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级口才训练1
6752300000011

第11章 工具书、文体、术语、并称(10)

“吴江派”是明朝时期戏曲文学的流派,沈璟为该流派的主要领导人。吴江派的戏剧理论主要是:规定句法,要求注明字句间的音韵平仄,注重作曲时的合律依腔。沈璟认为戏曲语言应还原其本色,一改明初时期的骈丽颓风,但由于对语言本色的限定范围过窄,存在一定的弊端。代表剧目有沈璟的《义侠记》、沈自晋的《望湖亭》等。

桐城派

“桐城派”又被称为桐城古文派或桐城散文派,是清朝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以姚鼐、方苞、戴名世、刘大櫆四人为流派的主要代表。桐城派的文章主要是以宣传儒家思想为主,遵从阐道翼教的创作主旨,文辞要求条理明晰、言简意赅。代表作品有姚鼐的《登泰山记》、方苞的《狱中杂记》等。

阳湖派

“阳湖派”是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的散文流派,以张惠言、恽敬等人为流派的主要代表。阳湖派的创作主旨大体上以桐城派为宗,但在细节等方面有所调整与突破,如矫正了桐城派卑弱狭窄的陋习,并提倡加强作家自身的才学素养。代表作品有张惠言的《送恽子居序》、恽敬的《答方九江》等。

同光体

“同光体”是近代的诗歌流派,“同光”意指同治与光绪的年号,以郑孝胥、陈衍等人为流派的主要代表。同光流派主要以效仿唐宋诗歌为主,主要趋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诗风。在该流派中,又分为赣派、浙派与闽派三个体系。代表作品有陈衍的《石遗室诗话》、金天翮的《答樊山老人论诗书》等。

甲寅派

“甲寅派”是反对新文学运动中的封建复古流派,其流派名称来源于《甲寅》杂志,以章士钊为该流派的主要代表。甲寅派主要以宣传封建复古思想、阻止新文化运动的推进为主要目的。由于公开支持反动军阀对民众的武装镇压,打压白话文运动,受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阵营的抨击批驳,很快便偃旗息鼓了。

学衡派

“学衡派”是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其流派名称来源于《学衡》杂志,以东南大学的教授梅光迪、胡先骕等人为流派的主要代表。学衡派主要以宣传推广文言文、打压污蔑白话文、阻止反对新文学运动的推动为主要目的。在新文化阵营的驳斥与各方的压力下,最终偃旗息鼓。

论语派

“论语派”是现代文学的流派之一,以《论语》杂志半月刊而得名,林语堂为流派的主要代表。论语派主张倡导“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的创作宗旨,采取与政治保持相应距离的自由立场,其作品主要以无所为的幽默小品文为主。后来因作品带有麻痹群众、逃避现实的不良作用,受到了革命文学阵营的批判与揭露。

鸳鸯蝴蝶派

“鸳鸯蝴蝶派”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上海,是“十里洋场”中的文学流派。鸳鸯蝴蝶派最早是由清末民初时期的言情小说发展而来,主要以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为主,属于言情类小说。虽然受到读者的欢迎,但因其作品题材的媚俗,曾一度受到新文化界的批判。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张恨水、徐枕亚、陈蝶仙等。

现代评论派

“现代评论派”指由徐志摩与胡适、陈西滢等人于1924年创办的《现代评论》周刊,后称为现代评论派。学派成员多为海外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主要在刊物上发表支持北洋军阀政府、污蔑革命文化运动的文章。1927年7月,《周刊》搬迁至上海,学派成员也由原来依附北洋政府转投于国民政府旗下。

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是我国现代小说的主要流派之一。该流派形成于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流派的主要代表。其创作风格主要是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题材忠实于农村中矛盾复杂的现实生活,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人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通常在人物形象身上具有农村百姓的质朴、淳厚、真实等优良品质。代表作品有孙犁《饲养员赵大叔》、《宋老大进城》等。

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主要是以孙犁为代表的当代文学流派。该流派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的气息与乐观向上的精神,更侧重于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刻画,且抒情意味浓厚,富有诗画一般的意境。主要作品有孙犁的《荷花淀》、《白洋淀纪事》等。

2.3社团

复社“复社”是明代末期的文社,于1629年成立于吴江。张溥、张采为文社的主要负责人,被时人誉为“娄东二张”。复社主要由江北南社、云间几社、历亭席社、浙西闻社、吴门羽朋社、莱阳邑社等十几个社团相互联合所组成。社团成员在经学领域颇有建树,其中张采、张溥等成员曾分主五经文章之选。他们主张提倡熔经铸史,整理现有的古籍文献。入清以后,复社倡导的理论受到了顾炎武、黄宗羲的认可,并由顾、黄二人继续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开创了清朝学术研究领域的新风。

几社

“几社”是明代末期的文社组织,创立于1629年。陈子龙、何刚、夏允彝等人为几社的主要成员。几社成员的学术主张深受前后七子的影响,反对“公安派”、“竟陵派”的学术思想,以尊古复古为主要宗旨。文社前期,作品以反映时政的浑浊与民生的疾苦问题为主要内容。待明朝灭亡后,作品风格逐渐转为对故国的哀思眷恋。清兵南下,陈子龙、夏允彝等人因起兵抗清而壮烈殉国。

