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6753300000024

第24章 表达篇(15)

这个院子跟附近的许多院子没有什么差别。周围是半人高的木栅栏;左边是一间独立的小屋,屋里有一口井;右边是两间正屋,每间大约一丈见方,前面有走廊;正屋的下面有个地下室,半截漏在地面,是做厨房用的,从一道小梯子走下去。——这么样一个院子,在当年正是第比利斯小市住宅的标准式样。

这段说明文字,运用分解说明的方法,解说了院子普普通通的布局和结构,文字简洁,这种化整为零的介绍,使人们对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有了更具体更清楚的了解。

B、分析。所谓分析,指的是在一篇说明文中,对被说明的事物进行一系列介绍之后,需要对事物所含的道理进行一些分析说明,读者可以从分析中,通过判断、推理和联想等思维形式,从而得出科学的准确的结论,以达到说明的目的。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这座桥的特点是:a.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b.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这段说明性的文字,在对石拱桥进行介绍之后,又对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从而通过判断、推理、联想,得出石拱桥的建造是十分科学的结论。

C、列举和举例。有时为了把事物说得有条有理,完整周全,常常要用列举的说明方法,一条一条,一件一件,一项一项,依次罗列,逐一介绍,这种方法叫做列举法。有时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把抽象、深奥、朦胧的事物变得具体和清晰,这就要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用举例说明的方法进行说明,叫举例法。我们来看《奇特的激光》:

利用激光这一特点,可以制成各种威力无比的武器。前面说的“死光”就是一种激光武器。目前已经造出一种激光枪,重约10公斤,在1500米内,能够使衣着着火,爆炸物点燃;在几百米内,能够把装甲车的厚甲板烧出拳头大的孔洞。……

利用这一特点,激光还可以给硬度高、不易熔化的材料进行精密加工,比如给钟表轴承上的红宝石钻孔。利用激光焊接材料也有许多优点:它可以焊接不同种类的金属,甚至能够将金属和陶瓷焊接起来。

这段说明文字,运用了举例法,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容易被人理解。一般来说,举例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这样事例进行说明,更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

一般来说,先分析后综合的说明方法,在写作中应用最为广泛;先综合,再分析,在写作中也较常见。还有一种综合——分析——综合,这种形式在说明文中也并不少见。还有一种形式,只有几个并列的分析,没有综合,这种形式在一些实用说明文中较为常见。

二、深入浅出方法。

说明文是给人知识的,从知识的角度讲,应该把知识讲的深透一些,使读者读后有较大的收获;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讲,说明文又应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下面我们分别介绍深入类和浅出类说明方法。

1.深入类说明方法。

A、比较。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说明事物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区别事物之间的异同和优劣,更准确地识别、认识、理解事物。

比较又可分纵比和横比两种。纵比是同一事物本身先后情况的比较。横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它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类比,类比是指相近事物的比较。相近的事物,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通过类比比较,可以清楚地发现它的异同。另一种是对比。对比主要是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主要是发现它们的不同点。

运用比较法必须要注意两点:a、必须是可以比较的(它与什么比?)b、必须明确比较点(比什么?)下面,我们来看《话茶》一文的结尾:

解放前,我国茶叶产量很低,大量茶园荒芜。解放后,我国茶叶的产量、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我国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粉碎“四人帮”后,我国各地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整理出了优良茶树品种原始材料,推广科学种植、加工方法,切实加强了茶园的管理。可以预言,今后茶叶生产将有更大的发展。

这段说明文字,通过解放前、解放后和粉碎“四人帮”后茶叶生产的比较,说明在党的领导下,茶树种植和茶叶产量的不断发展。

B、比喻。比喻法是通过比喻来说明复杂事物和抽象事理,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形象、更直观的方法。例如《食物从何而来》: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惊人的根系,每条根尖端都有很多根毛。每一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大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叶子上面有许多气孔。在阳光下,这些气孔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的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

这段说明文字中,多处运用了比喻。“原料采集站”、“原料”、“运输干线”、“食品工厂”,都是人们熟悉的事物,理解起来并不费神,正是这些喻体,使本来难以理解的生物学问题一目了然。

C、引用。为了把说明对象说明得更准确,常常需要引用一些与说明对象有关的资料来充实说明内容,作为说明的依据。引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是经典著作、名人名言、成语、谚语、神话传说等等。例如章列兵的《端砚》:

