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杜甫的故事
6741200000019

第19章 寓居夔州

公元765年(永泰元年)五月,杜甫携带着妻子儿女,乘船顺岷江而下,经过嘉州(今四川乐山)、戎州(今四川宜宾),从岷江进入长江后,继续顺江经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重庆忠县),九月到云安县(今重庆云安)。杜甫在《旅夜书怀》一诗中,记述了这段旅途中的感受与慨叹: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船夜间停泊在江边,岸上微风吹拂着细草,高耸的桅杆孤独地直立着。平野广阔,星空垂挂在远方。大江奔涌,月亮在波涛中上下翻动。杜甫想,自己的名声,难道是要靠诗文来显扬吗?杜甫一直认为,实现匡正时弊的政治理想,才是自己最大的追求,那样才能声名不朽,现在看来他出名靠的只能是写诗了。现在年者多病,连官职也早辞去了。自己到处漂泊,像是在天地间飞动的一只小小沙鸡。

因病不能前进,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病居云阳,写下了不少咏唱杜鹃的诗篇。

翌年春,离开云阳。寓居夔州。杜甫在夔州住了两年。直到公元768年的春天,他才离开奉节,直奔湖北荆州,实现了同亲友团聚的愿望。

杜甫在夔州,先后写了四百三十多首诗,约占现存杜诗的三分之一。杜甫在夔州所作《登高》一诗,历来为诗论者所推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杨伦在《杜诗镜铨》中称它“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今杜诗七言律第一”。胡应麟称赞它是:“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除了描绘夔州山川风物的佳作外,还写了大量反映夔州一带劳动人民生活的诗篇。这些诗篇体现了杜甫“政治诗”的特色。如《负薪行》和《最能行》,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负薪行》里,诗人详尽地描绘了三峡妇女的悲惨命运:由于连年战乱,男丁减少,许多女子“四十五十无夫家”,她们每天上山砍柴负薪归来,虽已“面妆首饰杂啼痕”,还得“地褊衣寒困石根”,过着熬更守夜的日子。可是,一些怀有偏见的人,却嘲讽夔州一带女子长得“粗丑”,连丈夫都找不到。杜甫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愤怒地质问:“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在《最能行》里,杜甫又向侮辱三峡男子的偏见者发出正义的质问:“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字里行间,倾注了诗人与人民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

杜甫留寓夔州期间,曾经几度移居。他在滚西居住时,西边的邻居是一位贫穷的妇人。穷妇人为生活所迫,经常怀着恐惧的心情,悄悄去杜甫的房前打枣子吃。

杜甫明明知道,但从不惊动她。杜甫另迁新居后,将滚西原住的房子让给从忠州来的吴南卿。

吴南卿为了防备穷妇人过来偷东西,便筑上篱笆挡住她。杜甫听说后,坚决反对吴南卿这样做,特意写了首《又呈吴郎》的诗进行劝说:“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首诗,既表达了杜甫对劳动人民哀怜的感情,又枰击了不平的社会和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首诗虽然已是往事越千年,但是,今天诵读起来,仍然亲切感人。

夔州人民为了纪念杜甫,曾在东屯(今草堂果园)——杜甫故居处修建杜甫草堂。1984年,在白帝城山腰观音洞旁建杜甫西阁。今江水上涨已淹。

杜甫初到夔州,居住在客堂,住的是当地人叫“阁栏头”的那种房屋。这种房屋在山坡上架木起屋,人住在离开地面的楼板上,很像是巢居。

杜甫住处,周围有茂密的树木,出外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当地人的房屋都建在山腰,饮水很困难,往往用竹筒相连接,从山涧引泉水到家中。当地的少数民族汉子阿段帮助杜甫引水,避开别家的输水竹筒,到二十里外找到了水源,再用竹筒连接引来,直接流入厨房。

那年夏天,干旱酷热,有些竹筒开裂漏水,杜甫又请仆人信行帮助修理置换,来回四十里,经过不少险崖深谷,回来的时候,仆人信行的脸晒得又红又黑,还顾不上吃饭。杜甫连忙拿出瓜和饼慰劳他。

听说乌鸡可以治风湿麻痹,杜甫就养了五六十只乌鸡。乌鸡到处叫唤奔跑,踢翻了桌子上的杯盘,刚刚才赶走,一会儿又飞跳过来,踩脏了床席。没有办法,杜甫只有叫大儿子宗文把路隔断,又在墙东的空地上,竖立栅栏,栅栏中放置竹笼,把大小乌鸡分开。

