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奇葩,数量庞大、记述丰富,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生活的重要资料。除却这些,古诗词不仅音韵美妙,文采斐然,而且既有表现普通人的日常情感的,也有表达文人骚客的忧国忧民和乱世男女悲欢离合的。种种境遇都成为笔墨下的文字,让后人感同身受,与其共鸣。
10.1文人妙法
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唐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宋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惠思二僧》
金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清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0.2事理哲理
春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汉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晋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唐
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寄赠别驾卢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宋
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部乐》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惠思二僧》
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金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元
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明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清
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10.3友谊爱情
春秋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汉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三国·曹植《明月上高楼》
唐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唐·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唐·李白《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李白《三五七言》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唐·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唐·白居易《浪淘沙》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唐·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无题》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唐·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唐·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唐·韦庄《应天长》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唐·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宋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北宋·司马光《西江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宋·张先《千秋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宋·苏轼《江城子》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宋·欧阳修《玉楼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柳永《雨霖铃》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宋·李之仪《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宋·辛弃疾《摸鱼儿》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宋·柳永《昼夜乐》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宋·范成大《车遥遥篇》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宋·柳永《雨霖铃》
海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宋·晏殊《玉楼春》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宋·周邦彦《玉楼春》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贺铸《青玉案》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宋·贺铸《横塘路》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宋·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宋·秦观《八六子》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宋·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宋·晏殊《玉楼春》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宋·卢仝《有所思》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宋·卢仝《楼上女儿曲》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宋·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宋·欧阳修《踏莎行》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宋·辛弃疾《鹧鸪天》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宋·晏殊《鹊踏枝》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宋·晏殊《鹊踏枝》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宋·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范仲淹《苏幕遮》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宋·欧阳修《玉楼春》
金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清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清·纳兰性德《虞美人》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清·曹雪芹《枉凝眉》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清·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清·曹雪芹《终身误》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清·曹雪芹《红豆词》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清·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清·苏曼殊《本事诗》
10.4学问成才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论语·述而》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隗》
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