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6747100000027

第27章 走进新生活(3)

本来,乡里是要求各个村尽量选派年轻人做代表的,毕竟要走山路,要乘班车,一路还是有些辛苦的,但许才香坚持自己要去亲眼看一看,她跟村书记提出自己的要求,书记说,你放心好了,村里这么多年轻人,他们的眼光不会差的,他们看过了,回来跟你老人家汇报,一定会原原本本把情形告诉你的。何况我们村干部还会带照相机去,把那边的地形地貌、村容村貌多拍些回来,也是很直观的嘛。许才香说,照相是照相,亲眼见是亲眼见。不是我不放心你们村干部,也不是不放心村里的年轻人,现在你们的眼光比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是强多了。我只是想,那儿将是我们今后的家,我不自己去走这一遭,心里会留下遗憾的。

村书记理解许才香的执意,同意了她的请求。

一路上,许才香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车上年轻人的喧闹她似乎没有听见。不知道的人以为她心里充满疑虑,其实,就如同出嫁一样,她心里涌起的是一阵一阵的欢欣。

五丰镇,比起许才香自己想象中的集镇要热闹许多。镇上马路宽阔,行人如织,马路两旁的店铺商家琳琅满目。有农民牵着牛从街上走过,也有挑着木炭的山民出现在街角,这在许才香的眼里,显得熟悉和亲切。透过车窗,许才香看见了医院,看见了学校,学校里崭新的校舍有3层楼高,宽阔的操场上有一圈跑道,还有好些个篮球架,许多中学生正在那儿打篮球。这些都让许才香惊奇不已。许才香想起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她依稀记得,儿子读书的学校,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在所谓的村小里,一共才有十几个孩子加上一个老师。一所破旧的祠堂,四面透风,一到雨天,屋顶上还淅淅沥沥地淌水。在这样的条件下读书,当然没有多大的长进。所以儿子读完小学就辍学了。孙子读书时,条件稍微好一些,他上了初中,却看不出对学校有多喜欢。许才香想,要是自己的孙子能在这所学校上学,他一定会喜欢上读书,学习成绩也会好起来的。问题是这么好的学校,山里的百姓有这个福气进来读吗?即使新家搬到五丰镇,离这所学校也会很远的吧?

可是,让许才香没想到的是,她这些问题还没想清楚,车子就停下了,村民们相继下车,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参观他们来到的这个叫棠溪的地方。

棠溪离镇上之近,出乎所有搬迁户的意料。问一下距离,答曰只有2、3里的路途,也就是说,走路十几分钟就够了。这里已经被推土机推出了一大块平地,红色的低矮丘陵变得方正平坦。五丰镇的一名领导,还有县扶贫办的干部领着他们一边走,一边指点着做介绍:那儿是移民新居的建设地块,那儿是预留的菜地,那儿是盖猪圈和牛栏的场所。另外,这里的自来水管已经通了,电线线路也已架好,就连互联网的线路也正在铺设。另外,最最重要的是,还按照标准给每人调了0.5亩的土地,当然,这些土地有水田,也有旱地。

听了这些介绍,移民们的情绪激动起来,许才香是60岁的老人了,她心情也很激动。这叫什么?这才叫翻身哪。从上世纪50年代起修万安水库,自己家就搬迁到更高的山里,原先的土地淹没了,连一分田也没有了。一家人的生计靠山吃山,只是越吃越穷。现在,家要搬过来,竟然有田有地了!而且,棠溪离镇上这么近,孙子可以就近读书,也就是说,他可以上镇上那所崭新的学校,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这一趟,许才香吃了定心丸,她觉得自己的决心下对了。她巴不得马上离开那个住了几十年的大山,即刻便搬过来。回去后,她不停地催促家人:“赶快,赶快,搬家的事越快越好。”儿媳妇从没见过老人家对一件事情这么上紧,开玩笑说:“又不是赶着出嫁,这么急干什么?”许才香说:“这比出嫁还急、还要紧呢!”说完,忍不住开口笑了。

煮饭不用柴了!

山里人搬下山后,许多习惯都要改变,其中一项重要的改变就是煮饭方式的改变。以前住在山上,几百上千年,他们都离不开一个字:柴。山民们家家户户都有一把甚至几把锋利的砍刀,那是他们用来砍树劈柴的利器。

柴禾烧的火更旺,煮出来的饭更香,炒的菜也更好吃。这话当然有着一定的根据,眼下有些饭店为了招徕顾客,还特意打出“柴禾烧菜”的招牌。但对于山里百姓来说,他们倒没有这么想。他们之所以烧柴禾,那是生存环境造成的。

砍柴,其实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何况,由于人的活动不断强化,山里的原生态植被已经破坏得厉害,早先被当作柴禾砍伐的灌木、松木也越来越少。平原地区居住的人以为山里人烧柴可随手捡拾,其实没那么容易。以前山里百姓砍柴只需走出村庄不远,现在不一样了,平时树上落下的枯枝败叶不可能满足烧柴之用,山民烧柴要爬更高的山,走更远的路。从山上挑一担柴下来,比在平地上挑一担稻谷难得多。且不说山路弯弯,爬磴下坎,一担柴的份量少说也有一百好几十斤,没有坚忍的体力,根本无法承受。