南社

“南社”于1909年成立于苏州,是在我国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柳亚子、陈去病与高旭是南社的主要发起人。社团深受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以宣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主要目的,反对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主张倡导民族气节。南社主要活动于上海,社员总数多达1200余人。1923年,南社正式解体。之后,又以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出现,先后延续达30年之久。

新潮社

“新潮社”于1919年初成立于北京大学校园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团体。社团成员主要为北大文学与哲学两系的学子,他们以周刊《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倡导科学与民主,旨在为新文明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少年中国学会

“少年中国学会”成立于1919年7月1日,是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联合各方有志青年所成立的政治团体。李大钊与王光祈为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学会以“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己任,吸纳各方爱国志士及有志青年。同时,还出版了《少年中国》月刊,由李大钊担任刊物主编。虽然,学会最终因立场观点不同而解散,但对“五四”运动起到很大的影响与推动。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正式成立。它是我国新文化运动中成立最早,贡献、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学会由周作人、沈雁冰、叶绍钧等12人联合发起,主要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社团宗旨,成员多达170余人。协会的发起人与参与者,大多成为我国新文化运动中的创作先锋代表。

创造社

“创造社”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其核心成员主要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张资平、成仿吾等。社团前期,主要以反对封建复古思想、主张自我表现与个性解放为宗旨。这一时期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及唯美主义倾向,如郁达夫的小说《沉沦》、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等。社团后期,与太阳社一起主张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创作,如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直到1929年2月,社团被国民党政府封闭,创造社才被迫解散。

新月社

“新月社”于1923年在北京正式成立,它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社团之一。社团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要宗旨。核心成员主要有闻一多、梁实秋、胡适、徐志摩等。社团于1928年3月10日创办《新月》月刊,其文学作品在思想、组织上表现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显著特点。该社于1933年正式解散。

湖畔诗社

“湖畔诗社”于1922年3月在浙江杭州正式成立。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与潘漠华四人为社团核心成员,后来谢旦如、楼建南等人也加入其中。其成员主要为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学子。湖畔诗社的作品主要以抒情短诗为主,诗文具有一种清新、质朴、单纯的美感。代表作品有汪静之的《一步一回头》、冯雪峰的《落花》等。五卅运动时期,因思想观念的变迁,诗社最终解散。

未名社

“未名社”于1925年8月在北京正式成立,鲁迅是社团的发起人与领导者。其核心成员主要有曹靖华、李霁野、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等。后来,李何林与王菁士也曾到该社进行工作。“未名社”名称的由来,主要源于鲁迅北新书局编辑专收的译文《未名丛刊》,取其“未名”二字。后来,社团又编辑出版了《未名新集》,用于专门收录未名社成员的作品。

语丝社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底,历时五年时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社团之一。该社依托于《语丝》周刊,紧密围绕鲁迅与周作人的创作理念,在继承“新青年”传统的基础上对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进行抨击与批判,以鞭挞丑恶的社会现象与黑暗的精神传统为核心宗旨。代表作家有林语堂、钱玄同、刘半农、江绍原、章衣萍等。

浅草社

“浅草社”于1922年春天在上海正式成立,是一个以四川文学青年为主的文学团体。以翻译与创作为社团的核心宗旨,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翔鹤、冯至、陈炜谟等人。其作品内容多以揭露黑暗丑陋势力、追求美好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进步特征及时代倾向。由于社团发起人林如稷出国,1925年以后社团停止了相关活动。

沉钟社

“沉钟社”于1925年秋天在北京正式成立,是在浅草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翻译与创作为社团的核心宗旨。主要成员有冯至、杨晦、陈炜谟、陈翔鹤等人。社团于1925年10月10日创办周刊《沉钟》。代表作品有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郝荫潭的长篇小说《逸路》等。

朝花社

“朝花社”于1928年11月在上海正式成立,是由鲁迅、柔石等人组织创办的文艺团体。核心社员有王方仁、许广平、崔真吾等人。除文学创作外,社团以介绍外国文艺为主要宗旨(主要是东欧与北欧的文学及版画作品),并于1929年1月26日创立月刊《版画》,由鲁迅与柔石两人担任主编。1930年5月,因经济原因而被迫停业。代表作品有《谷虹儿画选》、《近代木刻选集》等。

中国诗歌会

“中国诗歌会”是“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于1932年9月在上海正式成立。穆木天、卢森堡(任钧)、杨骚等人为协会的主要发起人。社团以研究诗歌理论、创作诗歌作品、介绍诗歌和努力将诗歌大众化为主要宗旨,并于1933年2月创办了《新诗歌》旬刊。直到抗战前夕,才停止社团活动。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1930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所领导创建的文学组织。社团主要以帮助中国共产党争取宣传阵地为己任,通过文学刊物的推广宣传,吸引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其思想主张。鲁迅是当时“左联”的旗帜人物。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是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各方抗日力量所创建成立的全国性文艺团体。社团于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各方发起人包括文艺界代表共计97人。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选举郭沫若、老舍、夏衍等45人为协会理事,周恩来、陈立夫、孙科三人为名誉理事。同时,理事会还特别推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负责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成立以后,各方艺术界人士广泛地团结对敌,使抗战初期的文艺活动呈现出蓬勃、昂然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