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科学博览1
6736200000024

第24章 地球之谜(5)

三、酸河。哥伦比亚东部的普莱斯火山地区,有一条雷欧维拉力河,全长580多公里,河水里含8%的硫酸和5%的盐酸,成了名副其实的“酸河”,河水中无鱼虾及水生植物。

四、墨水河。在阿尔及利亚,有一条被称为“墨水河”的河流,这条河由两条含有墨水原料成分的小河汇集而成,当两条河水汇流在一起后,便化合成了墨水,人们可以用这不花钱的墨水写字作画。

五、彩色河即位于西班牙境内的延托河,河的上游流经一个含有绿色原料的矿区,河水是绿色;往下有几条支流经过一个含硫化铁的地区,水变成翠绿色;流入谷地后,一种野生植物又把它染成棕色和玫瑰色;再往下,流经一处沙地,最后汇聚到一起,又变成红色,该河亦被称为变色河。

遍地石球何处来

1967年,美国采矿工程师戈豆在墨西哥发现了4个石球,直径都在1.8米左右,石球的表面虽然经过风雨的侵蚀,但依然是圆滚滚的,他拍了张石球的照片,送给考古学家史特灵。史特灵看后惊讶不已,马上飞抵墨西哥。他在阿美卡附近,发现了许多这样的石球,在山峰顶部还发现了一个直径达3.35米的石球。另外,他还找到了一些呈梨形和两个石球连在一起的哑铃形石球。

后来,人们又在南美洲哥斯达黎加、联邦德国的瓦尔夫格堡、新西兰的墨埃拉·赁尔达海滩、埃及的卡尔加以及我国的山西雁北地区、新疆的第三纪砂岩中、汾河上游、河南信阳等地,都发现了类似的石球。它们大小不一,小到直径10厘米、大到直径数十米,但石头表面都具有几乎一样的曲率,可以称得上是理想的圆球。

那么,这些石球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样跑到世界各地,甚至高高的山顶?它们放在那里有什么用处?这些问题吸引了科学家的兴趣,也引发出各种各样的解释:

最初,许多考古学家断言,这些石球是石器时代的人创造的,作为防御和狩猎某些较大兽类时使用的设施和工具,或者是某种宗教祭祀品。

然而,也有人认为,这种石球绝非是人工所能完成的。美国的什克罗夫林基和卡尔·沙根认为:“这些大小不同的圆球放在那里是有一定的目的。譬如,它们代表天上不同的星球,彼此相隔的距离表示星球间的相对位置。这很可能是宇宙来客给地球的纪念品,他们想向人类表示某种意思。”

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石球是大自然的产物,只是在石球的成因上尚有分歧。

1968年3月,美国地质学家史密斯率领了一个科学代表团对墨西哥的石球作了考察。他得出的结论是:约4000万年以前,这里曾有过火山活动。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中,有75%一85%是炽热的火山玻璃。在高温下,火山玻璃逐渐冷却,结晶而出。结晶过程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开始的,从核心向外扩张,逐渐形成球。直到温度降低时,石球才停止生长。

我国的地质工作者在考察了我国河南信阳上天梯珍珠岩矿区的刘家冲流纹岩中的石球后,发现它属火山石球,断面呈灰白色,成分为石英质,有的具有环形构造,因而推测它的形成可能与熔岩的热力作用有关。当火山熔岩溢出时,岩浆中的熔岩轻快上升,升到一定高度冷却变重下落,经过多次上下翻滚,就可能形成球体。热力作用大、翻滚次数多的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较大的火山石球。

