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司马迁的故事
6740900000005

第5章 名师授业

定居茂陵显武里之后不久,有一天,司马谈下朝回到家里,高兴地说:“迁儿,我想让你拜孔安国先生为师,你看如何?”

“孔先生是谁呀?”

“他是孔子的第十二世孙,现在任朝中的谏议大夫,是当今最有名望的古文经学大师。”

“我听说过这个人,说是他把《古文尚书》的经典翻译出来。从而成了古文典籍的权威人物。”

“是呀,正是他。高皇帝时,原秦博士伏生传出《尚书》二十八篇,是由隶书写成的。就在前些年。鲁恭王刘余拆毁孔子的旧宅,从墙壁里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竹简。那竹简上的文字很古怪,不知写的是什么,他也就没有在意。后来,孔安国先生见到这些文字,认为那是以前曾使用过的蝌蚪文字,细读其内容,有许多篇章竟与《尚书》相符。于是,他第一个将那些蝌蚪文字用当今文字译出,被人们称为《古文尚书》,而伏生传出的用隶书写成的那一部,被称为《今文尚书》。《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二十八篇。研究《古文尚书》,已经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而孔安国先生是这门学问的宗师。《古文尚书》的原本,如今还珍藏在孔府。如果你能跟随孔先生学习,必将受用无穷。”

“他会收我做他的学生吗?”

“如果你愿意拜他为师,我就去安排,请孔先生接受你当他的学生。”

经过父亲的努力,司马迁成了孔安国先生的学生,开始在孔府学习。司马迁聪明好学,深得孔安国先生的赞赏。这位经学大师认真地讲解了他的著作——《古文尚书》、《论语》等篇章中的疑点。司马迁对文章的内容深加领会,老师给予的启发点拨,他能做到一点就通,还能举一反三。孔安国先生对这个学生很满意。

孔先生教学严谨,要求很严。他让学生熟读能背,加深理解,还规定要练习写古文字体。司马迁以前练习写的是隶书字,也就是今文。古文却有好几种,如金文、大篆、小篆等。

司马迁一边照竹简上的古文进行写字练习,一边连字成句,用心默读、记忆、理解。这种方法真是一举两得,字练几遍之后,文段也记下来了。后来,他在《太史公自序》里写道:“年十岁则诵古文。”讲的就是跟随孔安国先生学习《古文尚书》的这段生活。

那时,司马迁是孔安国最得意的门生,高耸的额头,斜飞两道粗黑浓密的眉毛,线条分明的单眼皮,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衬托得又大又明亮,高挺的鼻梁下。紧闭着棱角分明的嘴唇,使他有一种即使在大人脸上也很少能见到的坚毅不拔的气质。

“子长,今天学的内容,你都懂了吗?”孔先生打量了一下司马迁,充满威严但又不失慈爱地问道。

子长是司马迁的字,孔先生这么叫他,而不是直接喊他的名字,有一种器重的意味。

“都明白了。”司马迁恭敬地回答。

“很好,”孔先生点点头,赞许地说:“子长。你天资聪明,不要辜负了你父亲的厚望,只要你好好读书,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出人头地……”

司马迁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北边是绵延不绝的崇山峻岭,南边是一望无际的深绿沃野。那是他6岁就离开了的故乡芝川镇。蓝蓝的天空,牛羊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哞哞低叫……还有那“鲤鱼跃龙门”的神话。

想到这里,司马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一定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

司马谈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知识广博、思想卓越的人。他经常检查儿子的课业。看到儿子在孔先生的指点下不断进步,心里自然非常欣慰。同时,他还在选择优秀的老师,希望儿子不拘泥于一门一派的学问,而要广泛学习各种学问的精华,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成为有大作为的人。

