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6753300000053

第53章 创作篇(8)

一、细致地、多方面的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小说是写人的,人物形象是否丰满,是否有血有肉,是一篇小说成功的关键所在。那么,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呢?恩格斯在《给哈克奈斯的信》中曾指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更是如此,小说固有的特点,可以更自由更灵活地塑造人物的典型形象。那么,又怎样才能塑造人物的典型形象呢?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指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恩格斯告诉我们,要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必须采用典型化的手段,来表现人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鲁迅先生的小说,既表现了那个时代贫苦农民共同的阶段本质,但每个人物的生活习惯、心理气质、兴趣爱好以及精神状态又各有不同,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人物,各自性格鲜明,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塑造人物时,切不可忽视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性格鲜明了,人物也就丰满起来。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作家孜孜不倦地追求,但成功者往往是极少数。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没有抓住人物个性的焦点。那么,人物个性的焦点又是什么呢?我们说,人物个性的焦点是情感的个性,亦即情感的独特的逻辑性。我们说,《三国演义》写得最好的人物不是诸葛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罗贯中在诸葛亮身上表现得最突出的并不是情感,而是理性和智慧,理性和智慧多了,显得诸葛亮智慧超群,这就把人物神化了,妖魔化了,所以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实际上,《三国演义》里写得最好的人物形象是关云长,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关云长这个人物,善于情感用事。他的理智常常与情感发生矛盾,但最后,往往是情感战胜理智,我们来看关公在华容道释放曹操那一段:

……(华容道上)三停人马:一停落后,一停填了沟堑,一停跟随曹操。过险峻,路稍平坦。操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场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就缚矣。”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乏矣:战则必死。”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甚。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之亲自告之,必脱此难矣。”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报之。今日之事,岂敢为私废乎?”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前面众将已自护送操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之。

关公的这种行为,是不是符合生活真实呢?我们说,完全符合生活真实。为什么这样说呢?军事斗争你死我活,放走曹操,似乎不合理性逻辑,但情感逻辑一占上风,就不管理性逻辑了!关公的形象之所以塑造得生动、感人、有血有肉,全在于这种情感逻辑在起作用。情感逻辑使人物性格鲜明起来,达到了一定的饱和度。

为什么罗贯中把关云长写活了,这里究竟有什么奥妙呢?我们说,小说家的任务就是为他的人物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情感逻辑。任何情节所要探求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的理性因果,而是超越了普遍性只适用一个人的情感因果。只有这样的情节才是生动的情节,有吸引力、有震撼力的情节。我们说。情感逻辑是人物私有的,抓住了人物的情感逻辑,也就抓住了人物的性格。一个好的小说家,就是善于发现并抓住人物情感逻辑的高手。小说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性格,好的情节并不是一般的因果,而是性格因果。一些篇幅较长的小说,人物的情感逻辑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多维结构。人物的情感逻辑相互交叉,任何一个人物的情感逻辑都不是自由的,不但受其他人物的情感逻辑制约,而且也受到作家情感逻辑的制约。寻找人物的情感逻辑,有利于细致地、多方面刻画人物,塑造人物的典型形象。

二、具体地描绘典型环境。我们说,典型人物是怎样形成的?典型人物的思想、个性与什么有关系?不用说,典型人物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他的思想、性格与一定的环境有关。我们看《水浒传》,《水浒传》里人物的造反性格是怎么形成的?民间有一个流行的说法,便是“官逼民反”、“逼上梁山”,这就是说社会环境和贪官污吏逼迫的。我们说,社会环境塑造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环境和人物的关系是一个“促使”和“被促使”的关系。个性是特殊的,可不管它有多么特殊,也只有在环境中找到根源,它就具有了普遍性或者是典型性。

