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杜甫的故事
6741200000014

第14章 三吏三别

杜甫担任的华州司功参军,主要管理当地的礼仪庆典、学堂教育、考试考核、医疗等事务。杜甫初到华州的时候,正是炎热季节,饭菜摆在面前也让人毫无食欲。

晚上虫子爬来爬去,白天苍蝇又多,需要处理的公文一件又一件,长官催得又急,杜甫内心十分郁闷烦躁,真想放声狂叫。

生活虽然枯燥繁杂,但杜甫仍然做了不少有意义的事,写了不少诗。他写了两篇重要的文章,一篇是《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陈述对当时形势的看法,认为可派兵从西北渡过黄河,深入敌后,避实就虚,攻下魏州等地,使叛军首尾不能相顾。另一篇是《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涉及税收、交通、货币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见解,这些见解又主要建立在考虑老百姓疾苦的基础上。

在华州期间,李嗣业率领安西兵马到前线与叛军作战,路经华州,杜甫看到了这支军队阵容强大,斗志高昂,很高兴,写诗希望他们能平息叛乱。

他还写诗对朝廷纵容回纥兵的错误政策进行了批评,对回纥兵带来的危害表示深深的忧虑。杜甫还写了一些游赏遣兴、怀念亲友的诗和咏马的诗,这些诗都寄托了他的伤世之感,表现了政治失意之后的抑郁感伤。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冬末,杜甫离开华州,回洛阳探亲。自从洛阳陷落,至今已有几年未回了。一路上虽风尘弥漫,兴致却很高;遇到一些旧识新交,也颇得良趣。回乡总是令人兴奋的啊!在洛阳住了一段,公元759年(乾元二年)年初,杜甫回到了陆浑山庄。这里曾经被叛军占领,亲友邻居们都四散逃难,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消息。二月,杜甫从陆浑山庄回到洛阳,不久又动身回华州。

这次东都之行,途中拜访了阔别20年的卫八处士。身经大难之后,旧友重逢,恍如隔世,而亲情厚爱,一如当年。杜甫以朴实的文字记下了人生的美好情谊,这就是那首为人传诵的《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巳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巳,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其言何浅,其情何深!

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足见杜甫是个深于情而诚于情的人,对于国家,对于百姓,对于亲人和朋友,总是那样的一往情深。

就在杜甫来往于华州和洛阳之间的时候,局势又变得严峻起来。原来,郭子仪、李光弼率领唐军把安庆绪围困在邺城之中,久攻不下。安庆绪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并向史思明许诺,愿意让位。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二月,史思明在魏州自称“大圣燕王”,然后引兵南下,救援安庆绪。接近邱城时,史思明派出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或袭击唐军,唐军一出击,叛军立刻退回;唐军一退,叛军又出营抄掠。

日夜轮番骚扰,弄得唐军心烦意乱。史思明还派部队伪装成唐军,专门袭击或抢劫唐军运粮的船只和车队,断绝唐军的粮道。围城的唐军得不到粮食,军心开始动摇。

三月初,唐军与叛军在安阳河北进行决战,两军正在进行激烈交战时,突然刮起大风,吹沙拔木,天昏地暗,几步之间就已看不清楚。

人马大惊,双方都溃散了,唐军向南方奔逃,叛军向北方奔逃。唐军损失惨重,战马跑散了三分之二以上,甲仗、兵器几乎丢弃光了。

消息传来,洛阳的老百姓惊恐不安,纷纷逃到山中躲起来。洛阳的官吏和守军也弃城而逃。溃散的唐军兵士,每经过一个地方,就大肆抢劫,地方官吏无法阻止。洛阳及周围广大地区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杜甫从洛阳回华州途中,亲眼看到了这种混乱的状况,看到了这场混乱中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于是写下了“三吏三别”这组著名的诗。“三吏三别”指的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六首诗。

