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有那么大的成就,是跟他的读书治学分不开的。他所讲的读书治学的方法,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曾国藩认为,有识之士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就不肯甘居下流,有识就知道学间没有止尽,不敢稍有心得就感到自足。河伯观海、井蛙窥天都是没有见识的表现,有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这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所说的治学方法,除“三要”外,最脍炙人口的是“四多”。他所说的“四多”,就是多读,多看,多写,多作。曾国藩在给郑寅阶的信中曾说:“我认为学者在看、读、写、作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看,就要是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涉猎;读,就是要对文章吟诵得又细致又熟练,看可以使人‘每天都能知道自己的短处’;读可以使人‘经月不忘记自己所学的东西’,看就像商人求利,闻风就去,只求越多越好;读就像富人攒钱,日夜盘算,只希望存得越久越好。看如攻城夺地,读像守卫防关,二者截然不同,不可以混淆。写字不多就不熟练,不熟速度就不会快。无论何事,都不能只靠聪明来达到功效。而作文靠的是心的灵机。心常用就灵活,不用就滞塞。就像泉在地下,不凿井取水就得不到甘露;就像玉在璞中,不切磋琢磨就不能成大器。古今的名人,像韩愈、欧阳修的文章,范孟、韩信的事业,程子、朱子的道义,没有长时间不做文章以后还能成就的道理。”
他在《家书》中也说过:“我见家里的后辈身体都虚弱,读书也不见长进……我现在告诉你们做事的四个要求:一是看书要快,不多看书那就会见识浅陋;二是温习读过的书应该求得精熟,不背诵或朗读的话就容易忘;三是习字要有恒心,不善于书法就像身上没有礼服,山上没有树一样;四是做文章应该苦思,不善于做文章就像人哑了不能说话,马跛了不能走路一样,这四者缺一不可。”
而在《家训》中,曾国藩对这点论述得更加详细近切,他说到:“读书的方法,也就足看、读、写、作这四种,每天四种缺一不可。看书就像你去年看《史》、《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一样。而读书,比如读《四书》、《诗书》、《易》、《左传》等经书,还有《昭明文逊、李白、杜甫、苏轼、韩愈等的诗,韩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的文章,如不高声朗读,就不能体会其中的雄伟气概,如不细细体会,静静品味,则不能感受到其中深远的意蕴。这就和富户人家积累财富一样,看书不像在外从事贸易,能获三倍之利;读书就像持守农业,不肯轻易乱花费钱财。也像带兵打仗。看书就好像攻城夺地,能守住抢来的土地。看书和子夏说的‘日积压所亡’相近;读书则和‘无记所能’相近。二者不可以偏废,至于练习写字,如果真要写篆书隶书,而且自己也十分喜欢,那就千万不可以间断一天。既要求好,又要求快。我平生因为写字迟钝,吃了不少亏,因此你应当努力追求敏捷。如果每天能写楷书一百个字那就差不多了,至于写作文,也应在二十三岁以前确立自己的风格,过了三十岁以后,就很难有所进了。……少年时不要怕出丑,应该有‘狂者进券的特点。这时候不敢尝试着去做,那以后就更不肯去做了。”
如果就看、读、写、作四个方面略加分析的话,看、读比较偏重于知识方面,写、作比较偏重技术方面。至于阅读的方法,就读书而言,曾国藩主张但凡读一本书的话,就要通读全书,比如他说:“无论读什么书,都应该从头到尾,通看一遍。不这样的话,只乱翻书页,摘抄几篇,而对这本书的大局和精要的地方,却茫然不知。”
无论什么书,都应该从头到尾,通看一遍,这种治学的方法,十分扎实,绝非那些投机取巧的方法可以比拟。我们看书的时间有限,而书的数量无穷,想要用有限的人生去阅读无限的书籍,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看书应当有所选择。这点曾国藩也曾经说过,比如他说:“买书不可不多,看书不可不知选择。”
就读书来说,曾国藩认为还要虚心求知,切身体会最为重要。所以在给他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你读《四书》,没有什么心得,是由于你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的读书方法中,数这两句最精辟。你现在读《离娄》,比如说《离娄》中的第一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我以前读的时候,也没觉得什么。现在在外面做事,才知道上人必须撰道,下人必须导法,如果人人都以得道自评,从心所欲而不遵守法令,那下人就要超过上人了。《爱人不亲章》以前读起来也不觉得亲切,近年来阅历多了,才知道治理别人而达不到效果,是因为才智不足。这就是‘切己体察’的一个方面。涵泳两个字,最不容易理解。我以前猜测他的意思是:涵就像春雨滋润花朵,像清渠灌溉稻田。雨滋润花朵,如雨太小就会很难浸透,如雨太大就会把花打落,雨量适中才能使花得到滋润;清渠灌稻田,水太小稻田就会干枯,水太大就会使稻田涝伤,水适中就会使稻子得到滋养而发育良好。泳就像鱼游水,就像人洗脚。程子说鱼在深水中跳跃,十分活泼,庄子说你在水边看鱼,怎么能知道鱼不快乐,这就是鱼水之欢。左太冲有‘灌足万里流’的诗句,苏轼有《夜卧濯足诗》,这也是人性喜欢水的一种快乐。善于读书就应该把书看作水,把自己的心看成花,看成稻,看作鱼,看作足,那么涵泳两个字,就可以有所体会了。你读书容易,然而一说文义,却不能深入,那你可从朱子研说的涵泳体察这两句话中采找办法。