那年夏天,一直不下雨,夔州炎热无比,当地的老百姓击鼓焚山求雨。根据当地风俗,干旱不下雨时,民众击鼓烧山,使蚊龙害怕,上天便会普降雷雨。但山火烧了一个多月,漫山遍野烟焰腾腾,夜晚火光冲天,却仍然不下雨。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蔬菜价格奇高。

杜甫家的饭桌上已经不见有蔬菜了,杜甫只好带着孩子和仆人到林中摘苍耳。苍耳是山野中的一种野生植物,白花细茎宽叶,茎叶煮熟后可以食用,还有治疗风湿痹痛的功效。杜甫让家人把采来的苍耳剥毛洗净煮熟,和瓜、韭一起食用。

在吃苍耳的时候,杜甫想到,在这战乱的年头,官府一味横征暴敛,弄得老百姓连糠皮都吃不上。杜甫愤怒地说:

“饱食复何心,荒哉膏粱客!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

(《驱竖子摘苍耳》)

秋天多雨的时候,杜甫在房前的空地上,用锄头挖出一两席大的地,整土成畦,播撒上莴苣种子。但过了二十多天,莴苣没有发芽破土,却长满了野苋菜,甚至路上也长出了野苋菜。

杜甫的生活过得琐碎而充实,这些生活琐事都被杜甫写到了诗中,这些诗充满了生活气息。杜甫对生活始终充满了热情,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他的诗歌题材。

三峡一带雄奇的自然环境、老百姓的艰苦生活和独特的风俗,都引起了杜甫的注意。

他在诗中描写道:夔州城东隔江相望的赤甲、白盐两座山,都高耸入云,集聚的民居环山分布,一直到山顶。枫林红,橘叶青,相互交错在一块儿。民居之间上下曲折的道路,重重叠叠的楼房,像悬挂在山上。运输蜀麻和吴盐的高大商船,在江中来往行驶。船上的舵手和船夫在放声歌唱,尽管白浪滔天,他们却若无其事,有时还在船板上赌钱。

这里的季节和风光更是变化多端,下雨的时候,“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白帝》)雨后,三峡风光又是另一番景象:“落落出岫云,浑浑倚天石。”(《雨二首》)“江虹明远饮,峡雨落余飞。”(《晚晴》)晴天、阴天、天旱、酷热、日出、落照、月夜,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三峡各种各样的景象,都被杜甫写进了诗中。杜甫还写了瞿塘峡的奇险:“峡险通舟过,江长注海奔。”(《奉汉中王手札》)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瞿塘两崖》)有时候,杜甫把自然山水也看成是有生命的:“乱波纷纷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江雨有怀郑典设》)古往今来,不少诗人到过三峡,写过三峡,但没有哪一位能像杜甫那样写得这么多这么好,能从各个角度写遍三峡的山山水水、雨雾云雷、花草树木、鸟兽虫鱼。

杜甫还注意到,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夔州特有的民情风俗。这里的不少妇女,到了头发花白、四五十岁的年龄还不嫁人。

她们每天到山中砍柴,背到街上去卖,有时还要帮人背负从盐井中采出的盐。她们头上插着野花山叶,穿着单薄的衣裳,每天在崎岖的山路上奔忙,养活全家,交纳租税。这里的大多数男子,更是不顾安危,在江中驾船为生,有点钱的人驾大船,贫穷的人靠驾小船赚点小钱,应付生活。这些船夫小时候只读过一点书,稍微长大一点就跟着商船走南闯北。他们熟悉水性,有操舟驾船的熟练经验,能在波涛翻滚的长江中大胆航行。

夔州的自然风光和风俗人情激发了杜甫不尽的创作灵感,那些长满了青苔的历史遗迹,使杜甫对社会、历史、人生有了更深的领会。

白帝城是夔州著名的古迹,是西汉东汉交替时期的公孙述修建的。当时,公孙述割据一方,自称白帝。杜甫一到夔州,就登上了白帝城,其后,又多次登临。他感到,“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上白帝城二首》)对着夕阳大江、朝雨孤云、荒阶蔓草、残栈朽柱、鸟鸣花开,他想到了公孙述,想到了曾经到过这里的隋朝越国公杨素,这些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但在流水般的历史变化中,这些人现在又在哪里呢!而江山依旧,人类长存,“山归万古春”,“孤云自往来”,“谷鸟鸣还过,林花落又开。”

