎了几针,闭目养了一会神,周身疼痛略好些,便又想起了去做那损人缺德的事儿。

王珍刚想翻身爬起欲去写那弹劾欧阳凯的奏本,忽见王友拎着药包急冲冲地走了进来,说道:“老爷,府外有一僧一道将小的拦住,问我是否为知府的管家,我说:‘正是。’那僧人便说:‘可否见见你家知府?’我说:‘你们要见知府大人干什么?’那道人说:‘不见也罢,我等只是路过这里,见贵府上空妖霾密布,是为凶险不祥之兆,因此是动了善念,只想为知府大人指点迷津罢了。’说着就要走,我琢磨着事有蹊跷,便将僧道挽留在了府外。老爷,你看?”

这王珍确为杨得紫所说,虽蛇蝎心肠,然十分迷信。王珍深知自己是劣迹斑斑,因此常求神佛饶恕,每每求神拜佛。他听王友一说,也想起这几日怪事不断:府里夜间鼠猫相嘶如鬼泣;心爱的练雀被野狗窜进后掀笼叼死;自己无端从椅子上摔倒且痛入骨根;李心嫣在其家里还是个水灵灵的人儿,进府就痴疯等等,说不定这府中还真有邪门呢。

“快将僧道请来!”王珍忙令王友道。说罢从榻上爬起,来到客厅。

须臾,王友躬身引着一僧一道进来,王珍趋步相迎。见那僧道俱是道骨仙风、鹤发童颜,王珍不由地肃然起敬,贼性敛收。

“二位仙长气度不凡,想是世外高人。高人莲步敝府,实是蓬荜生辉,万请仙长不吝赐教!”王珍虔然说道。

僧说道:“我等乃世外之人,本不屑凡间杂尘,因见府上阴气逼人,便多此一事。恕贫僧直言,我观施主面色,实露大凶也,可是施主或是积怨凡尘?或是有悖人伦?以至于惊动了上界,使厉鬼缠身呢!”

道言道:“施主天门发暗,两眼浑浊,主灾凶。且府第妖瘴弥漫,均围绕自施主,施主若不幡然省悟,痛铲劣根,恐将不久人世呢!”

一僧一道,你言我语,说得王珍心中发寒,已然是七魂出窍,八魄全无。王珍跪道:“念俗子尚勤于佛事,请仙长教诲于我,救我!”

僧道:“幸妖孽初现,尚有可为。只是要我等救你,你必须如实答话。”

“一定,一定!”王珍颤道。

僧问道:“你是否新纳了一疯癫女子?”

“啊,啊,是,是的。”王珍已语无伦次。

“请唤出一见。”僧说道。

王珍此时被吓得已是丧失了理智与本能,忙朝王友说道:“快去请大夫人领三夫人出来!”

说话间,古氏陪着李心嫣从里面出来。李心嫣朝僧道望了一眼,即将头垂下,两颗珠泪欲出又收。僧道朝李心嫣的上下打量了一番。僧略显激动,说道:“好了,请回吧。”

李心嫣随古氏走后,僧对道惊呼:“是了,是了,就应在此女的身上!你道家何说?”道言:“然也!”

僧随即对王珍说道:“此女本上界怨女,来到凡界仍命多坎坷,正是‘红颜薄命’之主,现又已被妖魔附体,可悲!可哀!施主,此女切不可留于府中,应立时送走,我保府中从此可妖气尽散,施主也可无恙。不过,施主今后还应多施善心,方可长求平安呢。”

王珍唯唯诺诺,应道:“是是是,谨遵大师教诲!”说罢下意识地擦了擦虚汗,神情恍然。

人说恶人胆小,王珍就属此类。他对僧道之言深信不疑,亦感自己今日侥幸,能巧遇高人点拨避禳祸灾。他现在也确认疯呆的李心嫣就是邪根,他想:“命”终归还是要比“淫”更为重要。于是,他吩咐王友:“王友,去与大夫人说,快把那李心嫣送走吧!”

“那,贫僧(贫道)告辞了。”

“不不,慢慢,俗子这里还有银两相赠。”

“无须,我等是尘外之人,对黄白之物毫无兴致。只要施主谨记我等之语便好了。”僧说完,与道飘然而去。

这里,王珍还久久地拱着手,呆望着僧道离去的背影。那起草奏本之事早已忘在脑后。

这一僧一道竟直出了西门,在一鱼棚内除去了装饰和假发须,原来这僧道却是由林皋与刘化鲤二人所扮。林之堂原本就是个易容高手,这手绝技还是他当年在郑经幕府中所学,不想这次却大派了用场。林皋和刘化鲤痛快之极!他们按着杨得紫的策划成功地演了一出好戏,既救出了李心嫣,又吓唬和愚弄了狗官王珍。想着那王珍的卑颜丑态,二人真是解恨又浑身盈满惬意!当然,此时最高兴、最幸福的人还是林皋,他心上的人儿,安然地回来了。二人卸完装,看天色已晚,想起与总兵欧阳凯还有夜约,便来不及去李家见李心嫣和融身那悲欢离合的场面,二人欢然折回城中,竟直朝总兵府走去。

有一个人,一个黑衣人,是这场好戏的唯一台下观众。他就是诸葛寒。他是闻听了知府王珍偷天换日、强纳民女的事情后,动了浩浩侠心。今日,他就是来知府衙内救人的。不想,当他刚悬勾在知府院内屋头上时,却看到了一出好戏。僧道一进院,诸葛寒就看出僧道是经过易容的,于是他好奇、惊诧,不知这僧道到底何为?便凝神定气,静等下文。之后,僧道的借神敲鬼使他深感过瘾,王珍的惊恐万状使他遂觉解恨,女子的出现和安然回归又使他油然宽慰。他由此对这一僧一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于是尾随着僧道一路而来。他隐身在鱼棚边上的樟树叶丛中,看着二人卸妆除衣露出本来面目后,大为惊叹:竟是两个俊朗的同龄人!诸葛寒眼光送着两个同样具有侠肝义胆的同龄人欢去的背影,从此对这二人有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