“所谓的‘虚心涵泳’,所谓的‘切己体察’,根据龙梦荪的解释,认为只用‘心到’两个字就能讲清楚了。用‘心到’两字解释‘虚心涵泳’,以及‘切己体察’,自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不过不十分明白。我的意见是,所说‘切己体察’,把书中所说的在日常的行事中来印证,使书和社会打成一片。所说的‘虚心涵泳’,在于将自己融于书中的事物,使自己和书籍混成一团。能够‘切己体察’才能够具有时代的眼光,不被古代的说教迷惑,正像所说的‘超以象外’一样。能够‘虚心涵泳’才能具有历史的态度,不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正像所说的‘得其环中’。我们读书,贵在能出能进,所说的‘切己体察’以及所说的‘虚心涵泳’其实指的都是这点。”
曾国藩说到读书之道,及其所讲“耐”和“专”,都是在他的阅历中得出的经验,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曾国藩在给他兄弟的信中说:“兄长我是喜欢苦思,又得到我几位好朋友的承认,对于读书之道,有几点是不能有所改变的:研究经典时必须专心于一本经书,不可以广泛地滥读;读经书应该以寻找义理为根本,把握求根据说明事物为应用。读经的时候必须坚持一个‘耐’字,有一句读不懂,就不读下句,今天读不懂,明天再读;今年读得不精,明年再读,这就是所说的耐心。读史的方法,最妙的莫过于设身处地,每看到一处,就像我和当时的人,一起说笑谈论一样,没有必要把人人都记住,只要记住一个人,就仿佛和那个人在一起一样,没有必要把每件事都记住,但是只要记住一件事,那就和亲身经历一样。经是用来说明理的,史是用来掌握事的,除了这二者,就没有别的学问了。”
曾国藩读书,重理解不重记忆,他在《家训》中曾说:“你读书时记忆平常,这不要担心,要担心的是:第一,没有恒心;第二,随笔点过,并没有看得明白,这是最大的问题。如果确定是看明白了,那么时间久了必然能体会出一些味道。如果心中有愉悦的感觉,那自然会大略记得了。”
至于那些难理解又难记的,曾国藩主张不必要苦苦地强行记忆,也不必马上就想理解得十分清楚,只需要从容涵泳而已。他《家书》中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但凡读书遇到的难于理解的地方,不必马上就要求得甚解;有一个字记不住,不必苦苦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天看几篇,明天看几篇,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所收益。”研究其中的根源,主要是由于曾国藩尊重个性,不强人所难。曾国藩在给他弟弟们的信中曾说:“我儿纪泽读书,记性不好,悟性不错,如果要他句句读熟,并且责令他不能再生疏,那他会越读越蠢,将来仍然不能读完经书。于是我请予植兄把泽儿没读的经书,每天点五六百字,教一遍,讲解一遍,让他读十遍,不必要能背诵,不必要经常温习,等到草草地做完之后,将来看经书的解释,也可以十分熟练,如果是一味地读、一味地记、一味地温习,时问久了肯定不可能熟练,白白浪费时间罢了。”
清朝儒生做学问的时候,经常有读书记录和笔记,顾炎武的《日知录》,阎百诗的《潜邱札记》是其中最著名的。曾国藩“早年立志努力学习”,也打算把喜欢读的书,如《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庄子》、《韩文》、《通鉴》、《文逊以及《古方辞类纂》、《十八家诗抄》等,“仿照顾炎武、王怀祖的方法”,“贯患精通,略作札记”。后来因为管理军务和政事而没有能够完成。对于做笔记的方法,曾国藩也曾谈到过。如在回张廉卿的信中说:“但凡读书笔记,可贵之处在于从小的地方有所体悟。戴震称‘阎百诗善看书’,因为他能够从细小的地方发掘知识,能把握各个方面,来论证古人的不足之处。近代的如高邮王氏,每读一本书,就在正文下作注解,每一处都要究根问底,那些有疑惑的地方,或有不同见解的地方,则不肯轻易认同,否则就会曲解古人的真义,同时也欺骗自己的知识判断。至于专门对比是非,什么字当什么讲,就是所说的考异,或者说校对,则不能够探求到最为精化的核心大意,不可与质疑研究分析论证的人同日而语。”
曾国藩认为治学的方法,不仅偏重技术的知识,尤其要注重行为,他在答刘孟容的信中说:“用来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呢?只不过是格物、诚意而已,格物就是要剖析仁义的差别并仔细分析。诚意就是找到合乎仁义的理由,而努力使之实现。”他在《日记》中写道:“读书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在这里所谓的困勉,就是指困知勉行而言的。至于“志大人之学”则是谈论治学的目的。
有志就断然不肯甘居下流,有识自然就不会昏聩、受人摆布,而有恒自然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这三点对于读书之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曾国藩一生的成就,同这三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另外,治学讲究多读,多看,多写,多作,这对为学与修身来说非常重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并付诸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