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博览3
6739900000017

第17章 欧洲文明的诞生(16)

三国同盟的建立

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入侵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而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两国。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应担负同样的义务;意大利在奥、俄战争时恪守中立,奥地利在德、法战争时恪守中立。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它的建立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一方初步形成。

英德矛盾的发展

19世纪末,德国实力增强,其“世界政策”的外交战略使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英、德矛盾日益加深。德国在土耳其和非洲的扩张威胁到英国的殖民体系。

在东亚和中近东地区的争夺使英德矛盾进一步加深。在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方面,日益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德国日甚一日地排挤着英国。英德矛盾还突出地表现在争夺海洋霸权上。随着1898年德国通过加强海军法案,英国逐渐把德国视为主要敌人,继而与之展开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矛盾冲突达到白热化程度。到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三国协约的建立

为对抗三国同盟,1891至1893年,法国和俄国缔结了秘密军事同盟。随着英德和法德之间矛盾的不断激化,英、法两国开始接近。

1904年4月8日,英法在伦敦签订一项瓜分殖民地的协约。由此,英、法之间所谓的“衷心协约”(协约国由此得名)即告建立。由于英、俄在远东矛盾的缓和,两国于1907年签订了英俄协约。至此,法俄同盟、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组成了三国协约。它的建立标着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另一方最终形成。

波斯尼亚危机

1908年9月15日,奥匈帝国和俄国举行会谈,达成秘密协定,即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帝国则同意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10月7日,奥匈帝国正式宣布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并入自己的版图。但俄国的目的还未达到,便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争端,被德、奥坚决拒绝。在德、奥的强大压力下,俄国被迫让步,还向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强迫其停止反奥战争的动员和一切反奥行动。这场由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起的国际冲突被称为波斯尼亚危机,它加剧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巴尔干的矛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了种子。

巴尔干战争

1912年10月至1913年5月,由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组成的巴尔干同盟与土耳其进行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土耳其被迫与巴尔干四国签订《伦敦条约》,将阿尔巴尼亚以外的土耳其欧洲领土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之后,巴尔干同盟内部发生对抗,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又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战败,被迫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巴尔干国家分裂为两个对立集团。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实力大增,从而加深了它与奥匈帝国的矛盾,最终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一战爆发

20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竞争,导致地中海地区危机频发,局部战争连年不断。世界大战即将到来。

1914年6月28日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大战爆发的导火线。8月6日,奥匈帝国正式向俄国宣战,除意大利还在动摇之外,欧洲其他帝国主义大国都卷入了这场血腥的大厮杀中。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奥匈帝国在被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举行军事演习。而当天恰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败的国耻日。奥匈帝国的这一举动具有挑衅意味。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身亡。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七月危机

外交史上将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爆发至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称为“七月危机”。6月29日,奥匈帝国政府作出“清算”

塞尔维亚的决定,德皇威廉二世表示支持奥匈帝国采取坚决行动,后来又向奥方表示,如果俄、奥发生战争,德国将履行同盟国条约的义务。

德国试探英方对萨拉热窝事件的态度时,英国表示要尽一切可能防止大国之间发生战争,并表明英国不愿卷入战争。由此德国以为英国会在战争初期对欧洲战事持静观态度,于是竭力鼓动奥匈帝国发动战争。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沙皇俄国立即召开大臣会议讨论出兵问题,法国表示支持俄国,英国建议由德、法、英、意开会调解奥、塞争端。但德、奥已作好准备,决心发动战争。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施利芬计划

1905年,德国前任总参谋长施利芬主持制定了对法国和俄国作战的计划,称“施利芬计划”。其战略主导思想是,采取先法后俄的战略指导方针,以免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它假设德军面临两线作战,这主要考虑到俄国落后的铁路系统会影响行军速度,不可能很快将俄国击败,所以东线以少量部队阻止俄军,用速战速决的方法先击败法国,首先集中优势兵力迅速通过比利时和荷兰,然后全力转向东线,与俄军决战。“施里芬计划”

