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方的槐
6751100000004

第4章 乌兰耸翠

好几年没有上乌兰山了仲春一个风和日丽的双休日,我和妻相约去攀位于靖远县城南的乌兰山。

乌兰山是靖远古八景之一,素有“乌兰耸翠”之称。说是“耸翠”,其实不过几株杨树、一些庙宇而已。遗憾的是,这也被前些年当“四旧”一起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靖远县政府成立了乌兰山水土保持站,将乌兰山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恢复安装了小型提灌工程,组织人们在山上栽树种草,绿化乌兰,古老的乌兰又焕发了青春,披上了绿装。

过了天桥我们拾级而上,阵阵潮湿的山风吹拂着,混着青草的味儿,令人心旷神怡。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笔下的“春”浮现在我的眼前。

山上,山下,白杨树、柳树、桃树、杏树,一洼洼、一簇簇,长满了山冈,青枝绿叶,生机勃勃。

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给幼苗上肥。

几个红领巾唱着队歌比赛爬山。

“瞧那孩子多心疼!”妻惊呼道。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正在往山上爬,不留神,摔了个趔趄,年轻的妈妈赶忙去扶,那孩子却甩开妈妈,倔犟地往前走了。

树荫深处,山下一中、二中的学生,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或默诵静读,或朗声演讲……

我们坐在树丛中小憩,俯瞰山下的秀景,刚才山下鹤发童颜的老人也兴致勃勃地上来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容易啊!”老人望着一片幼林叹道。

“老人家,您是这里的园丁?”妻与老人搭讪。

“可不?四十年的园丁了,正有个眉眼,却到站了。每天上一趟山,活动活动筋骨。”

我的眼前豁然一亮,这不是中学的老校长吗?

“这些年政通人和,兴学助教,群情高涨,光去年一年‘两基,达标,全县就集资了一千万元。欲富先治愚,花钱办教育。观念对头了,政府支持,群众热心,老师苦教,学生苦学,靖远的教育大有希望。”老校长慢言慢语地说着,“你看这些学生多刻苦,明年的这时,不知又在哪个高等学府深造呢。乌兰真是块宝地,年年孕育四、五百名大学生。乌兰耸翠,人文蔚起。我终于看到了这一天。”老人有些激动。

是的,如今的乌兰幼林成片,苍翠欲滴。

我捧着一片碧绿的叶子爱抚着。妻呢,则把它捧在脸颊上亲吻。

乌兰,这里没有富丽堂皇的名胜古迹,也没有名山大川的奇特风光,但她却拥有希望,拥有明天。下山的路上,我思索着。“乌兰耸翠,人文蔚起。”老校长的话语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下得山来,我不无留恋地仰望山上,老校长正在绿林深处和几个学生讲着什么。

乌兰山披着翠绿的纱,亭亭玉立,她是那样的美丽。

(原载1997年5月21日《白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