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6753300000035

第35章 应试篇(中高考应急训练)(2)

围棋骁将刘小光曾经说过:“我觉得下棋,经常不是增加点东西,而是减少点东西。”正是他的减法,使他的状态一直颇佳。人生的道理大体也是这样,在人生的奋斗历程中,只有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才能有所进步。

人生就像学算术,加法过后是减法。人生也需要做一些减法,减去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热闹的生命里有许多不堪承受的东西,需要减法。

所以,人生做好减法,是很复杂的高深的生存技巧和学问。

这段话题材料,其关键问题就是人生做好减法。抓住了这个问题,就抓住了文章的立意。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减法的游戏。人生看似失掉了一些东西,失的目的恰恰是为了得。人生就是一个“得”与“失”的辩证关系。抓住关键思考文章的立论,文章就有了深度。

三、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话题作文的命题,即使再具有开放性,它仍是要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我们来看下面的话题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梆梆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能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这个话题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心灵”和“选择”是话题限定的范围,脱离了“心灵”而只有“选择”不行,只有“选择”而没有“心灵”也不行。按材料所给的环境:一是选择自己逃生(最后怕也难以逃生)。二是救人,救活后两人一起逃生。经过心灵的分析和选择,最后选择了后者。选择后者,不仅救活了别人,最后也拯救了自己。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只有学会审题,才能正确立意、选择材料和谋篇布局,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思考与训练:

一、为什么说中学生作文要接受一定的限制?怎样在接受限制的同时,又想方设法克服这种限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审题应该审清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三、命题作文如何审题?试举例说明。

四、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1、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2: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到麻烦事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为数不少。

1、两则材料之间(即题缝)存在着怎样的矛盾?

2、以“言与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自自拟,主题自定,不少于800字。

五、材料作文怎样审题?试举例说明。

六、话题作文怎样审题?试举例说明。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在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第二十七讲 写作文怎样立意

立意是文章的重中之重

我们写作文,首先碰到的就是立意。明代黄之肃说:“大凡作诗,必须立意,意者一身之主也。”黄之肃说的是作诗,写文章也不例外。清人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立意之于作品,如同设计之于建筑。凡建筑,破土动工之前,必先把房子的用途、式样、用料盘算一遍,然后再去一砖一瓦地营造。写文章也是如此。要首先在立意上下功夫。立意就是确立中心作为统率文章全部内容的主旨。主旨就是主要意义,也是照亮全篇文章的灵光。动笔之前,要先把文章的主旨、思路考虑一下,即文章写什么,告诉读者什么道理,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表达,选用哪些素材,心里要有个准数。立意立好了,整个文章便势如破竹,一气呵成,写作自然也就会意到笔随,表达自如。实践告诉我们,好的立意可以让普通的生活现象升华到一个新的的境界,以至于可以化平庸为高超,化腐朽为神奇。

作者闻道写《在跌落中升华》这篇散文,曾在动笔之前,在立意上徘徊不定,几度踌躇。这篇散文写得是黄果树大瀑布,他想要描绘大瀑布,却又怕与旅游手册雷同;交代行踪过细,又怕读者厌烦;重点写旅程感悟,也难以认定这就是最佳构思。就这样犹豫不决,难以找到满意的立意。最后作者突然想起自己曾到黄果树大瀑布上游追溯源头,发现这似乎挟风雨雷电而行的大瀑布,原来竟是一条寻常的河流“升华”而来。想到这里,思路突然开朗。他决定瀑布固然要写,但重点应放在篇末,以白水河设喻,说明人应该勇于前行的道理,力求以哲理、画面、文笔之美取胜。由于立意有了突破,文章也便有了神韵。

著名作家冯骥才,也是一个善于立意的高手。他在火车上看到一对夫妻,丈夫是个矮子,妻子却苗苗条条,比丈夫高出许多。普通人看到这对夫妻,只是觉得不够般配而已。但冯骥才却不同,他结合自己长期的生活积累,对生活原型进行改造,写出了一部震撼人心的长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故事写一对夫妻,丈夫矮墩墩的,其貌不扬;妻子却苗条俊秀,比丈夫高出半截。他们夫妻恩爱有加,上下班和工余逛街,总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而且共用一把伞。由于丈夫个矮,打伞时总是把手往上伸直,将伞举得高高的,让伞庇荫他心爱的女人。可惜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将高女人迫害致死。矮丈夫悲痛欲绝,哭诉无门。高女人去世以后,矮丈夫仍一如既往,出门必打伞,而且总是把手往上伸直,将伞高高举起。许多人见了,都感到奇怪。后来,人们才知道,矮个子男人是用这种方式,来悼念他挚爱的高女人,以示她永远在他的身边。小说揭示了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时代,摧毁了人间多少美好的事物,也毁灭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之间美好的爱情。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活现象,一经作家立意的升华,便上升到另一个高超的、神奇的新境界。可见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

立意的基本要求

既然立意至关重要,那么,写文章又怎样进行立意呢?我们说立意应该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立意要正确。我们写作文要表达正确的思想观点,这是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表达积极、健康、向上的观念,爱国家、爱人民,求真、求善、求美。我们写作文,不能写消极落后的东西,甚至是与社会背道而驰的反动的东西。我们来看美国图画书作家芭芭拉·库尼的《花婆婆》:

