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道德经的智慧
6726600000003

第3章 第三不见可欲

原文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②;

不贵难得之货,③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④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⑤

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⑦则无不治。

注释

①不尚贤:尚,崇尚、看重,贤,有才能的人。“尚贤”帛书本作“上贤”。崇尚贤才、举贤用能,本是先秦诸子共同的主张,也是战国时期一种强盛的用人风气,老子虽无否定贤才的意思,但却一反当时的风尚,主张“不尚贤”,这是因为他认为尚贤容易造成人们追求名利。使用有才干的人固然是好事,但“尚贤”之风使这些贤才得到特殊的权势地位,就挑动起人们追逐的欲望,从而扰乱了人们的自然本性。

②不争:不争夺功名利禄、权势地位。老子认为尚贤是鼓励人们抛弃本心、追求功利的因素,因此不尚贤,不专门给予有才能的人特殊好处,人们便不会萌发争求功名利禄的心思。

③不贵难得之货:不以难得之货为贵,即不珍视稀罕的器物。

④不见可欲:见,同“现”,显示、显耀的意思;可欲,指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不见可欲,即不显耀那些能够诱发人贪欲的东西。老子认为人性本来是纯朴自然的,是人类社会日盛一日发展起来的各种“可欲”的事情把人心扰乱了,使人们滋生了争抢名利、盗取财物、心旌惑乱的心理。

⑤虚其心:简化人民的头脑。

⑥弱其志:削弱他们的意志。(又说:减少欲望)

⑦为无为:前一个为字,做、实行之意。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亦即以符合自然的态度去治理人民。

意译

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稀有商品,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耀那些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搅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意志,增强人民的体魄,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

智慧解析

社会上充斥着“高薪诚聘”有才能的人招聘启事,这是崇尚社会贤能的结果。用我们现在的观点看,崇贤尚能并没有什么错,不仅没错,而且好像还做得很不够。老子却不提倡崇尚贤能,但老子本人却绝对是天下第一等的贤能,就连孔子都要向他请教。据说孔子见了老子之后,好几天不说话。他的弟子问:“老师,您在老子那儿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们感觉着老师从他那儿回来好像有点不对劲儿啊。”孔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兽可以用陷坑捉住它,会游的鱼可以用网逮住它,会飞的鸟可以用罾捕获它。可是对于龙,我就没办法了,因为龙这东西,聚则成形,散则成彩,既可潜身海底,又可乘风御天。我今天见了老子,就好像见到了龙!”

在老子看来,如果不崇尚贤能,那人们就不会争功夺名。人们要是争夺功名,心里就乱了。心里一乱,就活不好了。对于人来说,什么才是幸福?心灵安宁是最好的。知识多、有能力、品德高尚的人是很好,人们都会尊重他们。可是千万不要给他们很特殊的待遇,否则他们就会骄傲了。这不仅毁了他本人,而且更多的是毁了别人。人是欲望之物,不患寡而患不均,而这种不匀就会导致人们心灵不宁静,就会使人们产生很多的欲望,也就难免犯各种各样的错误。错误致使社会不安定,人们就更不安宁了。让人的心灵不宁静的东西还有许多。亡命徒为什么抢银行,因为钱能买到他的欲望;抢匪为什么要抢少女脖子上的金项链,因为金子值钱。如果你用金子垒厕所,小偷还会偷吗?

依照老子的想法,人是平等的,物也是平等的,何必要人为地区别开呢?

当天地万物从大道中生成之后,人类由于多种原因的结合形成了社会,因此而产生了阶级以及高低贵贱的差别。人们为了能使自己生活得更好,能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更优越,就产生了名利的欲望。人类在各种欲望的驱使下,促使自己不断追求美好的事物。因为人类认为只有得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比如名与利,才能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及优越的生活环境,得到他人的赞誉和尊敬。

但是,能拥有这些美好事物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的,而这些少数人为了使自己的社会地位更加稳固,为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想尽方法去协调和指挥他人,充分地调动他人的积极性,来为他们更好地服务。因此,他们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名位,让天下的人们用自己的才智去获得,并甘心帮助他们把社会管理得更好,而他们也达到了笼络人心、巩固地位的目的。然而这不是最好的治理天下的方法,它只能为一时,无法成一世。因为这样的做法看似很有用,而且效果不错,但是它却将人们的欲望催化,使人们只知争名夺利,最终会造成大乱。

这就像这样一个故事一样: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做起了导游工作。他热爱这份工作,对待游客从不分三六九等,虽然薪水是固定的,但是他从工作中获得了愉悦自在的感觉。那时他还不知道“小费”为何物,直到有一次一位出手阔绰的游客给了他一笔小费。年轻人感到“豁然开朗”,原来钱还可以这样赚。渐渐地他开始关注能拿到多少小费了,工作本身似乎已经并不重要了。不给小费或者只拿出一点点小费的人在他的心中怎么看怎么别扭。当别人接了“豪华团”之后,他就恨得咬牙切齿。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这份自己曾经热爱的工作为知为什么总是干得不舒心,自己再也不像原来那么快乐了。

其实,真正的圣贤之人在治理天下时,明白“大道无为”的道理,知道与其将人们名利的欲望挑逗起来加以利用,还不如让人们没有这种名利的欲望更好;与其让人们因崇尚奖励而争得你死我活,还不如没有奖励制度,也就避免了人们的争抢;与其让人们为了那些无谓的珍宝而去偷盗抢劫,还不如让人们心目中没有珍宝的存在,也就不会有谁再有非分之想了。如果一个这样的人,能从自身做起,视名利如云烟,视金钱如粪土,并将这种思想应用到治理天下中去,则真的能让天下人从心中静谧下来,淡漠了功名利禄的欲望,认真地做事做人。也只有当人心平衡安静的时候,天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定。