不过,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已经成型,要改变也不容易。这次搬迁,有些移民就特意去山上砍了不少木柴,把木柴劈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晾干之后,又捆扎起来,连同家什一并运来安置点。安家之后他们发现,山上运来的木柴在这儿却用不上了。原来,山下的安置地由政府统一补助修建了沼气池,每个沼气池的补贴为800元。

在农村推广沼气,是江西省农业厅主抓的一项工程,属于农村新能源利用的组成部分。这次移民搬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在安置点尽可能使用沼气作为燃料,以带动和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所以,农业厅主要领导亲自下乡,到各个重点移民地区进行调研和部署,作出计划和安排。

移民们别说从来没见过沼气,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沼气是什么玩意,竟然能够取代柴禾煮饭烧菜?建新房的时候,他们才知道,政府要帮各家各户修沼气池,来取代煤炭和木柴。这东西能管用吗?他们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住进了新居,用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沼气还真管用,又方便,又干净,比起柴火来方便多了。那些不惜力气搬了一大堆柴禾下山的移民自嘲地说:“为了砍这些柴,起了多少个早,爬了多少回山,累得要死。早知道沼气这么好用,当初不如省下点力气呢。”

在各个移民村,我们发现,每家每户对于自家沼气池的使用和管理,已经相当熟悉了。他们每天把自家的垃圾、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统统倒入沼气池里,让这些东西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发酵,形成可燃气体。而沼气池里沤过的垃圾,再定期清理出来,作为肥料用于菜地里种菜,这是一个循环过程。渐渐地,移民们也懂得了这里面的科学道理。他们告诉我们说:“为什么叫沼气呢,原先,这种东西是在沼泽地里发现的气体,后来被人类开发利用了,就成为燃料了。这东西真是好。使用沼气还帮助我们消灭了垃圾,连村里的环境卫生也搞得跟城里一样干净了。”

刘俊平替牛岭村民争“宝地”

现在,我们要再回过头来讲讲遂川县的牛岭村。

海拔在全县属于最高位置的牛岭村,村民们的坚韧和固执让扶贫办主任刘俊平始料不及。不过,哪怕是一块再难啃的骨头,也一定要啃下来!刘俊平在心里暗下决心。当然,他下这个决心是有底气的,这个底气来自省里的政策,也来自县委和县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牛岭村民祖祖辈辈与世隔绝,他们讲的方言与湖南更为接近,与本地土话反而有着更大的区别,这也使得他们不肯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刘俊平想到,首先,要给牛岭村的搬迁选择好一个点,这个点一定要有吸引力,能够让山里的百姓树立起改变命运的信心。

遂川县是个土地面积十分紧缺的县份,县里对大部分移民采取的都是无土安置的办法。但牛岭村情况不同,不能不予以特殊的考虑。

在调查摸底移民安置地的时候,刘俊平对县城附近一块地方有浓厚的兴趣,那地方土地经过精耕细作,都是高产稳产田,其中有的甚至被打造成了吨良田。

而且,从居住环境来看,那里医院、学校、商店等等一应俱全,流动人员却少,环境安静,本身就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生活小区。

那是一所国营林场。

这所林场创办于1958年,毫无疑问,它是大跃进时代的产物。60年前的大跃进,江西各地纷纷建立农场和林场,农场垦荒,林场伐木(当然名义上也负有种树的义务,只是这项义务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活跃一时。农、林场职工身份都转为国企职工,拿工资,实行公费医疗,很是让周围的农民羡慕。到后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在不断活跃,农民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但农场和林场由于体制的原因,也由于国家的亏损性补贴不断压缩以至于无,这些场子绝大多数走向衰败,不得不进行改制。改制涉及到职工身份的再度转换,也涉及到老职工的退休问题,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拿出相当一笔资金去操作。由于各地政府资金都存在缺口,有些场子的改制便拖延下来。而遂川县的这座林场,在国家控制林木砍伐后,变身为以农耕为主的农场,由于体制陈旧,经营不良,效益不佳,也处于需要改制却尚未施行的阶段。

可是,看中这块地方的并不止刘俊平一个人,这块“宝地”,“觊觎者”众多。

有房地产商人对这块地方表示过兴趣,尽管这里离县城距离有6公里远,但是这里平坦如砥,树木成荫,假如盖成别墅区,不用说,它的销售前景会看好的。还有县里一些老板甚至官员也相中了这里,认为是开发成“农家乐”餐饮娱乐休闲一条龙服务的好去处。还有些单位把这里作为培训基地建设的理想去处……

只是,林场上百号员工的安置使得打主意的人暂时按兵未动。

刘俊平反复想了几个晚上,决定向县里打报告,要求将林场作为移民安置地点,而且事不宜迟。如果动手晚了,这块地被其他人拿走,整个县里再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

报告递上去了,刘俊平焦急地等待着。县长办公会,县委常委会先后对扶贫办递来的报告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让刘俊平感动不已:县里同意了扶贫办的建议!

