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道德经的智慧
6726600000070

第70章  被褐怀玉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①事有君,②

夫唯无知③,是以不我知④。

知我者希⑤,则⑥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⑦。

注释

①言有宗:宗,根据、凭借。句义是言论有充分的根据可循。

②事有君:办事有可信的凭借可遵。上文之“宗”与本文之“君”是互备文言。

③无知:这里指失去良知;不是说不知道、没有知识什么的。

④不我知:即不知我,不了解或理解我的意思。“我”是宾语前置。

⑤希:希望。

⑥则:这里作动词,是效法义。

⑦圣人被褐而怀玉:被,“披”的古字。褐(hè),古代贫贱者所穿的用粗毛或麻编织成的短衣衫。“怀玉”二字是比拟说法,意为身遵道义无私的真理。被褐而怀玉,是讲守道之人愿守清贫而遵从道的真理。“君子于玉比德焉”(《礼记·玉藻》)。所以“怀玉”是遵道守德之喻。

意译

我说讲的“道”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践行。但天下有些人失去良知,私妄作怪而知行困难。我的言论有根据,办事有凭借(均来源于道)。惟有私妄失去良知者,才不了解道的功益。能了解道的人,是我的殷切希望,能效法道义从事的人,就是我的珍爱了。因此,真正的人生楷模,愿守清贫也要执掌道的光明指引做事。

智慧解析

老子有一个很苦恼的事情,那就是他的道理是最自然、最简单的,也非常容易实行,但是理解和能够实行的人却少得可怜。所以那些能够理解和实行老子道理的圣人,都隐没在世俗之中,虽然穿着很简朴粗陋,但他们却身怀美玉一般的品德而不露。就像一些小说里描写的那样,那些真正有本事、有能力的高觉之人,从外表是看不出来有特殊之处的:长得平常,穿得也很破旧,总之是不起眼的。等到人们真正认识他们之后,就感觉不到他们的平凡之处了,就会认为他们的长相气质都是与众不同的。由此看来人们还是注重内心世界的真实的。

小说中的描写不无道理。我们在社会上立足,得有资本与实力,没有外在的资本,也要有内在的实力。因此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希望自己拥有漂亮外形,特别是女人,有一张迷人的脸蛋和诱人的身材比什么都重要。可见美丽诱人也是一种资本和实力,并且在当今社会还是一种不可轻视的资源。因为有很多让人羡慕的职业,都对人的形体、相貌有很高的要求,不符合要求也就与这类职业无缘。

外表和穿戴确实十分重要,但是我们的仪表美和心灵美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智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美丽的外貌是肤浅的,锦绣的心灵是厚重的!我们承认美貌令人心情愉悦,使人赏心悦目,但是我们不可以貌取之,不可忽略内心世界的丰厚。因为真正的宝石是深藏在粗陋的沙石中的,而发亮的却不都是金子。

如此说来,仪表美就不重要吗?那倒不是。一个人的外貌仪表的美丽和整洁,不仅反映着本身的修养,也表露着对他人的尊重。但是外貌毕竟是外貌,衣服毕竟是衣服,它们有时还是不能正确如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品质。外貌好看,衣服华美,内心纯正,智慧超常,这是任何一个人都希望拥有的。可是,上天是往往不会让我们十分如意,比如有的人有了好看的外貌就失去了聪明的头脑,而有的人有了聪明的头脑,就难得有一个华丽的外貌。就像我们玩的布娃娃,外面的衣着很华美,容貌也很漂亮可爱,而内里却是草丝或棉絮。其实这不能怪上天,真正的原因还在我们自己。当我们过于把自己外貌的漂亮当回事,把这当成唯一的资本时,就不会在其他方面很用功了;而没有好看的外貌可依恃的人,为了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就会在其他方面下功夫,比如下苦心钻研技术,学习外语等,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可能成为老子所说的那种被褐怀玉的人。

所以追求内在厚实的人,往往忽略外貌肤浅,在外表上特别下功夫的人,其内在魅力有时要打些折扣。因此一个人的真正的美丽是内在的丰富,它不仅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还能弥补外在的不足,或是使外在的美丽更加丰满成熟。

有一个漂亮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外貌非常自信,而且认为可以用此来当作资本,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功。于是他到处去尝试,可总以失败告终,他甚至去参考模特都没有成功。不是因为口才太差,就是因为学历太低。他非常苦恼,对自己的外貌也产生了怀疑,他把这种心情告诉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位老船长,听完儿子的诉说之后,看着体貌健美的儿子说:“一块礁石再漂亮,也不会有船停靠的,只有当它变成码头,才会吸引来船只!”

儿子听完这句话,思考了很久之后,就不在四处去尝试了,而是静下心来刻苦的读书。几年之后,他成为了知识丰厚的博士,他的毕业论文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使不少公司争相聘请他加盟。

我们看到,外貌的优秀不一定会带来成功,但是内在的丰厚却一定会使我们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