《新安吏》写杜甫在河南新安县(在洛阳西)的一次见闻。杜甫路过新安的时候,听到一片喧叫,原来官吏正在按征兵名册点名。杜甫一看,应征的都是一些达不到年龄的少年,就好奇地询问是怎么回事。正在点名的新安县吏说:“新安县县小人口少,适龄的男子都已被征调走了。昨晚,上级衙门连夜下了征兵的公文,要按次序征集不到年龄的中男。”

中男指的是十六七岁的男子。

杜甫疑惑地问道:“这些中男都很矮小,哪里能担当起守卫洛阳的重任?”那几个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还有母亲来送行;那些瘦小的男孩,孤零零的,没有一个亲人相送。到了傍晚,队伍开拔了。苍茫的暮色中,白水东流,悲惨的哭声在回荡,兀立的青山似乎也在哭泣。

杜甫抑制住内心的同情和悲痛,劝慰那些送行的母亲们:“最好收起你们脸上纵横的泪水,即便哭干了眼泪,眼睛哭得干枯,露出骨头来,天地也不会同情你们。我军攻打相州,大家都天天盼望很快攻克。哪里想到敌情不易捉摸,我军败了下来,零乱的军营到处都是。新兵到洛阳一带,主要是那里有军粮储备,方便于解决吃食问题,还可依赖过去修筑的工事。新兵在洛阳附近训练,劳役并不重,战壕挖得很浅,牧放战马,更是轻松。况且朝廷的军队平定叛乱是顺应天意民意,士卒会受到爱护照顾。送行的人又何必哭泣悲痛呢!名将郭子仪会像父兄一样地关顾这些士卒的。”

尽管杜甫对官府强行征调未到年龄的男孩入伍表示愤慨,对这些男孩和他们的家庭表示深切同情,但是,他仍然从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局出发,劝说人们应为平息叛乱作出贡献。

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

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

半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邱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让差役把自己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巳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新婚别》是写一个刚成亲的新娘子送别丈夫上前线的内心痛苦和对丈夫的勉励。这对新婚夫妇成亲的第二天,新郎就被征调到前线去,新娘子为新郎送行,饱含泪水地控诉了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表达了生离死别的巨大痛苦和无奈,她希望新郎为国家努力打仗、胜利归来。

诗歌一开始就引用了民间的说法:“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接下来都是用新娘子的口吻说的:“与你结发成亲,本来想天长地久,想不到昨天晚上才结了婚,席子在床上还没有沾点温暖,今天早上你就要开赴河阳前线,这真是太匆忙了!按规矩,结婚第二天要拜见公公婆婆,可是你一早就走,叫我如何去拜见他们呢?父母抚养我的时候,不让我随便出门抛头露面,直到嫁入你家。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你要上战场,我真感到痛断肝肠,发誓要跟随你去,可看看这紧迫的情势,内心又慌乱起来。”

她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她叹息家中贫穷,很长时间才置办了丝绸的嫁衣,丈夫走后,决意不再穿漂亮的嫁衣,也不再涂脂抹粉。最后,她又说:“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表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做妻子的都一直会持守坚贞的爱情,等待丈夫的归来。

《垂老别》和《无家别》在写法上与《新婚别》相似,

也是以诗中主要人物的口吻写成的。

《垂老别》写一个暮年从军的老人,他的子孙都已经全部在战争中牺牲了,现在他丢掉拐杖,穿上盔甲,也要上前线,于是痛苦地与年老病弱的妻子告别。

老妻拖着病弱的身子,无法站立,只好卧倒在路旁为他送行。明明知道这一去可能是永别了,妻子还勉励他多吃点饭,以保重身体。她说道: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老人只好宽慰妻子,唐军的据点是坚固的,叛军不容易攻破,现在的形势也比邱城之战时要好一些,即使战死,之前也还能对付一段时间。人生难免有聚有散,年老也一样会遇到聚散离合。

接着,老人又说: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到处都在流血,到处都是灾难,哪里还会有安乐的地方呢?面对战乱和国破家亡,应该上战场拼杀,哪里能迟疑不进?但到真的要和老妻诀别,离开那破旧的茅草屋,心中又涌起了撕肝裂肺般的痛苦。