是个速战计划,计划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三四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

德国速战计划的破产

1914年是大战的第一阶段,以德国速战计划的破产为突出特征。

在西线,德国本想迅速通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北部,却意外遭到被德国称为“巧克力兵”的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德军速战计划首次受挫。之后的马恩河战役更遏制了德军在西线的迅速推进,德国的速战速决的梦想遂宣告破产。

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4日,英、法军队撤过马恩河,积极加强左翼力量,准备反攻。9月5至12日,英法联军以6个集团军66个师、约108万人进行全线反攻。反攻的主要方向是德军右翼,英、法军队的有生力量几乎超过德军一倍。英法联军在宽达200千米的地带上,将战线向前推进60千米,从而使西线转入持久的阵地战阶段。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军伤亡约30万人,联军伤亡约25万人。这是一次高度机动的会战,是1914年西线战局中有利于协约国的转折点。

东普鲁士战役

1914年8月,应盟国要求,俄国命令西北、西南两个方面军同时发动攻势,以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东普鲁士战场成为俄军的西北战线。8月17日,俄军越过边界,20日在冈比宁战役中获胜。德军新任东线总司令兴登堡及参谋长鲁登道夫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于8月26至28日包围了俄第二集团军,俄军全军覆没。9月11日,德军又攻下俄军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

13日,俄军退出东普鲁士。俄军虽然失败,但此役和俄军西南方面军的加利西亚战役共同起到了配合西线协约国军的作用。

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

南线,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的战争是一战初期唯一的正义战争。1914年8月13日,奥匈军队越过德里纳河,开始入侵塞尔维亚。

虽然塞尔维亚人口不多,战备物资也极为缺乏,但人民士气高昂,顽强英勇。经过4天的战斗,奥匈军队被逐回德里纳河对岸。之后,奥匈军队又发动两次进攻,甚至曾一度占领贝尔格莱德,但很快又被塞军收复。奥军在巴尔干战场损失了28万多人,直到1915年10月近一年的时间里,巴尔干战场基本上保持平静。

攻守易位

综观1915年战局,同盟国虽然取得东线战场的重大胜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利的战略地位。俄国尚未退出战争,同盟国仍然不得不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1916年的战局开始有利于协约国,特别是德军在凡尔登进攻的失败,标志着战略主动权已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从此,同盟国在西线转入战略防御。

伊普尔战役

1915年4月22日,德国第四集团军向比利时西部伊普尔的英、法联军阵地连续施放6000罐、18万千克氯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毒气,结果造成英、法军队1.5万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

德军趁机迅速占领朗厄马克和皮尔克姆,并将战线向伊普尔—科米讷运河推进,但由于没有预备队,未能扩大战果。此时,英、法援军迅速堵住缺口,战线趋于稳定。24日,德军实施第二次毒气攻击,但未达到目的。4月26日至5月12日,德军付出巨大伤亡代价,迫使英军撤至伊普尔城郊,不过未取得重大战略突破。5月25日,战役结束。在这场战役中,英军损失6万人,法军损失1万人,德军伤亡3.5万人。

意大利与保加利亚参战

意大利虽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却于1914年8月3日宣布中立。意大利以中立和参战为要挟手段,向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讨价还价,最后协约国方面满足了它的要求。1915年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

6月29日至12月10日,意军在伊崇佐河发动了4次进攻,损失兵力28万,但只把战线向前推进了15至20千米。保加利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并拥有一支强大军队,因德国满足了它占领塞尔维亚土地的要求,遂于9月参加中欧同盟国方面作战。9月末,保加利亚、奥匈和德国的65万军队大举进攻塞尔维亚,很快击溃塞军。1916年初,塞尔维亚王室、官吏、残余军队和部分难民,由英、法护送,在希腊科孚岛成立流亡政府。

凡尔登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