但是,石球的火山成因说却无法解释连体石球的成因,而且,并非所有的火山区都有这样的石球。

于是,英国沉积学家查得·C·塞利提出了石球水成说。他认为,在可以聚结成一块结构松散的砂岩的水下沙层中,有时会有某种矿物质的溶液挤进沙粒的空隙。溶液达到饱和时易于结晶沉淀。这时如果出现一个结晶核(指他种金属盐类,甚至可以是植物的一点残骸),就会以这个核为中心出现结晶现象。结晶物又将周围分散的沙粒层层胶结凝聚在一起。在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结晶和凝聚过程以同样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延伸,于是在岩层中便出现了完美无缺的球状体。几百万年过去了,当石球外面松软的地表层因风而剥落,由沙粒牢牢胶结起来的球体便渐渐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有时两个结晶核靠得很近,最后就发展成连体石球。

我国的地质学家郭俊卿和董祝安撰文,提出后期结构说。当砂岩和粘土岩形成并硬化后,地壳运动和风化作用使它们产生大量裂隙。而流水使原岩中的化学物质(主要是钙)向下沿裂隙运动,并携带一定数量的机械碎屑。在一定条件下,机械碎屑与化学物质可一起聚结在某些凝结核的周围。由于化学物质对机械碎屑的胶结凝聚作用(特别是干湿季明显变化时,这种作用尤为显著,因为干旱时化学溶液易达到饱和),并且由于原岩岩性均一,这种凝结作用在各方向上是以同样速度延伸的,于是在原岩中就有被胶结的球形体出现。某些石球由于干缩产生裂隙,化学物质可沿裂隙渗入“球心”,形成灰白色的方解石结晶。

有关石球成因的猜测和争论还在继续,我们期待着水落石出的一天。

千声洞之谜

在滨城郊区几十里远的一座群山深处有一个奇怪的洞穴——称S禁区,原因是该洞被士兵把守,里边奥妙无穷。人们以前猜测可能是外星人住所,有的猜是秘密武器库,有的猜是新病毒菌苗库……,但究竟是什么,谁也没进去过,故谁也说不准。

一名《探险者》杂志记者——海娜(女)极具探险精神,她千方百计弄到了参观该洞的证件,同时排除了层层阻力和严格的检查的关卡,最后进入了该洞。发现该洞里光线幽暗,甬道曲折狭窄,20米远处从一椭圆形洞口处透出微弱亮光,四周洞壁由无数集声器堆砌而成。进入小洞口后,里边有一大长圆形巨洞,犹如在巨形鸡蛋壳内,四壁上布满细密的小方孔,小方孔中透出暗蓝色幽光。洞内寂静无声。当海娜刚一踏上有小方孔四壁的中间地段时,洞内立刻打破宁静,有类似拉风箱的鼾声、接着是嗑瓜籽的喳喳声、剧烈咳嗽声、砸夯式的脚步声、还有刺耳的哭声、怪笑声、叫骂声,口哨声、哀嚎声……,海娜发现这些怪声是从脚下的小方孔中发出来的。难道四壁的集声器是收集这些人间噪音的收集器不成?由于惊慌,海娜失足掉入巨洞中央,这时除上述噪声外,又增加了野兽声、风雨声、重磅炸弹爆炸声、雷声等通通响起。细听起来,里边有驴叫声、马嘶声、猪嚎声,此外,还有汽笛声、马达声、警报声、枪炮声等。这些噪声的响声越来越大,由80dB(分贝)到120dB、140dB,很快就超过人耳所能承受的极限范围。最后这些声混合在一起,成为名副其实的噪声发生器。海娜向洞出口爬去,随之,噪声减少且最后停止,但震动越来越大,最后她的耳膜被震出了鲜血,耳也聋了。海娜爬到洞顶,低头下看,洞中心已震裂,小方孔已无蓝光。海娜拼命逃跑,这时四周集声箱已震落,她逃出洞口,又跑了200多米,这时洞口闪出白光,冒出滚滚尘土,最后冒出冲天的黑烟,山洞也随之崩毁。

海娜这次探险不幸受伤,住院治疗,待痊愈后,她写了一篇文章,题为《遇险千声洞》。文章分析和指出,这种收集噪声“声音垃圾场”是不明智的,也不宜用的,它的存储最终会导致不良后果。从此,千声洞之谜才被揭开。

