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知道,“过去人们认为,宇宙中的物质消失了,时间和空间还会留下;而相对论认为,物质消失,时间和空间就一起消失了。”这两句话讲的正是两种物理理论的要害。在牛顿那里,有绝对空间、绝对时间,它们和物质无关,是万能的上帝创造的,牛顿说:“绝对的、真正的数学时间自身在流逝着,它的本性是均匀的,它的流逝同任何外界事物无关。”这种观点认为,时间在均匀地流逝,并且想象在宇宙中有一种“标准钟”,人们可以从放在任何地方的这种钟上读出“绝对时间”。
后来,牛顿又谈到了“绝对运动”,这是由“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联想到的。他给“绝对运动”下了定义,亦即“物体从一绝对地点转移到另一绝对地点”。
而在爱因斯坦这里,时间、空间都是物质存在方式的一种属性,离开了最根本的物质,哪里还会有空间和时间可言?爱因斯坦把作为光波载体的以太,从物理学世界中清除出去了。他认为,光以太原本只是物理学界的一个“幽灵”,他把独立的物理实体——电磁场请出来,坐在以太的位置上,这也是崭新的、勇敢的行动。
“无以太物理学”是爱因斯坦思想的重要成果之一。这个理论源于他早年的一个想法:假如一个人以光速跟着光波跑,那么他就处在一个不随时问而改变的波场之中。也就是说,应该看到这条光线就好像一个在空间振荡而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如果理论成立,到人类能控制时间远远超过光速的那一天,人将看到他死去的爷爷,爷爷的爷爷!那些被认为已经成为鬼魂的祖宗,都还活着!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旋风刮遍了美国,人们见面时,讲完天气后,要是不讲几句玄妙的相对论,那简直是不可思议。报纸上刊登了一幅漫画:深夜,一个小偷在撬保险柜,站在屋外的警察按亮了手电筒,手电筒的白光,绕过了几道门窗,拐了好几个弯照在小偷身上。题目是:相对论指出,光线可以拐弯。
有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首诗,大意是:玛丽出门去游玩,走的那天18岁,由于博士的相对论,回家时变成了17岁。
对这些超级科学玩笑,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真是哭笑不得。那些口若悬河的参议员们认为也有必要在国会讨论相对论,研究一下是否应该隆重地欢迎爱因斯坦先生。
经过非常热烈而又极为认真的辩论,最终通过了郑重其事的决议:欢迎爱因斯坦先生到美国居住。
说句实话,真应该感谢这些好心的参议员先生。十几年以后,在遭到德国法西斯的疯狂迫害,生命受到严重成胁的时候,爱固斯坦根据这个决议迁居美国,得以继续进行科学研究。
爱因斯坦在美国参观了大学和研究所。对于科研机构的成就,对科学家们专心致志、坚韧不拔和合作的精神深为尊重。和同行们在一起,使他觉得由衷的愉快。
他在普林斯顿大学作了4次讲演,后来整理编印成一本书——《相对论的意义》,流传非常广泛。
当时,美国处于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科学知识在那里受到尊重,这也使爱因斯坦感叹不已。但是当人们向他提出一些自以为很聪明的题目,想测验一下大名鼎鼎的博士的智力的时候,爱因斯坦却让他们失望了。
“博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呢?”
爱因斯坦想了一下,遗憾地说:“对不起,我忘了,不过,为什么要记住它呢?如果需要的话,随便哪一本物理手册里都能查到的。”
爱因斯坦的回答如此坦率,让美国人感到惊讶,连这道初中物理课本上的问题都没有答上来,难道说爱因斯坦还不到初中水平吗?当然不能这么说。在美国,爱因斯坦看到了组织得非常严密的机器大生产,看到了高度发达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看到了迅速应用的新技术,也看到了美国人民的热情友好、自信和乐观。这些使他感到钦佩。同时,他也深刻地看到这个社会有许多弊病。他觉得美国的个人崇拜,特别是对他的崇拜,“简直怪诞得可笑。”
他对美国的物欲主义、财富的极端不平均、犯罪案件的急剧增加深为不满。
他访美归来后,在《柏林日报》上发表了自己的观感,在最后一段,他写道:“美国在今天世界上技术先进的国家中是最强大的,它对于决定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是绝对不可估量的。可是它的人民至今对于重大的国际问题还没表现出多大的兴趣,而在今天,裁军问题在国际问题中占着首位。美国人民必须明白,他们在国际政治领域里负有重大的责任。袖手旁观的角色,同这个国家是不相称的,而且到头来必然要导致世界性的灾难。”
爱因斯坦不幸言中了。仅仅过了10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占了中国东北。
美国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不闻不问,许多大企业为了牟取利润,还争相和日本人做生意,卖给日本作战急需的汽油、钢铁,壮大了日本的实力。
又过了10年,日本在珍珠港投下了一批又一批轰鸣的炸弹和特制的鱼雷,把美国军人炸得血肉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