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通过自身省察,总结出一套为政的办法,他称为“四知”。
对于曾国藩而言,他希望自己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并且也希望他人这样做。凡事须有准则,为御他人而率先自行,这便是曾国藩的为政行事之道。“自律、求过”是曾国藩掌权的特点,无论居官为人,还是领兵打仗,他都能以身作则,先行于前。这便给了他手下之人这样一个启发:“凡事他都以身作则,则己犯错,必当重治。”“好将手下有好兵”,曾国藩极力自御以率其众,所以他的左右头领、食客幕僚之言行从未敢有过,这便是曾公的掌权之道,“以身作则,御人必先自御”的高超之处。
为官为政者须凡事有个准则,否则上行下效,整个办事系统必将陷入一摊混乱。
曾国藩通过自身省察,总结出一套为政的办法,他称为“四知”。在许多场合,他都强调这“四知”。他在家书中说:为人之道有四知,大道有三恶。三恶(即有三方面的忌讳)是指天道忌讳弄巧作假,忌讳知足常乐、骄傲自满,忌讳有二心于人。二的意思是多疑、不忠诚、没有耐心。四知包括《论语》末章的知命、知礼、知言,曾国藩又加上一条“知仁”。他解释说:“仁的意思是宽耍自己要自立得让别人也能自立;自己想显贵让别人也能显贵。”恕也是一条原则。立的事物应该是自己完全有能力立的;通达,四通八达没有阻碍,无论是周围的还是远方的人都能信服你,心里都归服你。《诗经》说:“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四方的人没有不想归服的。)《札记》说:“推广它把它放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合。”这就是达。我打算全凭自己办自己的事,就不能让他人没法立事;我能够四处无阻,不能让别人一步都走不开。这就是使人自立,使人显达的原则。孔子所说的,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能强迫别人去做。孟子所说:“取人之长,教人向善。”这都是宽恕的意思,也就是仁。知道并理解了这层,就能有广博的见识,宏大的度量,否则便闭目塞听,孤陋寡闻了。因此,我在那三方面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条“知仁”的原则。
曾国藩还将“三字诀”作为为人的一些具体要素加以实施。他曾说:最近几日的失误,由于心弦张得太紧,没有舒展柔和的意思。以后做人,应当以一个“松”字为诀窍。这夜,睡得非常舒服,约略体会到“松”这个字的意味。连日来,我每每想修身之道,能在十个“三”字上用功,还不失晚年进境。十个“三”字是: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三忌、三雹三知、三乐、三寡。这十个“三”,我在京师的时候,曾经以匾额的形式挂在室内。在江南,曾刻成印章。三忌,即天道忌讳巧,天道忌讳盈,天道忌讳罚三薄德,指幸灾乐祸,一薄德;违逆命运而测推疑妒,二薄德;妄下议断,强化皂白,三薄德。三知,指的是《论语》末章所说的“知命、知礼、知言”。三乐,也就是读书声一出如金石之音,一乐;宏奖人才,引导人天天向上,二乐;辛勤劳动后的憩息,是三乐。三寡,指的是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用这十个“三”字时时反省体察,难道不是初虽有失,而终得成功吗?
总之,曾国藩是为人处世的高手,化不可能为可能,闯过人生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