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博览1
6739600000007

第7章 原始社会(6)

从公元前3400至前3100年的乌鲁克时期起,就有许多建筑物被保存下来,最著名的是当时的神庙建筑吉库拉特——一种用生砖建成的多级寺塔。亚述帝国时出现了规模巨大的王宫建筑,已经开始使用柱子和拱架结构。城市建筑以新巴比伦王国时期的首都巴比伦城最为著名,这座名城内不仅有王宫、马尔杜克神庙和巴比伦塔楼、伊丝塔尔女神神庙等著名的建筑物,更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

波斯人则以其王宫的雄伟宏大而自豪,并独创了垫托天顶横梁的柱头——有着背对背匍伏着的、脖子和躯干连在一起的动物雕像。

雕塑的进步

在雕刻艺术方面,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的雕刻作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古朴风格。但就总体来说,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的雕刻艺术在表现人物技法方面,还比较单调、刻板,留传下来的雕刻作品多显得粗陋、千篇一律。唯一例外的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

石柱柱头的浮雕,它表现汉谟拉比虔诚地站在端坐着的太阳神沙马什面前,接受王权标的场面。

雕刻艺术手法熟练,线条刚劲、朴实,配以刻工精细的碑文,堪称古巴比伦最重要的一件艺术文物。

新巴比伦时期的浮雕艺术以彩色琉璃砖镶成的图案最为壮观。巴比伦城的伊丝塔尔城门和塔楼墙上,用琉璃砖镶嵌着白色野牛、金黄色蛇首龙的浮雕,共575处。整个浮雕画面黄白相间,充分渲染了王宫威严肃穆的气势。100年后,希罗多德来巴比伦游历时曾称赞说:“它的壮丽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城市。”此外,巴比伦城“游行大道”两边的墙面也饰有五色琉璃镶嵌成的雄狮图案,颇为壮观。琉璃砖的发明可追溯到古巴比伦时期,到新巴比伦时达到全盛,普遍用于装饰王宫、神殿、陵墓的墙面和门面,兼有华丽、威严之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宗教的发展

古代西亚文明早期也像埃及一样流行多神崇拜,到波斯帝国时才产生了体系较为完备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这是一个二元论的宗教。希伯来人创立了以崇拜耶和华(上帝)为内容的一神教——犹太教,它摆脱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的羁绊。正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后来发展出了世界性的宗教——基督教。

犹太教的形成

犹太教是希伯来人的宗教。犹太教坚持信仰一神,即耶和华。犹太教宣称希伯来人是上帝的选民,与神订有契约,这逐渐成为维系民族意识的重要纽带。犹太教的经典是《圣经》,共39卷,约于公元前1440年至前400年用希伯来文写成。

后来基督教从犹太教中脱胎而出,犹太教的《圣经》成了基督教《圣经》的一部分,被称为“旧约”。

古印度文明

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浩瀚的印度洋,既古老又生机无限的国度,它就是被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又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被称为“牛颅之国”。在距今50万年以前,印度就有远古的先民生活。他们以刀耕火种、渔猎采集的方式一代代繁衍生息。到了距今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萌发提供了沃土。

文明的舞台

古代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一个被高山和海洋环绕的次大陆,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东亚和东南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贡献。

巨大的“倒三角”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地,占据南亚次大陆的大部分,全境可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山岳地带,中部是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是文底耶山以南的德千高原。北部高山地带和中部平原地区通常被称为北印度,是古代印度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印度历史上发生重大事件的主要舞台。南部的德干高原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山地起伏,多沼泽草原,不宜农耕。高原两侧的沿海地带是平原区,气候宜人,雨量充沛,适于农耕。

文明的创造者

在旧石器时代,古印度就已有人类居住。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几乎遍及整个次大陆。据考证,其创造者主要为矮种黑人和原始澳洲人。从公元前3000年起,达罗毗荼人在南亚次大陆居于主要地位,创造了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文明。大约从公元前20世纪中叶开始,雅利安人自西北部侵入印度。公元前10世纪中叶以后,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和哒人又先后侵入印度,使此地的居民成分更趋复杂。

印度河与恒河

印度河是现在巴基斯坦的主要河流,也是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

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的地位仅次于恒河,其流域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从喜马拉雅山脉朝西北方向流入克什米尔,又调头向南流入巴基斯坦,总长2900千米。印度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的地区之一。