文学作品中所写的环境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一种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好理解,它主要是景物描写,这无疑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情节有一定的作用,文学作品中离不开景物描写。但小说更重要的是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并把这种社会环境典型化,使之成为典型环境。那么,又何为典型环境呢?典型环境就是经过典型化的、能够体现时代本质和历史发展趋向的社会环境。那么,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们说,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典型人物是在一定的典型环境中形成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典型环境的产物,但它又不是被动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积极地影响环境,改造环境。鲁迅先生写了一篇小说叫《祝福》,小说里写了一个祥林嫂,她就是一个典型人物,其悲剧具有普遍性。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祥林嫂生活的环境是独特的。在旧社会,一般女子死了丈夫,是不能改嫁的。祥林嫂也不想改嫁,她就偷偷地跑出来,到鲁镇打工。本来,在那个社会,寡妇守节应该受到尊重和社会维护的,但祥林嫂不行,她那个婆婆为了钱,却强迫她改嫁,逼迫她嫁给贺老六,她拼命反抗也不行。嫁给贺老六后,本来生活好好的,可偏偏孩子叫狼吃了,又死了丈夫,不得不再次来到鲁镇。这次到鲁镇,就不一样了,人家说她嫁了两次,将来到阎王殿要被劈成两半,分给两个丈夫。最后,她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把自己的全部工钱都捐了门槛。就是这样还不行,还是不让她祭神,不让她端福礼。直至最后,把她逼上了死亡的道路。如果有人要问: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她的死亡,不仅仅是穷死的,而是环境逼她去死,不死是不行的。这里的环境是偶然的,但偶然和偶然相碰,就产生了祥林嫂之死的必然性,也就产生了典型性。

那么,又怎样描写典型环境呢?常见的描写典型环境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描写自然景色。自然景色一进入作品,就成了“人化”的自然,就成了人物的生活背景。也就比较曲折的反映了特定环境的典型性。二是描写社会风俗习惯。我们说,一定的社会风俗习惯,总是同一定民族和时代有关,所以社会风俗常常成为典型环境的重要因素。三是描绘家庭摆设。家庭摆设,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经济地位和兴趣爱好。又能显示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对塑造典型人物有着积极的作用。四是描绘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细节。有时,一个小小的细节,却能反映一定环境的典型性,我们不可小觑。五是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物的社会环境,主要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把人与人的关系写好了,就写出了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对塑造人物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们说,人的性格、心理、情感、气质与环境有关,但又不是唯一的。在巴尔扎克、左拉、莫泊桑笔下,往往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人物,其性格又各有不同。后来的先锋小说往往把社会环境虚化,譬如卡夫卡的一些小说。在卡夫卡看来,虚化的环境更能表现人类精神的内在实质,而现实主义的真实细节和典型环境则缺乏广泛的概括力。后来,出现了一些环境虚化、性格淡化的小说,如格非的小说,就属于这一类。这就使小说的发展有了广阔的天地,是一种勇敢的探索。这种探索是否具有它的价值,还要看看再说。

