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6735200000006

第6章 英雄反英雄

《赤壁》之后,《水浒传》也开拍了,香港电影的“雄风”已达某种沸点,即是回头路已走得差不多了,前途呢?

回头路的意思,是古代英雄虽多,但家传户晓又手到拿来的,当数古典名著。加上中国神话不比希腊神话,“英雄”更多是受到环境压迫而并非主动追求自我完成,所以《投名状》的宣传片是厮杀惨烈的渲染,《战狼300》则把戏剧情绪推至悲壮。

神话本来就是罗曼史。英雄既是主角,当然得履行浪漫的天职。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浪漫的基本精神。或舍身取义,或反抗强权都能活出“英雄”的个性和人格,所以“英雄”的出生人死不能只是行为,他还一定要有情操和道德高度。在中国的英雄榜上,另一个可供开拓的题材园地是“刺客”,只是一碰与帝王将相过不去的故事,中国人马上会与两大禁忌面对面:(一)政治;(二)自我要求。

周星驰也好,黄子华也好,他们的受欢迎便是中国人既想成为英雄,但又不想付出代价的“小径通大道”。所以香港电影才会生产“反英雄”的英雄与神话。这种“(反)英雄”以揶揄、戏谑、嘲弄、挖苦、调侃等手法对各种信念和标准尽情否定,以求发泄被环境压迫的怨愤。然而光对别人“吐口水”不可能填补自己的空虚,于是他们会把“不屑”转化成“上天的特别眷顾”,例如以超能力得到别人苦心孤诣也无法达致的成功境界。所谓成功,就是美人在抱,名利双收。

“反英雄的英雄”所追求的被建制接纳,理应是被“英雄”唾弃的。张艺谋的同名电影之所以备受争议,便是因为它碰到了“英雄”的终极命运,但又在语焉不详之下替主角的命运收梢,致使作者对于“英雄”的阐释出现飘忽性——原来主角不是“英雄”而是被误解了的“暴君”。

所以说,在政治和自我要求的两大禁忌上,“英雄”主题最能考验华人导演的原则与勇气。

不能否认,观众主要还是基于逃避现实而爱看“英雄片”。大场面是英雄气概的呈现,大明星是自我投射的满足。《投名状》、《赤壁》以至将要开拍的《水浒传》均是以上述条件为卖点。不幸的是,《赤壁》已受只看表面不看精神的负面报道所影响而生“出师未捷”的危险:媒体已就片中美男子周瑜(粱朝伟)、靓小生诸葛亮(金城武)、孙权(张震)、大将赵子云(胡军)的造型做文章,既批他们扮相普通,又暗示电影瞄头不足。

“英雄”的情操与情怀,原来还要经受现代人的欲望的过滤和消化(费)。也就是说,当他们必须通过被明星的扮演才被看见,我们的社会却极有可能是光看明星而不看英雄。

但明星到底是商业电影的灵魂。难怪我们的电影经常出现“明星大过主人公”,或只有明星,没有剧本和导演。从这角度来看,香港一众有叫座力的男明星未尝不是“悲剧英雄”,他们正正活在媲美粱山泊的香港影坛中,现实中的《水浒传》,是大家聚合了力量雄霸某座山头,但当他们的魅力被消耗(费)净尽,回头看聚义堂,又能留下些什么?

2007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