要说奇洞,世界上还有许多。其特殊的属性也令人惊诧不已。比如印尼某一岛上有6个奇怪的山洞,当人或动物走到离洞口还很远的地方,便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引力所吸进入洞中。这样失踪的人和动物已有很多,是什么力量形成如此特性?还待专家们去破解。此外,有的国家的山洞山谷也十分怪异,有专“杀人”的,动物进去无妨。有专“杀动物”的,人员进出无妨。这些谜一般的案例都有待去进一步破译。

青海“魔鬼谷”之谜

青海省有个“魔鬼谷”,当人畜入谷后,它多次呼风唤雨,酿成人畜伤亡,令人望而生畏。“魔鬼谷”为什么有如此威力呢?是“魔鬼”作怪还是有着其中的必然奥妙?《晚报文萃》曾经报道:

中国地质科学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科学勘察,揭开了位于中国西北部山区一个神奇的“魔鬼谷”的奥秘,这个多次呼风唤雨,造成人畜伤亡的罪魁祸首,原来是该地区强大的地下磁场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被称作“魔鬼谷”的山谷东起青海省茫崖镇的布伦台,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的沙山,长约100公里,宽约30公里,谷地平均海拔约3200米。这个谷地南有昆仑山,北有阿尔金山,两山夹峙,雨量充沛,气候湿润,虽然地处内陆,但林木繁茂,牧草秀美。然而,这个看似理想的天然优良牧场,一遇天气变化,便会变成阴森恐怖的地狱,平地生风,电闪雷鸣。尤其是滚滚魔鬼谷炸雷,震得山摇地动,成片的树木被烧得身焦枝残。附近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均将谷视为禁地。偶然有误入其中者,往往遭雷击而绝少生还。

为了揭开“魔鬼谷”的奥秘,青海省地质科学工作者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对这一谷地进行实地科学探查,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地质勘察证实,这一谷地地层中,除有大面积三叠纪火山喷发的强磁性玄武岩体外,还伴生分布有30多个铁矿及石英闪长岩体。经测试,这里的磁场峰值高达1000至3000伽马。有关专家认为,正是由于这里的地下岩体和铁矿带所形成的强大磁场的电磁效应,引来了雷电云层中的电荷,因而产生了空气放电,形成炸雷。

定时雨与定时泉之谜

世界奇妙无穷,奥秘万千。你听说过降雨时间像钟表一样天天准时,你听说过喷泉喷水像时钟一样定时喷发吗?你听说过用水滴滴漏可作时钟吗?这些听起来好像十分玄妙,然而,这些又都是千真万确的。

一、巴尔按时降雨之谜

在南美洲的巴西,有个小城镇叫巴尔。这个地方气候湿热,每天都有阵雨。令人吃惊的是降雨的次数每天几乎一样多,而且降雨开始时间和降雨历时每天相同,没有反常变化,所以,长期以来,当地居民习惯用降雨来计时。朋友约会时,总是说“上午第三次下雨之后”,或是“下午第二次下雨之前”,几乎从来不发生差错,既有趣又准时。

二、铜壶滴漏之谜

除了自然界的计时降水和计时泉水外,还有一种人工的计时滴漏,也叫水钟,它是利用水滴计时的一种计时器。古人白天可以利用日晷来测时,但到了夜晚及阴天,日晷就失效了。于是他们根据滴水具有等时性的原理,经过反复实践,创造出铜壶滴漏来计时。滴漏通常是由播水壶、受水壶与分水过来盖组成,利用恒定滴量,自上而下地一层一层滴下来,最后均匀地滴入受水壶内,受水过来盖的中央插上铜尺一把,尺上刻有12个时辰的刻度。铜尺前插一木刻浮箭,下为浮舟,浮舟随着受水壶内水的增多而逐渐上升,浮箭也就指着铜尺上的刻度来测定时间。

泥火山之谜

众所周知,火山一般都是由火山口喷出地岩浆,不管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如此。但此处,我们介绍的不是普通火山,而是罗马尼亚境内的一座泥火山。泥火山和熔岩火山有哪些不同呢?