《无家别》写了一个邱城之败中溃散的士兵,侥幸逃回家乡,不久又被征服役,因为战乱中家破人亡,已无亲人告别,所以说是“无家别”。

此诗一开始就以这个士兵的自述,描写了安史之乱对农村的重大摧残,使田园荒芜,人烟绝迹:“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这个士兵回到村里,到处都是空荡荡的,一片凄惨冷淡,连太阳看起来也是瘦弱无力的。

野兽在巷子里跑来跑去,狐狸竖起脊背上的毛对着人鸣叫。鸟儿留恋的是曾经栖息过的树枝,人总是留恋家乡,虽然家乡贫穷荒凉,仍然不会离开。那时正是春天,他扛起锄头,每天在地里干活。

县里的官吏很快知道他回来的消息,又让他到县里服兵役,入伍去操练军事。看看家里一无所有,没有什么东西可带,也没有亲人可以告别。孤身一人到县里服役,到远处去更不知道会落到何种地步!家乡既然已经空荡无存,远行近行还不是一样?最痛心的是长年卧病的母亲,在几年的战乱中,不知道何时去世的,也许去世后被草草丢弃在了山沟里。他生前没能好好侍奉母亲,死后也不能好好地安葬,想起来真使人一辈子伤心。

最后士兵沉痛地感慨说:“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人生弄得连家都没有,哪里还算得是老百姓?这首诗写得极为悲痛愤懑,催人泪下。

“三吏三别”通过细致深入的观察,精细概括的笔触,形象地描绘了安史之乱中一群底层民众的痛苦遭遇,从而最真实地展示了安史之乱给整个民族造成的巨大苦难,也暴露了唐王朝对待人民的残暴行为。

从诗中我们看到,新安县已没有适龄的应征男子,只好强行征调不足年龄的男孩入伍;石壕村的老太婆,两个儿子已战死,另一个儿子还在前线,她自己仍然被强行派到军中服务;刚结婚的青年夫妇,第二天一早,新郎就要告别新娘到前线去;儿孙已全部牺牲在战场的老汉,还要告别年老病弱的妻子,从军参战;战败溃散归来的士兵,又一次被征入伍。

几乎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每一个普通的家庭,每一个村庄,都经历过生离死别,经历过逃亡流浪,都有亲人战死或奋无音信,到处流血流泪,到处充满了苦难和悲伤。这些生动具体的人物、事件和景象,连接在一起,就如实地展现了那个灾难深重的离乱时代的整体面貌,因而被称为反映安史之乱的“史诗”。

“三吏三别”中,一方面,杜甫对老百姓遭受的苦难充满了同情与哀痛,对那些官吏威逼民众、强行征调的残暴行为作了严厉的斥责,使我们感受到了他强烈的痛苦、悲悯和愤怒;另一方面,杜甫又表现出对时局清醒的认识,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朝廷,一味地反对征兵,因为要使人民大众从苦难中摆脱出来,平息安史之乱,在当时只能依靠朝廷,只能依靠人民对朝廷的支持。这两方面在杜甫身上是相互统一的,因为在杜甫的思想深处,热爱人民,热爱民族,热爱国家是融为一体的。从“三吏三别”可以看到杜甫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能够把强烈的感情与清晰的理性思考结合起来。

“三吏三别”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诗歌的写实精神和手法。汉乐府诗歌往往抓住现实中具有震撼力的事件或生活细节,用极为浅易而生动的语言,展示社会现实问题。“三吏三别”创造性地继承了这种写法,以精炼的笔墨,一首诗集中描绘一件事情的一个场景,每件事情又都是一幕人间悲剧,通过这些事情,生动地展示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群众承受的巨大痛苦和唐王朝政治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手法上,“三吏”把叙述和问答结合在一起,“三别”主要以送别或告别的口吻来写,都或多或少有汉乐府的影响。但“三吏三别”在叙事中夹带议论,在描绘具体场景或细节时,十分注意遣词造句,精心锤炼,同时关照到当时的整个政治局势,这些方面又超越了汉乐府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