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6753300000029

第29章 技巧篇(5)

冰心在这里写的往事,可能一般普通读者都不会在意,然而冰心却写得情感真挚、历历在目。一朵刚刚绽开的红莲在繁杂的雨声中亭亭地立着——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荷叶倾侧过来,呵护着红莲——“我不宁的思绪散尽了”,荷叶覆盖红莲并不是有意地呵护,而作者却深受感动。她尽情感受自然,她联想,她想象,她借这并不成其为事的“往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依恋。我们不少同学不知道如何去寻找感动?其实,生活里的美很多,感动也很多。一个小小的自然现象,能引起冰心如此感动,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感动在生活里,感动在大自然里,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我们来看著名作家迟子建的《伞》:

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人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浇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这篇散文,围绕着一把伞展开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写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我”对母亲的态度,也在“伞”的引导下发生着变化。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彰显了“母爱就是一把伞”的普通真理,赞美和颂扬了质朴而伟大的母爱。

下面,我们来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蒲华清的《天气预报》:

自从爸爸出差去了,∕全家人天天看天气预报。∥

那天预报哈尔滨有寒流,∕奶奶直叨念爸爸没带棉袄;∕第二天那城市气温回升,∕全家人露出舒心微笑。∥

今天妈妈特别关心南方气象,∕爸爸明天将飞海南岛;∕当听到海南岛是个大晴天,∕又担心爸爸没带草帽。∥

我说太阳大有啥可怕?∕只要爸爸多吃冰糕。∕我只希望天气稳定,∕千万别下大雨,别落冰雹。∥

自从爸爸出差去了,∕我们夜夜在屏幕上追踪、寻找,∕全家都随着天气预报,∕一忽儿高兴,一忽儿心焦。∥

不知爸爸知不知道,∕坐在电视机前的一家老小。∥

冰心在大自然里寻找感动,蒲华清在平凡的日常生活里寻找感动。小诗写爸爸出差去了,一家人围绕爸爸的行踪,在追踪、在随着天气的变化或高兴或心焦,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天气变化,却牵动着一家人的心呢?原来这里充满着我、奶奶、妈妈对爸爸的深厚感情,真是一个亲切、和睦、快乐的,互相关心、互相体贴,充满温馨的家庭。不少同学抱怨,平凡的生活里难以找到情感的变化起伏,蒲华清的《天气预报》,恰恰验证了这一点,不但可以找到,而且还可以写得很好。

三、叙事出波澜。为了做到情节感人,往往在叙事的过程中一波三折,增强真情实感的效果。我们来看郑尔康写的回忆父亲郑振铎的文章《石榴又红了》:

记得,最后一次“石榴节”前,父亲正要率团出国。在整理行装时,他也没忘了在石榴上刻上每个孩子的名字,然后便启程了。临行前还嘱咐家人说,这些石榴一定要等他回来再分。然而,谁也没料到,他这一去,竟再也没有回来……留给我们的是他那永远孩子般天真的笑声……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 “石榴节”,大家望着那红得似血的果实,谁也不忍心去摘它,任它们在瑟瑟秋风中,枯萎、坠落,化成了泥土……它们大概是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找旧日的主人去了吧!我想。

如今,邻园的石榴树又挂满了小红灯笼,昔日的小伙伴们分散在天南地北,都早已做了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我思念他们,思念着故园的石榴树,如今安在哉?!也愈加思念它们的老主人——我亲爱的父亲,今在何方啊!每当这时,许多儿时听老祖母和母亲讲的,以及后来所耳闻目睹的,关于父亲的种种往事,便会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在眼前映过……