三、创造典型化的故事情节。小说是写人物的。人物怎样写?就是要把人物的心理距离拉开,使其产生错位。为什么要产生错位呢?只有产生错位才能暴露人的心理秘密。常用的办法就是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那么,为什么要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呢?我们说,人的知觉、感情、意志、欲望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多层次结构,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只能看到它的表层。如果要看到它的深层、深层的潜意识怎么办呢?那只有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之外,使其在动态的情况下发生动荡,这就使人物内心的情感、深层的潜意识的情感暴露出来。那么,又怎样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呢?常用的方法把人物推向极端,让人物在顺境和逆境中反复折磨。鲁迅先生的《祝福》,就是把人物放在逆境中反复折磨的一种。祥林嫂嫁了祥林,祥林死了,这是第一次把人们打出正常轨道之外;祥林嫂被逼改嫁,嫁给了贺老六,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儿子被狼吃了,丈夫也死了,这是小说第二次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之外;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人们说她嫁了两个男人,死后要被劈成两半,给两个男人一人一半。使祥林嫂精神上受到很大折磨,她捐了门槛,仍然不让她参加祭神,不让她端福礼,这是把人物第三次打出正常轨道。让人物在逆境中反复折磨,这就使情节典型化了,人物也就具有了典型性。都德的《最后一课》,写了一个小学生,对复杂的法语语法十分厌倦,常常逃学去掏鸟窝、滑冰。要让这样一个孩子转变,从贪玩变得好学,试想会是多么艰难。如果按传统的小说写法,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把这个孩子的转变写下来,又要耗费多少笔墨。然而都德却只用了三千多字,时间只用了一堂课,就把一个孩子由厌倦学习法语课变成热爱学习法语课,而且读了这篇小说,没有人怀疑这是编造的。都德用了什么高招妙招,达到如此效果呢?那便是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之外。德军占领了法国,小佛朗西享有学习的法语课不再享有。这就把小佛朗西推向极端,推向一个不可逆转的环境里——这是最后一课,从此以后就不能再学法语了!小佛朗西突然觉得法语是那么可爱,这堂课上得时间越长越好,从厌恶法语到喜欢法语,没有漫长的转变过程,几乎是瞬间就发生了变化。都德的《最后一课》,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这就是它的艺术魅力。莫泊桑的《项链》,也是采用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的手法。小说的女主人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借了别人一串项链,去参加舞会,在舞会上出尽了风头,没想到项链丢了,为了赔项链,辛苦了十年,赔完后,才发现项链是假的。这就把女主人公打入逆境,使女主人公在十年逆境中由虚荣变得节俭。把人物打出正常的生活轨道,使人物在逆境中反复经受折磨,那么,人物内心深处那些连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强烈的内在情感与意志品质就会显现出来。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是作家常用的一种手法。一般打出正常轨道后,多是放在逆境中折磨。也有放在顺境中的,如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故事讲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平白无故地得到百万英镑。百万英镑的大钞,找不开,发生了一连串的喜剧故事。这就像一枚炸弹,把人们心灵深处最卑俗、最势利、最肮脏的东西,都从灵魂深处爆炸到生活表层。这种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使其在顺境中经受折磨,同样可以写出经典的小说来。

讲到这里,同学们就不难理解什么叫做情节了!我们说情节就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故事。有的故事,没有因果关系,只能称其为故事,不能叫情节。写小说,不但人物要典型化,环境典型化,情节也要典型化。那么,又怎样把情节典型化呢?即选取最能揭示社会矛盾的本质、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事件,经过概括、集中、加工、提炼,构成富有典型意义的情节。鲁迅先生曾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关于小说情节典型化的论述,是值得我们每个学习小说写作的人认真研究和揣摩的。一般来说,小说的情节包括四个部分。即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开端之前还有一个序幕,结局之后有一个尾声。但尾声和序幕都不是情节非有不可的组成部分。小说的发展,情节出现淡化和弱化,特别是意识流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情节。但作为一个中学生初学小说写作,还是先写好有情节的小说,掌握好小说写作的基本方法为好!

思考与训练:

一、什么是小说?小说与其他文体又有什么不同?

二、常见小说的分类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三、小说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说任何一个人物的情感逻辑都不是自由的?它不但受其他人物情感逻辑的制约,而且也受到作家情感逻辑的制约?

五、说说典型环境在塑造人物中的作用。

六、为什么要把人物的心理距离拉开,使其产生错位?又如何把人物打出正常的轨道呢?试举例说明。

七、有些小说,一开始就写人物,而又有一些小说,一开始并不写人物,而是写人物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对写好人物有些什么作用?

八、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故里三陈:《陈小手》《陈四》《陈泥鳅》,是写家乡的三个陈姓人物。三个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富有典型性。

1、仿照故里三陈的写法,选家乡的一个人物,写成小说。

2、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1500字。

第四十讲 怎样写小说(下)

短篇小说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