仲夏时节,乘车从布加勒斯特出发,沿着通往布泽乌市的公路前进,行驶200多公里,来到贝尔上瞳乡,再乘车向北走约10多公里,便是靠近泥火山的伯切尼村。这一路上,会发现远离和靠近伯切尼村的自然景色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时,呈现在眼前的是林木繁茂,一片翠绿。当汽车抵达伯切尼村时,只见眼前出现的则是座座黄土山,山上无树,有些地方只长了一些茅草。

从伯切尼村向北走不远,便看见一座高不过200米的山丘,山坡上没有一棵草,全是细腻的灰土。山丘的顶部,有好几处喷泥浆的孔,有圆形的,有月牙形的,也有菌状的,壮观别致,这就是著名的泥火山。

但最使人感兴趣的是那些形态各异的泥火山口。从山口时而喷出银灰色的泥浆(而不是岩浆),同泥浆一道还有一股气体从地底冒出来,这种气体一到地面又自燃了,形成一种微弱的蓝色火焰,那些在地表层形成的气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似乎在窃窃私语。山口又喷泥,又冒火,泥浆的堆积使山丘逐渐在长高,这真是一派特异的自然景观。

据当地一个年纪约30岁的牧民说,这里地下蕴藏着石油和天然气,而这不灭的火焰也正是由迸发到地表面的纯天然气点燃的。这些细腻的泥浆含有大量盐分。它随着水分的蒸发凝固成各种形状的灰白色的实体。

泥浆、火焰、银灰色的山,它像奇迹一样从荒原里冒了出来,这大概就是泥火山为人倾倒的魅力所在吧!

不种自收的神奇地

在湖北兴山县香溪,附近有一块面积约200公里的土地,每年不用播种也能收获油菜籽。

当地人在这块土地上,每年冬天将山坡上的杂草灌木砍倒,到春天用火将草木烧掉,待几场春雨一洒,就生长出了碧绿的油菜。4月中旬,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只见漫山遍野一片金黄。70多岁的老农说:“记得1935年发生洪水,坡上的树被连根拔走。可第二年春油菜照样野生。”据了解,这里方圆20多个村庄的人家,每户每年都可收野生油菜籽60多公斤,基本上能满足当地人的生活用油。因此当地人称这地方为“神仙福地”。

不少农业专家和植物专家曾对此作过种种解释,但难有确切的理论说明油菜野生多年而不绝的奇迹。

产香稻的神奇水田

在海拔1200多米的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来乡寺院村土家山寨,有5块能使普通水稻变成香稻的神奇水田,其“特异功能”千年不衰,至今无人能解释其中的奥秘。

这5块面积两亩的水田,位于寺院村数百亩梯田中央。其外貌虽看不出什么特征,但它事实上却与周围数十亩同耕、同种、同生长、同管理的稻谷判若两样,犹如生长的两个天地。最奇怪的是:不论变换什么样的水稻种子,这5块田都能产生香稻,而且不论遇上多大的干旱或灾害,它总是次次免灾,旱涝保收,其香稻味不减,其米色、米质不变。

神奇的远古人工雕刻石头

1964年的一个夏天,意大利电影剧作家特奈利在一个山洞中发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怪石,上面有人工雕刻的图案,琢磨得光亮圆滑。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石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闪电的作用下,在特奈利住所的墙上投影下一个栩栩如生的远古时代的人像,其表情惊恐万分,似乎是面对一只凶残的野兽。

后来,特奈利又在世界各地找到了很多这样的石头。如一块美国石头,投的影是一个戴头盔的人,用刀插进一头野兽的肚子;另一块德国石头,却显示出两人拥抱的影像。

特奈利对这些石头进行了仔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这些石头真是远古时代洞居人的遗物吗?远古人用什么工具把图案雕刻在石头上?这些图案代表什么?为什么这些石头能反映出图像呢?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些问题。

万籁之声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