恒河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河”。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区,全长2700多千米,是现在印度的第一大河。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至今,这里仍是印度和孟加拉国民族文化的精粹所在。

哈拉巴文化

印度远古文明在1922年被发现,由于其遗址最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被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

哈拉巴文化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至前1750年,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一种城市文明,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两座古城

摩亨佐·达罗城和哈拉巴城都由卫城和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成。这两座城的面积相当,大约为085平方千米,居民大约35万人。哈拉巴的卫城是由古老的砖墙围成的城堡式建筑,城北有谷仓、作坊和劳动者的宿舍。摩亨佐·达罗的城市建筑较哈拉巴更为壮观,卫城四周有防御塔楼,是印度河文明的典型城市。这两座城市相距644千米,是当时两个彼此独立的国家的都城。

璀璨的文明

哈拉巴文化是已进入青铜时代的文化。当时的人们已经会制造铜、青铜的工具和武器,例如斧、镰、锯、小刀、钓鱼钩、匕酋、箭头和矛头等。这一时期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农业——这里可能是最早培植棉花的地区。除了农业,居民也从事牧畜业。当时此地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匠人们对金属的热加工和冷加工技术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能够用焊接法制造金属器具。制陶业和纺织业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也发展起来。

文明的衰亡

印度河文明大约从公元前18世纪开始衰落。关于其衰落原因,目前说法不一。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外族入侵说,即雅利安人的入侵导致印度河文明的衰亡。也有人认为自然因素的作用较大,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了文明的衰亡: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印度河淤塞、河床升高,河流改道,洪水为患;连续多年的干旱,农业欠收,沙漠化加剧……这些自然灾害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使阶级矛盾更加激烈,人民起义频繁发生,从而给外敌人侵以可乘之机。

吠陀时代

雅利安人的吠陀时代,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民主制时代。

由于记述这一历史时代的文献主要是婆罗门教圣书《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所以这一时代被称为“吠陀时代”。

雅利安人东进

大约从公元前13世纪开始,雅利安人从印度的西北方侵入次大陆,从此开始了印度史上的“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占据印度河上游以后,最初以畜牧业为生,后来逐渐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农牧业的发展,雅利安人在生产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大约公元前1000年前后,他们已开始使用铁器。

瓦尔那制度

“瓦尔那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通常被称为“种姓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雅利安人侵入次大陆之初,并随着社会的分化,逐渐将人民划分为婆罗门(僧侣阶级)、刹帝利(国王和军事贵族阶级)、吠舍(一股平民大众)以及社会地位最低的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四个社会等级。各个等级之间界限森严,长期沿袭,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至今仍影响着南亚的社会生活。

印度国家的形成

吠陀时代晚期,南亚次大陆已经广泛地使用铁器,农业在经济中已居主要地位。经济的发展导致以掠夺财富和土地为目的的战争更加频繁,阶级分化日益加剧。随着这些变化的产生,原先的氏族部落机构逐渐变成了剥削和压迫民众的暴力机器,过去民主选举产生的部藩首领“罗阇”逐渐演变成了世袭君主,早期国家形成了。

四部《吠陀》

《吠陀》是雅利安人的圣书,共分四部。《梨俱吠陀》最古老,编纂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200至前1000年,所反映的时代称为“早期吠陀时代”。另外三部为《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编纂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000至前800年,所反映的时代合称“后期吠陀时代”。吠陀文献是古代印度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研究雅利安人初到印度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列国时代

公元前6至前4世纪是南亚次大陆各国由分立逐渐走向统一的时代,历史上通称为“列国时代”;又因佛教产生于此时,故在史学上亦称“早期佛教时代”。

诸国争霸

公元前6世纪初,南亚次大陆北部有十六大国,其中存在较久、势力较强的有恒河下游的鸯伽国,恒河中游的摩揭陀国、伽尸国、居萨罗国等,恒河上游的般阇罗国和居楼国,印度河流域中游靠近阿富汗边境的犍陀罗国等。列国时期,大国间为争夺领土和霸权而不断,发生战争。最初,恒河中游的伽尸国强盛一时,同居萨罗进行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后来,居萨罗征服了伽尸,发展成为强国。与此同时,摩揭陀开始强大起来,并逐渐走上了向外扩张的道路。

摩揭陀兴起

摩揭陀国强盛于频毗沙罗王当政之时,沙罗王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吞并了东邻鸯伽;对内则加强专制统治,以严刑苛政维护王权。其子阿阇世即位后,大肆对外扩张,先后吞并伽尸、跋祗国,在列国中称霸。