(《上白帝城二首》)再英雄了得,凭恃天险,如果不体恤民情,不修身明德,就是违背天意,就会被历史的洪流冲刷得无影无踪。

杜甫对历史的认识是相当高远而深刻的,历史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名胜古迹和人物兴衰、王朝更迭,更是同整个人类的精神提升、文明进步和现实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登上白帝城,杜甫眼前浮现出了万国戎马、满地干戈、哀哀孤寡、恸哭秋原的人间惨象时,他心中充满了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未来的深重的忧虑,不禁在白帝城最高楼上泪流满面。

杜甫又凭吊了夔州的武侯庙、八阵图、先主庙。公元222年,刘备被东吴大将陆逊击败,奔逃到白帝城,把临时住的地方改为永安宫。不久,刘备死在永安宫。

临死前,他将儿子刘禅和整个蜀汉政权托付给诸葛亮。八阵图在永安宫南一里的沙滩上,用细石堆聚摆布而成,据说是诸葛亮用来推演兵法的。相传,陆逊追击刘备,因好奇而进入八阵图,结果被困在其中,无法出去,后来被诸葛亮的岳父救出。

这些古迹,都与杜甫十分敬仰的刘备和诸葛亮有关,游览这些古迹后,杜甫写了《武侯庙》《八阵图》《谒先主庙》《诸葛庙》《古柏行》等诗歌,后来写的《咏怀古迹五首》中有两首,《夔州十绝句》中有一首,也写到了刘备和诸葛亮。《八阵图》是一首小诗,却十分著名: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用短短的二十个字,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历史功绩和遗恨,几百年来在江水长年冲击下永不转动的石阵,象征着诸葛亮功业永存;不息长流的江水,饱含了未能实现统一大业的缺憾。

不久,杜甫又写下《咏怀古迹五首》。这五首诗都是七律,每一首咏怀一个历史人物,但这些历史人物不一定都和夔州有关。除刘备、诸葛亮外,宋玉和王昭君虽然不是夔州人,但过瞿塘峡,顺江而下,出巫峡,就可以到达两人的故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算得上与夔州有关。可是,秭归离夔州毕竞还远。《咏怀古迹五首》中第一首写到的庾信,那就和夔州更没有关系了。

可见,杜甫并不在乎夔州有没有相关的古迹,重要的是这些历史人物的遭遇能引起自己的共鸣,能在心灵上相互沟通。或者说,杜甫主要是通过这些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对历史和人生的看法。所谓的古迹,不一定存在于夔州,而是存在于杜甫的心中,存在于他的历史意识中。

因此,杜甫写宋玉,“摇落深知宋玉悲”,“张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虽然生不同时,相隔千年,但一样的落寞萧然,心灵相通,因而深知宋玉的悲凉。

写王昭君,也主要着眼于对她遭遇的同情。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工,因此被画工丑化形象,最后被汉元帝遣嫁异域,落得“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悲惨结局。杜甫自己才高气傲,抱负远大,却不为世用,年老漂泊他乡,这种遭遇不正是和王昭君很相似吗?他写刘备,重在赞颂他对诸葛亮的信任,做到君臣一体。写诸葛亮,他说“诸葛亮大名垂宇宙”,是“万古云霄一羽毛”,把诸葛亮比喻为万古云霄中高高飞翔的一只凤凰。写庾信一诗,可以说杜甫完全是在写自己。

自安史之乱以来,杜甫一直漂泊流离,最后不得不滞留在偏远的三峡地区,这和庾信晚年的遭遇很相似。

公元766年(大历元年)秋天,杜甫一家搬到西阁居住。住房建在山坡上,向下能看到江上的云雾在飘浮伸展,对岸苍青色的石壁矗立在睛空中。

到西阁不久,杜甫写了《秋兴八首》。夔州三峡悲凉肃杀的秋景,引发了杜甫漂泊落魄之感和故国之思,以及人世盛衰无常之悲。第一首写道: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凭高望远,看到秋天的白露使草木衰败,连那枫树的红叶也开始凋零了,长江两岸的山崖一片萧瑟阴森。江中的波浪像连着天一样,汹涌澎湃,上下翻腾。边塞的风云从远方弥漫而来,整个大地都是阴沉沉的。

