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孔子的故事
6740700000025

第25章 齐国之行

鲁昭公之所以选择逃亡到齐国,除了因为距离近外,还有另一原因。五年前齐景公曾和丞相晏婴一起访问鲁国,与鲁公结下了友缘,孔子也在那个时候和齐景公有过交流。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秦国以前地方小,位置偏,为何现在能这么强大呢?”孔子给出自己的答案:“秦国虽然领土不大,但人们的志气很饱满,地方虽然偏僻,但人们的心却不偏离,国君秦穆公用人唯贤,曾遇到放牛的贤者百里奚,将他敬为上卿。这样的作风,即使统治天下也是有能力的。”齐景公对孔子的评论十分赞同,当时就留下了好的印象。

齐国有一名大夫叫高昭子,与丞相晏婴一直面和心不和,各自在齐景公面前互相争宠。他收到孔子快要到达齐国国都的消息,于是先一步派人前去迎候。高昭子知道孔子在国君心中有不错的印象,打算利用这个壮大自己的势力。

孔子和弟子们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齐国的都城,刚一进门就有高昭子的使者在等候迎接,十分高兴,疲倦的心终于舒松下来。孔子心想,有高昭子为自己引见齐公,凭着自己的游说,一定可以令齐公出兵,恢复鲁国秩序的。

众人来到了高昭子的家中,高昭子对孔子待如上客,非常恭敬。孔子在他的口中了解到,鲁昭公被安排在了一个叫郓(yun)城的边远小镇,由小队军队保护着安全。孔子十分惦记着自己的国君,于是请求高昭子带路,前往郓城。

郓城中一间普通的宅院里,孔子见到了鲁昭公,这时的鲁昭公面容疲倦,神色沧桑,显得衰老了很多。他惊讶孔子会来探望自己,从孔子的口中了解了鲁国的状况后,感叹地说道:“丘啊,从前的满朝百官,也只有你能不攀附恶臣,对我忠心耿耿了!”说着他让人把自己仅存的一些玉器拿了出来交给孔子,说:“向齐公借兵的事就交给你了,有求于人需要礼物,你就带着这些吧,或许能用得上。”

孔子从鲁昭公颤抖的手中接过这些珍贵的玉器,心里很是伤痛,想到自己的国君年老之时还要流离失所,仰人鼻息,真是恨不得马上拜见齐公请求他借兵,清剿鲁国叛贼。

孔子回到了高昭子的家中,高昭子正好为他举行宴会,还邀请了丞相晏婴一同赴宴,好借机炫耀自己得到孔子。丞相晏婴身材矮小,但聪明能干,享有盛名,齐公对他十分倚重。孔子远在鲁国,也听说过晏婴的事迹,一直十分景仰佩服。三人席间,畅谈国事,又聊起各人的爱好,交谈甚欢。

孔子见时机已到,就起身向两人作揖,拜道:“两位都是齐国位高权重的贤者,孔丘都十分敬重。今日我的国家受到危难,国君受到侮辱,我恳请两位为我引见齐君……”

孔子的这番话听在两人耳中,都各有不同的想法。晏婴心里虽然十分佩服孔子丰富的学识和为人的耿直,但是对孔子要恢复周礼古节,要以礼治国的政治态度却不认同,所以并没有回应孔子的话。这场宴会本来就是高昭子为了试探晏婴对孔子的态度而开的,现在知道晏婴心里没打算向齐景公推荐孔子,高昭子眼珠子转了转,打圆场道:“这事好说好说,孔先生如此贤能,相信国君一定会重用的。”说完还瞥了瞥一旁的晏婴。

孔子知道事情不能太急,也坐回了席位。宴会最后就在沉默中草草收了场。

回到居室中,弟子们都来询问情况。孔子对众人说道:

“快了,再耐心等待一阵吧……”其实他的心里也没谱。就这样过了几天,孔子的心里有点急了,于是他带上了鲁昭公托付给自己玉器作为礼物,亲自去拜访高昭子,表明了想见齐景公的请求。

高昭子本来就打算培植孔子以壮大自己的势力,他一边玩弄着手中的玉器,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乐呵呵地道:“好说好说,我一定向国君禀明先生您的意思,相信国君很快就会传见先生的了。”

果然不久之后,高昭子就向齐景公说了孔子的情况,说他正在自己家中做客,等待国君的召见,为齐国出力。齐景公本来就很欣赏孔子,听到消息后马上派人把孔子请进宫中。

两人一见面,景公就问道:“请问先生,把一个国家治理好,最根本的是什么呢?”

孔子脱口而出道:“君王有君王的威仪,臣子做臣子的事情,父亲是父亲的样子,儿子尽儿子的孝道!”他的心一直都耿耿于怀着鲁国的状况,这番话更是对鲁国的叹息。

景公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确实如此,如果君臣互乱,父子颠倒,国家也随之崩溃了,即使有再多的粮食,也不能安定好国家啊。”说完,他又问孔子,“那么,我齐国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孔子通过这几天对齐人的一些了解,于是又答道:“我初至贵国不久,不能十分熟悉贵国的情况,但依我的意见,应该要在食物和衣着上稍微节约点。比如贵族出行,往往马车上镶丝带环,连马匹上都穿着华丽的绸缎,可平民中却还有吃不饱的,这是不应该的。”

齐景公听了,自己也觉得很惭愧,因为他的马车就是全国最华丽的那辆。他认同孔子的看法,感觉孔子说的话都很有道理,留在身边未尝不是个很好的镜子。

召见结束后,齐景公让孔子先行回去,然后打算把尼谿(xi)这块地方封给孔子,于是询问百官的意见。大家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这时丞相晏婴却向景公进言道:“国君,孔丘虽然博学仁义,但政治主张并不适合我国啊。”齐景公不解,问道:“孔丘他讲究重贤,而且又提倡节俭,不是正和爱卿你的主张一样吗?”

晏婴摇摇头,答道:“孔丘主张以礼治国,自周朝衰落,圣贤早已消失,仅凭一些礼节怎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他主张的节俭并不完全,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对祖先进行祭祀,这样的习惯又岂能要得?更重要的是他一门心思想要借我国的兵为鲁昭公重夺政权,然据我所知,鲁国的季氏一族暗中仍与吴、晋等国有来往,一旦战起,很可能会演变成多国混战,我们国家艰难才建立起的根基就又会再次变得薄弱了!”

晏婴的一番话,从孔子自身的缺点一直说到与齐国的利益,让景公听得连连点头,真不愧是出使楚国的丞相啊。

高昭子见齐景公动摇了,心里很不甘心,于是上前说道:“我想是丞相妒忌贤能,害怕孔丘比你更能治好齐国吧。”晏婴漠然道:“婴思事,只为国,不为己。”

齐景公见自己的两位爱卿为此争吵,摆手示意两人停下,叹了口气,道:“封地的事就暂时搁置吧,唉,你们都退下吧……”

高昭子哼了一声,与晏婴一左一右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