儒家大学者董仲舒成为司马谈为儿子选师的对象。董仲舒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他少年时学习非常刻苦,钻研古籍,到了一连几年都不向园子看一看的地步——人们常说的“三年不窥园”,就是由此得来。他后来名气越来越大,被举荐做了博士。博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在当时没有什么权力。董仲舒大量的散闲时间仍旧用来钻研儒学、讲授儒家经典。

此时的西汉,已经是国泰民安,一派强国景象,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登基。汉武帝是推崇儒家学说的,但他的祖母窦太后却好黄老之术。窦太后在世时,汉武帝不敢违背太后的意愿,他公开推行儒家思想是在(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以后,此时司马迁正好离开家乡,随父亲来到长安。汉武帝推行儒家思想的最后障碍消除了,他开始毫无顾忌地实行他的计划。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取贤良对策的方式,召集人才。贤良即为有学识的人,对策就是在皇帝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接受皇帝的提问。董仲舒在这次策试中脱颖而出,受到汉武帝的器重。之后,董仲舒担任江都易王的国相,后来由于小人拨弄是非,被降为中大夫。中大夫是郎中令的一个属官,权力不大,只能在宫廷中提提建议。

遭到降职后的董仲舒在长安以讲授《春秋》来宣扬他的学说,减缓心中的忧闷之情。司马谈就是在这段时期打算让他做自己儿子的老师的。

司马谈尽管推崇道家,但对各家学说都有研究,深知董仲舒学问高深,文章出众,确实是一位首选的良师。

董仲舒听说司马谈要儿子拜自己为师,感到有些为难。司马谈是当代有名的学者,写的文章气势恢宏、结构严谨、论理清晰、分析透彻,但他始终不赞成自己“独尊儒术”的主张。

如今,他要儿子拜自己为师,恐怕这师生之间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不过,董仲舒见司马谈态度恳切,又听说他的儿子司马迁聪明好学,终于答应下来,说:“那好吧,就让他来吧!”

董仲舒作为当时有名的儒家学者,学问精深博大,以讲授《公羊春秋》而见长。司马迁去董府听第一堂课,董先生给学生讲“天人感应”的道理。他说:“根据《春秋》的记载,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事情是相互响应的!”

“真的吗?”司马迁感到很新鲜。

未及多想,又听董先生说:“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看,人世间每有社会动乱发生,上天就会先用灾害或怪异现象来进行警告。只要这时人间世道不是太离天道,上天还是愿意扶持的,但人们自己也要积极勉励才行。”

司马迁若有所思,想到在老家放牛时听到大人们讲的一些因果报应现象,似乎有些领悟。

董仲舒讲解:“什么是道?道就是国家走向大治的途径。仁义礼乐,是推行道的工具。古代的圣王已经辞世,而他的子孙后代能够长久安宁几百年,这都是礼乐教化的功效。”

听董先生讲道,时间渐长,司马迁心中豁然开朗,感到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受到一些新的启发。

原来,孔子写的《春秋》,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历史文献,孔子也并不想单纯记录历史,而是通过《春秋》中记述的历史事件,来揭示终极的道德标准——“道”。

司马迁认识到,董先生所讲的“道”,是鉴别一切是非的唯一标准。它比至高无上的皇权还要高,皇权只有遵循“王道”时,才是绝对权威;如果背离“王道”,就将被天下人共弃。这样来看,《春秋》中记载了三十六起政变、五十二个政权的灭亡,就好理解了。

《春秋》如同一部法典,提出了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帝王有帝王的行为规范,官员有官员的行为规范,平民有平民的行为规范。符合行为规范,也就是合于“礼”,“礼”得到了贯彻,就没有社会犯罪现象了,社会就稳定了。

思考和探究《春秋》的真实含义,使司马迁受到了极大震动,获得了很多感悟。他逐渐感觉到,历史就像一面有魔力的镜子,谁到了它的面前都会原形毕露,是善是恶、是好是坏,都会显现本来面目。哪怕贵为帝王,也将受到历史的审查……

从此,司马迁在两位名师的指导下发愤学习,进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