这篇写郑振铎老先生的回忆文章,写出了他那可贵的童心、童趣。你看,他有两盆石榴,每当果实长大,他便用小刀刻上孩子们的名字,等到石榴红了,字便深深地嵌在上面,像天然生就的一样。等到石榴成熟的季节,他就得意地把这些杰作按名字发给孩子们,然后,和又惊又喜的孩子们一起唱啊跳啊,做各种游戏,自己也成了个大孩子……直到最后一次“石榴节”前夕,即将率团出访的他,也没忘了在石榴上刻上每个孩子的名字,还嘱咐家人这些石榴一定等他回来再分。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一场可怕的空难发生了,郑振铎先生竟再也没有回来。他留给亲人、留给孩子们的是他那永远孩子般天真的笑声,是那两盆已经刻好了名字的红石榴。于是,在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石榴节”上,大家望着红得似血的果实,谁也不忍再去摘它,任它们在秋风中枯萎、坠落,化作泥土……文章用了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儿子对父亲的无限哀思和深深怀念,文章字字饱蘸情感,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读者。在叙事中巧用转折,生出波澜,使文章更加真实感人,留给读者的是长久的深深铭刻的回味。

四、贵在合情理。文章强调要有真情实感,还要强调合乎情理。我们来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邱易东的诗歌《妈妈,不要送伞来》: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慢悠悠地走回家∕我喜欢细细的雨丝∕对我说的悄悄话∥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头上顶着∕外衣裹住的书包∕变成大雨里机灵的小鹿∕在五彩的伞群下奔跑∕或者一闪身∕躲进那块巧克力广告∥

妈妈∕我知道你的爱∕但我不喜欢你的小花伞∕笼罩着我的自在∕我不是小糖人∕雨点不会把我淋坏∕我像街边的小树∕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

下雨了,别人孩子的妈妈都要给孩子送伞,唯独“我”不要妈妈送伞来。为什么不要妈妈送伞来?原来孩子长大了,孩子要自己在细雨里,慢悠悠地走回家,还要同细细的雨丝,说说悄悄话;为什么不要妈妈送伞来?原来孩子长大了,会变成一只大雨里机灵的小鹿,顶着外衣裹着的书包,在伞群里奔跑,在人们的不留意中,一闪身,躲进一块巧克力广告;为什么不要妈妈送伞来?因为孩子长大了,再不是小糖人,怕被雨淋坏,再不用小花伞的庇护,以笼罩着我的自在,我要像小树一样,在风雨中变得勇敢、欢快。作者运用反常思维,写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感涟漪,像一朵又一朵浪花,那样欢快、那样迷人。诗作不仅感情真挚,而且合乎情理,可谓是表现孩子情感生活的一首佳作。

生活是获得真情实感的重要途径

我们说,要使文章感情真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阅读的积累、感情的积累。那么,又怎样在生活中积累和培养真情实感呢?又如何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我以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真情实感的源泉,所以,我们要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体味生活中的人生百味。我们来看傅天琳的诗歌《梦话》:

你睡着了你不知道∕妈妈坐在身旁守候你的梦话∕妈妈小时候也讲梦话∕但妈妈讲梦话时身旁没有妈妈∥

你在梦中呼唤我呼唤我∕孩子你要我和你一起到公园去∕我守候你从滑梯一次次摔下∕一次次摔下你一次次长高∥

如果有一天你梦中不再呼唤妈妈∕而呼唤一个陌生的年轻的名字∕啊!那是妈妈的期待妈妈的期待∕妈妈的期待是惊喜和忧伤∥

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和追求,即使孩子的梦话,诗人也给予充分关注。诗人从孩子的梦话写起,一直写到孩子长大成人,有一个年轻人一个陌生的名字走进他的视野,这既是妈妈的期待,又是妈妈的惊喜和忧伤。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心爱的人,这是妈妈感到惊喜的。那为什么又感到忧伤呢?忧伤的是孩子就要离开妈妈,到自己的生活领域去闯荡。诗人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起,写得真挚感人。

二、关注生活。既然生活是真情实感的源泉,那么,我们就应该沉进生活里,在生活里进行开掘。我们来看莫怀戚的散文《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了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一家人在一起散步,也许是一件很平凡的小事,然而就是这样的小事,却充满着浓浓的亲情。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是十分细致的,对生活的体验也是深刻的。试想,一个平时不关注生活的人,是无法写出这么深情的文章来的。作者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了生活的深刻哲理,颇让人深思。

三、感悟生活。所谓感悟生活,就是深入地思考生活,使生活情感化、理性化。下面,我们来看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

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惟一的绿色!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费气力较少。但一年年过去,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精了。??

????????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科技的法子——用炸药!??

????????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我们餐风宿露。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眶,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