端砚有独到之处。就石质而论,它质密、坚实、幼嫩、滋润,集好砚的优点于一身。《端溪砚史》形容它是:“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秀丽多姿,握之稍久,掌中水滋,盖笔阵图,所谓浮津耀墨,无价之奇材者也。

这段说明文字,通过对《端溪砚史》的引用,有力地说明了端砚的质地。运用引用说明,引文要贴切,要有针对性,要恰到好处地说明对象和问题。引用的资料要认真进行核实,确保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D、数字。有些事物往往需要摆出数字来进行说明。这种通过数字把事物的特点和本质告诉读者的说明方法叫数字说明法。如一篇谈吸烟害处多的说明文,就用了好几个确凿而又有说明力的数字:

据统计,吸烟者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百分之二十二。心脏病、肺气肿、支气管炎患者,吸烟比不吸烟多四至六倍。患肝癌的病人中,每天吸二十支以上的比不吸烟的多二十倍。

这段说明文字,通过几个数字的对比,把吸烟的害处说的清楚明白、一目了然。运用数字说明,有时用确数,有时用约数,有时用倍数,有时用百分比,有时还运用数字换算。当然,有时会在一篇文章中,同时运用几种数字说明。但不管运用哪一种数字说明,都要确保数字的准确性。

2.浅出类说明方法。

A、提问。我们说明一个事物,常常要把要说明的主要内容,用设问句的形式提出来,以期引起读者注意,启迪读者思考。回答的部分,就是读者所要说明的内容。提问在说明文写作中,具有强调、提示和引导的作用。文章的提问,有的在文章的的开头,有的在段首,有的在段中。设问提出问题,必须做到有问必答,否则,便会给读者留下疑团,达不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目的。例如《正午人的影子为什么比早晚短》:

正午人的影子为什么比早晚短?对于这个常识性的问题,大多数人都解释为“因为中午太阳是直射的。”我认为这个答案很不完整,它只是从现象上作了解释,而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回答。

……

这段文字,一开始就用了设问句。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过程。

B、拟人。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活动的修辞手法。使用拟人手法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拟人说明法。拟人手法在说明文中的运用分为三种情况,即偶尔用之、局部用之和通篇用之。我们来看王晋梅的《彩霞的故事》中的第一节:

豆豆是大海中一个极普通的小水滴,今天有机会游到了水面。“啊!外面可真美呀!”豆豆不禁感叹道,“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小鸟在飞,如果我能上天那该多好啊!”一束阳光射到她的身上,她全身暖洋洋的,真是舒服极了。渐渐地她感到困意越来越浓,再也无心看那美丽的天宫了,她伏在小伙伴们的身上睡了过去……

这是一篇童话式说明文,通篇用了拟人的手法。这种手法往往会化难为易,不但能吸引读者,而且能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情趣。

C、表格。一篇说明文,如果需要说明的数字多而相互关联,这就需要把它们集中起来,列成表格,以使眉目清楚,读者一目了然。表格说明法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有着普遍的实用价值。

D、插图。有些事物要有插图才能说明清楚,这就要附上有关实物的图片和照片。插图说明法是帮助文字说明事物的,运用时要有所选择,不能滥用。否则,不但对说明事物没有帮助,反而会分散文章的重点和读者的注意力。

说明文的语言

我们说,写文章,语言是基本功。文章对语言的起码要求是文字通顺。现实生活中,仅仅是文字通顺还不够,不同体裁,对语言的要求又有不同。明代吴纳在《文章辨体序说·诸儒总论作文法》中,曾引用宋代倪思的话,指出:“文章以体制为现,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这段话说,写文章首先要考虑体裁,体裁不对即使再讲究声律和词藻,也是不行的。可见,体裁不同,对语言要求是不一样的。说明文不同于议论文和记叙文,它对语言有着特殊的要求。

一、准确无误。说明文是一种很强的实用文体,旨在传播知识和信息。知识是科学的结晶,信息是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反映。两者都要求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所以说明文语言的首要要求是准确无误。这就是说,说明文要按照事物、事理的本来面目,恰如其分地把它们的特征、本质表达出来。要做到一要确切,二要周密,三要遣词造句符合逻辑。我们来看一篇谈黄瓜嫁接的说明文,其中一段说:

