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0年,孔子42岁,从齐国传回了消息,一直流亡在外的鲁昭公终于在思国的忧郁中离世。孔子知道消息后,悲伤地对着鲁公的方向拜了三拜,心中满是愧疚。
然而鲁国的掌权者季氏知道消息后,马上派人把鲁昭公的弟弟叫来,让他成为了新的国君鲁定公,从而方便季氏自己在暗中操控国政。
鲁定公虽然受制于季平子,表面上对他言听计从,但内心同样希望能光复鲁室,为哥哥鲁昭公报仇。他听人说,孔子门下有个年轻的弟子叫颜回,很出色,于是就请人叫来了颜回,想向他请教治国的办法。
鲁定公向颜回问道:“我的手下有一个叫东野毕的人,驾驭马车极为了得,不知道你会不会呢?”
颜回平静地说:“东野毕先生的马不久后会逃跑的。”鲁定公露出了不信的表情,叹说:“看来,君子也有嫉妒别人的时候啊。”
可没等几天,鲁定公手下就传来消息,东野毕的马果真逃走了!鲁定公马上把颜回请了过来,问道:“不知先生您是怎么知道东野毕的马会逃跑的呢?”
颜回依旧平静地说:“以前舜帝管理百姓,从来都不使尽百姓的劳动,造父驾驭马匹,也不会驱赶马的全力。而我看东野毕驾马,缰绳紧绷,挥鞭猛力,越驾越快,专走险路,马是很可能造反的。”鲁定公听了,很是欢喜地点头,十分赞同。
颜回继续说道:“鸟被逼急了,会乱叫;狗被赶急了,会乱跳;马被驱急了,会乱跑;而人要是被逼急了,就会叛乱!国君您处事要三思后行,有计划和把握才实施,不要重复昭公的事情啊。”
鲁定公知道颜回在劝导自己要沉得住气,不要轻举妄动,更教会了自己很多道理,于是对颜回十分佩服,向孔子夸奖了颜回。
孔子平静地说:“这就是颜回,理应如此。”显然,孔子心中对颜回早已十分欣赏了。
一天,孔子心血来潮,想起自己很久没和儿子一起闲聊了,感情难免有些生疏,于是他带着已经20岁的儿子孔鲤前往鲁桓公的庙宇,父子俩一路游览。
两人来到了一座神像前,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木器,向左侧倾斜着,既像盛器,可又立得不稳。孔鲤见了,十分奇怪,于是就问守庙的祭者。祭者告诉他:“这叫宥坐,是鲁王用它来提醒自己的。”
孔鲤心中想不透是用来提醒什么的,于是就问自己的父亲。孔子知道教育儿子的机会来了,于是就让他去借了一桶水过来。
孔鲤借来了水,孔子让他把水慢慢倒入宥坐之中,只见水刚进入器具,整个器具就慢慢变得平稳起来,不再晃动,随着水位不断升高,越来越稳。
孔鲤索性一下把水都灌到了器具之中,却听“咣”的一声,整个宥坐器具都倾斜下来,倒在了地上,水都洒了出来,看得孔鲤两眼直瞪。
孔子似乎早知道会这样,缓缓说道:“内心如果没有半点学识,做人处事都会没有底,不得安稳;内心如果满足骄傲,就会倾斜颠倒,大失所能;只有有学识而不满足,有能力而不骄傲,不卑不亢,中庸之道,才能保持平衡,长存于世啊!”原来,孔鲤因为是孔子的独子,从前在家人宠爱中长大,更得到了孔子弟子们的尊敬,因此心里早生傲气,孔子一直想找机会教导他。
孔鲤并不笨,他听到父亲对他的教导后,明白了父亲是在告诫自己要谦虚戒骄,于是恭敬地点头,道:“父亲的话,我一定会谨记在心的。”
这时,只见弟子子游匆匆寻到了太庙中,看见了孔子就急道:“老师,季平子去世了!他的儿子和阳虎正为怎么祭奠陪葬的事争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