刘俊平很是激动,他知道,林场改制,县里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就是要有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以不用政府负担,却圆满完成职工的身份置换和土地置换,既让职工利益不受损失,又使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其价值效益。而将林场作为移民安置点,职工的社保、医保就得全部由县财政兜底,这对县里是个不小的压力。

而县里既然能把这份压力承担起来,说明了县委领导对移民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有了这么好的安置点,那么我们移民扶贫工作人员的职责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安置点建设好,使得移民工作能够按期顺利完成,既要让移民满意,也要让政府满意。他的想法是,要把这个安置点建成移民工作的样板工程。

首先是规划。他请了专家来,从方便、宜居和生产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设计。林场过去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缺少投入,道路呀,水渠呀都已经不堪使用,这方面要花费不少资金去修复。资金的来源,财政不可能再承担,刘俊平建议由县里各家有条件的部门或单位援助。最后,以县移民扶贫领导小组的名义,从全县26个单位一共筹得10多万元,将林场所在地的环境重新整治一新。

当所有的安置条件都到位后,县委副书记程以金“三上牛岭村”,终于说动了部分村民,而这部分村民搬下山后,这里的景况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想。雪球效应自此产生,数月之内,全村各家各户都欢欢喜喜举家下迁。几年之后,这个移民安置点成为遂川县有名的小康示范村。

曾峻源和他的茶园

万安县汤湖镇的烟竹村,是个很有韵味的名字,可这个村既不种烟也不种竹,而是以种植茶叶闻名。这里有一个新兴的茶叶市场,茶叶种植户中,有一位叫曾峻源的村民。

这位曾峻源以前可没种过茶叶。他的老家离这里直线距离虽然不远,但却要爬几道高高的山坡。从山下到山上,每次差不多都要走到腰酸腿软。那里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本来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可是,曾峻源从祖辈起,就一直种水稻。几块梯田,沿着4、50度的山坡一级一级铺展开,看倒是好看,就是只能种一季稻子,而且缺乏灌溉,旱的时候旱死,而暴雨成灾的季节,梯田总是被泥石流冲得七零八落,等到暴雨过后,不得不花力气重新整修。曾峻源记得那个时候,自己空有一身力气,每年的收获总是有限,梯田里打下的稻子根本不够全家人吃,不得不砍柴火下山去卖,然后从山下买米挑上山。

在移民搬迁过程中,曾峻源经过动员,从山上搬到了山下。当时,尽管有镇村干部的宣传和教育,曾峻源对自己下山后能不能适应,还是缺少自信。种茶叶,从来没干过的活,自己能行吗?好就好在搬迁时,山下调剂了几分地给他,地的面积比山上少一些,可产量基本能旱涝保收,收成不至于比山上差。

山上那些梯田怎么办?就让它荒在那里吧。反正搬也搬不下来,用也没法利用,以后还不是任野兔在那里做窝,山鼠在那里打洞?

正这么想着时,县扶贫办的干部找上门来了,还带来了一位农业技术员。他们跟他说:“老曾啊,这里的田调了给你,只能供你的口粮,你的致富问题,需要另开门路。”

曾峻源瓮声瓮气地说:“可我只会种水稻,没别的门路。”

“种茶叶就是一项好门路呀。”

我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只是,我一没种过茶叶,不懂技术;二没有钱买树苗、化肥、农药等等。你们的建议,对我根本不管用。曾峻源怎么想就怎么说,也不怕干部们不高兴。

“怎么没有用?”对方并没有气恼,而是和蔼地说,“茶树苗不用你担心,县里会统一育苗,然后专门给你们移民户送过来。技术嘛,更不用担心,农技员精心指导指导你,你很快就能掌握的。”农技员则主动把电话号码留给曾峻源,还热情地说道:“种茶叶的事,我给你当顾问。先翻耕改土,然后栽下树苗。以后茶园的管理,我会每家每户统一布置的,你用不着担心。要是你们遇到问题,我也会随叫随到。”

对于曾峻源来说,这当然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只是他信心依然不足,答应时疑疑惑惑的。

这天,农技员跟他和一些移民户一块儿上山,走得汗流浃背,却一点埋怨也没有。他兴致很高地指导曾峻源和各户移民,如何整理已经荒芜的梯田,又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翻耕,怎样按照单条密植的规格施足底肥。一个月后,底肥经过熟化,农技员又过来了,他带来了优质品种的茶树苗,耐心指导大家栽种。在开好一条条浅沟的梯田里,农技员一手拿苗,一手扒土,压紧须根,然后培土到一定高度。种下树苗后,立即浇水,还要剪去多余的枝梢和嫩叶。

曾峻源认真仿效农技员的动作,一丝不苟地做着。茶树苗种下后,农技员三番五次地来,指导他们追肥、护土、修剪、打药……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他对茶树渐渐有了感情。他把茶树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它们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