嫁接时,首先把南瓜的真叶剪掉,破坏它的生长点,在它的叶子下约半寸的地方的幼茎一侧,用刀向下方斜切一口,口子不能超过幼茎直径的二分之一,以免南瓜苗折断。切口深度在1毫米——2毫米左右。然后,在黄瓜苗子叶下把幼茎削一斜面,把它插入南瓜幼茎口内,接好后,立即用小塑料薄膜条裹住接口,再用小夹子把塑料条夹住,使接穗和砧木紧紧地接好,再用小塑料棚罩起来。

这段说明文字,用词准确,即使文中的数字,也都准确无误。所以,它完全符合说明文的语言要求。

二、简洁明了。说明文贵在一个“明”字,因此,它的语言必须有明晰性,让人一看便知这是什么或那是什么。简洁明了,好处在于使读者节约阅读时间,易于把握文章的内容,所以,说明文语言的另一个要求,就是简明扼要,不枝不蔓。我们说,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就绝不用两句话;一个字能表达清楚的,就绝不用两个字。例如下面一段话:

我校新建的微机房,落成于2007年秋,坐落在大操场的西南面,机房比两个教室还要大些,这里有50台计算机。

这段说明文字,可谓简明扼要,它用最少的文字,准确地传递了最大信息量。可谓做到了一个“精”字。

三、通俗易懂。说明文向读者介绍知识,而这知识又多少带有专门性。这些专门性的知识,要让读者理解和掌握,就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名词和术语,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即使非用不可,也可以在适当地方做一些通俗的解释。句子组织不要太复杂,尽量少用多重复句,以免造成读者理解的困难。

蒲公英是大家熟悉的一种植物,怎么向读者介绍呢?我们来看《辞海》上的介绍:

别称“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全株含有白色乳汁。叶丛生,匙形或狭长倒卵形,边缘羽状浅裂或齿裂。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一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飞散。全草可入药,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能医治肿块、疔毒、咽炎及急性扁桃体炎等。它含有黄酮甙、甾醇、有机酸等成分,有抑菌消炎的作用。

这段说明文字,虽文字不多,但却极其通俗,大家一看就能理解,就清楚明白。可见,文字的通俗,可以增强说明的效果。

四、生动有趣。文章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枯燥乏味的语言不行,抽象空洞的语言也不行。生动有趣的语言,不仅能把握事物的特征,还能引起读者极大的阅读兴趣。形象化是语言生动的重要标志。新事物、新科学、新技术,因为是新鲜的东西,本身就是生动的。我们来看《太阳公公多忙碌》的最后一段:

傍晚,太阳公公忙碌地工作了一整天后,披戴满天的彩霞下山了。黑夜来临,万物都休息了。你以为太阳公公也休息了吗?不,他是到地球的那边去,把阳光送给地球那半边的人们。

这段说明文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太阳公公天黑了还不能休息,还要到地球的那边去,把阳光送给地球那半边的人们,可谓生动有趣,引起读者阅读的欲望。

准确无误、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这四条,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不可分割,但它们的地位又不是平等的,是有其主次的。准确无误是第一位的,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无误最重要。

同学们,我们告诉大家一些说明文的写法,也就是掌握了一些说明文的技巧。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写好说明文了呢?我们说,还不一定。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技巧的培养过程,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著名语言学家叶圣陶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通,指定一番,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人的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而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要想习惯成自然,就要坚持实践,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驾驭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提高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为科技兴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思考与训练:

一、说说说明文中的记叙、描写和抒情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描写和抒情有些什么不同?

二、说说说明文中的议论与议论文中的议论有些什么不同?

三、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有几种?说说分析综合的说明方法有哪些?深入浅出的说明方法又有哪些?试各举一例。

四、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要求?说说说明文的语言与记叙文、议论文的区别。

五、介绍你喜欢的一个电视栏目或你喜欢的一本课外读物。要求写出基本内容和特点,顺序合理,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

六、以“我家的新居”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800字。要求先完成以下几项:①编写简单的提纲,并说明内容的详略。②确定说明的顺序。③指出应在文章的哪一部分突出事物的特征,在哪一部分点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