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道德经的智慧
6726600000068

第68章  不争之德

原文

善为士①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②

善用人者,为之下。③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④。

注释

①士:这里引申为将帅。

②不与:古代给人酒食称与,给人财物叫予。这些动作行为,必须面对面才能完成,所以“不与”可讲为“不正面交锋”。

③为之下:为之,取用之义。下,下属。表义是取用广大下属(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④天古之极:自然的最高法则,亦即道。

意译

善于做将帅的人,不可逞其勇武而要善用智谋;善于打仗的人,不能激怒而要用理智行事;善于对敌作战的人,一般不取正面交锋而避敌锋芒;善于用人的人首,取用广大民众的智慧和力量,不可主观偏面去做事。(如果能够这样做),可以叫做不争私利的美德,可以称作运用民众的智慧去做事,可以说是符合了自然的最高法则在做事。

智慧解析

上一章我们说到了人要想与大道融合,就必定要拥有三件法宝,也就是:慈爱、俭朴、谦恭。我们拥有了这三件法宝,并坚持保守三宝,就可以顺应大道,自然无为,就会有不争之德。何谓不争之德呢?老子在这里又给我们作了解释。

《孙子兵法》上讲:所谓百战百胜,算不上真正的高明;不战而使敌人屈服的,才算是真正的会用兵。所以军事手段是以智谋为上,其次是外交,再其次是野战,攻城为最下策。攻城是不得已才采取的措施。有没有智谋,是看一个将领够格不够格的标准。如果仅是敢于拼杀,那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不能成为将领。可是,将领的智谋是从哪里来的呢?绝不是来自天生的暴脾气,而是来自冷静细致的对敌我双方的可靠分析,也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中这样说,每逢战事之前,对下列情形一定要考察清楚。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规。道义,是看人民与国君是不是一条心,可以不可以同生死;天时,是看阴阳向背,四时变换,气候等等;地利,是看地形的远近、险夷、宽窄、死生;将领,是看各级将军的智慧、诚实、仁爱、勇敢、严明等;法规,看军队的编制、官吏的委派、财务的管理等。这些要反复考察,做出比较。要搞清,国君哪一方有道义?将领哪一方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能把握?法规号令哪一方能执行?军队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精锐?赏罚哪一方更严明?之后才会有智谋的产生和运用。

诚然这是讲打仗用兵的道理,这时拥有道义、天时、地利、将领、法规的人,就是有不争之德的人,也就是一个智者。那么在不打仗、不用兵的和平年代,如何证明一个人是不是智者,一个人是不是拥有不争之德呢?仍然很简单,不过还要从打仗上谈起。

我们都知道,打仗体现的是一种冲锋陷阵,迎着枪林弹雨冒死向前的英雄本色,是一种英勇的显示。但这种英勇只能被视为骁勇,因为它缺乏智谋,所以这种有勇无谋也是古人所不取的。历史上有勇无谋者可谓不少,他们虽然也青史留名,但绝对不是一个有德之名。比如三国时期的吕布、张飞,《水浒》中的李逵等。有勇无谋的人成不了大事。所以只有那些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人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

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俊杰”就是有勇有谋的智者,这个“时务”就是顺应大道的原则。合起来讲就是顺应大道原则的人,就是有勇有谋的智者,也就是拥有不争之德的人。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公元前399年时,被以不信上帝,腐蚀雅典青年的罪名控告,并被判处死刑。在做了一场著名的辩护演说,却没能改变判决的情况下,他不听朋友希望他逃走的劝告,为维护法律而饮药自尽了。

无独有偶的是,公元前323年,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被雅典占统治地位的反马其顿派别指控犯有“渎神罪”。亚里士多德想起了76年前老师的命运,他毅然逃离雅典,边逃边说:“我不会给雅典第二次机会来犯下攻击哲学的罪行。”

虽然为了维护真理的尊严,有时以死相争而牺牲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以退为进,等待时机反击也不失为又一高明的策略。保存我方的实力何尝不是对敌方的打击呢?所以说英雄无畏,是谋而后动,不是盲目行动,最终的胜利都是属于智勇双全的人。让我们都成为有胆有识、有智慧和勇气、有不争之德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