阿阇世以后,其首都由王舍城迁至华氏城(今巴特那)。华氏城位于恒河与宋河的汇合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对摩揭陀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摩揭陀国在难陀王朝时期征服了最大的劲敌居萨罗,基本上统一了恒河流域,为孔雀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沙门新思潮

列国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变革,深深地影响了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学说和学派。

其中著名的有六师、六十二见(见解)和九十六种外道等。他们代表各自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与公元前8至前4世纪的希腊文化繁荣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精神觉醒的巨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列国时代的各种学派中,虽然有唯物主义(以顺世论为代表)和唯心主义(以佛教等为代表)之别,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即反对婆罗门教及其所维护的婆罗门等级制度。因此,这些反婆罗门教权威的宗教与思想流派被统称为“沙门”(即勤息、息心、净志之意)。其中,在社会上影响最大的是佛教。

孔雀帝国

孔雀帝国基本上是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帝国,经过旃陀罗笈多、频毗娑罗、阿育王三代帝王的不断扩张,逐渐成为印度河畔的超级大帝国。印度文化也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帝国的扩张向外传播,这标志着东南亚地区诸多国家的印度模式文化的开始——东南亚文明的这一起源特点至今仍十分明显。

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324年,摩揭陀国王旃陀罗笈多(公元前324~前300年)领导印度河流域人民推翻了马其顿侵略者的统治。由于他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农民家族,人们称其建立的王朝为“孔雀帝国”(公元前324~前187年)。他接着东进,推翻了统治恒河流域的难陀王朝,统一了北部印度。

阿育王的统治

孔雀帝国至阿育王时,又大举征服南印度的羯陵伽。此时,南亚次大陆除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抵阿萨姆西界、西达兴都库什山,都已并入孔雀帝国的版图。至此,一个空前庞大的统一帝国形成了。阿育王所统治的孔雀帝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

国王掌握着各方面的最高权力,是国家首脑,有最高行政权、立法权、军事权、司法权和监察权。

国王任用一批顾问和官员作为辅佐,并对地方实行分省统治。阿育王不仅用武力扩展了帝国的疆域,而且大力宣扬他的圣法(达摩)和佛教,以加强对帝国臣民的精神统治。阿育王统治时期,古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一步繁荣,为佛教在南亚及境外的传播作了铺垫。

“圣法”

阿育王所宣扬的“圣法”的内容主要有:第一,宣扬仁爱和慈悲,要人们孝敬父母,善待亲朋以及一切僧入,宽待仆人、奴隶;第二,宣扬宗教容忍精神,要人们尊重他人的教派,禁止各教派互相攻击;第三,宣扬非暴力的主张;第四,倡导做有助于公益事业的好事,如修路、种树、掘井、建亭等。阿育王在多处刻石记载圣法的有关内容,还派人四处宣扬圣法。

从本质上说,阿育王的“圣法”是一种宗教政策,更是一种维护帝国统治的国策。

发达的工商业

孔雀帝国时期的城市工商业非常发达。手工业者按行业分别住在城内的各个街坊,组成同业公会。

当时,纺织业最负盛名,不仅能生产精制的棉织品,还能生产高级的丝织品。商业贸易主要为上层服务,最常见的商品是王公贵族所需要的贵重的纺织品、宝石、装饰品和香料等。矿产和盐、酒之类的民需品由国王专营。这一时期的商业贸易不仅在内陆很活跃,在沿海地带也很发达。

孔雀帝国社会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深入了农村。农村土地的私有化、土地的买卖、高利贷的存在都反映了这种影响。农村中的手工业者生产的产品除满足本村需要外,也拿到城里去卖。商品货币关系深入农村,加剧了农村的阶级分化。

奴隶制的变化

列国时代的奴隶制虽然很发达,但从事工农业劳动的奴隶的人数却很有限。至孔雀帝国时代,奴隶制进一步发展。从这一时期的资料来看,已有些奴隶被用在生产领域。在帝国衰亡后的几个世纪里,奴隶制出现衰落的迹象。这种情况明显地反映在生产领域劳动奴隶的变化上。

种性制的发展

种姓制(瓦尔那制)在孔雀帝国时代更加森严。这一时期出现的诸法经与诸法典以大量的条文记述了这种关系,如《摩奴法典》。法典为了巩固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强调了职业的世袭性,并严禁低级种姓人从事高级种姓人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