当花婆婆还是一个名叫艾莉丝的小女孩时,常常坐在爷爷的腿上听讲故事。 每次爷爷讲完故事,她就会说:“爷爷,我长大以后,要像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当我老了,也要像你一样住在海边。”“很好,”爷爷笑着说,“但是,你一定要记得做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艾莉丝很快就长大了。

她去了一座真正的热带小岛,还爬过雪山,走过沙漠。当她从骆驼背上摔下来以后,她在海边买了一座小房子住下来。“对了,我答应过爷爷,要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但是做什么好呢?这世界已经够美了!”她面对大海,不断地想着这个问题。

冬去又春来,她爬上山顶,发现那里开满了一大片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鲁冰花。于是她买来一大包鲁冰花的种子,一路走一路撒,撒在了公路和乡间的小路边,撒在了教堂后面,撒在了空地和高墙下面。第二年春天,这些种子几乎同时都开花了。她终于完成了第三件事,也是最困难的一件事。

她现在已经非常老了,头发也白了,可她还是在不停地种花,每年都开出更多更美丽的鲁冰花。

人们都喊她:“花婆婆。”

《花婆婆》这个儿童故事,不但打动着孩子们,而且也打动着千千万万的成年人。一则短小的儿童故事,何来如此强烈的魅力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作品的立意。作品的立意表达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向小读者传达了真、善、美的观念。如果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的事,我们的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的美丽!艾莉丝用自己的双手,为这个世界增添了美,创造了美,她自己自然也成了美的典范。

二、立意要深刻。所谓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发人思考,给人启迪。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认识事物,能够透视结构、成因、性质、变化规律;评价人物,善于揣摩心迹、隐衷、性格特征;鉴赏作品,做到含英咀华,阐发精髓。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立意深刻。我们来看著名诗人雷抒雁的《蚕》: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自己折磨自己,她想用死来结束自己,同时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地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她简直要飞起来了!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们织的茧,得你们自己去咬破!

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大凡写蚕,多写蚕能吐丝,丝能织衣,写蚕对人类作出的重大奉献。这样写行不行呢?当然可以。这样的立意多半是肤浅的,很难做到深刻。著名诗人雷抒雁却一反常规,从一个完全新颖的角度立意,使立意首先高人一筹。从“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的观点出发,从而得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的真理。无疑,这篇散文的立意就是深刻的立意。下面,我们再看河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玉清的小说《地下室的猫》。这篇短篇小说,情节其实并不复杂。他写一只猫掉进地下室,猫的凄的叫声,感动了一位涉世不久的小姑娘,引起小姑娘深深地怜悯和同情。小姑娘曾让妈妈去找物业,去找这间地下室的主人,以便放出这只可怜的猫。可物业一直找不到这间地下室的主人,直到这只猫不幸死去。猫死了,问题并没有解决。小姑娘仍然能听到猫的叫声,仍然不敢去挨着这间地下室的地下室去放自行车。小姑娘产生了一种声音幻觉。无奈,她的妈妈只好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告诉她:录制同这只猫同样的声音,播放给小姑娘听,每天增加播放时间,直至加长到半个小时。小姑娘的爸爸妈妈无奈,只好从自由市场买了一只猫,丢进那间地下室,每天录下它的声音,直到这只猫死去。按照心理医生的办法,小姑娘习惯了凄沥叫声,再也没有幻觉。可当这间地下室的新主人,在打扫地下室时,端出了两只风干的猫尸,小姑娘已经完全麻木,已经完全没有了原来的那种怜悯和同情。小说写了一种悲剧,使人感到空间的震撼。作者从生活出发,对生活进行了深入地开掘,站在时代和审美的高度进行立意,使小说的主题十分深刻。世俗的力量,改变了所有原初最美好的东西,使小说从生活深度和审美高度,都具备了经典的元素,不愧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具有经典品质的佳作。这使我想想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获得深刻的立意,其实并不容易。它需要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细心观察,认真思索,从中发现蕴藏在其中的深刻哲理。我们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素养。一是靠博览笃学;二是靠深思明辨。诗人雷抒雁、小说家张玉清就是这样的有心人,他关注生活,思索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和确立文章的立意,才使其立意深刻而奇妙。

三、立意要新颖。立意要新颖,就是立意要体现时代精神,富于生活气息。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从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的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从平凡、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见人之所未见,发现时代特点,感受时代气息,想别人不敢想的,想别人想不到想不透的。采掘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情愫、感怀,才能赢得读者。我们来看峻青的《可爱的秋色》:

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早晨到海边去散步,仿佛觉得那蔚蓝的大海,比以前更加蓝了一些;天,也比以前更加高远了一些。回头向岭上望去,哦,秋色更浓了。

多么可爱的秋色啊!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欧阳修作《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凄凉?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光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大金帅苹果则金光闪闪,呈现出一片黄澄澄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做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

啊!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

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和欢乐。?

……几天来,我不断地漫步山野,巡行田间。眼前那绚丽缤纷的大好秋色,真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多么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