在这里已经看到一丛丛菊花开过两次了,作者再次淌下了往日流过的泪。孤舟在夔州停泊,船缆系在崖边的时候,也就把思念故乡的心系得更紧了。在这白帝城的高处,到处听到妇女急匆匆的搞衣的声音,她们都在为远方征戍的亲人赶制寒衣吧!全诗的整个内容和笔调都是沉重抑郁的,悲秋和思念故园的感情表现得相当充分,也表明了杜甫对时局动荡、战乱不止的忧虑。

诗中的波浪、风云、丛菊、孤舟、捣衣声既是作者在夔州的见闻,同时又是一些具有复杂情感和寓意的意象,能够很好地表现作者深沉的感慨,也为读者阅读欣赏提供了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

《秋兴八首》和夔州的一些七律诗水平都较高。唐代初期,很少有人写七律,到了盛唐时期,情况有了变化,七律的作者和数量有了增加,但仍然不是主要的诗体。

王维、孟浩然、王昌龄、李白、高适、岑参、储光羲、李颀、崔颜等重要诗人的七律,在他们的诗集中占的比例很小,艺术上也不成熟。而杜甫一个人的七律诗就写了151首,是这些同代诗人七律总和的两倍多,而且写出了《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登高》等一批杰出的七律作品。

杜甫的七律诗的创作主要是在到了成都以后,特别是夔州时期。

经过杜甫的开拓,七律逐渐成了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杜甫到了夔州这个偏僻的地方以后,似乎与那个他时时关注的纷乱喧嚣的世界隔绝了,很难及时知道外面的时局消息。在这里生活也比较平静,似乎不再为吃饭问题发愁。

奔波了几十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苦难,随着年龄越来越老,身体越来越虚弱。

杜甫觉得现在有时间、也有必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个思考和总结了。杜甫常常拄着拐杖,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莽莽苍苍的群山万壑,静静地回忆自己几十年来的经历,回忆对自己心灵和创作有过重要影响的人物,写成一篇篇的诗歌。诗人在这类诗中关注内心,关注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也总结了自己的人生。

他写的《壮游》、《昔游》和《遣怀》三首长诗,连接起来,基本上就是杜甫前半生的自传,记叙了他的身世,少年时代的学习,青年时代的漫游,滞留长安,经历安史之乱,漂泊巴蜀以及与李白、高适、苏源明、郑虔、岑参等朋友的交往。

杜甫的《八哀诗》由八首长诗组成,每首怀念一位已去世的故人。王思礼、李光弼是在平息安史之乱中立下战功的著名将领,杜甫赞颂了他们的功绩,也为他们最后未能发挥更大作用而惋惜。第三首写严武,说“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写了自己和严武的友谊,哀悼他的离世。第四、第五首写汝阳王李进和诗人、书法家李邕,这两人都赏识并帮助过杜甫。第六、第七首写了他最好的朋友苏源明和郑虔,杜甫此前就说过:“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最后一首写的是唐玄宗时期的名相张九龄,杜甫对他的人格和功业十分仰慕,对他被李林甫谗害的遭遇深为愤慨。

在《解闷十二首》《存殁口号》等诗中,杜甫还评价和回忆了孟浩然、王维、薛据、孟云卿、毕曜、席谦、曹霸等人的创作活动。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春天,杜甫一家从西阁搬到夔州城北30里的赤甲居住。三月,又迁到相隔不远的滚西。他们住的是一栋草屋,背后是一片树林,上去是一座山冈,满是乱石青杉。草屋旁有一片果林,约40亩大,是杜甫新购置的,园中主要种有柑橘,也有梨、板栗。

杜甫一家在果园旁开辟了几亩菜地,深耕细作,种上各种蔬菜。夔州都督柏茂琳还让杜甫主管东屯的一片公田。

东屯公田在长江北岸,较为平展,是水稻高产田。到滚西以后,杜甫一家过上了温饱的日子,这是几十年从未有过的。

三月底,三弟杜观从长安经江陵到夔州看望杜甫,兄弟俩久别重逢,真是又喜又悲,感慨万千。后来杜观告别兄长回长安去,约定来年在江陵会面。

一天,夔州都督柏茂琳邀请杜甫进城赴宴会。杜甫骑马醉归,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个56岁的衰病老头,少年时候轻袭狂马、驰骋射猎的兴头一时涌起,不禁放马奔跑,从城门跑下瞿塘,从坡上向下直冲八千尺,路旁的白垩粉墙如电闪而过,江村野屋直向眼中奔来。

他兴致越来越浓,干脆把马鞭垂在手中,不提缰绳,纵马狂奔。他感到很得意,心中说:别看我头发白,当年我骑马射箭,能让万人惊骇呢!哪知道马跑得太快,马蹄一滑,一下把他从马上摔下来。他摔伤了,在家卧床养伤。

朋友们来看望他,他拄着拐杖,由童仆搏扶,又和大家一起到溪水边开怀痛饮。诗人觉得这是多么痛快的事啊,他尽管老了,但心中还有热血,还有青春活力,还可以不断写出惊人的诗篇。

诗人想登上屋后的山,但到了山脚就无力再往上攀登了,只好爬上一块岩石眺望,这使他想起青年时登上泰山,站在日观峰观望日出的情景,那时国家是多么强大,现在变得如此的衰败,杜甫不禁老泪纵横。由于长时期患肺病,他时时咳漱得全身战抖,像是要把骨头都咳出来一样。

杜甫想到,自己这个漂泊他乡的人,恐怕是要死在路旁,而葬不到死去的父亲、祖父身边了。

秋天,水稻成熟的时候,为了稻谷收获管理的方便,杜甫一家又搬到了东屯,住在一栋草屋中。

这里距白帝城五里左右,稻田水畦,延袤百顷,前带清溪,后枕重岡,树木青葱,气象深秀。

杜甫搬到东屯居住的时候,曾把滚西草堂借给远亲吴郎居住。滚西草堂有位邻居,是个无依无靠的孤苦老妇人。堂前奉树果实成熟时,杜甫总是让她到院中打枣,任意取走。但吴郎住进瀼西草堂后,安上篱笆,防止老妇过来打奉。

因此,杜甫写了一首《又呈吴郎》,以诗代信,劝吴郎不要阻止老妇人打枣。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杜甫登高望远,吟诵了一首苍劲悲凉的诗——《登高》。

在重阳登高后不久,杜甫痛苦地发现自己的左耳聋了,

右耳听力也大大减弱,不久前他还听得见落木萧萧,现在看到黄叶落地,却听不见秋风声了。

他的眼睛也变得昏暗不明,牙齿大约已有一半掉落。加上疾病缠身,他的手发抖,连字也写不成。这些病痛和由此带来的精神痛苦,加上自己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万里漂泊,故乡难回,亲人难会,朋友段亡,以及国家动荡,战乱不已,人民遭难,民族危亡,道义仑丧……所有的这些痛苦悲哀都压在了杜甫身上。

所有这些痛苦,在杜甫心中发酵,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变成了一首首有生命的诗,成为人类精神永恒的留存。耳朵聋了,眼睛花了,牙齿落了,手臂废了,身子麻痹了,但只要心脏还在跳动,杜甫的诗就会如泉涌出。

在发现耳聋后不几天,杜甫在夔州别驾元持的家中,观看了临颍李十二娘的剑器舞。李十二娘是公孙大娘的弟子,杜甫在幼年时曾观看过公孙大娘的舞蹈。

此番看到李十二娘的舞蹈,五十多年前的情景又鲜明地浮现在杜甫的脑海里,依然使杜甫惊心动魄,豪情激荡,很快写出了像“壮士轩昂赴敌场”一样,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甫离开成都,本来是要去荆楚一带的。在夔州,杜甫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担心会死在这里。

夔州处处能见到蛇,令人讨厌,饭里又有沙石,也让人难受。诗人薛据和孟云卿住在荆州,郑虔的弟弟郑审、杜甫的从弟杜位也在那一带。三弟杜观已经带着妻子从蓝田(今陕西蓝田)到了当阳(今湖北当阳),他曾经和杜甫约好一起在江陵定居。杜观到当阳后,多次来信催促。

这样,公元768年(大历三年)初,杜甫下决心,“正月中旬,定出三峡”。杜甫离开夔州之前,把滚西的40亩果园无偿赠送给了南卿兄。40亩果园的价值不是一个小数目,南卿兄是他才结交的朋友,但意气相投,杜甫就毫不顾恋地赠送了果园,可以说这和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具有同样的胸怀和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